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宜宾烟区为对象,以其主要的烟草与玉米轮作种植模式为切入点,分析种植模式对病毒及烟株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植烟的田块尤其是连续植烟8年的田块,病毒病发生较重。通过烟田土壤病毒检测,明确连续植烟能够增加土壤中病毒的积累量;土壤中烟根残体是病毒重要的侵染源之一。烟草—玉米轮作种植模式能够明显减弱病毒病发生。表明同一生长环境中,在周边毒源植物、传播介体和管理模式差异不大的条件下,烟草的种植模式对病毒病的发病程度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烟草水稻轮作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正> 人们传统的种植模式是“小麦茬——水稻”、“水稻茬——小麦”,造成了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大米上市偏晚的被动局面。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迅猛发展,市场对饲料粮的需求增加,采取“大麦茬种水稻,粮饲双丰收”栽培模式可有效增加收入。经实践,每667m~2可产饲用大麦379kg以上,比种小麦增产10%左右,稻谷543kg,比小麦茬水稻增加产量43kg以上,并且大米可提早上市15天左右,增加收入214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具体轮作技术:  相似文献   

4.
烟稻轮作与烟草病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经4年研究表明:烟稻轮作能有效地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并减轻烟草赤星病和烟草野火病的危害。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烟草蚀纹病与烟稻轮作的关系有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6.
轮作就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轮作倒茬是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合理的轮作倒茬可以在抑制杂草生长的基础上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以及为土地提供丰富的养分,同时也防止了土壤流失。本文主要对轮作倒茬制度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进行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为增加武陵山区烟农收入,探讨以烟为主,适宜武陵山区旱地烟区的套作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总结出一套烟草与半夏套种栽培技术模式。调查半夏与烟草的套作模式对增收效益和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夏与烟草套种,平均纯收入为116900元/ hm2,与两种单独常规种植方法相比分别提高了323%和24%。套种模式与烟草单独连续种植相比,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平均降低72.38%,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平均降低87.01%,烟草立枯病发病率平均降低73.96%。该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土地复种指数,降低烟草病害,减轻烟草连作障碍,促进烟农增收增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烟草—荞麦轮作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控作用,为利用烟荞轮作缓解烟草连作障碍及烟草黑胫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烟草黑胫病发生较重的连作烟田为试验地点,设烟草—烟草—烟草(连作)和烟草—荞麦—荞麦—烟草(轮作)2个处理,通过计算田间病情指数评价烟荞轮作对黑胫病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从主产品产量、产值、纯收益、劳动净产值、劳动纯收益、成本纯收益率等方面分析了豇豆与水稻轮作前主要农作物生产资源利用的农业经济效益,以期促进豇豆与水稻轮作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减轻张家口地区蔬菜种植潜在的面源污染,降低下游水域富营养化水平,将冬绿肥二月兰纳入甘蓝单季农作制度,构建甘蓝—二月兰轮作模式;甘蓝种植前将二月兰翻压还田(还田量17.5 t/hm~2),甘蓝种植时减施化肥。以当地甘蓝生产上的传统施肥量为对照(CK),化肥施用量设传统施肥量的100%(GM+100%)、90%(GM+90%)、80%(GM+80%)、70%(GM+70%)和0%(GM)5个处理,研究了化肥不同减施量对土壤养分含量以及甘蓝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月兰还田条件下,甘蓝产量随着化肥减施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GM+100%、GM+90%和GM+80%处理的甘蓝产量差异不显著,且均与CK差异也不显著;GM+90%和GM+80%处理改良土壤效果较好,二者的土壤各养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均较CK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速效磷和有效钾含量降低明显;与单作模式相比,轮作模式下虽然二月兰的生产成本增加了1 650元/hm~2,但二月兰植株的养分和水分价值却增加了4 011.91元/hm~2;GM+100%、GM+90%和GM+80%处理的经济效益分别较CK提高了25.40%、6.57%和2.75%,其中GM+100%处理的产投比较CK增加了0.15,其他2个处理的产投比均与CK相当。从生产、生态和经济3个方面综合考虑,采用甘蓝—二月兰轮作模式,在二月兰还田量17.5 t/hm~2条件下,甘蓝季化肥施用量较传统施肥量减少20%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6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神木市不同轮作模式对黑豆和谷子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了4个种植模式,分别为黑豆—谷子迎茬轮作(B-M/M-B)、黑豆—黑豆—谷子重茬轮作(B-B-M)、黑豆—谷子—谷子重茬轮作(B-M-M)、黑豆—谷子—马铃薯正茬轮作(B-M-P)。结果表明:与B-M/M-B处理相比,B-M-P、B-M-M处理的黑豆平均产量分别提高了6.01%、3.15%,B-B-M处理的平均产量降低了10.22%。B-M-P和B-B-M处理的谷子平均产量分别比B-M/M-B处理提高了6.39%、5.75%,B-M-M处理的谷子平均产量低于B-M/M-B处理18.15%。B-M-M处理与其他处理的谷子平均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 <0.05)。经济效益表现为:B-M/M-B> B-M-P> B-M-M> B-B-M,产投比以B-M/M-B最高,为2.18。由此可知,B-M/M-B模式优于其他轮作模式,适宜在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是长江中游双季稻主产区,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模式是该区重要的三熟种植制度。为优化种植模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及农民增收,开展了13年的长期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种植定位试验,分析比较冬闲-双季稻、马铃薯-双季稻、黑麦草-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油菜-双季稻5种轮作模式的光热资源利用效率、NPK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马铃薯-双季稻模式年总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模式;马铃薯-双季稻模式轮作周年光能生产效率比黑麦草-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油菜-双季稻模式分别显著提高了0.16、0.18、0.21 g·MJ-1P<0.05),轮作周年积温生产效率比黑麦草-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油菜-双季稻模式分别显著提高了1.24、1.36、1.52 kg·hm-2·℃-1·d-1P<0.05)。各模式轮作周年P养分干物质生产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轮作模式周年N养分干物质生产效率大小依次为马铃薯-双季稻(73.23) > 冬闲-双季稻(69.84) > 油菜-双季稻(68.30) > 黑麦草-双季稻(65.47) > 紫云英-双季稻(60.99);各轮作模式周年K养分干物质生产效率大小依次为紫云英-双季稻(70.63) > 冬闲-双季稻(66.10) > 油菜-双季稻(57.58) > 黑麦草-双季稻(56.37) > 马铃薯-双季稻(47.91)。各轮作模式的早、晚稻NPK偏生产力差异不显著(P>0.05),晚稻NPK收获指数差异显著(P<0.05)。各轮作模式经济效益大小依次为马铃薯-双季稻>油菜-双季稻>黑麦草-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冬闲-双季稻。马铃薯-双季稻模式为高投入高产出型,黑麦草-双季稻和油菜-双季稻模式为低投入中产出型,紫云英-双季稻模式为低投入低产出型。综合来看,马铃薯-双季稻模式适合在湖南双季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稻菇轮作生态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菇轮作是一种生态高效种植模式,通过稻菇水旱轮作,消除水稻越冬代病虫的寄主,有效降低虫口密度,优化了农田生态系统。本试验充分利用冬闲田,以稻草及茭白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做原料种植大球盖菇,667 m2稻谷产量比普通稻作平均增产107.4 kg,增加收益475.14元。根据2016—2018年的调查数据,大球盖菇平均鲜菇产量为24.48 t·hm-2,产值9.79万元·hm-2,投入成本3.90万元·hm-2,纯收益5.89万元·hm-2。综合可知,稻菇二熟可增加收益6.60万元·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浙贝母主产区多作物轮套种模式的浙贝母病害、产量与效益的调查与分析,表明轮套种可有效减轻浙贝母连作障碍,提高浙贝母产量与效益。提出水稻是浙贝母轮作首选作物。  相似文献   

