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是近年从波兰引进的在欧美各国人工栽培的珍稀名贵食用菌新品种,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在国际市场畅销的十大菇种之一。鲜菇色泽艳丽,肉质脆嫩滑爽,干品气味清香,味道鲜美柔和,营养丰富。国内鲜菇销价6~12元/kg;中欧各国鲜菇1~3美元/kg,美国市场鲜菇4~7美元/磅。干品在国际市场40~60美元/kg。其栽培技术简便粗放,生产成本低,我国南北各地均可就地取材,1m2可产鲜菇15~30kg,是一种栽培容易成功的珍稀美味食用菌。  相似文献   

2.
大球盖菇的分类地位和特征特性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大球盖菇是欧美各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的栽培材料广(稻草、麦秆、木屑、小木片、亚麻屑等),产量高(3~30kg/m~2),鲜菇清香,味柔和,质脆嫩,适口性好,价格也高(在美国鲜菇4~7美元/磅)。虽然我国云南、吉林、西藏等地也有野生的大球盖菇(卯晓岚,1993),但尚未进行驯化栽培;80年代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许秀莲等赴波兰考察,曾引进菌种,并试栽成功,但没有推广。近年来,三明真菌研究所颜淑婉等立题栽培研究,获得良好效益,并逐步扩大推广范围。本文先介绍有关大球盖菇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3.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是近年从波兰引进的在欧美各国人工栽培的珍稀名贵食用菌新品种,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在国际市场畅销的十大菇种之一。鲜菇色泽艳丽,肉质脆嫩滑爽,干品气味清香,味道鲜美柔和,营养丰富。国内鲜菇销价6~12元/kg;中欧各国鲜菇1~3美元/kg,美国市场鲜菇4~7美元/磅。干品在国际市场40~60美元/kg。其栽培技术简便粗放,生产成本低,我国南北各地均可就地取材,1m2可产鲜菇15~30kg,是一种栽…  相似文献   

4.
茶薪菇又名茶树菇、杨树菇、柱状田头菇、柱状环绣伞。该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优于平菇、草菇,是一种稀有珍贵美味食用菌,有食品中“稀世山珍”之美称。其传统的栽培方法是在春秋季进行,市场鲜菇售价每千克4~5元,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提高茶薪菇栽培的经济效益。2001年以来,我们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课题小组与周口市川汇区农业高效园区的有关科研人员,在4个同样规格的日光温室内搭竹(木)架,制菌袋4万余袋,每袋装干料450克,进行反季节高效栽培,获得了成功。市场鲜菇售价每千克6~8元,干菇达12~14元,春节期间鲜干菇竟达到了每千克10元,…  相似文献   

5.
2017年将乐县经济作物管理中心开展了瓜蒌-竹荪生态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模式平均竹荪鲜菇产量2.340kg/m~2,而将乐县常规搭遮阳网栽培平均竹荪鲜菇产量2.285kg/m~2。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模式竹荪鲜菇产量比将乐县常规搭遮阳网栽培平均高0.055kg/m~2。667m~2按种植竹荪400m~2计算,可增收竹荪鲜菇44kg,增值880元,说明瓜蒌-竹荪生态栽培是一种很好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1生产状况 深圳的食用菌生产主要以草菇为主,品种主要是白草菇,鲜菇大部分销往香港,少量在特区内销售。种植场大部分集中在龙岗区,菇场有30多个,都是个体种植。栽培房均采用木框结构的泡沫保温房。笔者重点考察了龙岗区坪山镇汤坑村永达草菇场。该菇场占地30亩,有36问标准泡沫菇房,每间实际栽培面积85m~2,4层床架式,分左中右共3排,总栽培面积3000m~2。每天2间菇房栽培,平均日产鲜菇300kg左右,除等外菇外,全由港商收购。收购标准分上菇、中菇、小菇三级,上菇每公斤港币约16元,中菇约12元,小菇约8元。要求纯白、新鲜、圆正、无开伞、无畸型、无烂菇。  相似文献   

