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报道了应用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研究。将纯化的IBR病毒全基因组,用缺口翻译方法把生物素——尿苷三磷酸(Biotin—dUTP)掺入双链IBRV—DNA上作为探针,与点在硝酸纤维膜上的样品进行打点杂交,然后在链霉亲和素——碱性磷酸酶中孵育,用氮蓝四唑和5—溴—4—氯—3—吲哚磷酸作用,阳性反应呈现紫色斑点。通过检测样品中IBRV—DNA同源序列,以确定是否存在IBRV。结果表明:应用生物素核酸探针可检出10pg的IBRV—DNA,具有灵敏、快速、无放射性污染、探针保存时间长等优点,为IBRVI临床检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光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柳  王玫 《中国兽医科技》1994,24(10):44-46
用光生物素标记4.3kb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DNA片段作为探针,检测5只人工接种ILTV的SPF鸡在不同时期采集的喉拭子样品或血清,并检测采自自然发病鸡群的喉试子样品。结果表明,用核酸探针点杂交方法在人工感染鸡喉气管中检出ILTV的时间为接种后6~10天;该法敏感,特异,对诊断ILTV感染有实用价值,特别适用于进出口检疫和SPF鸡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文本在我国首次报道应用核酸探针检测牛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经培养、纯化IBRV,抽提IBRV全基因组DNA,用缺口翻译法标记上~(32)P,在硝酸纤维膜上进行打点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2)P标记的核酸探针,可检测出10pg的IBRV—DNA,能明显区别IBRV感染细胞和未感染的正常细胞,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Dorman报道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我国首次报道应用核酸探针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经培养、纯化IBRV,抽提IBRV全基因组DNA,用缺口翻译法标记上~(32)P,在硝酸纤维膜上进行打点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2)P标记的核酸探针,可检测出10Pg的IBRV—DNA,能明显区别IBRV感染细胞和未感染的正常细胞,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Dorman报道的结果相似。 应用核酸探针检测病毒核酸的技术,近年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的国外学者称之为第四代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或RNA(即核酸探针)与固定在硝基纤维素膜上或玻片上的单链核酸进行杂交,经过放射自显影,在X光片或感光乳胶中可看到特定的核酸片段的踪迹。由于这一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医学临床诊断中已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文献报道日趋见多。在动物病毒研究方面已见到了用核酸探针检测蓝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鸡马立克病,猪伪狂犬病、犬瘟热、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毒感染的报道。 Dorman,M,A在1985年首先报道了利用生物素标记的IBRV—DNA的HindⅢ酶切片段可检测出10pg(10~(-11)g)IBRV—DNA。随后,Dunn,D.C和Pacciarini,L以及Brunner,D也相继作了报道。我们用~(32)P标记的IBRV—DNA全基因组做为核酸探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我们  相似文献   

6.
光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检测水貂肠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疫苗接种和扑杀是当前主要的防控措施,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该病的病毒分离和鉴定、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IBRV的最新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IBR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传染性脓疱外阴阴道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流行范围较广。该病在临床上主要有呼吸道和生殖道两种表现型,引发多种症状,给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病毒侵入牛体后造成持续性感染,病牛长期或终生带毒,给防控带来极大困难,IBR的综合防控依赖于精准的检测方法。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反应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在特异性、敏感性、样品前处理简便性、现场适用性、检测效率等方面优势突出。IBRV的gB蛋白、gC蛋白、gE蛋白、gG蛋白等常被作为靶抗原进行检测试剂盒的研发,从IBRV的基因组结构、结构蛋白特点、选用的IBRV毒株、靶抗原的表达方式、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不同方法的符合率等方面综合论述了IBRV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原快速、精准、便捷的检测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980年3月,广东省光明华侨农场从新西兰进口一千余头奶牛.根据原农业部畜牧总局的指示,我们承担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检疫任务.在检疫过程中,我们于四月首次从新西兰进口奶牛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其致细胞病变作用可被匈牙利Bartha Nu/67 IBR标准毒抗血清所中和.五月,周泰冲等同志也从新西兰进口牛中分离到了IBR病毒.本文就IBR病毒的分离及鉴定作一简要介绍.一、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由牛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文介绍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发现、分类学地位、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抗原性、血清学分型及分子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4月中旬,黑龙江某牧场大规模暴发了疑似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症状的疾病,主要见于奶牛流泪、流鼻汁,鼻黏膜高度充血呈红色,外阴和阴道黏膜充血肿胀并伴有出血,部分牛高烧达41.5℃,有少数牛流产。我们对病牛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无菌采集病牛阴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一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PCR检测方法,依据IBRV的t K基因序列,设计合成PCR的引物,以IBRV的标准AV20毒株为对象,确定PCR最终反应体系为25μL,并优化了PCR反应条件。结果显示,该PCR方法可以扩增出301bp的特异性片段;对牧场中常见的BVDV进行PCR特异性检测,未检测到BVDV特异性条带;10倍稀释法验证PCR优化反应后的灵敏性为可检测出0.002TCID50的病毒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牧场进行IBR疫情监测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利用颜色判定的快速、简单、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即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采用针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特异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IBRV LAMP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检出灵敏度为10~3 copies/μL,仅需1 h即可肉眼观察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LAMP方法可用于IBRV的进出口检疫。  相似文献   

