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豆薯,又称地瓜和地萝卜,为一年生缠绕性藤本豆科植物,其肉质块根富含淀粉、糖分和蛋白质,生食当水果,熟食作蔬菜,是果蔬两用作物。豆薯抗逆性较强,但易被地老虎类害虫危害,严重影响其产量与质量,进而影响种植豆薯的经济效益。(一)危害症状危害豆薯的地老虎类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  相似文献   

2.
前言豆薯(Pachyrrhizus erosus)谷称凉薯,原产亚洲热带,属豆科,以根供食。其产量高(亩产10,000—12,000斤),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比马铃薯、木薯或芋头作物高3—5倍),近年来,引起国外一些科学家的重视。豆薯在我国长江以南普遍栽培,可作蔬菜及水果,对调节我省蔬菜及水果淡季起着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在食物中的比重小,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有关研究少。目前,不少地方豆薯栽培管理粗放,产量不稳定,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豆薯生长发育规律认识不够,未能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行施栽培措施。因此进行豆薯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很有必要。长沙市(朗木)梨区盛产豆薯,当地农民有丰富的栽培经验。本试验主要是探索豆薯生长发育规律,结合调查研究,为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豆薯片在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温度、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并建立水分变化规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豆薯片的热风干燥过程可分为预热期、恒速干燥期和降速干燥期3个阶段;升高干燥温度和增大风量,均会使干燥速率增大,恒速干燥期缩短,降速期干燥速率下降加快,升高干燥温度,还会使豆薯片第一临界含水量增大;加大风量,会使干燥初期豆薯片温度较加大风量前有所降低,而在干燥后期豆薯片温度有所升高。豆薯片热风干燥水分变化曲线回归方程为:y=ax2+bx+c,其中,y为豆薯片干基含水量(kg/kg),x为干燥时间(×5 min),c为豆薯片初含水量(kg/kg)。  相似文献   

4.
选用7种除草剂对豆薯菟丝子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药后7 d调查菟丝子防除效果和豆薯叶片药害率,药后15 d调查豆薯块茎药害率。结果表明,30%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菟丝子茎尖防除效果分别达到95.00%和92.50%,对藤茎的防效分别为85.83%和80.83%,但对寄主植物豆薯叶片药害率分别为49.80%和3.72%;50%乙草胺乳油150倍液对菟丝子茎尖防除效果为83.33%,对藤茎防效为75.83%,对豆薯叶片药害率仅为0.89%;44%氟醚·灭草松水剂250倍液对菟丝子茎尖防除效果为81.67%,对藤茎防效为68.33%,对豆薯叶片无药害影响;其余除草剂虽对豆薯安全性好,但对菟丝子防除效果一般。从菟丝子防除效果和豆薯安全性方面综合考量,50%乙草胺乳油150倍液和44%氟醚·灭草松水剂250倍液可选作本地豆薯菟丝子防控的化学除草剂。  相似文献   

5.
豆薯,别名沙葛、凉薯、地瓜,属豆科豆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豆薯的块根肥大,其形状为扁圆、扁球、纺锤形或圆锥形等。豆薯的食用部分为肥大的块根,富含糖类、蛋白质,据测定,每kg块根中含  相似文献   

6.
凉薯又叫豆薯、地瓜,属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凉薯的块根肥大,肉洁白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质,既可作水果生食,也可熟食。种子及茎叶中含鱼藤酮,对人畜有剧毒,可制成敌敌畏等杀虫剂。  相似文献   

7.
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箭 《古今农业》2007,113(3):40-48
蔬菜水果作物豆薯(西南称地瓜)原产美洲,最早由秘鲁印第安人驯化、栽培。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开始后,16世纪的西欧人初步记载下豆薯。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把豆薯(栽培)传入菲律宾,随后豆薯从菲律宾传入东南亚。豆薯(栽培)可能在17世纪末传入中国东南沿海,传入者可能是在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经营中菲间贸易的西葡、中国和菲律宾商人。以后传遍中国宜种地区,并逐渐形成了一些知名的栽培品种。乾隆年间的《顺德县志》最早记载下其中的广东顺德沙葛———地瓜,同治年间的《成都县志》最早记载下其中的成都牧马山地瓜。豆薯—地瓜既可作水果生吃又可做菜炒熟吃,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薯块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地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薯块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111165株/hm2、250125株/hm2、1000500株/hm2之间豆薯块根产量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豆薯品种"余庆地瓜1号"种植密度1000500株/hm2的块根产量最高,达102662.0kg/hm2。  相似文献   

9.
以去皮、打浆所得的豆薯原浆为原料,以浆液中还原糖含量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豆薯原浆的液化、糖化以及糖化液的脱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豆薯原浆的液化条件为:α-淀粉酶(3 700U/g)用量为11‰、pH为6.0、温度为65℃、时间为2h;糖化条件为:糖化酶(50000U/g)用量为0.9‰、pH为4.0、温度为55℃、时间为4h;脱色剂以活性炭为宜,其用量为1%.  相似文献   