15.
16.
选取典型烟区,进行低压管道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总面积100 hm2的项目区中低压管道建设的投资约为314万元;工程投入使用后,项目区年收入预计可增加67万元;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4%,经济净现值达189.67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41,从经济角度来看,低压管道建设工程合理且可行.研究结果也为烟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洛阳市烟—薯轮作情况调研,分析了烟—薯轮作在经济效益、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减少病虫害、提升作物品质等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耕作方式下烟草—水稻轮作农田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季节和空间垂直分布规律。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调查烟稻轮作田免耕、翻耕2种耕作模式下烟草—水稻农田0~15 cm土层土壤杂草种子库组成及特征。2017—2018年试验统计结果表明,免耕烟稻轮作田共有杂草13科27种,翻耕烟稻轮作田共有杂草13科25种,有22种杂草在翻耕和免耕烟稻轮作田均有分布。有5种杂草只在免耕田出现,有3种杂草只在翻耕田出现。在试验中发现7种主要杂草种子,其中,马唐、无芒稗和狗尾草是不同季节杂草种子库的共同优势物种。免耕处理下杂草总密度大于翻耕处理下杂草总密度,翻耕处理中优势物种在种子库种子中所占比例高于免耕处理。春季和秋季是杂草种子库杂草种子发生的高峰期。免耕对杂草种子库的垂直分布影响明显,免耕杂草种子主要集中于土壤上层(0~5 cm),翻耕处理对杂草种子库的垂直分布影响很小,翻耕处理下杂草种子库密度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季节分布和垂直变化规律,为今后杂草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烟稻轮作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通讯》1992,(6):14-14
  相似文献   

20.
为客观评价浙贝母化肥定额制实施成效,本研究以浙贝1号为材料,通过试验研究化肥定额制对浙贝母产量、化肥用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定额制施肥可显著提高浙贝母产量,化肥定额制1每667 m2增产271 kg,化肥定额制2每667 m2增产291 kg。化肥定额制1折纯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1每667 m2降低3.3 kg、折纯氮肥用量每667 m2降低2.23 kg,而化肥定额制2折纯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2每667 m2降低3 kg、折纯氮肥用量每667 m2降低1.88 kg。化肥定额制施肥浙贝母单鳞茎鲜重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化肥定额制1单鳞茎鲜重较常规施肥1提高6.35 g,化肥定额制2单鳞茎鲜重较常规施肥2提高7.79 g。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定额制施肥浙贝母总灰分含量降低,贝母素含量升高,化肥定额制1贝母素含量增加0.036%,化肥定额制2增加0.073%。经济效益以化肥定额制1最佳,每667 m2净增产值为15 40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