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国明 《中国蚕业》2005,26(1):85-86
近年来,我国西部各省、区的蚕桑生产得到较快发展.保山市隆阳区作为滇西地区蚕桑基地也获得了迅猛发展,桑园面积已达1690hm2,比3年前的65hm2增加25倍.在发展中涌现出许多栽桑达3.3hm2以上、甚至6.7hm2以上的规模大户,3.3hm2以上连片桑园已随处可见.规模连片的桑园创造了适宜于家禽散养的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2.
根据重庆市南川区蚕桑生产"五多五少"的现状,提出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蚕桑现代化生产的必由之路,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通过桑园流转实现养蚕专业户有2~4 hm2投产桑园用于养蚕,培育年养蚕上百张的大户,从而推进蚕桑生产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蚕桑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东台市富东镇的桑园面积最近几年已发展到134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0.4%。目前6600多户蚕农中,户有桑园0.2hm2以上的近 6000户,桑园0.3hm2以上的187户,桑园0.5hm2以上的  相似文献   

4.
李怀林 《蚕学通讯》2004,24(3):55-57
大英县委、县政府从大英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因地制宜加大了蚕茧生产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力度,利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蚕茧生产,鼓励发展蚕桑业主经营.全县实施退耕还林两年来,共实现退耕还桑0.1万hm2.占退耕还林面积的60%以上,发展蚕桑业主68户,建桑园166.7hm2.其中6.66hm2以上业主10户;3.3hm2以上业主8户;0.66hm2以上业主50户,为我县蚕业产业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碧林 《中国蚕业》2002,23(3):63-65
莲都区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中游,蚕桑生产历史较为悠久.南宋太守杨易曾有"桑麻万倾时氛散,丝竹千门户照移"的诗句;元和郡县志有"处州贡绵缉,自古宜蚕桑也"的记载;清光绪年间,知县彭润章、知府陈墒先后"购湖桑十余万株教民种桑".解放前夕由于战乱蚕桑生产几乎为零,解放后逐步发展到1985年有桑园417hm2,产茧273.8t.1986~1995年间蚕桑生产与柑桔竞争而徘徊不前,1996年后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大批桑园荒芜或改种,到1997年仅留桑园21hm2,产蚕茧8t.  相似文献   

6.
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蚕桑生产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丘陵 《中国蚕业》2008,29(3):79-80
根据重庆市南川区蚕桑生产“五多五少”的现状,提出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蚕桑现代化生产的必由之路,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通过桑园流转实现养蚕专业户有2~4hm2投产桑园用于养蚕,培育年养蚕上百张的大户,从而推进蚕桑生产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建德市位于浙江西部山区,目前拥有桑园面积1330hm2,其中66.7hm2以上的连片桑园基地有3个,总面积达到233.3hm2,桑树品种以农桑12、14号和强桑1号等新品种为主。自2008年以来蚕茧市场价格不景气,蚕农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我市近几年桑园失管现象严重,部分蚕桑重点村养蚕环境恶化。建德市农业局蚕桑站从2009年开始,以各个蚕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对连片桑园基地实施统防统治,不仅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还提高养蚕经济效益,促进蚕桑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009~2011年,我市连片桑园基地统防统治服务总面积达到1048hm2。  相似文献   

8.
1睢宁县茧丝绸生产情况1.1蚕桑生产稳步发展目前睢宁县共有桑园4667hm2,90%以上的桑园分布在桃园、李集、姚集、凌城、双沟等5个重点镇(其中桃园2333hm2,姚集667hm2,李集533hm2,凌城、双沟各333hm2)。2004年全县饲养蚕种10.1万张,生产蚕茧3550t,蚕农茧款总收入近6000万元。2005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是浙江省四大蚕桑重点产区之一.随着省"蚕桑西进"工程的实施和茧丝绸行情的逐步回升,蚕桑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有30个乡(镇)、610个村、24 300户种桑养蚕.2003年和2004年两年共发展大田种桑1 867hm2.目前全县拥有桑园面积4 250hm2.2004年全县蚕茧产量突破5 000t,产值超亿元,蚕桑已成为该县农民的重要收入之一,并提出了到2007年实现桑园面积6 667hm2,产茧1万t,全行业产值10亿元,即"10110"工程和打造"中国蚕桑之乡",构建中国茧丝绸强县这一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冉龙平 《四川蚕业》2012,40(1):16-16
<正>宁南是四川第一蚕桑大县,也是冬季马铃薯大县。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县桑园套作冬季马铃薯1333.3hm2(2万余亩),产薯4万t,平均667m2产量达2000kg以上。在华弹镇水塘村建立的桑园套作冬季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667m2产量高达3976.2kg,全县桑园实现了"夏秋是桑园,冬春是粮田",桑薯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宁南县  相似文献   

