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姚明谨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16-117
对茶园的茶树进行修剪可以平整其茶蓬面,控制其树冠高度,方便茶叶的采摘和病虫害的管理.不同的茶园修剪方法对于茶园的茶叶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两种新的茶叶品种翠玉茶树和金萱茶树,分析茶园采取不同的茶园修剪模式(夏剪和冬剪应用不同平面、弧面等茶蓬面修剪模式的轻修剪模式),对于这两个品种茶叶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科学思维的茶树修剪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茶树修剪虽然能根据前人揭示的植物阶段发育3个规律,提出了"降低茶树发育阶段性复壮树冠"。但因思维方式错误,不能直接揭示茶树阶段发育3个规律作为茶树修剪第一个理论依据。其次,又因对茶树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茶园的生产能力认识不够等原因,所以也没有揭示出茶树修剪后有机营养分配律库源说作为茶树修剪第二个理论依据。这样就不能形成正确完整的理论依据和茶树修剪技术,使茶树修剪质量较差,茶园投产初期叶层厚只有10~15 cm。现在经过总结过去教训后,能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了科学思维方式才揭示了上述2个理论,形成了正确完整的理论依据和修剪技术。提高了茶树修剪质量,茶园投产2年左右,叶层厚度能保持13~15 cm。接着又将修剪投产后的茶园和纠正了实行轻修剪错误做法的茶园一律按生产茶园种茶原理要求进行种植,以后茶园就不再进行轻修剪。  相似文献   

3.
广西茶树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剪是茶园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包括茶树定型修剪、成龄茶树的轻修剪、成龄茶树的深修剪、茶树的重修剪、衰老茶树的台刈等。不同的茶树品种、不同茶区的气候环境条件,有不同的修剪技术要求。本文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探讨广西茶树修剪技术问题,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4.
茶树树冠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园是否优质高产取决于茶园的管理技术,而茶树树冠的管理是茶园管理的关键技术。茶树树冠管理包括茶树修剪和茶树采摘2个方面,介绍了茶树修剪和采摘技术。  相似文献   

5.
淋溶条件下茶树修剪叶对土壤的酸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柱间歇淋洗实验,研究了添加茶树修剪叶对不同土壤的酸度及盐基离子迁移、淋出的影响。在24周的淋溶实验内,添加茶树修剪叶的荒地土各土层由表及里pH比对照分别下降了1.16、1.03、0.85,茶园土分别下降了0.58、0.12、0.02。添加茶树修剪叶还促进了土壤盐基离子的淋失,茶树修剪叶对荒地土壤中盐基阳离子淋失的加速作用大于其对茶园土的。淋溶实验结束时,荒地土盐基离子含量低于对照。由于淋溶实验期间茶树修剪叶也会向土壤中补充部分盐基阳离子,因此淋溶实验结束时,茶园土中Ca2+和K+的含量略高于对照。茶树修剪叶对不同盐基离子淋失的促进作用有所不同,对Ca2+、Mg2+淋失的促进作用大于对K+、Na+淋失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单丛茶树的养蓬和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顺县在大力发展岭头白叶单丛茶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单丛茶树的修剪养蓬技术,主要包括单丛茶树的生长特性;因地制宜,不同茶园应采取不同的养蓬修剪方法;处理好单丛茶树幼龄期的采养关系。  相似文献   

7.
前言开采茶园修剪(包括定蓬高修剪、平剪及修剪下垂枝、病虫枝、枯枝)是茶园管理中对茶树本身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云南大叶茶(简称云大茶),是乔木型茶类,特点之一是顶端优势,长期不修剪,让其自然生长,茶树树体高、难采、分枝少、冠幅窄、茶芽少而小,产量低。我们见到的茶树原始圃及野生茶树就是如此,因此各地茶园,在正采前对茶园进行定蓬高修剪,以后每年或1—2年在停采后或采春茶后对茶树进行一次平剪,剪掉上层较小枝叶,留下相对较大枝叶,促使茶抽芽粗壮及加快扩蓬,达到芽多、芽壮,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目的。过去规定…  相似文献   

8.
茶园的科学修剪与采摘是保证茶叶质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为提升贵阳乌牛早茶树的栽培管理水平,提高贵阳乌牛早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介绍茶树修剪的作用、贵阳乌牛早茶树修剪的原则、技术方法、注意事项及其科学采摘等。  相似文献   

9.
<正> 1 茶树修剪技术 1.1 茶树修剪时期 茶树最适宜的修剪时期是在根部营养贮藏量最多的季节。一般都选择在春茶萌发前的3月上旬或春茶结束后的5月中下旬,其中又以3月上旬为最好。 1.2 茶树修剪方法 1.2.1 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 直播茶园,在建园基础较好,  相似文献   

