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塑料大棚养鸡,可降低固定生产投入,增加养鸡经济效益。平均每只鸡降低投入0.3元,实现每只鸡纯利润1.8元。在生产中主要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一、大棚建造技术要求 1.棚址选择和规格。建棚要选择地势高燥,靠近水源,无污染的地方,一般不占耕地。以东西向为好,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采光。一般长20~30米,高2.2~2.5米,宽8~10米,呈拱形。 2.大棚用料和组建。建造长30米、宽10米,面积300平方米的大棚,一般需要直径4厘米竹竿和2厘米竹竿800根;塑料薄膜50千克;直径8厘米以上,长1.5米和2.5米木桩或水泥预制  相似文献   

2.
正一、大棚的建造(一)大棚建造所需材料一般放养0.5kg柞蚕卵,需宽8m的塑料布10m,需直径1cm、长8m的钢筋6根(也可用竹竿代替);需直径10cm、高2.3m的支柱9根和直径5cm、长5.5m的横杆(或竹竿)3根,固定绳若干。每增加0.5kg柞蚕卵需增加宽8m的塑料布5m,其他材料相应增加。(二)大棚建造放养0.5kg蚕卵,大棚建成宽  相似文献   

3.
<正>1建造大棚。选择8-10年没有种过西瓜的肥沃沙壤土地块。常用竹架结构的拱型棚。大棚棚宽7m,用3幅3m宽的薄膜扣膜,中间立杆2.1m,埋地40cm,棚长因地而宜,一般以100m为宜,棚距1-1.2m。2整地施肥。在埋好棚柱以后,扣棚膜以前进行整地施肥。先用铁锹掘深25cm、宽1.5m的大沟,把土取出放在两边,再深挖25~30cm,把土弄碎整平,然后将取出  相似文献   

4.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土壤肥沃,不重茬的田块搭棚种植,大棚宽6m左右,采用三膜或四膜覆盖,即地膜+小拱棚+中棚+大棚,先在畦面上铺2m宽的地膜,瓜苗移栽后在西瓜行上先用小竹片搭一个宽40~45cm、高30~35cm的小棚,再在小棚上用长2.2m的竹片搭一个宽1.3m、高0.7~0.8m的中棚。  相似文献   

5.
一、建造大棚选择8~10年没有种过西瓜的肥沃沙壤土地块。常用竹架结构的拱型棚。大棚棚宽7m,用3幅3m宽的薄膜扣膜,中间立杆2.1m,埋地40cm,棚长因地而异,一般以100m为宜,棚柜1~1.2m。二、整地施肥在埋好棚柱以后,扣棚膜以前进行整地施肥。先用铁锹挖深25cm、宽1.5m的大沟,把土  相似文献   

6.
<正> 冬季利用大棚饲养肉鸡,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鸡舍环境易控制等优点,是致富的好途径。其主要管理技术如下: (一)大棚建造技术 建棚要选择地势平坦干燥、水电充足、交通便利、远离村庄、无环境污染的地方。以东西走向为好,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采光保温。一般长20~30米,高2.0~2.5米,宽8~10米,呈拱型或半拱型。建造长20米、宽10  相似文献   

7.
<正>一、塑料大棚的建造(一)棚址选择宜选在地势高燥的桑园附近、无病原污染的空旷地方。(二)大棚建造大棚以南北向为好,一般宽6m,高2.2~2.5m,长度约15m,用细竹竿或镀锌薄壁钢管作拱架,间距60cm左右,棚内设1~2排棚柱(间距3m左右)支撑,上覆棚膜,两拱架间用粗铁丝或尼龙绳作压膜线,两端以地锚固定;两侧置60~80cm高的裙膜,两端中部设棚门。大棚建好后,四周挖沟以利雨天排水,大棚上面覆盖厚度2cm以上的苫,固定,大棚南边可挂草帘遮阴。  相似文献   

8.
大棚饲养樱桃谷鸭具有投资少、鸭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的特点,适合在水系发达地区推广应用。其技术要领有以下几点:1、场址选择和建造选择靠近无污染水源的河边、水库、塘坝等地势开阔平坦、排水性好、利于防疫隔离的地方建造大棚。在大棚与水面之间留有活动场地,大棚用木棒作为支架和顶棚骨架。大棚上面铺上高梁秆或玉米秸秆,覆盖麦草或稻草,两侧斜面离地80~100厘米,用尼龙网围上,用玉米秸秆封培,冬天用塑料布保暖。鸭棚一般长20~30米、宽8~10米、顶高3~4米,朝向应根据所处地势而定(有条件的最好座北朝南),每个大棚可养肉鸭1000~2000只,每平…  相似文献   

9.
高建新 《河南农业》2014,(13):38-38
<正>一、双层拱棚的规格及结构(一)大棚(外棚)长度50~100m,跨度5.6~5.7m,高1.7~1.8m。拱杆用下端直径4~5cm的2根竹竿对折而成,拱架间距0.5m,3~5道拉杆与拱杆连接,竹竿最好用布条缠住,以防止撑破棚布。为防止大雪压塌大棚,可在大棚内中心线每隔2~3m加1根直径5cm、长度为2m左右的立柱。用厚8dmm、宽8m的长寿无滴膜覆盖,上用压膜线压紧防  相似文献   

