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宁夏盐池县3种典型土壤灰钙土、红黏土和风沙土为对象,研究柠条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的养分、颗粒组成及分布特征,并探讨土壤养分与土壤颗粒组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柠条根际土壤的颗粒组成差异明显,灰钙土中粉粒含量最高为45.95%,红黏土、风沙土依次递减,风沙土中细砂含量最高为61%,红黏土、灰钙土依次递减;土壤pH值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差异不显著(P>0.05),红黏土根际中有机碳含量分别比灰钙土和风沙土高1.29、2.12g·kg-1,灰钙土中全氮含量分别比红黏土、风沙土高0.07、0.19g·kg-1,差异显著(P<0.05),柠条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对土壤养分的富集率不同,风沙土中有机碳、全氮的富集率分别是红黏土的6.82、1.00倍,红黏土中速效磷的富集率分别是灰钙土和风沙土的2.69、10.38倍。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与黏、粉粒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细砂、中砂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此可见,不同土壤类型影响柠条根际养分的富集率,风沙土中能够富集更多的养分,红黏土对速效养分的富集作用更强,土壤中的粉粒、细砂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苗木蒸腾耗水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玻璃温室内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生长在黄绵土上的1年生仁用杏、刺槐和紫穗槐苗的水分特征和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叶片相对含水率和单株耗水量均随土壤水分的降低而降低,各处理间的单株耗水量差异显著;叶片饱和亏、保水力和单株水分利用率随土壤干旱胁迫的加剧而有所提高,不同树种的水分利用率对各处理的反应不同;根干重、茎干重和生物量等生长特征指标也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呈下降趋势,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紫穗槐的茎重、根重、总生物量及刺槐的根重、总生物量和仁用杏的总生物量影响显著;其余指标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2%以上时,仁用杏才有较大的生物量,刺槐和紫穗槐才能存活。  相似文献   

3.
董云波  焦德志  李波  孙婴宁  杨允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32-5733,5769
[目的]为了研究扎龙自然保护区羊草种群分蘖株的数量性状。[方法]以扎龙羊草种群为研究对象,以年龄结构为切入点,对不同土壤生境条件下羊草分蘖株的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在5~9月的取样中,扎龙保护区4种生境的羊草种群分蘖株平均数量表现为沙土>林间风沙土>草甸土>中度碱土,年龄结构最多由3个龄级组成,其中均以1龄和2龄级分蘖株占绝对优势,3龄级所占比例甚小,呈增长型年龄结构;不同生境分蘖株的生物量也表现为沙土>林间风沙土>草甸土>中度碱土,年龄组成均以1龄和2龄级分蘖株对种群物质生产的贡献大,3龄级所占比重很小,也呈增长型年龄结构。[结论]该研究为湿地的管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施用秦淮河底泥对田间土壤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理利用秦淮河河底淤泥。[方法]将秦淮河底泥与农田土按照4∶03、∶12、∶21、∶3、0∶4混匀进行发芽率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秦淮河底泥对田间土壤及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加入少量的底泥能够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底泥用量的增加,发芽率呈下降趋势,芽高呈增长的趋势。当农田土与底泥比例为3∶1时,小麦的各项生长指标最好,但随着底泥用量的增加,小麦长势随之下降。秦淮河疏浚底泥中的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和氮含量明显高于农田土。随着底泥用量的增加,盆栽后土壤中的总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加。[结论]在农田土中适当地添加秦淮河疏浚底泥,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麦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中添加不同剂量保水剂对土壤总含水量及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光照和遮阴条件下,比较添加不同剂量保水剂(0、3、6、9 g/m2)的基质对土壤总含水量及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保水剂在不同基质中对提高土壤总含水量和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混合土、营养土、黄土。在保水剂施用量为6 g/m2、土壤基质为混合土时,土壤总含水量最大,黑麦草种子发芽率最高。[结论]保水剂的施用对不同基质的土壤总含水量和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影响效果显著,以土壤基质为混合土、保水剂施用量为6 g/m2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用天然油菜素内酯处理后发现,与对照相比,0.05 mg/L浓度的处理使柠条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了23.2和20.7,0.1 mg/L浓度使其平均发芽时间缩短了0.8 d;0.2mg/L浓度使紫穗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提高了11.4和22.7,平均发芽时间缩短了0.8d.天然油菜素内酯对柠条和紫穗槐下胚轴切段伸长也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0.1 mg/L浓度对柠条下胚轴伸长效应最佳,0.2 mg/L浓度促进紫穗槐下胚轴伸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硝酸钠水平处理下,杉木种子发芽实验检测了杉木桩分解3个月后其提取物对杉木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桩和分解土的弱极性提取物对杉木种子胚轴长有促进作用,对绝对发芽率、绝对发芽势、胚根长、鲜重和干重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桩极性提取物对绝对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和鲜重有促进作用,对绝对发芽势和干重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分解土极性提取物对胚轴长和鲜重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其他指标则体现为抑制作用。