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四川美系长白猪的氟烷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南充市种畜场长白猪选育基础群的氟烷基因型,摸清了Haln基因在该群体中的分布,Haln基因频率为1042%。检测结果为该场建立长白猪应激抵抗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德阳市种畜种长白猪选育群的氟烷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素容  白延坤 《养猪》1999,(4):27-28
本文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德阳市种畜场长白猪选育群第三世代的氟烷基因型,模清了Hal^n基因在该群体中的分布,Hal^n基因频率为13.82%。检测结果为该场建立长白猪应激抵抗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从猪毛、猪血中提取DNA,用特异性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均能得到659bp的DNA片断,并用HhaⅠ内切酶消化PCR产物,酶切结果能准确检测猪应激综合症,即RYR1基因(氟烷基因)的突变。在我省种猪场饲养的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和川白Ⅰ系猪中,发现长白猪Haln基因频率较其它品种高,为94%,杜洛克为37%,在大约克和川白Ⅰ系中未发现。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猪Ⅰ型胶原α1亚基基因(Collagen typeⅠalpha1,COL1A1)的多态性,检测该基因在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群体内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群体遗传学指标。结果表明,COL1A1基因在3个猪群体内呈现3种基因型。在杜洛克猪群体内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优势等位基因;在长白猪和大白猪群体内A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G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COL1A1基因在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群体内PIC值在0.25~0.5之间,表现为中度多态。  相似文献   

5.
试验检测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melanocortin-4 receptor, MC4R)在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申农猪和梅山猪群体内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群体遗传学指标。结果表明:MC4R基因在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和申农猪群体内检测出AA基因型、GG基因型和AG基因型,在梅山猪群体内检测出GG基因型和AG基因型。在杜洛克猪和大白猪群体内A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优势等位基因;在长白猪、申农猪和梅山猪群体内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为优势等位基因。群体遗传学指标分析结果显示,MC4R基因在杜洛克猪和大白猪群体内PIC值在0.25~0.5之间,表现为中度多态;在长白猪、申农猪和梅山猪PIC值小于0.25,表现低度多态。  相似文献   

6.
猪兰尼定受体1(Ryanodine Receptor1,RYR1)基因是导致猪应激综合征、影响猪肉质的主效基因.试验采用RFLP方法,以大白猪、2个杂交猪群(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和长白猪×大白猪)为对照,检测了江口萝卜猪与引入的梅山猪群RYR1基因的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对照组中,外三元、外二元杂交猪和大白猪中均检测到...  相似文献   

7.
长白猪氟烷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RFLP技术对乐山市种畜场长白猪选育群72头后备猪进行氟烷基因型检测结果:NN型为75%,Nn型为1398%,nn型为1111%,N基因频率为8194%,n基因频率为1806%。对三种基因型猪的生长性状研究表明,NN型与Nn型的初生重显著大于nn型,日增重NN型显著高于nn型,其他生长性状三种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主要包括:(1)建立了猪MHS基因检测的PCR-RFLP方法。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和无侵害的特点;(2)利用猪MHS基因的PCR-RFLP方法对中国现有猪种20个群体的MHS基因座位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属于中国的本地品种五指山猪、香猪,引进品种约克夏猪,均不含有MHS基因;在中国本地品种二花脸猪和民猪中,发现存在MHS基因,且民猪的频率较高(0.1562);培育品种北京花猪,引进品种丹系长白猪和杜洛克猪,均有MHS基因;引进品种皮特兰猪、比系长白猪,MHS基因频率最高,分别为0.9520和0.9432;(3)猪RYR1/CRC基因部分DNA序列品种间比较,MHSNN香猪和二花脸猪的1843位为“C”,而MHSnn为“T”;同时还发现一些单碱基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了上海地区3个引进猪种(大白猪、杜洛克猪、长白猪)、2个地方猪种(沙乌头猪、枫泾猪)共597头种猪的氟烷基因型。结果表明:在2013年从美国引进的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332头检测群体,以及目前沙乌头猪和枫泾猪所有核心群种猪中,均未检测到氟烷敏感基因型。该检测结果为各原种场剔除氟烷应激敏感基因、选育抗应激种猪群以及杂交利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21,(2)
通过比较序列测定法,在NR4A1基因第5内含子发现A/G突变,建立了PCR-DdeI-RFLP分型技术,并在3个中外猪种中进行多态性分型,分析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还在长白猪猪群中检测该位点的多态性并与产仔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长白猪猪群中,所有胎次产仔数呈现GGAGAA的趋势。其中,GG型个体和AG型个体的所有胎次产仔数分别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因此,NR4A1基因在长白猪猪群中与产仔数性状显著性相关,可能为提高猪产仔数性状提供一个有用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首先将氟烷基因型PCR-RFLP诊断技术用于种猪性能测定中心的种猪测定。通过从猪毛、猪血中提取的DNA,用特异性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均能得到659bp的DNA片断,并用HhaⅠ内切酶消化PCR产物,酶切结果能准确检测猪应激综合症,即RYR1基因(氟烷基因)的突变。在测定的长白、约克、杜洛克猪中,发现长白猪Ha1^n基因基因频率较其它品种高,为9.0%,杜洛克为4.2%,在大约克中未发现。  相似文献   

