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海飞  郭锷锋 《广东奶业》2004,(1):18-19,27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能发生病变;后肢髋关节由于摔伤引起脱位存在不稳定因素,而且发病率不高,这里不阐述。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后肢主要有跗关节磨损及炎性肿胀、趾间皮炎、蹄底溃疡发病居多。珠江奶牛场2002年,肢蹄病的发病率及引起的淘汰达到历史高峰,泌乳牛月发病率为7.8%,全年因肢蹄病而淘汰占总淘汰牛的17%,2003年1月份起,我们调查了跛行牛282头牛的肢蹄病发生情况,旨在摸索肢蹄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第四季度的月发病率降至3%以下(占成母牛),因肢蹄病引起淘汰共4头。现将我们的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常见奶牛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蹄病的奶牛生产性能明显下降,严重者被淘汰,使高产奶牛过早夭亡,给奶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的肢蹄病中95%发生于奶牛;Greenough曾报道欧洲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5%,其中88%是蹄病。1988年蹄病在北京某成乳牛群中的发病率高达31.7...  相似文献   

3.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2002年,广州珠江奶牛场肢蹄病的发病率及引起的淘汰达到历史高峰,泌乳牛月发病率为7.8%,全年因肢蹄而淘汰占总淘汰牛的17%。2003年1月起,我们调查了282头跛行牛的肢蹄病发生情况,旨在摸索肢蹄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四季度的月发病率在3%以下(占成母牛),因肢蹄病淘汰4头。现将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母猪肢蹄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湖南18个中小型养场的2083头,母猪进行了肢蹄病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患有肢蹄病的母猪750头,发病率36%,且发病率随母猪年龄、胎次的增加而上升。并与栏舍地面结构十分相关;如漏网式地板母猪肢蹄病发生率为28%,而水泥地板发病率则为37.3%。简易节能型畜床使肢蹄病发病率下降70%~80%。  相似文献   

5.
石河子地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类型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2015年4月,课题组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喂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发病率最低的是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P0.01),蹄叶炎又能加剧蹄变形(P0.01);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3~5月份;大量饲喂精料可导致奶牛蹄叶炎迅速发生;3~6胎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病种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养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本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发生,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发病率较低(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的发生(P0.01),反过来,蹄叶炎也增加了蹄变形的发生风险;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每年的3—5月;大量饲喂精料能促使奶牛蹄叶炎的发生;3~6胎次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种猪肢蹄病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江苏省某几个种猪场的 2 2 0 3头种用猪进行了肢蹄病调查 ,其中母猪 2 0 93头 ,公猪 1 1 0头。调查结果表明 ,患有肢蹄病的母猪有693头 ,发病率为 33 1 1 % ,患有肢蹄病的公猪为 89头 ,发病率为 80 91 %。本文还就其发病率和发病原因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吴启宣 《养猪》2001,(2):16
某规模化猪场有存栏母猪 2 0 0多头 ,自 1 998年以来 ,曾先后发生两起种猪以肢蹄损害和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群发病 ,种猪被迫大量淘汰 ,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经调查研究和试验性治疗 ,确诊一起为生物素缺乏症 ,一起为钙磷比例失调。1 发病情况1 .1 第一次发病在 1 998年下半年 ,陆续有种猪发生肢蹄病 ,以跛行为特征。当时有存栏母猪 2 1 0头 ,严重发病达 64头 ,发病率为 3 0 % ,而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次发病除空怀、怀孕及哺乳种母猪 ,还有种公猪也发病。发病的种猪被毛大量脱落 ,眼角有渗出物 ,皮肤皱褶增多 ,干燥并布满鳞屑。蹄部出…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黑龙江垦区奶牛肢蹄病的发病情况,对黑龙江省农垦区某牛场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肢蹄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泌乳量在8 000 kg以上奶牛蹄病发生率较高;1~4胎、2~5岁奶牛肢蹄病发生率较高;5~9月份是奶牛肢蹄病的高发期。表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与胎次、年龄、泌乳量和发病季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荷斯坦育肥公牛肢蹄病的影响。选择52头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头,各组饲养模式分别为公牛散养、公牛拴系、阉牛散养、阉牛拴系。结果表明,公牛肢蹄病发病率比阉牛低15.38个百分点;散养肢蹄病发病率比拴系低23.08个百分点;随着体重的增加,肢蹄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其中阉牛拴系最早发病,且体重在600kg时发病率最高,而公牛散养组没有发病,其余三组均有发病。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肢蹄病实际上是肢和蹄部许多疾病的总称。肢的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脱位、韧带损伤及肢部挫伤。蹄的疾病包括趾间皮炎、蹄叶炎、趾间蜂窝织炎、蹄裂、蹄底溃疡、变形蹄及异物损伤等。本病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地,本病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为15%,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为30%~40%,严重的农场发生率为50%以上。有人在国内南方地区的牛场进行了调查,发现本病发病率高达60%~80%。1流行情况近年来本病的发病数和淘汰数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母猪因缺乏生物素而发生蹄裂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州市龙文区某猪场的275头母猪群中,发生了以蹄裂、肢跤、脂溢性皮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母猪173头,发病率达62gi%。经笔者现场调查、病理检查、临床治疗,诊断为母猪生物素缺乏症,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患病母猪体温正常,呼吸、心跳也正常。但被毛粗糙,有脂溢性皮炎,尤以耳朵、耳后脂溢性皮炎为明显。个别母猪有厌食现象。主要表现为蹄裂、胶行。患病母猪蹄足底面发生裂痕与溃疡,有的患病母猪足底部横裂甚至出血,有的后备母猪除蹄裂外,悬蹄也发生裂痕、溃疡。患病母猪病蹄仅能提举而不能着地,有的前后肢同时发病,而以后肢…  相似文献   

