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前言伴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区水质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养殖区海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养殖产品的品质,因此合理、综合的评价养殖区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养殖产品的质量。养殖水质评价是指对某一水域水环境因子的分析,依据相应的标准对其水质优劣状况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养殖区水质状况的评价,能够掌握养殖区水质的污染现状,以及超标的环境因子,为养殖区海水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合理的评价,找出影响水质的因素,并做适当调整,以其改善水质、保证养殖区产出养殖产品的高产  相似文献   

2.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鱼离不开水,鱼在水中进行生活、生长、繁殖等活动。池塘的水质对鱼的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养殖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水质管理在池塘养鱼管理中极为重要。1水质1.1水质指标的含义水质指标是用以评价一般淡水水域、海水水域特性的重要参数。可以根据这些参数对水质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3.
近20多年,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十分迅速,然而,随着海水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生物病害频繁发生,海水养殖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这不仅制约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也对养殖区及其毗邻海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海水养殖正成为近岸海域重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4.
姬翔 《畜牧兽医杂志》2019,(4):26-27,31
在水产养殖中良好的水质是保证鱼类正常生长的基础,对于促进水产养殖效益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采用复合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产品,对鲤鱼养殖池塘水质状况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养殖过程中泼洒复方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在不使用任何调水剂条件下,透明度高于未使用组10~20cm,且藻类丰富、微囊藻少,pH维持在7左右,氨氮、硫化物和亚硝酸盐基本稳定,水质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新疆畜牧业》2005,(6):15-1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无公害畜禽产品养殖过程中畜禽饮用水水质要求和配套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无公害食品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区和放牧区的畜禽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6.
影响鱼类生长的水质因子机理与控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水产养殖在饲料稳定性差、养殖密度过大、换水不勤时,会导致饲料残渣和排泄物累积,引起水质恶化。水质的好坏主要表现为水的酸碱度值、溶解氧含量、化学耗氧量、透明度、氨氮含量、亚硝酸盐含量以及硫化物浓度等指标的变化。水质恶化极易引起鱼类发病,甚至死亡。笔者对主要水质因子影响鱼类生长的机理和控制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中如何正确判断并合理管理水质对于水产养殖生产至关重要。分析了在生产中常见的7种水色的形成原因及其与水质的关系,并指出了可以通过观察水色、水色变化、下风处油膜、水华状态及水体透明度变化等来判断池塘水质,通过合理施肥、加(换)水、施用水质改良剂和有益微生物等措施可对池塘水质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8.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做好水质调控是非常重要一项工作,水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各种特性指标关乎着水产养殖产量,影响着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现通过介绍水产养殖水质要求,围绕影响水产养殖水质的各种要素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旨为广大水产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质处理是自来水供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居民饮用水的清洁状况如何,直接也将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对自来水水质的环境污染情况及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解决水质环境污染的措施,旨在通过解决水质污染,保证城镇和居民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0.
池塘是养殖鱼类生活和生长发育的场所,俗话说:“管好了了一池水,就养好了一塘鱼”,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池塘鱼产量的高低,了解池塘环境及其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十分重要。池塘环境条件很复杂,它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许多因子,这些因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而直接或间接地对鱼类发生作用。因此,只有了解池塘各个水质因子的变化规律和彼此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它们对养殖鱼类的影响以及鱼类对水质各因子的要求,才能调节和控制水质,使之符合鱼类生长发育的需求,以提高池塘鱼产量。  相似文献   

11.
2003年8~9月,我们对福建省中东部海域贝类养殖区部分贝类养殖品种的质量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本文仅对各养殖区贝类的汞、砷、铅、镉、铜、锌6种重金属含量达标情况及重金属在不同品种贝类中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养殖区贝类汞、砷含量全部符合相关标准,铅、镉、铜、锌4种重金属在部分养殖区有超标现象。重金属含量与贝类品种关系较大,重金属指标质量状况从优到劣依次是花蛤、缢蛏、太平洋牡蛎和褶牡蛎。从贝类受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来看,花蛤与缢蛏的质量状况较好,牡蛎受污染的程度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12.
对水质环境进行监测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对水质进行质量方面的具体控制,这在水质监测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主导性内容.对质量做好控制能够保证监测过程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充分将水质的整体状况反映出来,并且使得结果更加精确完整.本文通过对水质监测系统介绍,阐述了这项工作的核心意义以及最终目的,介绍了工作内容,以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业部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4):14-14,17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无公害畜禽产品养殖过程中畜禽饮用水水质要求和配套的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无公害食品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区和放牧区的畜禽饮用水水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本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6920水质pH值的测定玻…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产养殖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但是在养殖过程中,水质与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密切相关,养殖户要通过各种方法提升水质,进而确保水产品质量优异,满足当代居民的食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养殖水质的好坏是水产养殖的关键。适时监测养殖水体、明辨水质优劣,及时调控水质对水产养殖非常重要。水质好坏的判断有水色观察法、水质监测设备监测法等。在了解水质情况的基础上,水质调控更有针对性。水质调控的方法通常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该文概述了养殖水体水质好坏的具体判断方法、水质的具体调控方法,以期为养殖户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的高密度和丰富的饵料投入会产生大量代谢污染物,随之也带来了养殖排放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长期以来存在氨氮、亚硝酸盐总量不断积累的问题,影响鲟鱼品质和产量。微生态制剂是从天然环境中筛选出来的微生物,具有促生长、无毒副作用,能消除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污染物,维持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改善水质及水体环境。利用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体进行调控,对养殖鲟鱼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生产出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鲟鱼产品。  相似文献   

17.
《饲料工业》2004,25(4):37-37
中国“典型海水养殖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负责的“典型养殖海区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成果日前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领先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海水养殖区环境被  相似文献   

18.
(一)修复设施及时修复被毁坏的堤坝、池埂、闸门、网箱养殖设施、拦鱼和防逃设施、育苗设施及厂房和供电等基础设施。滩涂养殖要开沟排水,整理涂面工作。(二)管理措施1.水质管理。养殖池塘待外围水位下降后及时换水并调整正常水位。海水池塘因降雨量大盐度急降应尽快排淡,换入新水,海水倒灌的淡水池塘则尽快排咸、灌淡,并及时施肥培养水质,施肥要在少施勤施的基础上,注意看天、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罗非鱼养殖中的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是每一个罗非鱼养殖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需要注意养殖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水质、投饵、病害防治等,任何一方面失误都会影响饲料效率,从而影响到养殖效益.湖北省英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多年的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质的水色变化及调控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水质优劣直接影响到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是决定水产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水质恶化通常是引起养殖对象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与掌握养殖水体的水色变化,并通过科学调控技术措施来达到所要求的水色,是水产养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针对不同水色的变化及调控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水产养殖户进行水质调整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