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明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质量增加特点、糖酸含量变化规律及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组织结构差异特点,为甜樱桃的田间肥水管理、适时采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甜樱桃品种‘拉宾斯’为供试品种,选取其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用天平测定果实质量,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糖酸组分和含量,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果实石蜡切片并分析其组织结构。【结果】在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其果实质量的变化曲线呈双S型曲线,其果实质量出现了2个显著增加的时期:第1个时期是盛花期(50%已开花)后的第2周,此期果实质量明显增加,果肉细胞显著膨大,果实处于快速生长期;第2个时期是盛花期后的第5—6周,此期果实质量显著增加,果实亦处于快速生长期。盛花期后的第6周以后,从转色期进入成熟期,果实质量持续增加,此期果肉细胞无明显变化。在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中主要有机酸的苹果酸含量不断增加,转色期后苹果酸持续积累;果实中主要糖分的葡萄糖和果糖,在果实发育前期有一个平稳积累期,转色期后其含量均迅速增加,至果实成熟期其积累均减慢,但其含量仍均持续稳定地增加。【结论】甜樱桃果实虽有2个快速发育时期,但果实中的糖酸变化时期主要集中在第2个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即盛花期后的第5—6周是果实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期果实的质量、体积及品质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这个阶段是加强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果实成熟期即果实质量增加不显著时,也即果实中糖和酸的积累均减慢之时,就可以采收果实了,即花后第8周以后是甜樱桃品种‘拉宾斯’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3.
4个石榴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石榴品种的品质评价和果实贮藏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的石榴主栽品种‘叶城1号’和‘叶城2号’以及河南省郑州市的石榴主栽品种‘突尼斯’与‘中农红’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和比较了4个石榴品种的果实表型特征指标、果实经济性状指标、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及果实中8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4个石榴品种在果实品质上存在不同水平的差异性,其中,‘突尼斯’的果形指数接近1,其果皮较薄,果皮质量也最低,果实可食率反而最高(66.54%±6.12%),比‘中农红’和‘叶城1号’‘叶城2号’分别高约10%、25%、20%,其果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钾和钙含量均较高;‘中农红’果实籽粒的含水量最多,其糖酸比也较高,果汁中锰、锌、铁和铜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较高;‘叶城1号’果实的纵横径均最高,果形指数却最低,其单果质量最高,为(435.33±75.97)g,但因其果皮厚度大和质量重,故其果实的可食率反而最低,为(41.582%±6.785%),其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及磷和镁含量均最高;‘叶城2号’虽其单果籽粒颗数最多,因其籽粒较小,故其单果籽粒质量最低,其籽粒含水量也最低,而其可滴定酸含量较高,为(0.577%±0.110%)。4个石榴品种中,‘突尼斯’和‘中农红’均不耐贮运,均较适用于加工果汁或就地就近处理;‘叶城1号’和‘叶城2号’均较耐贮运,均较适于远地贮藏和运输。  相似文献   

4.
套袋对枇杷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枇杷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 ,作者从枇杷套袋时间对果实的影响、套袋对减少鸟害的影响、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除袋时间对果实好果率及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说明了枇杷套袋技术可改善果实外观质量 ,提高商品价值 ,是枇杷栽培上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稀土提高刺树产量及果实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6.
北方地区棚栽台湾青枣果实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北方地区棚栽的5个台湾青枣品种的果实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测量了这5个品种的单果重,果实的横径、纵径等主要经济性状,同时测定了果肉中的Vc含量、可溶性糖、总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果实形状和果实品质等方面分析讨论了棚栽台湾青枣不同品种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春艳 《沙棘》2005,18(2):20-23
沙棘品种(系)果实营养成分的测试结果显示,果肉水分含量大于种子,果肉的糖酸比为HS-7>绥棘2号>HS-22;果实营养成分,绥棘2号>HS-7>HS-22,果肉中的营养成分,绥棘2号>HS-7、HS-22,后二者含量相当;种子中营养成分,绥棘2号、HS-7>HS-22,前二者含量相当;但各品种(系)营养成分单一指标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分析测试和综合比较分析 ,雪雨露、东 52最佳 ,安农水蜜次之 ,早白凤稍差。  相似文献   

9.
《热带农业科技》2022,(1):12-14
为查明蓟马为害对澳洲坚果果实质量和大小的影响,对3个品种(HAES344、O.C和HAES246)的果实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蓟马为害后青皮果单果重减少17.72%~23.78%,平均为21.21%;壳果单果重减少19.15%~26.89%,平均为23.25%;果仁单果重减少9.34%~25.40%,平均为16.86%。蓟马为害后青皮果横径减小6.49%~10.45%,平均为8.93%;壳果横径减小6.55%~10.48%,平均为8.84%。即蓟马为害造成澳洲坚果减产约1/5,果实横径变小约1/10。“蓟马有无”效应、“品种”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根据树种、品种、树势及当年的花果量因树定产、按枝定量,适时对果树进行疏花疏果,是确保果树连年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袁娜  刘义 《绿色科技》2023,(1):128-131
西梅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膳食纤维、叶酸等元素,具有排毒养颜、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现已在我国实现了大范围的普及种植。为探究沙土环境下西梅最佳丰产技术,选取“理查德”“女神”“法兰西”“卯爷”作为试验对象,通过选取沙土环境下的试验用地,设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的西梅种植采用创新后的丰产技术实践,如施肥管理、灌水控制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待果实成熟后,通过测定不同组别西梅果实产量、形态、口感质量、葡萄糖含量等指标,以期总结出适宜沙土环境下西梅的丰产技术与最优的西梅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山杏作为砧木、采用分阶段施肥、开放式灌溉的种植方式等技术,可切实提高西梅果实产量,并且在所选取的西梅品种中:“法兰西”果实品质的果感最佳,其次为“理查德”与“卯爷”,“女神”最低。  相似文献   