12.
为了调查地方猪种与引进猪种肺炎支原体的流行情况,本试验以姜曲海猪、苏姜猪、长白猪为调查对象,通过不同猪群发病情况、血清学、鼻拭子病原检测和屠宰肺部病变情况了解不同品种间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情况。结果表明:姜曲海猪、苏姜猪、长白猪的猪群发病率分别为17.43%、3.27%、2.41%,死亡率分别为7.71%、0.92%、0.60%,姜曲海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苏姜猪和长白猪;姜曲海猪群血清阳性率达36.84%,比苏姜猪群高约22百分点,比长白猪群高约24百分点;姜曲海猪群肺部病变指数评分极显著高于长白猪群和苏姜猪群(P0.01);而从猪群鼻拭子肺炎支原体病原检测结果看,3个品种猪群之间携带病原情况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同品种猪群间存在流行病学差异,中国地方猪种的易感性明显高于引进猪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杜洛克猪和长白猪DRB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采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该两种猪DRB基因第2外显子的SNP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和长白猪DRB基因第2外显子分别有15和3个SNP位点,杜洛克猪DRB基因的多态性高于长白猪。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的遗传特性和抗病育种提供了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应用PCR检测猪氟烷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PCR-RFLP技术对云南省原种猪场核心群中88头引进外种猪(长白31头,大白59头)进行了氟烷基因的检测,结果检出9头杂合子,未发现阳性猪(nn)。研究表明:(1)长白猪群中不存在氟烷基因;(2)大白群中有9头杂合子且呈现全同胸或父系半同胞;(3)用猪毛进行氟烷基因检测具有方便、减少应激、准确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猪种TGF-β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花脸猪、大白猪、长白猪、皮特兰猪和圣特西猪共计861 头为研究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猪TGF β1基因6 7外显子区的1156 bp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一个多态位点。经克隆测序分析,位于第6内含子区内存在C→T突变,该突变位点为第7外显子上游的第9位碱基(序列:AJ621785中的第1043位点)。对不同猪群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统计结果表明,二花脸猪以等位基因T为主,而大白猪、长白猪、皮特兰猪和圣特西猪则以等位基因C为主,且各猪群均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  相似文献   

16.
4猪种Nramp1基因第6内含子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抗性巨噬蛋白(Nramp)基因是与人、鼠的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和抗性有关的重要候选基因。为了研究猪Nramp1基因的多态性,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和合作猪共270头个体Nramp1基因第6内含子NdeⅠ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4个猪种群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其中AB基因型为杜洛克、大白猪和长白猪的优势基因型;AA基因型为合作猪的优势基因型。经卡方适合性检测,杜洛克、合作猪和长白猪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大白猪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分析显示,Nramp1基因的第6内含子NdeⅠ酶切位点在各猪种表现出中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51头杜洛克猪和30头长白猪氟烷基因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检测的杜洛克和长白猪群体中氟炕基因显性纯合子频率分别为0.843和0.933.杂合子频率为0.157和0.067,没有发现氟炕基因隐性纯合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取河南长白猪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的表达产物,试验从6月龄河南长白猪脾脏分离的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然后进行RT-PCR扩增,对扩增产物克隆、测序后获得河南长白猪IL-18基因成熟蛋白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河南长白猪IL-18成熟蛋白编码区(500 bp)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QE-pIL-18,转化大肠杆菌M15,并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结果表明:经序列分析,河南长白猪IL-18基因全长为500 bp;SDS-PAGE分析可检测到分子质量约为45 ku的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有效的分子标记用于英系长白猪辅助育种进而提高其繁殖性能,在英系长白猪群(169头)中采用PCR-RFLP技术,进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视黄醛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leptin,LEP)和促卵泡素亚基β(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β,FSHβ) 4种与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检测,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各基因不同基因型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窝重、断奶头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SR、RBP4、LEP基因均以A为优势等位基因,FSHβ基因以B为优势等位基因,其中LEP、FSHβ基因多态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而ESR、RBP4基因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1);LEP基因在长白猪母猪中表现为BB基因型为有利基因型,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头数分别比AB基因型高1.3219、1.6855、1.1710头(P<0.05);FSHβ基因中AA基因型为不利基因型,BB基因型断奶窝重比AA基因型高5.1129 kg(P<0.05);ESR、RBP4基因对长白母猪繁殖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LEP、FSHβ基因可能作为有价值的候选基因应用于英系长白猪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光敏生物素标记A群轮状病毒(GARV)全基因组RNA,制备了GARV群特异核酸探针,该探针与样品进行打点杂交,经亲和素-碱性磷酸酶(AV-AP)系统显色,可检出100pg病毒RNA序列。试验表明轮状病毒光敏生物素核酸探针具有特异、灵敏、稳定的特点,可用于GARV的检测和进行基因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