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茶叶专用增产菌对茶树病原菌抑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微生物增产防病的研究和应用受到普遍重视和开展,除根际及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应用较多外,近十几年来对于植物叶面及叶围微生物利用研究进展很快,并在农作物增产防病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茶叶专用增产菌(简称茶叶专用菌)是从茶树中分离筛选出的此类微生物制剂,具有增产、抗逆保健功能,本文报道用茶叶专用菌对7种常见茶树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室内抑制作用的实验  相似文献   

2.
山苍籽防治茶树主要病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苍籽是我国南方各省广大丘陵山区广泛适应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用其精油或废弃物防治茶红锈藻病、茶黄萎病等枝、根部病害,用800倍液,茶云纹叶枝病等叶部病害,用1000倍液,效果显著。渣饼以500kg/亩防治茶黄萎病等根病效果亦显著。为山苍籽综合利用和进行茶病无公害药剂防治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戎文治 《茶叶》1992,18(1):38-40,47
浙江是我国著名茶区之一,植茶历史悠久,由于生态环境关系,病害发生种类较多,其中有些病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损失,但迄今来见有较全面和系统的论述。为了促进茶叶生产发展,特将1958年以来本人从事茶病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及见诸报道的文献资料作一综述,以供茶叶工作者参考。一、茶病种类及其分布据统计,本省茶树病害有40种,包括真  相似文献   

4.
Onsa.  JM  朱俊庆 《茶叶》1989,(4):56-56
因蜜环菌 Armilaria mellea(Vahl exFr.)引起的根朽病,是许多木本植物的一种重要病害而遍及全世界,作者在肯尼亚从鳄梨、油桃、茶树上鉴定到这种病。茶树感病后发黄,较健株矮小,提早开花,根际皮层裂开,因而名“根裂病”,根际下方皮层干裂或根系复有米白色常呈扇状的菌丝体,在肯尼亚海拔较高(2000米以  相似文献   

5.
山区茶树病害的发生生态及综合防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茶树病害的发生生态及综合防治初探胡淑霞(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合肥·230036)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是安徽重点产茶区,不仅茶园面积大,产量高,而且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良。著名的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数十种享有盛誉的...  相似文献   

6.
试析茶树对病害损失的生理补偿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病害种类很多,而这些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与其它作物相比要小得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茶树自身的生理补偿能力有关,主要表现在:(1)对病菌分泌的毒素进行生长稀释;(2)对树体内的营养物质及激素进行生理调控,给予发病部位补充、修复;(3)顶芽受损、 芽补偿;(4)落去老病叶,长出新生叶,提高了光合能力,这些茶树天然属性均可在病害防治中加以协调利用。  相似文献   