1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B基因序列,合成GH-1、GH-2两条引物,分别以IBRV的Barta Nu/67株、IBRVBK125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结果两株IBR病毒DNA均可扩增出362bp的特异性片段;对其同属的伪狂犬病毒(PRV)、火鸡疱疹病毒(HVT)及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V)进行扩增均未见特异性条带;敏感性检测表明,该法对IBR病毒的检出限量为104.25TCID50/0.1mL.  相似文献   

1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bovine Rhinotracheitis,简称IBR),即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1型感染症(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infection)。其特征是呼吸道粘发炎、水肿、出血坏死以及公、母畜生殖器官的脓疱性病变。本病由美国的Miller氏最先(1 955年)报道。自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期,美国以科罗拉多州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牛传染性坏疽性鼻炎(Infec-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12,(15):23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感染、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和发热,有鼻炎、鼻窦炎、喉炎和气管炎。1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BHV-1),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成员。病毒在pH6.9~9.0时稳定,在pH4.5~5.0下可被灭活。病毒在4℃可保存1个月,37℃存活10天左右,多种消毒剂均可使病毒灭活,如0.5%氢氧化钠、0.01%氯化汞、1%漂白粉、1%酚  相似文献   

1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又名牛传染性坏死性鼻气管炎、坏死性鼻炎、“红鼻子”病、牛交媾疹、传染性脓疱外阴道炎。1956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育肥牛群中首次发现,并为Madin氏等分离到病毒。通常表现为鼻气管炎、结膜炎、脑膜炎、流产、母牛脓疱外阴道炎和公牛的龟头包皮炎。病程短(7—10天),病畜大多数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IBR)是牛的一种疱疹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气管炎、鼻炎和发热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IBR在牛呼吸道疾病和流产的病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无差别.此病毒也引起结膜炎,传染性脓疱性阴户阴道炎,龟头包皮炎;引起脑炎则罕见.此病极易传播,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有些牛可以发生无反应的隐性感  相似文献   

1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牛媾疫,流行性流产、坏死性鼻炎,谷称红鼻子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急性热性高产传染性疫病,临床表现鼻气管发炎,发热,咳嗽,流鼻液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伴发结膜炎、角膜炎、阴道炎、龟头包皮炎,脑膜脑炎,子宫内膜炎和流产。  相似文献   

2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PV),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分呼吸道、生殖道、脑、结膜等多种感染类型。呼吸道型以呼吸道黏膜发炎、水肿、出血和坏死为特征;生殖道型以生殖器官出现小脓包病变为特征,表现为脓疱性外阴阴道炎和龟头包皮炎,成年母牛还常伴有乳房炎、流产、受孕率降低和奶产量下降等症状;脑膜炎型主要发生于犊牛,表现共济失调、角弓反张等脑炎症状;结膜炎型主要表现眼结膜充血、水肿和点状坏死,眼部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该病死亡率较低,多呈亚临床经过,但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支气管肺炎等严重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