11.
蚕桑生产是桐庐县农村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尤其在分水地区,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县现有桑园面积1730hm2,年饲养量5万余张,蚕桑产值4千余万元,蚕茧平均张产在40kg以上,随着茧丝行情上扬和省“蚕桑西进工程”在我县的实施,桑园面积增加400hm2,良种覆盖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邵绩飞 《中国蚕业》2004,25(3):65-66
绩溪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有着"蚕桑之乡"的美誉,已经形成了育桑、制种、养蚕、缫丝和织绸服装一条龙生产体系产业链格局.然而本县地处皖南山区,人多地少,桑园零星分散,品种单一,主要以湖桑系列为主,而且多数都栽植在山坡地,土壤肥力差,桑园抗旱能力弱,并易感染桑树萎缩病,部分桑园严重老化,单产较低,效益差,相对其它经济作物优势凸现不强.栽桑养蚕是典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连结配套产业,因此要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其关键首先在于如何提高单位面积桑叶产量.绩溪县从1999年开始,根据山区自然条件特点,以及多年来栽桑养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以推广桑树新品种、应用丰产桑园栽培技术、主攻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建立丰产桑园基地,在全县10个重点蚕桑乡镇分别建立1~2个连片规模达2hm2以上的丰产桑园示范基地,仅1999年就建立12片共19hm2的丰产桑园基地,其中临溪上游村丰产桑园基地集中连片8hm2,667m2产叶量达1685kg,产茧121.1kg.全县丰产桑园示范片667m2桑产叶量达到1600kg,平均张种产茧达到38.2kg,667m2产量从48.5kg提高到了114.6kg,茧质大幅度提高,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蚕桑生产是东台市安丰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东台市安丰镇地处富安镇北边,是东台市的主要蚕桑生产镇,全镇现有桑园610.4hm2,其中投产桑园592hm2,2  相似文献   

14.
<正>黔江区自2001年以来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和"东桑西移"政策,开始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始终坚持将蚕桑产业打造成全市"举旗"产业目标不动摇,产业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1主要成效1.1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目前,全区建有桑园基地6 660hm2,其中优质桑园2 667hm2,分布在21个乡镇,123个村(居委),2.3万余户。建有小蚕专用  相似文献   

15.
蚕桑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直接影响丝绸工业的兴衰.为此,该县借省实施"蚕桑西进"战略为契机,抓住机遇,出台八条政策,加快发展,不断做大做强茧丝绸产业.计划2005年新发展蚕桑1 300 hm2,以后每年新发展和更新改造蚕桑基地各330 hm2以上,到2007年,使全县桑园总面积达6 600 hm2(其中优高桑园5 300 hm2),全县蚕茧产量达到1万t,桑蚕产值超2.5亿元,在全省保二争一;缫丝业从现在的22组自动缫发展到40组的规模,全县白厂丝产量达1 500 t,实现缫丝工业产值3亿元.依托茧丝质量优势,大力发展丝绸织造和丝绸产品业,实现茧丝绸产业总产值10亿元,将淳安打造成为中国蚕桑之乡、中国茧丝绸强县.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并逐步配套、落实.  相似文献   

16.
多年以来,蚕桑生产被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对待.蚕桑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高,专业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户少,蚕桑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不大.据统计2001年杭州市全市共有桑园面积8952 hm2,种桑养蚕农户84457户,全年饲养蚕种239569张,生产蚕茧10772 t,蚕茧产值9878.6万元.平均户拥有桑园面积1060 m2,户均年饲养蚕种2.8张,户均蚕桑收入为1169.7元.这几年来,随着全省"蚕桑两进"工程的实施,杭州市蚕桑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桑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效益化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1蚕桑基本概况1.1蚕桑生产 在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的1995年.贵池区蚕桑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桑同面积达到:3800hm2,年发种量突破1万张,年产蚕茧325t。1996~1997年的蚕桑低潮造成了大面积毁桑现象的发生.虽经近几年的恢复性发展,全区桑园面积仍只有440hm2、其中100hm2为低产桑同、110hm2为荒芜桑园。2001年冬以来,共调进桑苗70万株,新发展桑园67hm2。2001年共养蚕4600张,产鲜茧164t。2002年发放春蚕种2700张,比上年春季增加200张,增长8%。  相似文献   

18.
蚕桑是淳安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自 1 998年以来 ,我县蚕桑生产呈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好态势 ,蚕茧总量快速递增 (年增幅 1 0 %以上 ) ,桑园基础得到夯实 ,蚕茧质量显著提高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 2 0 0 1、2 0 0 2两年全县新种桑 31 30万株占桑园总面积的4 0 %左右 ,今年全县发放蚕种估计 9.2万张 ,蚕茧产量达到 350 0t;明年全县发种有望突破 1 1 .5万张 ,产茧 4 50 0t,全县蚕农户均拥有桑园面积也已从原来的 0 .0 78hm2 ( 1 .1 8亩 )扩大到今年的0 .1 53hm2 ( 2 .3亩 )。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 (主要是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19.
郁志华 《蚕桑通报》2010,41(4):30-31
<正>斜桥镇位于海宁市中北部,是海宁市蚕桑生产重点镇之一,全镇现有桑园面积565hm2,养蚕农户9967户,全年饲养蚕种2万张左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由于茧价下跌、中秋蚕气候恶劣以及"两新"工程的推进,蚕桑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正>秀洲区是浙江省的重点蚕区,蚕桑生产是秀洲区的传统优势产业,种桑养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全区现有桑园面积2000余hm2(年报),养蚕户1.5万余户。近年来,蚕桑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产业受到重大冲击,特别是2014年以来,桑园面积下降较快。据初步调查统计,近2年来,因城市建设、道路建设、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及改种其它作物,共减少桑园333 hm~2以上。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