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适应了我国农业在经济体制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客观要求,它实现了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显著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它提高了农业的比较利益和劳动生产率,有效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是适应市场竞争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对于促进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产业化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适应了我国农业在经济体制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客观要求,它实现了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显著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它提高了农业的比较利益和劳动生产率,有效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是适应市场竞争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对于促进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3.
正一、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意义我国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业产业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使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它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又一伟大创举。(一)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成功的农业发展实践证明,农业要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型、低效益向现代化集约型、高效益转变,实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中产后各关联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我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的经营规模小,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不相适应。因而,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应以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建设,并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经营”的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农产品的加工化与品种化经营,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适应了我国农业在经济体制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客观要求,它实现了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显著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小规模生产与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仙居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这些以“合作社 农户”模式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发展,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发展农村合作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要解决我国当前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应对WTO的挑战,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合作经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想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公司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汉中农业的发展应该以龙头企业带动型,即公司加农户,或公司加协会加农户的生产模式达到农业的机械化经营和专门化管理,实现农业产业化。从而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连接,提高农村总体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使汉中从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迈进。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适应了我国农业在经济体制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客观要求,它实现了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显著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它提高了农业的比较利益和劳动生产率,有效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是适应市场竞争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推进农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适应了我国农业在经济体制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客观要求,它实现了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显著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它提高了农业的比较利益和劳动生产率,有效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是适应市场竞争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推进农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15%提高到30%左右,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产品生产与消费国家之一,但目前还不是世界畜产品的贸易强国。消费量大是由于我国人口多,贸易量小是由于我国的畜产品竞争优势小,竞争优势小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成本高。所以,要想提高我国畜产品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分析我国畜产品的成本构成,找出成本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降低成本,以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肉禽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已形成规模,2000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尽管中国肉禽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它依然不断向前发展。我国肉禽的饲养方式主要是国营集体饲养和专业户饲养。我国肉禽业的发展在地域上可以分为3个带,即东部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东部的产量占全国总产的60%以上,规模和技术优势较为明显;中部居中,但具有人力成本优势;西部的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0%,优势尚不明显。分3个地带来分析2种不同的饲养方式的经营效益,有助于发现我国肉禽业的优势所在,并促进我国肉禽业经营优势的扩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肉禽业不同饲养方式的效益分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肉禽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已形成规模,2000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尽管中国肉禽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它依然不断向前发展。我国肉禽饲养方式主要是国营集体饲养和专业户饲养。我国肉禽业发展在地域上可以分为3个带,即东部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东部的产量占全国总产的60%以上,规模和技术优势较为明显;中部居中,但具有人力成本优势;西部的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0%,优势尚不明显。分3个地带来分析2种不同饲养方式的经营效益,有助于发现我国肉禽业的优势所在,并促进我国肉禽业经营优势的扩展。  相似文献   

14.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业中畜牧业发展最快,己成为我国农业内部的重要产业。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在食品的供给和需求方而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畜牧业和畜产品生产的发展。现在人们消费畜产品的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木文将主要分析我国畜牧业生产系统的特征、我国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我国畜产品的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5.
杨剑  王俊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95-10497,1049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消费模式发了变化,在市场需求导向下,畜牧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依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约束,优化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是实现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山西省为例,建立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析了山西省畜产品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并在综合考虑消费拉动和环境约束的条件下,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测算出各类养殖业(生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关联度,从而确定其发展优先次序.结果表明:考虑到资源环境禀赋的边界,当各类畜禽养殖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在区域环境承载力内时,应优先大力发展奶业,稳定生猪生产,巩固肉牛生产,实行“节粮型”与“精料型”畜牧业并重的方针;当各养殖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已经超出了区域环境承载力时,则应优先发展肉鸡、蛋鸡,适度发展生猪、肉牛和奶牛,实行“环保型”与“生态型”畜牧业并重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
国外兽用抗生素减量化实践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用抗生素减量化行动对畜禽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兽用抗生素减量化行动起步较晚,目前尚无具体的行动指南,同时畜禽养殖环境差异较大导致全面推行也较困难。因此,在借鉴国际相关组织和畜牧业发达国家兽用抗生素减量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添加畜产品“减抗、无抗”标签,开展动物性食品兽用抗生素残留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养殖场与兽医关系网,指导养殖场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完善兽用抗生素使用监控管理网络,以期为我国全面开展兽用抗生素减量化行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需要有一大批熟悉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和国家有关法规,具有较强的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能力,具有较强科技创新与实践技能高级科技人才。据此要求,构建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拓宽了专业基础,体现了畜牧业产业化以及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突出了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中国畜禽粪便管理与利用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本研究统计1980—2018年国内畜禽粪便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并分析2000—2018年中央政府部门发布的关于畜禽粪便管理政策、规划及标准文件27份,以及各省市区政府发布的相关管理法规和标准78份。研究表明,1980—1997年中国(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关于畜禽粪便研究论文数量呈缓慢上升趋势,为1~23篇/年;但是,1998—2017年发表数量从28篇/年上升至688篇/年,说明畜禽粪便资源、利用和污染等受关注程度骤然提升。政策分析表明,目前在畜禽粪便政策管理中存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缺乏有效奖励机制、区域规划不合理、利用途径少成本高和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根据目前畜禽粪便生产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构建市场交易机制及加强技术产业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高质量发展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牧业对繁荣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民生活至关重要.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的发展概况,依据高质量发展目标综合研判畜牧业关键约束,系统化提出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策略.结果 表明:我国畜牧业生产规模显著扩大、产品结构日趋优化、生产方式稳步升级、发展理念明显转变,极大地丰富和...  相似文献   

20.
畜禽遗传资源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既是满足社会对畜产品消费多样化的需要,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当前,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投入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与科研机构等部门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不够、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相脱节等难点,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健全机制、科技创新、打造保护与开发利用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以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种类、质量的更高要求,不断增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综述了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