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通过10年来春小麦回交育种实践,成功地育成了几个春小麦新品系(种),该结果说明,应用回交法对于改良春小麦的主要性状的简便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回交转育水稻糯与非糯同型系育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结果表明,糯与非糯同型系谷粒重非糯高于糯5.76%;谷粒体积糯大于非糯3.03%;谷粒比重糯小于非糯4.80%;谷壳重糯大于非糯3.23%;糙米率非糯高于糯1.56%.用回交方法将糯稻品系转育成的4个非糯同型系,有3个较被转糯稻品系增产3.7%~10.0%.用非糯品系与糯稻杂交,其F1再用非糯品系回交,从其后代中选育出的两个近等型糯稻产量分别为非糯品系的96.8%和94.3%.  相似文献   

4.
5.
聚合回交法提高杂交稻农艺性状的育种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IR26为主体轮回品种,采用聚合回交法育成的丽恢6216等一批恢复系,不仅抗稻瘟病能力强,而且配合力强。用新恢复 所选戌的Ⅱ优6216组合,在各级区试中产量表现突出,并且抗稻瘟病、来质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谷子品种区域性强,适应性窄的问题,在分析辽宁省谷子品种特性,总结传统育种方法,借鉴国内外经验,初步探索出动态选育适应性广泛的谷子品种的新方法之后,较成功选育出适应性较广泛的谷子新品种“铁谷8号”。  相似文献   

7.
小麦穿梭育种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我国开展小麦穿梭育种的历史入手,重点阐述了小麦穿梭育种的意义、方法和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探索小麦育种的方法,以期促进新时期我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是我国较早进行鲜食糯玉米育种的单位之一,已育成了具有特色的系列糯玉米品种16个,建立了遗传基础广泛的种质资源基因库,并对糯玉米育种方法进行了创新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分离小群体法"选系方法,构建了"通系5类群×衡白522类群"等糯玉米杂优模式。其育成的苏玉糯1、2、5号等系列特色糯玉米品种先后成为江、浙、沪、广东、福建等省市和国家级的主栽糯玉米新品种,为我国糯玉米育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选用广谱高抗白叶枯病的籼稻IRBB21为抗源供体(Xa-21),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的晚粳T91-50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和花培转育显性抗性基因Xa-21.结果表明,连续回交结合在B2F2中选择偏粳的抗病植株花培,是籼粳亚种间转育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快速、有效方法,并对连续回交转育显、隐性抗性基因的技术特点、速度和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小麦抗条锈病回交育种的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简单杂交F6代、回交F6代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以及对条锈病的发病株率、病情指数、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回交F6代的农艺性状如株高、穗型、穗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倾向轮回亲本,其发病株率、病情指数明显低于简单杂交F6代,而特殊配合力则高于杂交F6代.由此在抗条锈育种上采用回交方法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化学诱变因其点突变比例和突变频率高、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诱发育种。近年来,用此方法获得的突变材料,成为基因组学等研究的重要基础,进而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化学诱变的特点与发展历史,总结分析了诱变材料、诱变剂种类以及诱变方法如浓度、时间、温度等对诱变效率的影响,综述了化学诱变技术在国内外蔬菜育种研究中的进展及成果。  相似文献   

12.
彩叶植物品种——黄色叶构树,是2006年开始通过芽接、枝插、埋根、根蘖等无性繁殖技术成功选育的。该树种具有生命力强、适应性广、抗污染、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兼备观赏及多种经济用途的乔木类型黄色叶品种。经过多年繁殖,其子代植株叶片黄色,具有稳定性、一致性,生长势良好。该树种现已通过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3.
植物体细胞杂交使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植物有可能实现遗传物质重组,创造和培养植物新品种.猕猴桃(Actinidia)现有栽培品种存在一定的缺陷,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对猕猴桃品质特性进行改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基本概况、猕猴桃原生质体游离与培养情况以及体细胞杂交技术在猕猴桃育种工作中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改良猕猴桃种质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遗传标记是近年来现代遗传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文章系统论述了微卫星标记的功能及其产生的机理、研究概况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的研究趋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SSR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概述了SSR标记在农作物基因组中的分布、功能、方法及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SSR标记及其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SR标记广泛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呈共显性,具有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技术难度较低等优点。就SSR标记的原理、特点以及SSR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出了检验决策系数的统计方法,为研究者分析不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综合作用提供了量化指标。【方法】采用推导随机变量函数均值和方差的通用方法——Δ技术,求解决策系数的均值和方差,提出决策系数的统计检验方法。【结果】建立了决策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给出了检验的具体步骤。根据小麦产量与千粒质量、株穗数、穗粒数和穗粒质量4个影响因素的例子,得出了提高小麦产量必须显著地提高株穗数和限制穗粒数的结论。【结论】提出的决策系数统计检验方法,可以为分析不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综合作用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CIMMYT玉米DH育种研究进展:诱导策略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玉米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育种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目前CIMMYT玉米DH育种的诱导策略和相关的研究活动,特别是CIMMYT在热带单倍体诱导系选育、新型单倍体鉴别标记技术和DH纯系农艺管理系统优化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初步研究了黄鲷(Dentex tumifrons)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繁殖生物学特性,以及诱导产卵。根据养殖记录并辅以鳞片的年轮鉴定,可催产的初次性成熟最小雌性黄鲷为2龄,体长14 cm,体重110 g。按体长区分,20 cm以下的黄鲷雌雄比为1∶0.15;20 cm以上的黄鲷雌雄比为1∶0.45。每年有二个产卵期分别在3~5月和11月。黄鲷属卵巢发育不同步、分批产卵类型鱼类。黄鲷每个产卵季节的个体怀卵量为5 400-27 000粒,平均15 000粒左右。经催产后产出的黄鲷受精卵平均卵径886μm,平均油球径184μm。受精后围卵周隙约16μm。在水温20.0~22.0℃、盐度34的条件下,历时36 h 40 min完成胚胎发育,孵化出仔鱼。在养殖条件下,对3龄以上的黄鲷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比较适宜,诱导产卵的成功率较高。用15μg 5 mg/kg的LHRH-A2 DOM能有效地催产Ⅵ期性腺黄鲷产卵。水温等环境因子的改变能使黄鲷春季产卵比自然海区的黄鲷提前1~2个月。  相似文献   

20.
养殖黄鲷繁殖特性及诱导产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研究了黄鲷(Dentex tumifrons)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繁殖生物学特性,以及诱导产卵。根据养殖记录并辅以鳞片的年轮鉴定,可催产的初次性成熟最小雌性黄鲷为2龄,体长14 cm,体重110 g。按体长区分,20 cm以下的黄鲷雌雄比为1∶0.15;20 cm以上的黄鲷雌雄比为1∶0.45。每年有二个产卵期分别在3~5月和11月。黄鲷属卵巢发育不同步、分批产卵类型鱼类。黄鲷每个产卵季节的个体怀卵量为5 400-27 000粒,平均15 000粒左右。经催产后产出的黄鲷受精卵平均卵径886μm,平均油球径184μm。受精后围卵周隙约16μm。在水温20.0~22.0℃、盐度34的条件下,历时36 h 40 min完成胚胎发育,孵化出仔鱼。在养殖条件下,对3龄以上的黄鲷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比较适宜,诱导产卵的成功率较高。用15μg 5 mg/kg的LHRH-A2 DOM能有效地催产Ⅵ期性腺黄鲷产卵。水温等环境因子的改变能使黄鲷春季产卵比自然海区的黄鲷提前1~2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