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拖拉机动态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拖拉机动态特性是决定拖拉机适应性、可靠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拖拉机振动特性、轮胎刚度及整机转动惯量的分析计算,求解了某型拖拉机的固有振动频率,并根据固有频率特性设计动态强化试验,进行了整机及部件结构基本可靠性的验证,为拖拉机整机、部件设计及机具选配提供依据,为拖拉机整机及部件基本可靠性验证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用振动频谱分析的方法,对拖拉机传动系修理后的后桥,变速箱总式中基础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行了大量的性能测试。试验证明运用振动信号的技术手段,可做为拖拉机传动系统的修理装配质量评定的依据。据此,研制了“JZJ-1”型振动检测仪,通过对拖拉机的现场质反复检测,肯定了它在使用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丘陵山地拖拉机整机轻量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展丘陵地区轻简型农业机械,研究了丘陵山地拖拉机整机轻量化技术。首先概述了材料、结构、先进工艺的拖拉机零件轻量化技术,提出了拖拉机部件轻量化技术;然后以丘陵山地拖拉机整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拖拉机整机轻量化技术路线,包括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整机目标质量及采用比值法将整机质量分解为各系统目标质量,同时,对分解后系统中的零部件进行轻量化设计,并提出整机轻量化效果评估系数,进行拖拉机整机轻量化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ZH1110柴油机各特征点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情况 ,指出危害最大的工况、频率成分和相应的部位 ,进而评价ZH1110柴油机的整机振动 ,本文阐述了ZH1110柴油机表面振动试验和振动烈度试验过程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联合收割机脱粒系统是联合收割机的核心部件,其装配质量不佳时往往导致收获率降低,甚至机械故障。针对脱粒分离装置装配质量难以检测的问题和单一频谱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联合幅度谱、功率谱和对数谱的多频谱分析的装配质量振动检测方法。通过采集联合收割机脱粒系统多部位的振动信号,通过不同的频谱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获得各个分析结果的交集,作为联合收割机脱粒系统装配质量的评价依据,降低了漏测和误测的概率,提升了装配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拖拉机变速箱在线检测试验台,对变速箱输入、输出转速进行采集、对比,判断各挡位齿轮啮合是否正确,各挡进行小负荷加载试验,完成变速箱箱体的油液清洗,对提前发现变速箱故障,提高拖拉机产品的工艺装配质量及整机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拖拉机变速箱在线检测的理想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我厂主要产品长春-12型拖拉机生产批量的逐年增长,每天装配下线进入无负荷磨合试验的拖拉机达到150多台次。按照原工艺是采用道路行驶试车的方法。这样多的拖拉机,由试车工人驾驶,在厂区道路上奔弛进行磨合,一是劳动强度大,尤其在冬季,天气恶劣,给试车、调整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整机质量不易保证;二是试车时的噪声、排气污染环境,且造成了不安全因素,为此,我们自行设计建立了用于整机磨合的试验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型履带收获机中途下线的空载磨合试验,检验整机装配质量。介绍了拖拉机制动器动态检测台的系统构成、基本参数、功能创新、软件设计等。本试验机采用触摸屏电脑和模块化的编程设计,极大的简化了人员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一拖"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制造技术联合研发"项目通过对铸件铸造、传动系零部件制造以及拖拉机装配、试验等工艺技术研究,完成了3台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5台动力换挡传动系的试制,经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规定,达到了产品设计要求,固化了工艺技术研发成果。验收专家组认为,中国一拖"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制造技术联合研发"项目,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与联合研发,掌握了电控动力换档拖拉机的成套高端制造技术,成功制造了传动系及整机,  相似文献   

10.
拖拉机驾驶座椅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拖拉机振动舒适性是拖拉机座椅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在综述国内外有关车辆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指出现有方法在评价拖拉机振动舒适性时的局限性,以及目前拖拉机振动舒适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拖拉机在我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拖拉机也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问题.异常振动是拖拉机存在故障的表征之一,通过分析拖拉机异常振动的故障特性能够帮助进行故障分析与定位,从而提高拖拉机的故障维修效率和质量.详细介绍了拖拉机振动特性的研究情况,说明了振动特性的检测方法,并对典型异常振...  相似文献   

12.
