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业是海南的主产业,海南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但长期以来,海南粮食生产水平偏低,粮食不能自给。海南农业基础簿,易受自然灾害与国内外不良农业环境影响,加上农民收入水平低,粮食安全隐患较大。2004年早季,超级稻在海南试种示范成功,为海南实现粮食自给、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探讨海南水稻生产现状,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超级稻在海南的推广应用前景,提出海南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有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南农业资源的主要特点和种植业生产现状,从海南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及农业生产结构入手,初步探讨了因地制宜调整现有种植业结构,建立新型的热带种植业粮食一经济-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的必要性及其发展战略。重点论述了饲料作物在三元种植结构和热带大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业》2013,(8):53
<正>中国农业部日前宣布,将在西北、西南、海南打造三大国家级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分别是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西南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海南南繁基地。此外,还将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特点,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100个区域级种子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海南环境资源(耕地、森林,水资源减少与恶化)同人口发展(增长速度过快)存在严重剪刀差的状况进行了剖析,並依据海南的农业生产现状、物资、科技投入的可能条件和2000年的发展目标(人均粮食400公斤/年),提出了海南环境人口承载量和相应的人口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记者28日从农业部获悉,我国将在西北、西南、海南打造三大国家级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根据日前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我国将建设三个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分别是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西南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海南南繁基地。除三大国家级基地外,还将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特点,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100个区域级种子生产基  相似文献   

6.
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并非南繁大省。南繁育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快育种步伐、缩短育种周期、推进品种的更新换代;解决国内种子生产受灾减产补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南繁的种子纯度鉴定,确保了我国生产用种质量安全。海南种子产业化,由于自有产权的新品种较少和种子生产成本较高以及种子质量的欠佳,大规模的商品种子生产在国内没有竞争优势;倡导推进海南种子产业化建设,是缺乏科学的提议,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决策导向;海南省种业公司应自我定位、找准目标、扩大销售网络、买断品种权,独占海南生产区位优势而发展;省政府有关决策部门在扶持瓜菜新品种选育的同时,应加大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7.
正种业发展规划择机出台粮食生产,良种先行。近年来,国家对现代农作物种业尤其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动植物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在粮棉油生产大县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场。"  相似文献   

8.
市场档案     
《农家致富》2008,(6):11
●江苏兴化市粮食交易市场 经营品种以大米为主,杂粮为辅。粮食主要销往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海南等18个省市。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农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农垦系统,已连续10年保持12%以上增速,对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从东海之滨的江苏农垦,到天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一望无际的海南天然橡胶林,到肥沃黑土地上的黑龙江垦区,我国现代农业的"农垦答卷"生动璀璨。"我国农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2年农垦系统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预计总产超过670亿斤,比上年增产30多亿斤;粮食平均亩产达475公斤,比上年提高12公斤。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增产幅  相似文献   