10.
<正> 茶园冬季管理主要搞好茶树的修剪、病虫防治、防冻等项工作。 1 茶树修剪 茶树经过一年或多年采摘后,树体较弱,生长枝细。鸡抓枝较多,消耗树体营养多,因此,应根据茶树长势进行冬季修剪和整修树冠。修剪时期多在12月中旬前进行为好。对生长势强、生长旺盛的茶树,剪去蓬面突出部分,使茶树冠面平整即可;对于有较多的“鸡爪枝”、细弱枝的茶树和产量开始下降的茶园,应进行深修剪。一般要求剪去茶树冠面8~10cm,并将“鸡爪枝”全部剪除,促使翌年发芽整齐。对茶树树势已经衰弱,生产能力下降的老茶园,应采取重修剪,剪掉树冠高度的一半(通常距地面45cm处进行水平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夏剪、冬剪两种轻修剪模式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月,叶蝉数量少,对茶树为害极轻,虫口密度以夏剪稍高于冬剪;在春茶结束后即实施夏剪,6~10月间其虫口密度明显低于冬剪,表明在叶蝉为害高峰期之前,采取轻修剪措施可有效控制虫口密度,减少虫害损失。不同轻修剪模式对茶叶产量影响较明显,夏剪的春、夏茶产量分别比冬剪高21.3%~36.5%、6.61%~26.3%,对茶叶品质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手扶式茶树修剪机是为丘陵山地茶园设计的一种轻小型、易操作的修剪机。在分析了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应用UG软件对手扶式茶树修剪机进行虚拟样机创建,并对虚拟样机进行了干涉检查以及结构强度和刀片工作性能分析,保证了该修剪机的设计合理性和实物样机的制造质量。  相似文献   

13.
曹雨  崔晓明  罗显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11-13312
[目的]研究修剪和施肥交互作用对低质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探讨修剪方式和施肥方式对低产低效茶园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4种修剪方法分别为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2种肥料分别为氨基酸肥和塔式生物肥,分析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结果]轻修剪结合施用有机肥可提高茶叶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重修剪结合施用有机肥可提高茶叶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叶咖啡碱含量。[结论]该研究可为低产低效茶园茶叶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茶园开垦的规划与选择、道路与水利设计、茶园施工等开垦技术,在茶树品种的选择、种植方法、幼龄茶树管理、土壤管理、茶树定剪等方面总结茶树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提高低产、低效茶园经济效益的修剪方式,在春茶结束后,对茶园进行了常规轻修剪、平行修剪、凹型修剪和凸型修剪,比较了不同修剪处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方式中,凸型修剪和凹型修剪能提高茶叶氨基酸、荼多酚、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降低咖啡碱含量,提高百芽重、单位面积鲜叶重及理论产量,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受害程...  相似文献   

16.
茶树营养芽形态依着生部位及育芽时期而异,芽类组成因修剪与不剪和季别的不同而有差别,外形差异较大的各类芽,其内部差异相对较小。构成茶叶产量的各类芽中,以枝条剪口下的第一腋芽或采摘小桩上端第一腋芽居多,生育强度最大。各类芽生育强度的总趋势为:冬芽>夏芽;顶芽>侧芽;定芽>不定芽。  相似文献   

17.
初始修剪高度对贵州苦丁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修剪试验,研究初始修剪高度对贵州苦丁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苦丁茶不同的初始修剪高度其苦丁茶黄酮、氨基酸和皂甙的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P<0.05)水平,对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70 cm初始修剪高度有利于提高贵州苦丁茶主要保健成分含量。不同的处理对苦丁茶产量也有较大影响,不修剪处理的苦丁茶各项生长指标均为最高;不修剪和初始修剪高度110 cm的苦丁茶产量较高。不同的处理对苦丁茶的各项生理指标也产生影响,其中对叶绿素及各组分含量、SOD酶活性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修剪高度70 cm的苦丁茶生理活性最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最强,为最适宜的初始修剪高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揭示再生对茄子产量的影响,试验以嫁接茄子为试材,采用三种密度(4.1万株/hm~2、4.8万株/hm~2、5.5万株/hm~2),三种再生方式(长截、中截和短截),日光温室吊绳栽培,探讨不同再生方式、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密植配合短截再生使茄子根系和茎生长增强,增加了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在植株体内的运输,从而使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修剪强度对茶树枝叶凋落物生物量及生态水文特性的影响,为茶园凋落物水文服务功能的定量化研究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年生黄观音茶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修剪与室内持水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量、计算3种不同修剪强度(0~20、0~15和0~7 cm)凋落物的生物量、持水、失水特性,并将其与时间的相关性进行拟合分析.[结果]3种不同修剪强度下茶树枝叶凋落物的生物量为1.75~2.49 t/ha.修剪凋落物最大持水率排序为中度修剪(121.33%)>重度修剪(113.69%)>轻度修剪(106.16%);重度和中度修剪处理(2.89和2.83 t/ha)的最大持水量显著高于轻度修剪处理(1.86 t/ha)(P<0.05);但重度、中度与轻度修剪最大失水量表现为中度修剪(0.84 t/ha)>重度修剪(0.73 t/ha)>轻度修剪(0.67 t/ha).修剪凋落物吸水速率在0.5 h内最高,表明其具有短时间内迅速拦截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形成的作用;凋落物的持水量、持水率、失水量、失水率与浸水时间(t)的最佳拟合方程为W=a+blnt;吸水速率、失水速率与时间(t)最佳拟合方程为幂函数V=atb.[结论]茶园成龄后,中度和重度修剪下枝叶凋落物的持水量差别不明显,但均高于轻度修剪,表明中度或重度修剪可提高茶园生态水文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