自行研制的一体式烟秆拔秆破碎机存在振动较大、噪音严重、工作质量及可靠性不能令人满意等问题,要解决该问题首先需研究机器系统的振动影响因素。为此,采用DH5925动态信号测试系统对怠速和满油门条件下拖拉机发动机空载、整机空载及田间拔秆实载作业的5种工况下该机的8个测点处的振动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得到相应的振动时域特性和频谱特性分布规律,以寻找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整机在全油门空载工况下由发动机引起的振动频率为153. 23Hz,破碎机、对辊传输结构、拔秆刀辊引起的激振频率分别为48. 34、27. 5、4.88 Hz,且田间拔秆作业时整机各测点的振动幅度达到2. 65、3. 05、2. 42、2. 99、2. 73、2. 5、2. 81、2. 13 m/s2,相比空载下振动幅度明显增大,这表明拖拉机发动机不平衡燃烧力矩及二阶不平衡惯性力、拔秆刀辊、对辊传输机构及破碎机的回转运动是拔秆破碎机振动的主要原因。对振源部件与机架连接处的减振结构优化,可为降低该机振动的整机结构优化和二代样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拖拉机操作性能,改善其乘坐舒适性,以拖拉机振动特性检测与分析为突破口,测试了其静态及不同路面条件下的动态振动加速度,并对其强度、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装置静态速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排气筒位置和驾驶座底板的振动强度会急剧增加,增速明显高于装置的其他区域;在动态低速状态下,引起拖拉机振动的主要原因是路面不平整;而处于动态高速状态时,振动主要由发动机引起,沙土路面反而起到减振作用。此研究可为拖拉机结构设计和优化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以John Deer1240型拖拉机为研究对象,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分析了座椅的固有频率。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对轮式拖拉机整车振动信号进行了处理分析。对采集到的拖拉机前桥、座椅、车体、后桥等处的振动信号进行了多级小波分解,从1级、2级小波分解的细节信号中,检测出了振动信号的奇异性,从5级小波分解的逼近信号,得到了路面激励信号。同时,分析了地面激励信号经拖拉机的传递方向和衰减程度。研究为拖拉机减振研究和异常信号检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拖拉机行驶时,由于路面不平度的影响,机体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振动,需要加以控制。按照振动理论建立一个两自由度系统车辆简化物理力学模型,亦即把地面视为振动输入,车轮悬挂系统视为弹性支承点,车体视为平面刚体,然后根据随机数据分析方法,运用凝聚函数有效地辨识多自由度系统振动传递关系,这对于车辆振动研究和振动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并以凝聚分析在拖拉机机体振动研究中的应用为例,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拖拉机振动舒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某型发动机为例,利用AVL.EXCITE等软件平台对该型发动机整机台架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仿真分析结果和振动相关试验测试进行了吻合度印证,为发动机整机振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发动机引起的整车振动问题,本文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置于整车环境,研究其耦合振动特性。建立了包含动力总成和整车、车身和悬架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动力总成与整车系统的耦合振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整车模型的振动特性与6自由度悬置系统模型的振动特性存在差异。经对悬置系统进行参数优化,其减振效果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拖拉机车架振动参数,改善驾驶舒适性,本文基于模态规划法对履带拖拉机车架进行振动分析与优化。现场测试了履带拖拉机田间行驶工况下车架X、Y、Z方向的时域振动参数,采用傅里叶分析法获取振动的线性自功率谱参数,数据表明加速度峰值对应频率为8.125 Hz、21.25 Hz、42.5 Hz和85.625 Hz。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求解,第2阶固有频率23.98 Hz、第4阶固有频率85.00 Hz与振动激励峰值频率之间的差值均小于3 Hz。采用模态规划法和响应面法优化车架模态参数,获取了各个因素对目标参数的影响规律,当两根支撑梁之间间距、支撑梁壁厚、支撑梁边长分别为149.90 mm, 5.01 mm和65.00 mm时,第2阶和第4阶模态频率最优。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最优解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第2阶固有频率和第4阶固有频率分别为48.53 Hz和89.97 Hz,对应的误差率分别是1.99%和1.03%,具有较好的优化效果。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推广至其他农业机械的振动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气吹式深松机进行田间振动试验,得到气吹式深松机整机振动信号。通过对振动信号时域与频域的信号分析,确定了气吹式深松机振动的基频为9Hz,振动的主频为19Hz。此外,由于存在柴油机与空气压缩机的倍频成分,通过相干分析,确定了柴油机与空气压缩机的振动为气吹式深松机整机振动的主要振动源。研究可为下一步气吹式深松机整机动力学分析提供依据,为后续气吹式深松铲的优化改进、整机模态分析、整机的优化减阻,以及解决深松深度不平衡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立荣 《中国农机化》2012,(2):63-65,71
建立了农用车发动机轴系扭转振动模型,分析了发动机的转动惯量与扭转刚度,建立了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的方程式,分析了农用车用发动机产生扭转振动的原因,提出了发动机扭转振动消减的方法,对发动机的设计和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