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佳肴。但在其生产中常受到多种病害的侵扰,轻者减产,重者绝收,严重影响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中以真菌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细菌性病害和线虫病害发生亦较重,各种生理性病害亦时有发生。一、真菌性病害(一)症状特点1.疣孢霉湿泡病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大豆根部发生真菌性病害逐渐增大,严重影响着大豆生产。主要发生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病原与症状1、大豆镰刀菌根腐病:由尖镰孢菌嗜管专化型和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大棚蔬菜发展很快,这为解决城乡蔬菜周年供应和增加菜农收入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大棚蔬菜具有高温、高湿、封闭和连茬种植的特点,为蔬菜病虫的周年为害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及越冬场所,有利于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流行,从而使蔬菜病虫  相似文献   

4.
徐敏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32-133
本文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玫瑰常见病害种类及发生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真菌性病害(黑斑病、灰霉病、根腐病、锈病)、病毒性病害和复合型病害(玫瑰枯萎病)等病害的病原体分类和鉴定、病症特点及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秦巴山区西洋参病害的种类和发生特点,提高对西洋参病害防控的针对性及预见性,我们采用田间调查和实验室鉴定等方法,对留坝县、勉县和太白县等西洋参主要种植区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巴山区危害西洋参的主要病害共20种,其中侵染性病害有14种,非侵染性病害6种。西洋参灰霉病、锈腐病、黑斑病、根腐病和菌核病为当地主要病害,发生较为普遍,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6.
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是葡萄优质高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病虫害一旦发生流行.不仅影响当年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也会给葡萄以后的生产带来损失。葡萄病害有40余种,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毒、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4种。常年发生的病害主要是真菌性病害。葡萄虫害有100多种,不同年份主要虫害的种类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干旱年份红蜘蛛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7.
病害防治是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诊断园林植物病害是对其进行合理控制的前提。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症状检查、现场或田间诊断、区别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采集样本以及病原物的显微镜观察等等。园林植物病害种类繁多,各种不同的病害有其不同的发生原因、发生条件和发生特点,防治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正确诊断病害是对园林植物病害进行合理控制的前提,如果诊断出现错误,则必然会导致防治措施的偏差,不但不能奏效,反而还有可能延误和加重病情,造成更大的损失。调查表明,我国总计有园林病害5 508种、其中有近400种病害发生普遍且严重。介绍了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及非侵染性病害的种类及诊断方法,以期为园林植物病害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蔬菜保护地栽培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与露地有着不同的小生态环境,导致了病虫害的发生也与露地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遇上持续的低温干旱天气,由于环境温度偏低,蔬菜的抗病虫能力下降,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保护地蔬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9.
山西蔬菜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 1985~ 1995年山西蔬菜病害调查结果。对 52种蔬菜的 310种病害的种类、病原、分布、为害损失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列出了 17种对山西省蔬菜产量、品质产生重大损失的病害种类 ,概述了山西省蔬菜病害的为害现状和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上爱 《福建农业》2005,(10):19-19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我县大棚栽培辣椒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也不相同:一是大棚内温度适宜、湿度大,有利辣椒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流行;二是害虫的活动受到限制,发生较轻;三是病毒病靠蚜虫传播,发生也较轻。我  相似文献   