10.
海南气侯适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甜玉米。目前甜玉米种植面积虽有增加,但种植管理水平低,导致单产低、品质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也不显著。研究和推广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农户增收和海南粮食增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咖啡早期引种扩种历史的考察论证,发现海南岛咖啡最早引种的年代应该是1898年。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起,海南岛咖啡早期引种扩种的规模是全国最大的,并最先实现咖啡产业化。这是中国人自己早期在海南岛大规模引种扩种咖啡,为中国咖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海南岛咖啡种植规模逐年萎缩,以致目前就其种植面积及产量来看是全国最小的,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南终年可以进行农业生产,以至终年均有大量农业废弃物产生。文章阐述海南省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海南省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其目的在于促进海南省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尧艳  蔡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54-12455,12463
在总结国内一些运用DEA研究农业生产效率的文献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对海南省18个县市2002、2005、2008年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海南省由于遭受罕见的旱灾和风灾,其各市县的农业生产的有效性值均相对较低;2002、2005和2008年农业生产均属于DEA有效的地区是琼海市、屯昌县、临高县、儋州市、琼中县和白沙县;2002年的海口市、五指山市、保亭县,2005年的陵水县和2008年的三亚市、东方市也属于DEA有效地区,表明这些地区在相应年份其投入产出处于最佳状态。最后对2008年海南省6个非DEA有效市县进行投影分析,据此指出了改善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对海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关联序为: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0.8382)〉农业机械总动力(0.835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0.7964)〉农村家庭从业人员(0.7303)〉粮食单位面积产量(0.7011)〉农业人口数(0.6843)〉农业生产总值(0.6789)〉耕地总面积(0.6708)〉粮食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0.6444)。在此基础上.根据关联度的分析,对如何发挥主导因素的作州,提高海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快高产稳产广适性玉米杂交种的筛选鉴定。【方法】在河南郑州-海南三亚设置6种鉴定试验环境,于2011—2012 年对11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3个生产周期的试验研究,通过与2011年河南9个试验点鉴定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了两地生态环境条件的差异以及两地三季玉米主要性状的生态稳定性和相关性。【结果】河南-海南两地生态环境条件差异较大,与河南相比,玉米生长期间海南一期和海南二期光照时数较河南分别增加2.69%和11.17%,平均温度分别增加-0.39%和11.02%,降雨量分别减少15.49%和8.15%。两地的能量来源河南以短波辐射为主,海南一期、海南二期以长波辐射为主。11个品种(组合)生育期海南一期、海南二期平均分别较河南延长5.7 d和缩短7.02 d。玉米主要性状在两地的表现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利用海南的自然条件可对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粗、秃尖长、穗行数、雄穗分枝、穗位叶长和基部第三茎节长进行有效鉴定,且除出籽率之外,在海南二期选择更有效。对穗位高、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茎节数、穗位叶宽、基部第三节茎粗等的选择标准应适当放宽,选择应以河南为主。青枯病、锈病适合在海南鉴定,叶斑病、粗缩病适合在河南鉴定。鉴定结果河南-海南两地表现一致。6种鉴定试验环境中,河南适宜密度、海南二期旱瘠处理鉴定效果最好,兼具较强的鉴别力和较好的代表性,海南二期正常管理和海南一期正常管理次之,河南高密度和海南一期旱瘠处理适合淘汰稳定性差的品种。不同品种产量在各鉴定环境条件下表现差异较大。仅仅利用一种生态环境或者任意一种鉴定环境都不能对品种的综合性能进行很好地评价。【结论】在海南对玉米新品种(组合)部分性状的选择是有效的,利用河南-海南一年两地三季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对玉米新品种(组合)的丰产稳产性进行更有效地鉴定。  相似文献   

16.
防伪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新安S高产保纯繁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安S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米质优、抗病性强、配合力好等特点.介绍了其在海南高产繁种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香蕉生产的主要产区.海南香蕉的生产对我国整个香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海南香蕉生产的自然生态条件优势、品质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在此基础上。采用作物区域比较优势的分析方法,逐一通过对海南香蕉与其他香蕉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分析、海南香蕉同海南省内其他5种热带水果的比较优势分析以及1988-2007年海南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动分析.以综合评价海南省香蕉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显示.海南省香蕉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但却缺乏生产效率优势。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稻谷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湖南的粮食加工业并不发达,与产粮大省的地位不匹配。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粮食加工和流通是实现湖南由产粮大省向粮食产业强省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比分析湖南省与国内外的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湖南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制约因素和新时期的机遇,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湖南粮食产业化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海南木薯生产效益偏低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比较分析法着重分析海南木薯生产效益低下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探讨提高海南木薯生产效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农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省20年来,海南省的农业经济效益逐年提升,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选取18个指标,采用综合评分分析法,计算出农业竞争力指数,在此基础上将各个指标与农业竞争力指数进行相关分析,提出4个与农业竞争力高度相关的指标分析海南省农业滞后的原因,并为提高海南省农业竞争力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