3个不同NaNO3水平处理的提取物对杉木种子的化感促进效应相比,桩弱极性提取物体现为处理2(100 g NaNO3)>处理3(50 g NaNO3)>处理1(不加N素);而极性提取物体现为处理3>处理2>处理1;分解土的弱极性和极性提取物的化感促进效应表现一致,均体现为处理1>处理2>处理3.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软荚红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软荚红豆种子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浸种方式、消毒方式、种子破皮后处理方式及育苗基质对软荚红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75℃热水浸种及破种皮后砂藏处理能极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高锰酸钾消毒及火烧土∶黄心土=1∶2的培养基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结论]该研究为软荚红豆种子播种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土壤对秋茄胚轴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对秋茄[Kandelia candel(L.)Druee]胚轴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把秋茄胚轴插植在含滩涂泥(CK)、黄土(HT)和沙子(SN)的营养杯中,在自然潮滩上进行培育,研究不同土质对幼苗总生物量、根系生长、植株生长、基径生长、分枝生长、叶片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舍沙量高的土质在秋茄胚轴根的生长发育方面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但经过150~180d培育后,滩涂泥组的幼苗生长速度明显比沙子组快,其原因可能是幼苗的生长从原来以胚轴的营养消耗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吸收外界的营养为主,而沙子性土壤的肥力不如滩涂海泥。[结论]秋茄胚轴生长发育初期采用沙培的方法可以提高幼苗生根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扎龙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羊草种群根茎的数量性状。[方法]利用根茎型禾草无性系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方法,于2005年6~9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羊草种群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的年龄结构动态进行研究。[结果]扎龙保护区4种生境羊草种群的根茎均由4个龄级组成,9月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沙土>林间风沙土>草甸土>中度碱土。根茎长度,6、7月以23、龄级占绝对优势,呈稳定型年龄结构;89、月以1、2龄级为主,呈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生物量,8月之前以2龄级为主,8月之后以1龄级为主。随着龄级的增加,根茎生物量减少。[结论]不同生境条件下羊草种群的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郭其强  郭连金  次仁旦增  卢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86-15787,15789
[目的]为西藏砂质土和河滩区水土保持林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西藏尼洋河滩区选取样地合标准木,采用整株挖掘法,每10cm为1层挖掘土壤,水冲法获取根系,测定不同级别根系的直径、长度和生物量。同时测定土样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水稳性指数。[结果]各级别根系总长度顺序为2级〉3级〉4级〉1级;生物量顺序为:1级〉2级〉3级〉4级,其中2级根系的伸展能力最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水柏枝根系的生物量和长度均减小。水柏枝林地土壤抗侵蚀性能小于绣线菊和连翘,大于荒坡地。水柏枝具有提高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作用。[结论]水柏枝根系具有很好的固沙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可用于河滩区营造水土保持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兽用抗生素被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的疾病预防与促进动物生长,由于动物对抗生素的吸收率较低,抗生素可以母体或代谢产物方式残留于畜禽粪便中,并随畜禽粪便的施用进入农田环境,对农作物生长产生潜在的影响.鉴于此,该研究以作物体内抗生素的积累与作物生长状况为观察指标评估了土壤中土霉素污染对蔬菜作物的影响.[方法]在温室内,选择了砂质土和粘质土等2种土壤,通过使用畜禽粪及添加不同剂量的土霉素(0,2,5,10,25和50 mg/kg)进行了为期7个星期的萝卜生长试验,测定了萝卜地上和地下部分中土霉素含量,观察了萝卜光合作用强度及生物量的变化,模拟研究了由畜禽粪便引入的抗生素对萝卜生长及萝卜对土壤中土霉素的吸收.[结果]萝卜能吸收土壤中的土霉素,其体内土霉素含量随土壤中土霉素污染浓度增加而增加,并随作物生长时间的增加有所下降;萝卜根系中土霉素积累比地上部分明显.砂质土壤中土霉素的生物有效性高于粘质土壤.土壤中土霉素污染水平低于10 mg/kg对萝卜生长影响不明显,但污染水平在25 mg/kg以上时可显著减弱萝卜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减少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结论]由于抗生素可在蔬菜中的积累,研究认为长期施用含高量抗生素的畜禽粪便可引起人类食用蔬菜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土壤对陆稻根系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自创的“三维坐标容器法”,研究了潮 砂土、红壤土,水稻土对陆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论何种土壤类型,根系分布一般在60cm左右,根系体积,总表面积,活跃表面积,根重,根密度均随根系入土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根长,根重,根密度在25-30cm间略有回升;  相似文献   

14.
