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酸化剂在养殖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的酸化剂发挥的作用不同。文章从酸化剂的发展、分类、作用机理以及复合酸化剂的选用组合依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饲粮酸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酸化剂作用的不同部位,就近年来无机酸、有机酸、复合酸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不同酸化剂对胃酸分泌、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指出不同酸化剂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并为今后酸化剂产品的研究开发指明了某些方向。  相似文献   

3.
羔羊补饲料中添加酸化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添加酸化剂的羔羊补饲料对羔羊消化率的影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超早期断奶羔羊补饲料中添加酸化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超早期断奶羔羊补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以显著提高羔羊的生产性能,改善羔羊对饲料的消化率。但不同酸化剂产品对羔羊的作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酸化剂产品Ⅰ提高羔羊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效率和饲料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作用效果均优于酸化剂产品Ⅱ,但酸化剂产品Ⅱ降低腹泻率的效果优于酸化剂产品Ⅰ,这可能与不同产品中酸的种类、组成不同有关,其机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酸化剂能否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尚不能下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4.
酸化剂是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在早期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以促生长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使饲料消化率得到提高,使生产性能得到大大提升。文章结合酸化剂的作用机理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论述了酸化剂对仔猪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补饲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对羔羊增重和腹泻的影响。选取处于同一生长水平的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组分别添加Ⅰ型酸化剂、Ⅱ型酸化剂,添加量均为9 kg/t,对照组为不添加酸化剂组。试验预试期5 d,正式期28 d。结果表明:补饲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羔羊体重,降低腹泻率,其中以添加Ⅱ型酸化剂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酸化剂是重要的仔猪饲料添加剂,本文介绍了常用酸化剂种类和特性,分析了酸化剂在仔猪日粮中的效果和影响因素,讨论了酸化剂应用前景,以期给相关行业提供一些资料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酸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饲料添加剂,被视为能够替代抗生素的有效产品。目前酸化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已日趋成熟,近年来其在水产养殖领域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综述了酸化剂的分类、作用机理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酸化剂替代抗生素、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1963年〈Nature〉报道,在仔猪饲料中添加乳酸可减少粪便中大肠埃希氏杆菌,提高动物的增重速度,之后,关于酸化剂的研究进一步扩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进一步研究酸化剂的机制和应用效果的同时,对酸化剂与其他因素的互作关系及开发复合酸化剂进行了研究.如今,酸化剂已成为当代畜牧业的研究热点之一,酸化剂不仅在仔猪饲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家禽饲料、青贮饲料上也有积极的效果.当前,酸化剂使用最普遍的是应用在仔猪日粮,本主要就仔猪的生理特点,饲料的酸结合力及其对动物消化的影响,酸化剂作用的不同部位,饲料酸化剂的作用机制和功能以及酸化剂的发展现状和方向等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酸化剂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将360只34周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酸化剂,试验持续60 d。结果表明,添加0.2%的酸化剂可显著降低蛋鸡的日采食量;添加0.2%,0.3%的酸化剂显著降低了蛋鸡的料蛋比,其余添加组未达到显著水平;添加0.2%的酸化剂可显著提高蛋鸡的蛋壳厚度;添加0.1%,0.2%,0.3%的酸化剂可显著提高蛋鸡的蛋壳强度。添加酸化剂能够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种不同生产工艺的酸化剂(包被与未包被)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胃肠消化酶活性和饲粮蛋白消化的影响。【方法】选择90头遗传背景一致且体质量接近的杜长大三元杂断奶仔猪,随机平均分成2个酸化剂处理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正式试验前,分别使用不同工艺处理的酸化剂(未包被酸化剂或包被酸化剂)对试验组进行3 d的预饲,对照组不做处理,试验的正试期为28 d。【结果】饲粮中添加包被或未包被酸化剂均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料重比,且包被酸化剂效果优于未包被酸化剂(P<0.05)。2个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降低其球蛋白含量,但添加未包被酸化剂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含量(P<0.05)。而添加包被酸化剂具有增加其血清IGF-Ⅰ含量的趋势。2个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十二指肠中食糜上清蛋白的含量,回肠末端食糜粗蛋白的含量,胃内和回肠的pH,提高其十二指肠中胰蛋白酶的活性。而添加未包被酸化剂明显降低了断奶仔猪空肠的pH;添加包被酸化剂提高了十二指肠糜蛋白酶和空肠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胃内食糜粗蛋白含量和空肠...  相似文献   

11.
