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控制昆虫和螨类滞育的光周期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光周期钟的模型有许多种,但基本可分为昼夜节律振荡器机制和非昼夜沙漏机制两种。光周期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24h昼夜循环的光周期反应、非24h昼夜循环的光周期反应、24h昼夜循环的夜间干扰试验、共鸣试验、Bünsow试验和对称骨干双稳定试验。对当前昆虫和螨类光周期时间测量机制的争议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距取样方法对棉叶螨在长江中游棉区包括江西瑞昌市、湖南澧县、湖北荆州区、湖北江北农场4个棉区15种类型田的冬春棉田田埂寄主植物上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棉叶螨的寄主植物共有27科64种,婆婆纳(Veronica polita Fries)、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Gagnep)和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 DC)为棉叶螨的优势寄主;寄主植物上棉叶螨的若成螨、幼螨和卵数量比例为72.1:20.5:7.4,以若成螨数量最多;而前茬作物为小麦且使用除草剂的田块田埂上寄主植物的棉叶螨的数量最少,有螨株率仅为3.33%.由鱼塘或稻田改造棉田均没有明显影响田埂上寄主植物的棉叶螨数量.  相似文献   

3.
于2008年6~7月,在本院进行了高温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 Boisduval)致死作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32℃、35℃、38℃、42℃4种温度处理4h后,两种叶螨的卵、若螨和雌成螨3个不同发育阶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死亡,其死亡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相同温度下其死亡率高低顺序依次为卵>若螨>雌成螨。高温条件下,二斑叶螨的死亡率要明显高于朱砂叶螨。  相似文献   

4.
杀螨药剂防治苹果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苹果红蜘蛛(以山楂红蜘蛛为主)是山西省苹果树上为害叶片的重要害虫,为了筛选出防效好的无公害药剂,对15%哒螨灵乳油等7种农药进行了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15%哒螨灵乳油杀螨虫效果最佳,25%四螨嗪油杀孵效果最好。因此,施药应根据田间苹果红蜘蛛成螨、若螨、卵不同虫态分布比例状况,选用有效的药剂进行轮换防治。  相似文献   

5.
新疆玉米害螨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天敌控害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调查新疆主要玉米产区,采集标本,鉴定出新疆玉米害螨的天敌有2纲12科28种.其中深点食螨瓢(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为优势种天敌,经室内对深点食螨瓢捕食新疆玉米叶螨优势种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es Ehara)的功能反应研究,成虫和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深点食螨瓢成虫对截形叶螨卵、若螨和成螨捕食量分别为:41.58、36.27和28.25头,其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  相似文献   

6.
王东昌 《吉林农业科学》2001,26(6):38-39,55
三杀甲氰乳油对苹果红蜘蛛和山楂红蜘蛛致死浓度分别为 6 3 4 4μl/L和 79 4 5 μl/L ,共毒系数分别为 348 2 5和 2 37 86 ;敌畏甲氰乳油对苹果红蜘蛛致死中浓度分别为 75 5 4μl/L和85 96 μl/L ,共毒系数分别为 2 92 0 9和 2 77 5 3。上述二种混剂对苹果红蜘蛛和山楂红蜘蛛均明显增效。  相似文献   

7.
No colored carotenoids were recovered from the scales or liver of the coelacanth, Latimeria chalumnae, or from skin, immature eggs, or liver of the Pacific hagfish, Eptatretus stoutii. Zeaxanthin, present as esters in the skin and largely unesterified in the liver, was the only carotenoid identified in the thornback ray, Platyrhinoidis triseriata, and in the horned shark, Heterodontus francisci, whereas the skin of the Pacific mako shark, Isurus glaucus, yielded no carotenoids.  相似文献   

8.
抗棉叶螨棉花种质川98系的选育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1979年从陆地棉与海岛棉的杂种后代“抗77”选系的分离群体中,选得抗螨株。历经12代定向选育和抗螨性鉴定,获得了稳定的抗螨种质川98系,并已在国内发放。川98系对棉叶螨具抗生性。与对照73-27相比,在川98植株上取食的叶螨发育缓慢,若螨存活率低,雌螨产卵量减少,单位叶面积螨数仅为73-27的50%。川98降低螨害2级左右,4年不治螨与治螨相比,试验结果不减产。其抗性机制主要与叶面积扩展快、蜡质和几种氨基酸组分含量较高以及其海岛棉遗传背景有关。用川98与陆地棉86-1等杂交,已初步选出抗螨、丰产、优质新品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烹饪对常见的几种禽蛋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烹饪前后鸡蛋、鸭蛋和鹌鹑蛋蛋黄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利用HPLC法分离并测定烹饪前后鸡蛋、鸭蛋和鹌鹑蛋蛋黄中的各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含量。测定出了鸡蛋、鸭蛋和鹌鹑蛋的鲜蛋和熟蛋中总类胡萝卜素及其各组分的含量。(1)鸭蛋和鹌鹑蛋蛋黄中含叶黄素、玉米黄素、角黄素、隐黄素和β-胡萝卜素,鸡蛋蛋黄中除上述组分外还含有辣椒红素;(2)烹饪前后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组分的种类和各组分含量的排序无变化;(3)在煮熟的过程中,蛋黄中各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鸡蛋9.3%~19.0%,鸭蛋8.8%~23.0%,鹌鹑蛋18.4%~34.7%。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玉米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15℃-35℃恒温条件下,玉米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雌、雄螨1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在12.60和12.65℃,有效积温各为137.78和121.52日度;25℃-35℃时卵孵化率和幼若螨存活率都较高,并且发育速率较快,该范围是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最适度。  相似文献   

