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品种前、中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稳且不早衰;茎秆硬挺,株型紧凑;耐涝抗倒,抗病性强,适于在高肥条件下种植。其突出特点是生长快、植株高大粗壮、有效株数多、竿麻率低、生物产量高,表现为纤维产量和茎秆产量高;纤维品质好,韧皮含量高,适于纺织和造纸兼用;  相似文献   

2.
该品种前、中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稳且不早衰;茎秆硬挺,株型紧凑;耐涝抗倒,抗病性强,适于在高肥条件下种植。其突出特点是生长快、植株高大粗壮、有效株数多、竿麻率低、生物产量高,表现为纤维产量和茎秆产量高;纤维品质好,韧皮含量高,适于纺织和造纸兼用;适应性广,在华南、长江流域和黄淮海产麻区种植均能获  相似文献   

3.
“中杂红316”红麻前、中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稳且不早衰。茎秆硬挺,株型紧凑。耐涝抗倒,抗病性强,适于在高肥条件下种植。其突出特点是生长速度快、植株高大粗壮、有效株数多、笨麻率低、生物产量高,表现为纤维产量和茎秆产量高。纤维品质好,  相似文献   

4.
油用向日葵(以下简称为油葵)是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在昌吉地区种植面积1万hm2以上,为了提高油葵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从2000年起我们开展了油葵新品种G101引种示范.试验表明,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茎秆坚硬,耐湿、喜肥、抗病,适于机械化栽培.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垄双行覆膜、大垄双行、传统小垄三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寒地春玉米(郑单958)茎秆糖分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主要作用因素的变化规律,同时探讨茎秆糖分生产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覆膜和大垄能有效的调节植株生长,提高单位面积生物量的积累和出汁率;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影响玉米茎秆糖分生产力的因素主要是取决于茎秆鲜重产量和种植密度;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茎秆糖分生产力的相关性呈显著水平,说明适宜的种植模式可以实现茎秆糖分生产力和子粒产量达到双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在川西平原种植密度对"蜀彩花1号"多彩花生茎秆性状、生殖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白底黑纹多彩花生"蜀彩花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5万,6.0万,7.5万,9.0万和10.5万穴/hm2共5个梯度密度的试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花生主茎长度和侧枝长度显著增加,主茎直径、茎粗系数、单株果实数、单株鲜果重、下针数、经济系数、百果重、百仁重和单株产量显著下降。群体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6.0万穴/hm2处群体产量达到最大值,与4.5万穴/hm2相比,6.0万穴/hm2群体产量显著提高14.64%。相关性分析显示,"蜀彩花1号"多彩花生的种植密度除与主茎长度呈正相关外,与其他茎秆性状、产量的主要指标均呈负相关,进一步证明结果可靠性。综上所述,种植密度是影响"蜀彩花1号"多彩花生茎秆性状、生殖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的种植密度可显著增加彩色花生的群体产量、经济系数,最终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浙粳优1578"在浙江省种植,表现为生长整齐、株高适中、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剑叶挺、穗大粒多、着粒密、米质优、熟期中等。为促进该品种在杭州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介绍"浙粳优1578"在杭州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播种、移栽、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割等环节,总结了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高产高糖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新疆灰漠土资源,通过对新高粱9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探讨和筛选适合新疆灰漠土种植的、糖—饲双高产能源型甜高粱优良品种.[方法]引进新高粱9号和新高粱3号(CK)进行种植比较试验,对两者的株高、茎粗、生物学产量、茎秆产量、籽粒产量和茎秆锤度进行检测分析比较.[结果]新高粱9号的锤度比对照无明显差异,但新高粱9号的株高、茎粗、生物学产量、茎秆产量、籽粒产量比对照有明显的优势.生物学产量最高达到了5 469.7 kg/667 m2,比对照高24.4;;籽粒产量平均363.3 kg/667 m2,比对照高33.5;.[结论]新高粱9号的株高、茎粗、茎秆产量、籽粒产量等农艺性状均高于对照,是很好的糖—饲双高产能源型甜高粱品种,适宜在新疆灰漠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化控措施对玉米高密度种植下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明确化控剂调控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机制,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玉米6叶期喷施玉黄金、吨田宝和壮丰灵,分析了玉米生长过程中农艺性状,茎秆力学特征,茎秆和根系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以及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结果表明,玉黄金、吨田宝和壮丰灵均显著降低了玉米株高、穗位高和重心高度,增加了第3节间茎粗,倒伏率显著下降,茎秆穿刺强度和弯折强度分别增加了8.1%~23.3%和7.8%~21.2%,茎秆和根系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产量增加了7.1%~11.6%,化控主要通过降低了玉米株高、穗位高,进而降低重心高度,同时增加茎秆的直径,增加茎秆木质素含量,提高了茎秆力学特征,从而降低倒伏率,增加了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正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玉米倒伏有茎倒、根倒及茎折。茎倒是茎秆长得细长,植株过高,基部组织强度差,遇暴风雨造成茎秆倾斜;根倒是根系发育不良,灌水及雨水过多,遇风引起倾斜度较大的倒伏;茎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嫩弱及病虫危害,遇风引起的茎秆折断。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茎倒对产量的影响最轻。1种植密度过大在玉米播种和玉米间苗定苗时,未做到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地保留适宜的种植密度,造成密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化控剂玉黄金对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以京农科828为试验材料,于玉米10叶期喷施玉黄金,分析玉黄金施用对玉米植株的生长指标、茎秆力学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玉黄金能够降低株高、穗位高,缩短节间长度,提高穿刺强度和抗压强度,从而提高抗倒伏能力,实现增产。玉黄金处理后,京农科828品种在60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高6.04%、17.09%和20.64%;在67 5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4.53%、13.77%和15.55%;在75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7.83%、15.84%和27.93%。化控剂玉黄金可以提高玉米茎秆的压碎强度和穿刺强度,改善春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和植株生长指标,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增加玉米产量,易于机械收获,为春玉米区玉米高产及实现全程机械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密度与谷子茎秆特性、产量性状及光合指标的关系,并明确黑龙江省谷子的适宜种植密度,以嫩选18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0万,40万,50万和60万株·hm-2共4个种植密度,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谷子嫩选18茎秆特性、抗倒伏性、光合指标及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之间谷子茎节数和茎鲜重没有显著差异;随密度增加,植株节间长度、株高、重心高度、茎秆倒伏指数呈上升趋势;茎粗、茎秆弯折力、光合指标显著下降;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密度为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6 425.0 kg·hm-2。说明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可以获得高产,但加剧了植株个体对资源的争夺,导致单株生长受到限制且加大了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13.
青贮玉米不同器官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是中国畜牧业良好发展的保障.建立玉米各器官与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筛选优良青贮玉米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完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法对16个青贮玉米杂交种进行分析,建立茎秆、叶片、苞叶、穗轴和籽粒对产量和品质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结果显示在乳线达到1/2时收获,各杂交种含水量平均值为64.38%,乳线1/2是青贮玉米最佳收获下限.茎秆和叶片干物质产量与全株干物质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秆和籽粒淀粉含量与全株淀粉含量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籽粒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全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茎秆比、叶片比和籽粒比对全株含水量直接相对作用较大;茎秆比对干物质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籽粒比对全株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直接相对作用较大;茎秆比对全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直接相对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4.
油纤兼用亚麻、俗称胡麻,种植历史悠久,主要产品是籽实和茎秆纤维,其籽实榨取的油脂广泛用于食用,医药,工业和航空业等;茎秆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应用极为广泛,经济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适合在连云港地区种植,生物产量、茎秆含糖量高的甜高粱品种,对引进的5个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BJ0602、 IMP-2的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茎叶鲜产量分别为7 425 kg/亩、8 468 kg/亩,茎秆鲜重分别为0.76 kg/株、0.85 kg/株,茎秆糖锤度分别为12.68%、11.43%,可作为连云港地区的醇用型适栽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14种不同品种青贮玉米为材料,采用机械全膜双垄沟播方式,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1)生育期长的玉米品种植株高大茎秆粗壮,产量更高;(2)紧凑株型品种较非紧凑株型单株鲜重和产量高;(3)株高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且两者与单株鲜重和干物质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茎秆粗壮高大的植株产量更高;(4)单株鲜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所试品种最适于该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饲用玉米是沁单712、中北410(包衣)、中北410(不包衣)、秦龙9号。  相似文献   

