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7):48-48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使用过程中有关运输、贮藏、免疫接种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2.
《中国动物检疫》2007,24(7):1-2
为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农业部制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指导各地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北方牧业》2007,(12):4-4
<正>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6月20日说,免疫是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有效措施。从现在起,将在全国开展大范围的免疫工作,首先完成重点地区、重点猪群的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时养猪业的影响较大.笔者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原、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较大。笔者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原、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危害猪繁殖系统与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主要从疫苗免疫、消毒灭源、科学管理等方面对如何有效防控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作一介绍,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虽然已经列入国家强制免疫范畴,各级兽医主管部门与众多的养猪业业主也高度重视对该病的防控,强制免疫密度基本上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要求,但是疫情仍时有发生,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适合本地区的免疫疫苗来控制猪蓝耳病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笔者对发生在本地区某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疫苗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估,得出的结果显示,合适的疫苗是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吴建峰 《中国猪业》2007,(10):52-52
据悉,北京市日前已完成全市158.4万头生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的省份,为防止疫情的传入和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北京没有发生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的安全性试验,表明该苗在高倍剂量免疫下,仅个别猪只出现发烧、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免疫副反应较小,临床使用较安全;免疫效力试验表明该苗抗体产生较快,抗体转阳率较高,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仔猪免疫后,尚存在一段低免疫保护期,有发病的可能性,猪免疫高效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后28天才可产生免疫保护力,而高水平的有效保护性抗体在体内的维持时间一般在3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选择未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O型口蹄疫和猪瘟疫苗的30~40日龄仔猪273头,随机分成5组,按5种免疫程序进行猪瘟、O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工作,并进行免疫副反应和免疫效果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按照C组免疫程序节省时间,免疫效果好,免疫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2.
《北方牧业》2007,(12):30-30
<正>6月15日,中牧股份成都药械厂生产的首批52万毫升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新型疫苗经检验合格,正式下线,新型疫苗开始陆续调往生猪主产区、疫情高发区。2006年夏秋季,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农业部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确定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养猪户也变得越来越多,不仅能为其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也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水平。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养殖户在养猪中通常会因很多因素致使猪群感染疾病,倘若不能及时处理,势必会对自身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加大疫病的扩散。该文主要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新理念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影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免疫情况介绍 2007年6月中旬,我县大部分地区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给生猪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我们采取了以紧急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我们先后调入20万毫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疫区、受威胁区、交通干线、重点规模养殖场的生猪进行了免疫接种.从养殖户反馈的情况来看,免疫效果反映不尽相同.有部分猪场免疫后能产生较好的保护,如岘山乡彭家村某猪场,存栏猪50头,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后,无一头猪发病;有部分猪场免疫效果不太理想,如西渡镇联胜村某猪场,存栏120头,接种后发病死亡90头;还有的猪场连续用普通蓝耳病疫苗、自家苗、高致病笥猪蓝耳病疫苗进行了二次以上的免疫接种,仍不能产生免疫保护,如台源镇某规模猪场,免疫接种三次后,仍发生了严重死猪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诊断指标 1临床指标 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牧业通讯》2007,(9):71-7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爆发了始称“高热病”的猪病疫情。其死亡率高并呈多发态势,再加上最初人们因无法确知其病原与流行病学,故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为查清病因,农业部迅速组织专家进行攻关,对猪“高热病”病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中心田克恭研究员等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2007年1月,最终确定为变异猪蓝耳病病毒是猪“高热病”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随后,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研究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的RT-PCR诊断试剂的开发工作。目前,该新型疫苗已经投入生产,并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此,我刊就猪业生产者及猪产品消费者关心的若干问题对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田克恭研究员及多年从事猪蓝耳痛研究并在此领域卓有建树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的宋长绪士进行了采访,现将采访实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浙江畜牧兽医》2007,32(5):32-32
一是抓好疫苗生产和供应工作。根据目前12家疫苗生产企业的生产安排,抓紧新型疫苗生产,确保疫苗尽快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用108头2月龄以上健康猪,先用猪瘟细胞苗单独免疫,间隔10 d后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灭活苗同时分点注射。结果表明:猪瘟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9.63%,猪口蹄疫抗体合格率达94.4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合格率达87.96%,均超过农业部规定的免疫抗体合格率≥70%的要求,并且免疫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猪口蹄疫与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活疫苗可以同时免疫。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6):33-33
尹成杰强调,加强免疫是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基础,也是防控工作的关键。各地要抓住这个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免疫到位。首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已经下线并投入使用,当前首先要做好母猪和种公猪免疫,有效保护养猪业生产能力,尽快建立起有效免疫屏障。要做好免疫标识管理,切实做到全面免疫。兽医部门要对疫苗的生产、使用进行全程监管,跟踪了解疫苗的使用情况,开展技术服务,确保疫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