10.
正一、栽前准备(一)田块选择要选择地势高,土壤疏松,交通方便,3年以上未种过瓜茄等作物的地块。(二)大棚搭建在移栽前要搭建好大棚,大棚采用错位排列,即每排棚之间相隔1~1.5 m,每排棚内中沟对另一排棚间排水沟。大棚长度要求在30~50m,以利于通风降湿。钢管棚宽一般5.5 m,棚高1.7~1.8 m,采用对称式搭建,即以中间立柱为对称点,1根钢丝索为拉杆,将1排立柱、钢管连成一体。大棚搭建好后,整地施肥做畦,每棚做2畦,将畦面做成"龟背形"。畦面宽2.5 m,沟宽30~40 cm,深15~20 cm。顺栽植行每667 m2带施优质有机肥和45%  相似文献   

11.
王志 《当代农业》2001,(10):21-21
场址选择和棚舍建造:选择靠近无污染水源的河边、水库、塘坝等地势开阔平坦、排水性好、利于防疫隔离的地方建造大棚,在大棚与水面之间留活动场地。用木棒作大棚支架和顶棚骨架,大棚上面铺高粱秆或玉米秸,覆盖麦草或稻草,两侧斜面离地80~100厘米,斜面围尼龙网,用玉米秸封培,冬天加塑料布保暖。鸭棚一般长20~30米、宽8~10米、顶高3~4米,朝向根据所处地势而定(最好为坐北朝南),每个大棚可养肉鸭1000~2000只,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以8~12只为宜。  相似文献   

12.
1、选地和建棚 选择具有水质、大气、土壤无污染的环境,地势稍高,背风向阳,水源近,排水好,无地下害虫的地块.建简易竹架大棚或钢架大棚,大棚宽6~8m,长30~40m. 2、种前准备 2.1、品种选择 选择具有优质、高产、早熟、肉质厚、抗病虫、抗旱等较强的品种. 2.2、深翻整地 定植前半个月应深翻30cm以上,结合深翻,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有机肥30~37.5t,过磷酸钙750kg;同时做好畦,畦宽1.1~1.3m.  相似文献   

13.
一、场址选择和建造选择靠近无污染水源的河边、水库、塘坝等地势开阔平坦、排水性好、利于防疫隔离的地方建造大棚。在大棚与水面之间留有活动场地,大棚用木棒作为支架和顶棚骨架。大棚上面铺上高粱秆或玉米秸,覆盖麦草或稻草,两侧斜面离地80~100厘米,用尼龙网围上,用玉米秸封培,冬天用塑料布保暖。鸭棚一般长20~30米、宽8~10米、顶高3~4米,朝向应根据所处地势而定有条件的最好座北朝南,每个大棚可养肉鸭1000~2000只,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以8~12只为宜。二、饲养管理1.选择良种:一般选用性情温和、喜静、好合群、适应性强、生长快、宜密…  相似文献   

14.
<正>1建园与栽培苗选择1.1建园1.1.1土壤选择土壤以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好、保墒力强、排水好的沙壤土和壤土为宜。1.1.2大棚建设标准大棚为单栋或连体的钢结构棚,单拱棚宽6~8 m,肩宽1.8~2.2 m,顶高3.2~3.5 m,长以30 m为宜,方向因地势而定,覆盖8~10 mm(丝)聚氯乙烯膜,棚的两侧安装防虫网和裙膜,两端安装门和风机,确保通风排湿。  相似文献   

15.
1、选地和建棚 选择具有水质、大气、土壤无污染的环境,地势稍高,背风向阳,水源近,排水好,无地下害虫的地块。建简易竹架大棚或钢架大棚,大棚宽6~8m,长30~40m。  相似文献   

16.
正1.壮秧标准秧龄35~40d,叶龄4.1~4.5叶,株高17cm左右,100株地上干重4g以上。2.秧田地选择及大中棚规格2.1秧田地选择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方便能建造大中棚的地方做新基质育秧田。2.2秧本田比例人工手插秧和机械插秧均以1:100倍计算。2.3大中棚规格大棚高1.8~2.2 m,宽6~7 m;中棚高1.5 m,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安达市盐碱地的实际特点,本人根据水稻生物学特性及当地水土等特征,制定盐碱地种稻试验区技术方案。(一)育秧大棚的建造1、大棚规格:大棚南北走向,棚高2.4m,宽8m,长度45m,棚架间距1.0m,两侧肩部通风自动控制,棚头双向开门。2、大棚建设:大棚固定预埋件及地锚等秋季安装完成,棚架、遥控自动通风系统、喷灌系统、温度监测系统等春季扣棚前安装完毕。(二)整地做床1、作床。秋季翻地作10cm高台苗床,既可提高地温,  相似文献   

18.
1 冬暖式塑料大棚的建造与定植 1.1 建棚.新建大棚一般长60m左右,宽9~10m,墙体上口宽1~1.2 m,下口宽2~2.5 m,应尽量保留棚内熟土.  相似文献   

19.
一、建造大棚 选择8~10年没有种过西瓜的肥沃沙壤土地块.常用竹架结构的拱型棚.大棚棚宽7米,用3幅3米宽的薄膜扣膜,中间立杆2.1米,埋地40厘米,棚长因地而异,一般以100米为宜,棚距1~1.2米.  相似文献   

20.
主导品种 吉利518、吉特605、农大8、白粳1等。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大中棚旱育稀播 1.大中棚育苗,床宽5~8m,床长15~20m,床高8~10cm,设步行道宽40cm,棚高1.8~2.0m。 2.应进行整地、打床、备土、埋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