10.
豆薯是我国明末时期由美洲引种的作物之一。豆薯品种(系)开花习性观察结果表明,豆薯花序着生在主茎和分枝的叶腋上,在种子生产中主蔓的8~18节上形成花序,不同品种(系)第1花序着生部位(节间)有差别;不同品种(系)和同品种(系)不同生长条件下花序长度变化极大;将豆薯开花的过程划分为6个时期,花冠半伸期为去雄杂交关键时期;整株和每穗开花顺序多数由下部花序向上部逐渐开放,但相邻花序不同花簇上的花蕾可在同天开放;每天开花时间在10:00前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1.
豆薯是我国明末时期由美洲引种的作物之一。豆薯品种(系)开花习性观察结果表明,豆薯花序着生在主茎和分枝的叶腋上,在种子生产中主蔓的8~18节上形成花序,不同品种(系)第1花序着生部位(节间)有差别;不同品种(系)和同品种(系)不同生长条件下花序长度变化极大;将豆薯开花的过程划分为6个时期,花冠半伸期为去雄杂交关键时期;整株和每穗开花顺序多数由下部花序向上部逐渐开放,但相邻花序不同花簇上的花蕾可在同天开放;每天开花时间在10:00前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2.
杂粮主要包括高粱,谷子,莜麦,甘薯,燕麦等小宗粮豆薯作物,下面以高粱、谷子和燕麦作为小杂粮的代表介绍其特性和储藏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西强  陈忠文  李形美  王宏飞  李康  黄明刚 《农技服务》2011,28(12):1671+1673-1671,1673
为选育广适性的豆薯新品种,开展低海拔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豆薯不同品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豆薯品系在覆膜与不覆膜栽培方式下,表现差异大,在不覆膜栽培方式下,以C品系产量最高,为2 380.0 kg/667 m2,商品性较好;覆膜栽培方式下,以E品系产量最高,为1 973.3 kg/667 m2,商品性最好,口感好。  相似文献   

14.
前言豆薯(Pachyrrhizus erosus)俗称凉薯,原产亚洲热带,属豆科,以根供食。其产量高(亩产10,000—12,000斤),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比马铃薯、木薯或芋头作物高3—5倍),近年来,引起国外一些科学家的重视。豆薯在我国长江以南普遍栽培,可作蔬菜及水果,对调节我省蔬菜及水果淡季起着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在食物中的比重小,未能引起人  相似文献   

15.
提高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可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目前对水土保持林体系的高效空间配置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研究报道不多。该文对自然恢复条件下遂宁组母质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恢复条件下其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有较大提高,但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较差;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优势种(先锋种)分别为柏木、马桑和豆薯。在遂宁组母质水土流失治理区营造水土保持林时,可采用柏木-马桑-豆薯复层混交林模式。  相似文献   

16.
豆薯     
在美国科学院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介绍了一些目前人们尚不熟悉的豆科植物,豆薯是其中之一。 豆薯(Yambean)土名“希卡玛”(Hikama),或称“根用豆类植物”,广泛种植于加勒比海地区和墨西哥作粮食用,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则很少为人所知。豆薯块根(薯块)的蛋白质含量比马铃薯、木薯或芋头等薯类作物大约高3—5倍。它能在热带生长良好,最适于炎热而降雨较少的气候。一般每公顷可产豆薯块根40—50吨(相当于亩产5,300—6,700斤),有的试验产量高达80—90吨(10,000—12,000斤/亩)。每个薯块可重达3公斤。薯皮褐色而有韧性,很容易剥下来。味甘甜,可熟食亦可生食。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分析富源县墨红镇自然生态和经济等状,论述豆薯间作的市场前景及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陕南豆薯淀粉浆液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其液化和糖化工艺。结果表明,陕南豆薯淀粉浆液最佳的液化工艺为α-淀粉酶添加量75 U/g,液化pH值5.0,液化时间90 min,液化温度90℃;最佳的糖化工艺为糖化酶添加量200 U/g,糖化pH值4.5,糖化时间120 min,糖化温度60℃。在此优化条件下,糖化液的葡萄糖值(DE值)为16.23%。  相似文献   

19.
宾县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南岸,隶属哈尔滨市,距哈尔滨市58km^2,宾县幅员面积3844.6km^2,辖17个乡镇,是全国产粮大县500强之一,粮豆薯总产量80万t,玉米产量40万t。  相似文献   

20.
通过豆薯品种(系)、种植密度、块根采收期三因素L18(6×36)混合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豆薯采收时间和种植密度对块根产量的影响达1%极显著差异水平,品系对块根产量影响未达5%水平,影响率分别为63.57%、17.86%和3.48%。本试验较优条件下块根产量5519.6555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