7.
EMD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磊  陆德彪 《中国茶叶》1997,19(2):16-17
  相似文献   

8.
华南茶区是我国极具特色的茶区,处于季风气候区,茶区高温多雨,易发病害,研究华南茶区常发茶树病害的特征及其与当地气候的相关性,对于更好地防治茶树病害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是引起茶树叶部病害的优势致病菌。从中国13个产茶省的茶树病叶中分离获得65株炭疽菌菌株,基于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结合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属于山茶炭疽菌。采用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进行致病力测试,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能导致茶树叶片发病,但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YCW1180、YCW1331、YCW1382、YCW1387、YCW1419、YCW1443、YCW1451、YCW1453、YCW1454、YCW1461、YCW1613和YCW2134等12个菌株致病力显著强于其他菌株,菌株YCW1378致病力最弱。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试65个山茶炭疽菌菌株对25%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药剂敏感性结果显示,25%吡唑醚菌酯对菌株YCW1436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仅为36.00%,抑菌效果最差,而对大部分菌株的抑制率高于70.00%,表明大部分菌株对该药剂高度敏感。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25%吡唑醚菌酯影响了山茶炭疽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以上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茶树叶部病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对环洞庭湖直播棉田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好的高效低毒农药,2016年开展了3%甲霜·恶霉灵水剂、40%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40%多·福可湿性粉剂、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2.5%适乐时悬浮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直播棉田苗期病害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中以3%甲霜·恶霉灵水剂的防治效果最佳,用此杀菌剂拌种后冀棉11号死苗率为8.1%,湘K25死苗率仅为1.2%,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63.7%和92.5%,极显著优于对照,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茶叶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3亿.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急剧增加,预计到2010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300万,居世界首位.糖尿病病程长,又易诱发多种急、慢性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当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虽然在降血糖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大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副作用.因此,寻找高效、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降糖因子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那氏778诱导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施那氏778诱导剂的云抗10号和大理种的茶树增产率分别提高41.97%、32.49%,同时能够打破茶树休眠,促进茶叶早发,提高茶树内含成分,进而提高茶叶产量及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饮茶健康法自古为人提倡,唐代医书《备急千金要方》中曾记有饮茶为“久食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等健康功能,近年来人们不仅验证了这些临床效果,而且对饮茶的健康作用机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笔者拟借此文概论乌龙茶抑制因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和血脂代谢作用,希望有助于读者对乌龙茶的抗动脉硬化作用能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病原微生物在茶树病虫生物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玫  陈文品 《中国茶叶》2003,25(5):16-17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经济作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高湿,树冠茂密郁蔽,生态条件相对稳定,易使病虫蔓延孳生。据统计,我国已记载的茶树病害有100多种,茶树害虫有840多种,给茶叶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茶叶是一种天然保健饮品,并被称誉为21世纪的健康饮料,当今全球有近半数人饮茶。茶叶是以嫩梢为主要收获物的经济作物,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给茶叶产品带来农残超标、生态系统恶化等严重问题。随着现代绿色消费和重返自然观念的兴起,绿色食品茶、有机茶成为当今无公害食品开发的一个热点,如何有效解决茶园病虫害的无公害…  相似文献   

15.
茶树一直来是用来采叶制茶饮用的,但利用茶树树型多姿、叶形多态、叶色多样、全年常绿的特点,也可用于我国中南部城市的绿化。云南省普洱市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鱼水路、茶苑路进行了用茶树绿化城市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外源基因导入茶树的受体材料,以5个茶树品种的具有子叶柄、腋芽的子叶和具有子叶柄、不带腋芽的子叶为外植体,探讨了畸形胚的发生规律及其转化成正常胚的条件,结果表明:芽对不定胚发生具有抑制作用,畸形胚分化率从子叶柄王子叶片依次增高。畸形胚增殖力强,能分化正常胚。芽不萌发生长、根不伸长的畸形胚。切除大部分假子叶后。能发育成为完整小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组成、影响因素及其对茶树的作用,最后介绍其在茶树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洛阳牡丹、芍药种植园圃,记述了牡丹的2种真菌性病害(牡丹灰霉病和牡丹黄斑病)和芍药的2种真菌性病害(芍药红斑病和芍药拟盘多毛孢褐斑病)。根据形态学特征,4种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t Fr.)、斑点叶点霉(Phyllostica commonsii Ell.et Ev.)、芍药枝孢霉(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多毛粘质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angloisii(Guba)P.L.Zhu]。  相似文献   

19.
殷坤山 《中国茶叶》2006,28(4):26-27
茶树害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是真菌、细菌和病毒,真菌主要有白僵菌、虫草菌、拟青霉、头孢霉和虫霉等;细菌主要有苏云金杆菌及其变种、变形杆菌等;病毒主要有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其中研究和应用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是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简称Bt)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NPV)。利用微生物防治茶树害虫具有很多优点:(1)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保护茶园害虫的天敌;  相似文献   

20.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导致肺部疾病。茶叶中含有茶多酚、黄酮、茶黄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对防治肺部疾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以PM2.5的毒性及茶叶的保健功能为出发点,综述了PM2.5致肺损伤及茶叶对肺部疾病的防治作用,为预防PM2.5所致疾病及茶叶的后期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