7.
皱环球盖菇人工栽培技术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俞志纯 《食用菌》1996,18(6):29-30
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球盖菇、大球盖菇等。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南北美洲温带地区和我国西南地区。皱环球盖菇最早在欧洲国家获得人工栽培成功,是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近年我国也已引进开发。鲜菇肉质细嫩,柄脆,口感好,与干香菇相媲美,颇受消费者青睐。皱环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之一,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品种之一。皱环球盖菇人工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好管理,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采用稻草等生料室内外栽培,鲜菇单产17~25kg/m~2左右(见照片),引起广大菇农的兴趣,1996年已逐步扩大推广。现将其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谭伟 《食用菌学报》1995,2(1):36-42
比较了短裙竹荪三种室内栽培方法的栽培周期、子实体性状、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商品率.三种栽培方法各自具有以下特点:(1)床栽法栽培周期校长(6个月),平均鲜菇产量居中(2.18kg/m~2),生物学效率居中(16.55%),商品干菇产量最高(0.11kg/m~2),商品率居中(37.82%),用种量少(6瓶/m~2).(2)盆栽法栽培周期较长(6个月),平均鲜菇产量最低(0.38kg/m~2),生物学效率最低(2.56%),商品干菇产量最低(0.02kg/m~2).商品率最高(39.02%),用种量少(6瓶/m~2).(3)压块法栽培周期较短(5个月),出菇较集中,平均鲜菇产量最高(2.57kg/m~2),生物学效率最高(25.98%),商品干菇产量居中(0.08kg/m~2),商品率最低(28.77%).用种量大(75瓶/m~2).笔者认为压块法是短裙竹荪室内栽培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郑丽丽 《食用菌》2017,(5):67-68
<正>羊肚菌是一种珍稀的野生食药兼用菌。野生羊肚菌数量稀少,人工栽培成为必然。由于技术、气候、水源和土壤的限制,甘肃省人工大面积栽培羊肚菌尚属空白。笔者从2013年开始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黄坪乡钟李村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试验,2016年3月出菇试验获得成功,亩(667 m~2)产鲜菇200 kg,产值达2.4万元。2016年11月武都区科技局与武都区欣源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创办  相似文献   

10.
王茂如 《食用菌》1993,15(3):15-16
在栽培过各种食用菌的废料中,均残留许多菌丝体和未被分解吸收的营养物质。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笔者用种过黄背木耳的废料添加适量新料种蘑菇18.2m~2,收鲜菇203kg,每m~2产菇11.133kg。本文主要介绍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大球盖菇立体高效栽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展高优农业 ,合理利用土地、稻草和气候资源 ,1994~ 1997年 ,笔者在陈大镇长溪村进行了“果园套种大球盖菇”和“水稻——大球盖菇——蔬菜三茬轮作”的高效农业栽培技术模式的试验推广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平均每 666 6m2 柑桔园可套种 10 0m2 ,收鲜菇10 0 0kg ,新创产值 3 60 0元 ,新创利润 2 4 0 0元 ,冬闲田平均每 666 6m2 栽培 4 0 0m2 ,收鲜菇 4 0 0 0kg ,产值 14 40 0元 ,利润 84 0 0元 ,是高优农业的一个好项目。  相似文献   

12.
香蕉茎叶栽培草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菇质嫩味美,是我省主要创汇品种之一。草菇栽培一般都以稻草为主料。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稻草资源趋向紧张。为此,漳州地区的菇农利用当地丰富的香蕉茎叶,栽培出优质高产的草菇。1994年夏季,石亭镇、天宝镇的菇农利用香蕉茎叶栽培草菇20多万m~2,平均单产鲜菇6.5~7.5kg/m~2,总产值1260~1500万元,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球盖菇的特征特性及制种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文华 《西南园艺》2001,29(1):36-37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斐氏球盖菇、斐氏假黑伞 ,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 ,是近年从波兰引进的珍稀名贵食用菌新品种 ,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在国际市场畅销的十大菇种之一。鲜菇色泽艳丽 ,肉质脆嫩滑爽 ;干品气味清香 ,味道鲜美柔和 ,营养丰富 ,含有相当高的蛋白质、糖分、矿物质、维生素和 1 7种氨基酸 ,人体必需氨基酸 8种全都具备。国内鲜菇销价每kg6~ 1 2元 ;国外市场干菇每kg40~ 6 0美元 ,鲜菇在美国市场每磅 4~ 7美元 ,在中欧各国每kg1~ 3…  相似文献   

14.
梅跃明 《食用菌》2009,31(3):47-48
鸡腿蘑(Coprinus comatua)又名毛头鬼伞,我县于1996年引种试栽成功,1997年利用家用空调进行反季节栽培试验也获得了成功,2002年用农用空调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2005年进行工厂化生产,2007年工厂化生产规模达到1500万袋,鸡腿蘑已成为安远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主栽品种。工厂化栽培鸡腿蘑,每间菇房一年可栽培九茬,每茬周期40d,每袋可产商品鲜菇275g,生物效率约61%,鲜菇全年平均价10-11元/kg。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大球盖菇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球盖菇又称益肾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的十大菇类之一,是我国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珍稀食用菌新秀。它食味清香,细腻脆嫩,爽滑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笔者经过几年来一直探索农作物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栽培667 m2面积大球盖菇需要农作物秸秆5000~6000 kg,播种后50~55 d开始出菇,产鲜菇2000~3000 kg,收入1.2~2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0.5~1万元。现将农作物秸秆栽培大  相似文献   