13.
某规模化养猪场有存栏母猪 2 0 0多头 ,自1 998年以来 ,曾先后发生两起以种猪肢蹄损害和繁殖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群发病 ,使种猪淘汰率增高 ,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曾疑为钙磷比例失调、缺锌症、腐蹄病、生物素缺乏等病。经过我们调查研究 ,试验性治疗 ,确诊一起为生物素缺乏症 ,一起为钙磷比例失调。1 发病情况第一次发病 ,在 1 998年下半年 ,陆续发现有种猪发生肢蹄病综合征 ,以跛行为特征。当时有存栏母猪 2 1 0头 ,严重发病达 6 4头 ,发病率为 30 % ,且有加重的趋势。这次发病除空怀、怀孕及哺乳种母猪外 ,还有种公猪发病。第二次…  相似文献   

14.
两起种猪肢蹄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规模化猪场存栏母猪 2 0 0多头 ,曾先后发生两起以种猪肢蹄损害和繁殖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群发病 ,使种猪淘汰率提高 ,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损失。曾疑为钙磷比例失调、缺锌症、腐蹄病、生物素缺乏症等病。经过我们调查研究 ,试验性治疗 ,确诊一起为生物素缺乏症 ,一起为钙磷比例失调。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第 1起发病在 1 998年下半年 ,陆续发现有种猪发生有肢蹄综合征 ,以跛行为特征。当时有存栏母猪 2 1 0头 ,严重发病达 64头 ,发病率为30 % ,而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次发病除空怀、怀孕及哺乳种母猪 ,还有种公猪也发病。第 2起发病…  相似文献   

15.
樊新忠 《猪业科学》2013,(11):50-50
健壮结实的肢蹄是支撑种猪群健康生产的基础,也是支撑整个养猪生产链持续获利的关键。1 猪群肢蹄健康状况及产生原因当前生产中猪群肢蹄健康状况很不乐观,在以杜长大为主的现代瘦肉型猪群中,常见因肢蹄结构不良引发机能障碍出现多种肢蹄病,包括:蹄畸形(蹄结构不良,偏蹄、蹄底增生、蹄壳过度生长)、蹄裂(蹄质地差、蹄冠感染)、软组织损伤、骨损伤、卧系或突系、肢势X 状或O 状、跛行、感染、风湿肿痛等,成为威胁种猪健康、生产繁殖和商品猪生长乃至肉质安全的主要因素,肢蹄病多发频发并呈逐年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6.
1987年8月间,我们在四个乡镇对羊坏死杆菌病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我们调查了四个乡镇17群羊,共计1037只。其中患有坏死杆菌病的有17群,共计486只,发病率46.86%,羊只没有因该病而死亡的现象。二、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我县今年降雨量猛增,圈舍和运动场泥泞,放牧地低洼,是导致我县发生该病严重的首要原因。羊的蹄冠、蹄球、趾间热痛,蹄底发生角质腐烂,  相似文献   

17.
肢蹄病可发生于所有类型的牛,发病率较高,占引起跛行蹄病的40%-60%。炎热潮湿季节比冬春干旱季节发病多;后肢发病多于前肢;成年且高产的母牛易发。  相似文献   

18.
奶牛蹄病是当今世界奶牛业所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和生殖疾病。患蹄病的奶牛生产性能明显下降,严重者因此而被淘汰,使高产奶牛过早夭亡,给奶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Greenough曾报道欧洲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5%,其中88%是蹄病;Beynon和Howe(1974)报道英格兰威尔士1972、1973年因肢蹄病而淘汰的乳牛占总淘汰率的6.48%。1988年蹄病在我场成乳牛群中  相似文献   

19.
奶牛肢蹄病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 ,是目前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据2 0 0 0年对上海某牧场牛只疾病的调查 ,肢蹄病约占所有发病牛的 2 1 .8% ,仅次于泌乳系统疾病。特别是上海地区 ,由于空气湿度较大 ,肢蹄病尤为严重。1 影响因素1 .1 营养因素 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日粮是引起奶牛肢蹄病 ,尤其是奶牛蹄叶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奶牛因采食过多瘤胃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后 ,使瘤胃内生成的有机酸 (尤其是乳酸 )激增 ,导致瘤胃内酸度升高 ,p H值下降 ,从而扰乱了瘤胃正常的生理功能 ,最终导致代谢紊乱。高蛋白日粮结构也容易引起奶…  相似文献   

20.
肉用成年公牛因其体重大,四肢负重大,肢蹄病多发,而且一旦发病,治愈率不高。因此,肢蹄病的预防治疗和肢蹄保健是种公牛站日常饲养管理和兽医保健工作的重点。国内优质种公牛资源稀缺,一头优质种公牛其价值可达数十万元,每年因种公牛肢蹄病造成冷冻精液产量降低或种公牛遭淘汰都会给种公牛站造成较大的损失。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原吉林省长春优质种牛繁育中心)自1997年成立以来,对肉种公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有多方面的认识和体会,现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1群内肢蹄病调查通过对种公牛站历年种公牛牛群变动的统计情况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