12.
林地覆盖对于促进油茶果实生长、提高油茶果实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稻草覆盖(A1)、无纺布覆盖(A2)、薄膜覆盖(A3)以及无覆盖(CK)等不同处理下的油茶果实生长变化及其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可以有效促进油茶果高、果径的生长,提高果实体积及果实产量,不同覆盖材料中稻草覆盖对果实生长的影响最大,观察期末的果高、果径、果实体积及果实产量分别比无覆盖高4.7%、9.7%、16.85%和51.8%。  相似文献   

13.
沙棘果实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章  齐洁 《沙棘》2006,19(2):1-3
对俄罗斯沙棘、蒙古沙棘和中国沙棘(对照)果实重量、体积和果形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卡图尼礼品和巨人的百果重呈双“S”型曲线,中国沙棘、金阳、秋阳的百果重增长曲线呈单“S”型;中国沙棘体积变化动态呈双“S”型曲线,俄罗斯沙棘和蒙古沙棘呈单“S”型;果形指数变化均呈倒“S”型,前期下降幅度大,中期平缓,后期有少量上升。  相似文献   

14.
梨果实有机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收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梨果实中有机酸的组分,有机酸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果实中有机酸的含量,果实中有机酸的来源和遗传,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变化,有机酸代谢酶与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关系,有机酸与果实的抗性和影响果实有机酸含量的主要环境因素,并提出了今后梨有机酸代谢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沙棘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山西省隰县、文水、离石、中阳四产地三个不同采收期的沙棘果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沙棘果实,其生理生化指标均存在差异,尤其果实大小、维生素C含量及粗脂肪含量相差较大。这将为我省沙棘良种选育、沙棘种植提供科学参数,也给以沙棘为原料的生产企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苹果授粉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苹果是异花授粉树种,授粉是影响其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花粉形态、生活力等直接影响授粉效果;雌蕊的生长发育对受精有着重要的影响;柱头有效授粉期的长短决定授粉品种的选择;光照、气温、空气湿度、风以及传粉方法都对授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授粉程度影响果实形状和大小,授粉品种的性状影响果实的果形指数等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7.
桃树是我国北方经济林主栽品种之一.其果大色鲜,味甜多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了提高桃树的产量和质量,我们在桃树从座果到成熟期内进行了"ABT"4号生根粉喷洒试验,效果显著.单果重量比对照平均提高17.7%,最高31.1%;含糖量比对照平均提高8.0%,最高14.1%.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I影响苹果色泽发育的因素 1.1气象因素 温度是决定苹果分布的限制因子,对苹果生长结果起决定性作用。果实采收前一段时期的温度状况对苹果着色有密切关系。果实采收前2-3周的气温对苹果果实品质有决定影响,此期10%以上的昼夜温差有力于果实着色。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枸杞果柄分离力与果实、果柄形态及内源激素间的关系,从而为枸杞鲜果新品种选育及其鲜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分别以蒙杞2号和宁杞7号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果实与果柄中ABA、IAA、GA_3、ZR的含量,分析了枸杞果实发育期内果实与果柄的形态及内源激素和果柄分离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柄分离力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不断降低,其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862、-0.883;果柄分离力与果实中各内源激素的相关系数均较高,而与果柄中各内源激素的相关系数均较低。果实中的ABA含量在果实膨大初期开始上升,至果实成熟期,蒙杞2号果实中的ABA含量下降,而宁杞7号果实中的ABA含量仍较高;果实中的IAA含量逐渐下降,并显著低于果柄中的IAA含量,蒙杞2号果实中的IAA含量低于宁杞7号果实中的IAA含量;果实中GA_3与ZR的含量均逐渐下降,且宁杞7号果实中GA_3与ZR的含量均高于蒙杞2号的;果柄中GA_3与ZR的含量变化均不明显;ABA、GA_3、ZR在宁杞7号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均高于其在蒙杞2号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宁杞7号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也高于蒙杞2号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文中综合分析认为,ABA、GA_3、ZR在枸杞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和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均高可能是导致果柄分离力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喷施宝浓度对油茶结实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喷施宝在油茶中应用的适宜浓度,设计了不同浓度喷施宝处理,在‘长林4号’和‘长林40号’品种油茶初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了叶面喷施,通过测定座果率、裂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以及鲜果含油率等指标,分析和探讨了喷施宝浓度对油茶结实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宝能提高油茶座果率,减少裂果,增加单株鲜果产量,提高果实品质;不同品种对喷施宝处理响应存在差异,‘长林4号’在0.33mg/kg获得的效果最佳,其裂果率比对照低45.4%,座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分别比对照高38.9%,21.1%,25.3%,5.1%,2.0%和30.9%;‘长林40号’以1.00 mg/kg获得的效果最佳,其裂果率比对照低63.6%,座果率、单株果实产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和鲜果含油率分别比对照高106.7%,60.3%,17.7%,15.5%和3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