11.
由于代谢途径中的某些关键酶丧失活性,番茄中类胡萝卜素的成分发生变化,产生出色彩斑斓的各种突变体,为研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过程和调控机理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基础。研究表明,番茄发育过程中对基因转录水平进行的调控是决定类胡萝卜素构成和含量的主要手段,但转录后调控和产物反馈抑制也不容忽视。随着越来越多的类胡萝卜素基因被分离、鉴定,通过基因修饰可以按照人们的需求生产特定的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中、高3种施氮肥水平处理条件下,随着棉田施氮量的增加,转Bt基因棉棉铃虫落卵量和幼虫数量增加,棉苗蚜、伏蚜、棉叶螨种群数量减少,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丰年虫鸡蛋中的灰分、水分、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类胡萝卜素等成分的测定,比较其与普通鸡蛋的差异。结果表明,丰年虫鸡蛋的蛋黄/蛋清比值明显高于普通鸡蛋;同时丰年虫鸡蛋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组成更为合理,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成分均高于普通鸡蛋,特别是类胡萝卜素和硒含量分别为6.6mg/kg和280.68μg/kg,类胡萝卜素和硒含量分别是普通鸡蛋3倍和1.79倍。  相似文献   

14.
苹果园植被多样化对叶螨天敌群落自然控制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1991年在北京国营巨山农场对地面种植苜蓿的苹果园中叶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笼罩试验。结果表明,植被多样化苹果园中叶螨天敌复合体具有很强的自然控制作用,与地面清耕的单植被果园相比,叶螨的峰值低1.67倍。统计分析表明,在叶螨天敌群落中以东亚小花蝽和叶螨发生量的相关最为显著。排除笼罩试验结果表明。天敌群落对叶螨的生物学效应与天敌发生作用时间的早晚、天敌发生作用时间的长短及叶螨的密度有关。叶螨天敌自然控制的生态学效应主要表现在峰值的螨量明显降低;推迟了达到常规化防指标(2头/叶雌成螨)的时间;缓和了叶螨种群数量的波动、降低了其平衡位置;随种草年限加长,幼树园树上天敌、害螨比有增高趋势。系统结构更趋完善,幼树园种草区的高峰期螨量值比对照区低46%~89%,成树园降低28%~33%。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杀螨剂对棉叶螨的室内活性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玻片浸渍法研究了7种不同类型杀螨剂对棉叶螨的室内活性。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棉叶螨的毒杀活性最高,LC50为0.0006 mg/L;其次为唑螨酯、哒螨灵,LC50值分别为0.075 6 mg/L和0.154 8 mg/L;7个杀螨剂中,噻螨酮的室内活性最低,LC50值达到107.58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和20%哒螨灵EC对棉叶螨的田间防效最好,药后1~7 d的防效均可达到90%以上,速效性好、防效高,且持效期较长,有效控制期可达到药后14 d以上;57%炔螨特EC、20%甲氰菊酯EC、2.5%联苯菊酯EC以及5%噻螨酮EC,药后1~7 d也表现出较高的防效,但持效期短于阿维菌素等药剂。根据不同类型杀螨剂的作用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田间施药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指导用药对防治苹果虫害的积极作用。[方法]在综合分析2006和2007年苹果园农药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指导农药使用方案,于2007~2009年实施,调查指导用药对苹果园叶螨及蚜虫发生的影响。[结果]实施指导用药方案的果园,其叶螨和蚜虫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施药的果园,2008年8月14日和22日2次调查的叶螨平均发生率分别为13.5%和11.5%;2009年3月26日调查的蚜虫平均发生率仅为13.8%。[结论]指导用药对苹果园虫害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玺  岳志强 《农学学报》2023,13(11):60-66
文章列举了自然界中常见的类胡萝卜素的种类、结构与颜色,并着眼于类胡萝卜素为主要色素成分的观赏植物,分析了不同观赏植物物种、同一物种不同颜色品种之间花瓣中类胡萝卜素在成分与含量上的差异,讨论了花色差异与类胡萝卜素组分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到一定规律。笔者进一步从基因水平上分析了观赏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转录因子的上调或下调表达对花色的影响,总结了通过基因工程调控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从而改变观赏植物花色的实际案例,为将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定向地改变植物花色、培育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品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花卉害螨标本的采集和永久性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标本的采集主要采取拍打枝叶,剪取受害组织和水浮法3种方法;永久性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去除体内物质、染色、脱水、封片4个步骤。  相似文献   

19.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是影响鱼类体色特性的主要色素,但鱼类自身不能合成这一色素,因此必须从食物中摄入。鱼类类胡萝卜素着色过程涉及对类胡萝卜素的代谢与沉积过程,色素细胞的分化和空间排列,以及与其他色素和色素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这一过程非常复杂,但我们对其机理知之甚少。综述了类胡萝卜素着色效果与鱼类遗传特性、生理状态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对该研究领域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期望为我国研究鱼类体色的形成机制提供一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柑橘果实着色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胡萝卜素是柑橘果实呈色的主要色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组成决定着柑橘果实的色泽,也影响到柑橘果实的营养价值.目前关于柑橘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根据最新报道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柑橘果实色泽测定的原理,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合成途径及柑橘果实成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