生物发酵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于饲料生产中的一种安全、营养、新型饲料。文章介绍了发酵饲料的特点和应用以及发酵饲料的无抗配方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生素和激素类饲料添加剂的长期使用不仅使许多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会在畜产品中残留,严重影响动物疾病防治,危害人类健康。生物制剂能够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在饲料中,具有无残留、无耐药性、不易产生毒副作用等优点。对生物制剂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饲料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水貂颗粒饲料消化代谢及其对毛皮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58只母水貂,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以颗粒饲料和常规鲜饲料,在水貂育成期及冬毛生长期进行饲养试验及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颗粒饲料组水貂和饲喂常规鲜饲料组水貂干物质和有机物质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蛋白质的消化率和代谢率饲喂常规鲜饲料组均高于饲喂颗粒饲料组(P<0.05)。打皮时饲喂颗粒饲料组和对照组平均体重及体长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皮下脂肪平均分别为100.65g和111.67g,对照组皮下脂肪比试验组平均多11g左右(P>0.05),两组平均鲜皮长和干皮长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单栏系统测定个体的饲料效率相关性状与瘤胃组织形态学指标,探讨绵羊饲料效率与瘤胃组织形态的关系,为解析绵羊饲料效率性状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随机选取出生日龄相近、系谱信息详细、健康状况良好的187湖羊公羔,56 d断奶后转入单栏饲养,过渡期14 d,预饲期10 d,正试期100 d。正试期内所有羊只仅饲喂颗粒饲料,自由采食及饮水,并在80 d和180 d晨饲前空腹测定其体重(body weight,BW)和80—180 d间的采食量(feed intake,FI),计算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中期代谢体重(metabolic body weight, MBW)、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和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等饲料效率相关性状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于180 d饲养结束后屠宰采集瘤胃腹囊组织1 cm2保存于4%甲醛溶液中,用于制作组织切片并观测其瘤胃乳头长度、宽度和肌层厚度。最后将其与饲料效率相关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饲料效率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且剩余采食量最大与最小的个体每天的剩余采食量之差达0.57 kg。饲料效率相关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分析表明剩余采食量与饲料转化率(r= 0.68)和采食量(r= 0.48)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初始体重(r=0)、末期体重(r= -0.01)和平均日增重(r= -0.02)无显著相关(P>0.05)。饲料效率相关性状与瘤胃组织形态相关性分析发现,瘤胃乳头长度与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初始体重和末期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肌层厚度与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末期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而剩余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与瘤胃组织形态无显著相关。不同RFI组羔羊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瘤胃肌层厚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瘤胃乳头长、宽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High-RFI组羔羊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极显著高于Low-RFI组(P<0.01),肌层厚度显著高于Medium-RFI组(P<0.05);不同FCR组羔羊的剩余采食量、采食量、ADG、初始体重、末期体重和乳头长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肌层厚度和乳头宽度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High-FCR组羔羊剩余采食量、采食量、ADG、初始体重和末期体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ow-FCR组(P<0.05或P<0.01),Medium-FCR组羔羊乳头长度显著长于Low-FCR组(P<0.05);除瘤胃乳头宽度外,不同FI组羔羊的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且High-FI组羔羊的剩余采食量、饲料转化率、ADG、初始体重、末期体重、肌层厚度和乳头长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ow-FI组(P<0.05或P<0.01);不同ADG组羔羊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初始体重、末期体重和肌层厚度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乳头长度和乳头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High-ADG组羔羊采食量、剩余采食量、初始体重、末期体重和肌层厚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ow-ADG组,饲料转化率则极显著低于Low-ADG组。【结论】剩余采食量与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饲料效率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可作为衡量饲料效率的潜在指标。剩余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与瘤胃组织形态学指标无显著相关,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与瘤胃乳头长度和肌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羔羊瘤胃组织形态对采食量和增重有显著影响,但其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取160头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饲喂A料、B料、C料和D料,研究4种教槽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皮毛指数的影响。其中A料和D料为粉料且含有血浆蛋白粉;B料和C料配方相同,均无血浆蛋白粉,只存在B料为粉料、C料为颗粒料的区别。