17.
葡萄拥有较高的栽培价值,由于葡萄结果早,产量高,一般在种植后2到3年即可开始结果,经济寿命长,如果栽培得当,经济效益甚高,而且繁殖容易,适应性强,耐旱,耐瘠,特别适于在丘陵山地等区域种植,所以在华东地区有着很大的种植市场.、但是如果不进行专业科学的防治措施,葡萄依然会由于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而无法正常生长,从而遭受损失.现就华东地区对于葡萄种植的痛虫害,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和对于葡萄种植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20份种植于马达加斯加的中国杂交稻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评价中国杂交稻在马达加斯加的生长特性,为中国杂交稻在当地种植与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并表现出极显著性正相关,而结实率通过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都通过有效穗数对产量造成较高的负效应。因此,结实率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多,株高适中并兼顾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品种更适于在马达加斯加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9.
科技短波     
《新农村》2016,(2)
正蓖麻油制备生物航油成功最近,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课题组以蓖麻油为原料成功制备航油。蓖麻油变成航油的核心技术在于催化剂。课题组首次以蓖麻油为原料,通过合适的催化反应技术实现"蓖麻油加氢",成功制备出高选择性生物航油。素有"懒汉经济"之称的蓖麻种植可以有效利用不适于粮食作物生长的盐碱地,产量高、成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种植方式与密度互作提高玉米群体生产力,为寒地地区玉米"粒秆两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寒地高淀粉玉米(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以及茎秆含糖量等因素的分析,得出黑龙江寒地高淀粉玉米"粒秆两用"最适的种植模式。[结果]大垄双行覆膜(C1),在较高密度下因其保水和保温等因素影响,更有利于改善群体冠层垂直结构,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使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升高,构建高光效生产体系,促进库源协调发展,增加光合产物的干物质积累,提高玉米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提高玉米产量和茎秆含糖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所以茎秆含糖量的提高不会影响产量;通径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和单株干物重对单株茎秆可溶性总糖影响较大。[结论]结合子粒高产和茎秆高能两方面因素,采用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方式和9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是高产、稳产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