韩德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19-2221
[目的]正确评估土壤原油污染对蔬菜的影响。[方法]设置0、100、500、1 000、5 000、15 000、30 000 mg/kg7个土壤原油浓度,研究土壤原油污染对萝卜、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土壤原油浓度越大,蔬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越小。原油浓度与种子相对发芽率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30 000 mg/kg处理的黄瓜、萝卜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分别为80.36%、52.31%,萝卜对原油的敏感程度高于黄瓜。黄瓜、萝卜的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长度及总鲜重的相对抑制率都随着土壤原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两种蔬菜的各生长指标对原油污染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根系长度>幼苗总鲜重>幼苗高度>种子发芽率。[结论]随着土壤原油浓度的增大,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增强。  相似文献   

15.
林下参根区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林下参健康发展和野山参资源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常规农化分析法对0(对照)、5、10、15、20、25年生林下参根区土壤的主要养分进行测定分析。I结果i林下参根区土壤不同层次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变化趋势均为袁层〉根层〉底层;随着参龄的增加,根层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有增加趋势;除25年生土壤外,其他各年生含量都与对照间达显著差异,根层土壤全P含量与对照间达极显著差异,以25年生土壤含量最高,达0.183g/kg;不同参龄全K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不同层次含量基本保持一致,碱解N和有效K含量随参龄增加含量呈递增趋势且低于对照,速效P含量则是随参龄增加有升高趋势且均高于对照;根层土壤pH值有升高趋势,25年生最高为6.36;对养分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N、碱解N、速效P以及有效K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与全N和速效P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968和0.987。全N和有效态氮磷钾、pH值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林下参护育过程中,土壤养分供应充足,参根不同部位养分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坡位对木荷不同径级根生物量和含水率的影响。[方法]以武夷山市长滩国有林场为试验地,分别设上、中、下3个坡位,测定木荷各径级根鲜生物量、干生物量、含水率。[结果]不同坡位间,木荷根部鲜生物量、干生物量、含水率均差异显著(P0.05)。木荷根鲜生物量在不同坡位的分配规律与干生物量一致,且各径级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分配规律一致,而含水率情况与生物量分配不同。[结论]该研究可为木荷合理种植于山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物有机肥对盐碱土中大豆和杨树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生物有机肥施用于土壤改良的最佳配比。[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取自大庆市植物园林地、草地、农业园区农田和碱斑地表土壤,每种土样按0%、10%、30%、50%、70%比例施用生物有机肥。[结果]大豆的地上生长量和地下根部生物量在每种土壤的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生物有机肥在碱斑土的比例达到70%时大豆生长量达到最大值(12.309 g/株);大豆根长在林地土壤中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其他土壤的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杨树树高生长量在各土壤的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生物有机肥在林地土、草地土和碱斑土处理中比例达到10%和50%时杨树生长良好,在碱斑土中达到30%时杨树就可以存活。[结论]该研究为施用生物有机肥改良盐碱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土壤条件下桔梗种质资源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桔梗的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将50份不同来源的桔梗种质资源分别种植在沙壤土和黑粘土上,比较不同土壤条件下株高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种质资源间的差异,并对同一性状在2种土壤条件下的表现及8个性状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8个主要农艺性状在供试的50份桔梗种质资源间差异很大且趋于连续分布;每一农艺性状在两种土壤条件下的表现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单根重与根粗、株高以及茎粗间的相关程度较高,其相关系数依次为0.827、0.769、0.719。[结论]该研究结果在桔梗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紫穗槐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寻找提高紫穗槐种子发芽率的最佳方法。[方法]先对收购于沈阳市的种子用不同化学试剂和热水进行各种处理,然后催芽处理,观察统计发芽数。[结果]98%硫酸处理20 min、20%KOH处理与75℃热水处理分别是各种处理方法中的最佳处理,此时紫穗槐的发芽率分别可达到43%、45%与48%。经过显著性分析,以及结合今后紫穗槐生产成本的控制与技术推广的难易程度考虑,75℃的热水处理是最佳的处理方法。[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紫穗槐种子繁殖生产与技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