11.
1 主要防治措施 1.1引导农户改建、修建结构合理、各项调控技术措施组装配套的节能日光温室,有利于通风透光、保持温度、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创造一个有利于黄瓜生长、不利于黄瓜病害发生和蔓延的环境,从基础设施入手,减少和防止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贵州烤烟叶部主要病害危害损失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4~2008年对贵州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烟草蚜传病毒病(CMV、PVY)和烟草赤星病等烤烟叶部主要病害的危害损失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TMV是造成贵州烤烟叶部损失最严重的病害,其次是烟草赤星病和烟草蚜传病毒病,年均产值损失分别为0.32亿元、0.28亿元和0.19亿元.叶部主要病害累计造成烟叶年均产量损失率和产值损失率分别为0.88%~2.68%和1.23%~4.29%,产值损失达0.32~1.23亿元,平均年产值损失为0.78亿元以上.遵义地区、铜仁地区和安顺地区年均产值损失率均超过3.2%,为叶部病害发病的重灾区;黔西南州、黔东南州、毕节地区和黔南州年均产值损失率在2.0%~3.0%;贵阳和六盘水叶部病害近年发生相对较轻,年均产值损失率分别为0.198%和0.416%.TMV分布广泛,以遵义市、毕节地区、安顺地区等发病相对较重;烟草蚜传病毒病地区间发生程度的差别较大,以铜仁地区和遵义市烟叶产值损失率最重,分别为1.273%和0.929%;烟草赤星病在贵州各烟区均有发生,其中黔西南州烟草赤星病危害较重,产值损失率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最近海南省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香蕉病害(特别是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流行。同时,海南省大部分香蕉属于多年连作,果园不够清洁,病原菌较多,所以细菌性病害发生较为严重。据调查统计,目前海南省海口、澄迈、临高、乐东和东方等市县香蕉细菌性病害发生面积为2万多亩,一般果园发病株率为5%-10%,严重果园发病株率达80%。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地区及北疆部分地区葡萄常见病害种类及发生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葡萄病害在现有防治水平下的发生情况,分析病害发生原因,为进一步强化病害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点调查、田间普查及病原形态鉴定的方法,对吐鲁番及北疆部分地区葡萄在现有防治水平下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当前吐鲁番及北疆部分地区葡萄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毛毡病、葡萄酸腐病、根癌病、房枯病、黑痘病、褐纹病等传染性病害,及冻害、药害和缺素症等非传染性病害;其中,葡萄毛毡病,房枯病、白粉病为常发性,普发性病害,在各地多个主栽品种上都有发生;霜霉病在北疆调查各地是主要病害而在吐鲁番地区很少发生;葡萄酸腐病和葡萄褐纹病现已成为吐鲁番的葡萄上发生的主要病害.[结论]葡萄多种主要病害在上述地区仍有发生,多数病害通过规范化种植和积极的防控管理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少数病害如霜霉病、毛毡病、酸腐病在一些地区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5.
李莉  方平 《吉林农业》2003,(2):21-21
花卉病害指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受有害生物的侵染和不良环境的影响,在生理上和外部形态上都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致使花卉生长发育不良,观赏价值降低。 引起花卉病害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环境污染,由此引起的病害称生理性或非浸染性病害。另外一类则是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类菌原体,由此引起的病害称侵染性病害。  相似文献   

16.
病害诊断是研究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的前提,只有对病害做出正确诊断,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地防治病害.病害诊断是一项复杂、细致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对病害做出正确的诊断,必须首先明确诊断的步骤和方法,注意诊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保护地蔬菜栽培的大力发展,相应的病害威胁问题也随之逐日突出,由于保护地蔬菜栽培方式和生态环境均特点独具.其病害种类繁多。在生产实践中,有些病害的发生,仍有些相似或易于混淆之处,鉴于此,摸索总结出一些规律,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对于各种类型病害的识别、掌握和防治。  相似文献   

18.
<正> 芽苗类蔬菜较少发生病害,但为了保证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仍须严格预防,而且必须针对发病原因,采用控制温湿度和通风等生态防病措施,以及物理、生物防治等手段,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1 豌豆苗烂根病及防治 发病初期有部分种子发育不良,种皮微泛黑色,在育苗盘上成点状发生。而后发病面积迅速扩大,种皮变成深黑色,豌豆苗因而矮化或停止生长,根部严重腐烂。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选用发芽率高的新种子并对其进行严格清选;对育苗盘及其他容器清洗消毒;加强生产管理,忌浇水过量、温度过高或过低;及时将烂豆、烂苗剔出。 2 香椿倒苗及防治 在香椿发芽后8~10天易发生倒苗,发病时茎基部呈水浸状,后由白变黄褐色并干枯为线状,往往叶子尚未凋萎,幼苗即倒伏或贴伏在苗盘上。  相似文献   

19.
芒果病害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出了我国芒果主产区生产上发生危害的88种病害的名称、病原(因)、分布地点、为害部位和危害性。其中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共有113种,包括真菌、细菌、线虫和寄生植物等;22种生理性病害的病因有34种。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棉花黄萎病的地域分布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调查了邯郸、邢台、衡水、石家庄、沧州、保定、廊坊等65个市县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相对病情指数的大小,结合各市县棉花自然播种面积,将河北省中南部棉花黄萎病发生区分成重病、中度和轻病3类。并根据棉花黄萎病自1986年到1994年的发生情况进行查档发现,黄萎病病因逐年上升。根据时间序列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表明,1995年棉花黄萎病病四百分率逐将增加,随着棉田面积的逐渐加大,黄萎病对生产的潜在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