结果表明:断奶后10d内A料组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B料和C料组(P〈0.05),与D料组差异不显著(P〉0.05);B料和C料组采食量、日增重均差异显著(P〈0.05)。A料组仔猪料肉比与B料和c料组差异均显著(P〈0.05),与D料相比,其料肉比降低4.76%。对于腹泻率和腹泻指数,A料和D料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B料和C料组间差异显著(P〈0.05)。除C料组皮毛指数与各组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粉料A和D生产效果相当,但均显著好于B料、C料。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将RY08和RY162种中草药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生长猪,结果发现:与对照组A相比,B和C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57%、15.38%,试验组C与A、B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B组与A组差异不显著;试验组C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A和试验组B提高了8.84%,7.30%,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A、B、C各组料重比分别为2.64:1、2.54:1、2.52:1,与对照组A相比,B、C组的料重比分别下降了3.79%、4.55%,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背景】 食欲和饲料转化率的提高构成了现代肉鸡快速生长的生理基础。胆囊收缩素A型受体(CCKAR)是介导胆囊收缩素(CCK)饱食信号和消化调节作用的关键受体。鉴于CCK信号在能量平衡调节中的重要作用,CCKAR的表达水平与鸡的生长性能密切相关。然而,CCKAR水平调节鸡生长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的】 通过研究阐明CCKAR基因表达水平和序列变异与鸡饲料转化率的关系,为鸡生长性状遗传调控研究和饲料转化率选育奠定基础。【方法】 测定略阳乌鸡12—16周龄料肉比(公鸡n=62,母鸡n=67)和26—30周龄料蛋比(n=150)。用PCR-RFLP法检测CCKAR基因内两个同义突变(g.73206714T>C和g.73209189C>T)的基因型。以性别为固定效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g.73206714T>C和g.73209189C>T与料肉比的关联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2个SNP与料蛋比的关联性。用JASPAR数据库预测g.73206714T>C对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产生的影响。以g.73206714T>C为标记,选取10只杂合子(CT)公鸡,用PCR-RFLP法检测CCKAR基因在g.73206714T>C位点等位基因间的表达差异。选取30只带有采食量和料肉比记录的公鸡,用qPCR检测CCKAR基因在下丘脑、脑垂体、胰腺、胆囊和十二指肠中的表达水平,分析CCKAR表达水平与采食量和料肉比的相关性。【结果】 性别效应对略阳乌鸡料肉比有显著影响(F=29.44,P<0.0001),公鸡的料肉比(5.41±0.76)显著低于母鸡(6.62±1.00)。在两个同义突变中,只有g.73206714T>C与料肉比显著关联(F=8.44,P=0.0004),其中,TT型的料肉比(5.18±0.63)显著低于CC(6.37±1.1)和CT型(6.17±0.95)。CC型和CT型的料肉比无显著差异。g.73206714T>C与性别的互作效应对料肉比的影响不显著。G.73206714T>C对28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有潜在影响。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试验显示,T等位基因的转录本丰度显著高于C等位基因,表明CCKAR在等位基因间的表达差异很可能是构成g.73206714T>C与料肉比关联性的遗传基础。略阳乌鸡26—30周龄的平均料蛋比为2.85±0.41。g.73206714T>C和g.73209189C>T的基因型效应对料蛋比的影响均不显著。在5个组织中,CCKAR基因在胰腺中的表达水平最高,且与采食量呈负相关(r=-0.45, P=0.017)。但是,在其他组织中,CCKAR的表达水平与采食量的关联性均不显著。对于料肉比性状,CCKAR基因在胰腺(r=-0.41,P=0.03)和脑垂体(r=-0.57, P=0.0018)中的表达水平越高,料肉比越低。在其他组织中,这种负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 研究发现CCKAR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有利于提高鸡的饲料转化率。G.73206714T>C的T等位基因是一个与CCKAR基因高表达活性和高饲料转化率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添加剂替代产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危害已被逐渐认识。发达国家对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早已加以限制。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为打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与国际接轨我国必须开发应用无公害环保型饲料添加剂。为此,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与功能、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对微生态制剂和低聚糖的特性与作用以及在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饲料行业人士在生产安全饲料产品过程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皮毛动物对饲料有特殊的要求,针对养户在选择饲料时的迷茫、存在的各种疑问,阐述了毛皮动物养殖过程中存在的误区:饲喂膨化配合饲料时加入大量的水;饲料加水搅拌后越粘稠越好;饲料价格越便宜的越好;生长期动物的肚子越大越好;饲喂后粪便越黑越好及晚上饲喂时动物必须采食干净,采食后不应该有剩料等。其实正确的认识和饲喂方法应该是:饲喂膨化配合饲料时加入2倍的水即可;加水搅拌放置后变稀的饲料中加入大量的消化酶是好饲料;饲料价格便宜不是好饲料。  相似文献   

20.
祖代蛋种鸡的强制换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4358只健康的63周龄罗曼褐祖代D系蛋用种鸡依其在舍内原来所处位置分为4组(D1、D2、D3和D4)进行强制换羽。D3和D4两组于断料后的前3天每只每天补饲石粉15g,D1和D2组不补加;恢复正常后喂料D2和D4两组使用预产鸡料lld,转为产蛋期料,D1和D3两组在恢复喂料后第20天直接由育成鸡料转换为产蛋鸡料。结果在断料后产蛋率降低幅度方面的大小顺序为D1、D2、D4、D3;断料期间各组体重降低速度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恢复喂料后D4的体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3组;恢复喂料后第3~6周内平均产蛋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2、D4、D3和D1;平均蛋重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停料期间及恢复喂料早期的死淘率D3明显低于其他3组,D4次之,D2最高。综合来看,以断料之初补饲3d石粉、恢复喂料期间使用预产鸡料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