16.
陈国朱 《食用菌》1996,18(6):17-19
无粪蘑菇栽培,我市自1989年总结鉴定推广以来,面积逐年增加,技术也不断创新,产量明显提高,年栽培面积已超过250万m~2,生物转化率约45%,单产约11kg/m~2。高产的关键技术为以下三方面。 一、培养料后发酵 近年来,我市塑料菇房迅速兴起,与原来土墙菇房比较,具有成本低,建造易,保温保湿性好,产量高等优占。为适应本地菇房特色,掌握后发酵技术,设计了四个处理的试验:Ⅰ自热后发酵1;Ⅱ自热后发酵2;Ⅲ加热后发酵;Ⅳ一次发酵。每处理用一座菇房,栽培面积200m~2,用料5000kg。结果四个处理分别收鲜菇2398kg、2270kg、2351kg和1580kg,生物转化率分别为47.9%、45.4%、47.0%和31.6%。从试验中可看出三个事实:①后发酵的产量比一次发酵的高48.1;②自热后发酵的产量比加热后发酵高2%;③同是自热  相似文献   

17.
菇耳废料野外免棚栽培大球盖菇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田县每年有 5亿袋的菇耳废料 ,如何再利用于食用菌生产 ?本所经过反复试验找到了成功之路。我省于 1992年通过华侨从国外引进的大球盖菇新品种 ,经过多年栽培 ,已获得成功经验 ,近 2年进入商业性规模生产 ,成为市场畅销的珍稀菇品之一 ,很受欢迎。我所科技人员经过反复试验 ,在培养料配方上进行改革 ,充分利用栽培银耳、茶薪菇、杏鲍菇、白灵菇等袋栽的废料 ,通过科学发酵配制 ,在室外免棚栽培 ,接种后 6 0d出菇 ,每m2采收鲜菇 10~ 15kg ,达到低成本、高产量、高效益 ,开创了一条废料再利用种菇的致富好门路。1 大球盖菇生物学特征1 1 …  相似文献   

18.
新疆栽培食用菌已多年,但蘑菇大规模栽培还未进行.1994年以来,我们在学习内地栽培经验,结合新疆气候、土壤和水质特点,试验总结了一套适合本地大规模栽培的高产技术,并在青湖乡建成了新疆最大的生产示范基地.1997年基地内380户菇农栽培蘑菇达100000m~2,总产鲜菇700000kg,总产值达56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统一生产供应优质菌种 我们先后从上海、福建.四川等地引进111、333、176、2796、三明1号等10多个品种,经多次对比试验,以福建的2796品种最适合新疆气候条件,表现抗逆性强、产量高、菇形适中、品质较好,单产达10kg/m~2以上.可选作大规模生产用种.基地内菇农用种,由技术人员和菌种专业户统一生产供应,严格管理,逐一检验,合格的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9.
巴西蘑菇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市原有的食用菌拳头产品——蘑菇,由于产销不协调,以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生产不景气,1996~1997年全省蘑菇生产急剧下滑,产量跌幅达60%以上,使刚恢复元气的产业遭到致命打击,优势黯然失色.为了打开食用菌生产新局面,增加出口创汇,认真探索食用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其研究、开发工作已迫在眉睫.为此,我区于1996~1997年引进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rill菌株进行试种,喜获成功,1997~1998年示范推广面积近20000m~2.单产5~7.5kg/m~2,鲜销8元/kg,干菇每吨10~16万元,成为本地区新的出口创汇产品.现将该菌株的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草菇属典型的高温型、恒温结实型菌类,是目前栽培的食用菌中需求温度最高的类型,长江以北一般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较适宜种植,反季节栽培难度大。邹平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全年生产鲜菇9.05万t,主要为香菇、平菇、秀珍菇、杏鲍菇、金针菇等木腐菌,拥有大量的食用菌菌渣资源,但利用率较低。笔者成功利用木腐菌菌渣反季节栽培草菇,根据在山东金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试验,可连续种植两潮菇,第一潮菇(鲜料65 kg/m2)可出菇4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