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郑群瑞 《福建林业科技》2013,(3):143-146,227
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森林起源、悠久的保护历史、持续的演变历程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进行分析表明,万木林古森林具有独特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在人与自然和谐、森林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教育、生物生态研究、森林结构调整、科学合理利用、发展林下经济、水土流失治理和发扬林业精神等方面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并提出进一步发挥其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作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古树名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 ,胸径≥ 80cm的古树名木有 5 6 9株 ,隶属于 15科2 1属 2 9种。笔者对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的种类、种群数量、生态分布、树高和胸径等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了保护该区古树名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第  1 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四 ) 城市生态建设的质量研究廖福霖 (1)…………………………………………………………………“万木林”的生态伦理学思考———纪念建瓯万木林 6 0 0年俞新妥 (5 )…………………………………………………………蓝桉纸浆林综合培育技术研究蒋云东 ,张荣贵 ,李思广 ,等 (8)…………………………………………………………………林业产值结构的关联分析与产值预测杨细明 (11)………………………………………………………………………………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在长序榆苗高生长期划分中的应用赖文胜 (16 )……………  相似文献   

4.
调查和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固原市四县一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现状、成效及管护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管理机制、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固原市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治理与修复建议。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特殊的生态区位对整个长江流域和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需要,是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能给予重要生态功能区域、重要生态系统及关键物种更有效的保护。本文从范围识别、划分方法、区域类型及重庆五个功能区域的分布格局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划分,并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项目准入、预警监管、绩效考核及生态补偿等方面的管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重点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对重点生态公益林发展过程中在森林质量、管理管护、生态补偿、生态监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剖析.从生态公益林区位细化分类、动态监测、生态监测、重点管护及整体规划、提高重点公益林森林质量、创新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7.
殷小燕 《绿色科技》2012,(8):236-238
指出了旅游者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其生态意识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市场营销、景区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中国郑州绿化博览园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了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及其行为特征,从该景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旅游者生态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列举了灌木林的主要类型及生态习性,并从灌木林的生态意义、生态价值等方面提出保护和经营好灌木林的重要性,阐述了灌木林资源的经营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江苏扬州瘦西湖新区生态规划与旅游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永华  何昉 《广东园林》2007,29(1):26-31
从生态恢复的角度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瘦西湖新区进行生态结构、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及生态文化等方面概念性规划,并进而探讨新区生态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0.
宁夏隆德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及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隆德县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造林轻管护、监管不到位、偷牧毁林等问题,提出了今后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及管理过程中要加强森林抚育、规范移民区管理及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宫胁森林重建法恢复和再建山东森林植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介绍了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宫胁昭(Prof.Akira Miyawaki)创造和倡导的造林法-环境保全林重建法。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潜在植被和演替理论,其核心是用乡土树种恢复乡土森林植被(Native Forest by Native Trees)。该方法在日本,马来西亚,巴西和中国等国家,用于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在林的恢复,已经有近600个成功的例子。山东的森林覆盖率低,森林恢复了造林难度大,宫胁的森林重建法对于山东的森林植被恢复和重建将是很有借鉴和帮助的。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园的林相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育述  吴外 《广东园林》2007,29(Z1):33-36
随着市民的生活水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时尚,市民渴望森林进入城市,绿色进入家庭,健身游园的户外活动已成为时下人们一种共识和追求。市大屏嶂森林公园是我市目前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之一,是人们健身游憩和感受森林文化的好去处,也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生态绿洲。文章阐述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工程中的一些技术措施和建议,为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提供参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钱颖  张祥宝 《广东园林》2007,29(B04):75-76
东莞有4个自然保护区、16个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数量多、规划面积大、分布广,基本覆盖了全市各个区域,是植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的重要场所。生物资源的多少、质量好坏、生物多样性指数如何、野生动植物的濒危程度等直接反映建设森林公园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森林公园内生物资源的保护,贯彻“保护、繁育、改造、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对建设森林公园、保护和丰富现有生物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证森林公园的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地资源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础,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林地资源状况令人堪忧,很有必要加强对林地资源的管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森林生态保健区建设初探--以台州方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保健旅游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为依托、以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模式,它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们生态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而出现的一种深层次旅游消费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放松身心,得到身体和心理的科学调理,进而达到保健的目的.在分析森林生态保健旅游环境要素的基础上,以台州市方山省级森林公园的建设为例,在对项目建设地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方山省级森林公园开发森林生态保健旅游的思路,并对森林生态保健区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文化是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重要载体。文章阐述了文化、森林文化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的内在联系,提出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公园品牌,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推进生态旅游转型等加快森林公园建设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中在构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和障碍因子模型测算了我国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5—2016年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总体上经历了较差→中级→良好的演进阶段,并且由经济绩效大于生态绩效转变为生态绩效大于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增长趋势略高于经济绩效增长趋势;综合绩效水平最高的是吉林森工重点国有林区,而后依次是龙江森工重点国有林区、长白山森工重点国有林区和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影响森林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生态外部压力、经济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何海清 《广东园林》2009,31(4):67-70
从惠东县飞鹅岭森林公园入手,阐述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理念,并运用城市景观设计和生态学理论,结合当地实际营造一个具有客家文化主题、充满“人性化”、集生态与童趣于一体的城市游憩空间。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安吉竹乡国家森林公园也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原规划范围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生态红线存在交叉与重叠,亟需进行优化整合。文章从优化整合空间、确定发展定位、明确保护重点、提升资源价值4个方面论述了竹乡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策略,分析了调整森林公园经营范围的意义和必要性。文章认为,调整后的竹乡国家森林公园经营范围符合安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有利于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同时能够带动新增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新规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小班为基本研究单元,按起源分林龄对广东省肇庆市国有北岭山林场生态公益林碳储 量进行了研究。国有北岭山林场乔木林总碳储量为 278.0×106kg,其中生态公益林碳储量为 244.9×106kg。生态公益林中天然林在不同林龄间的林分间平均碳密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范围(25.24±1.02)~ (28.01±1.69)×103 kg/hm2;而人工林则存在显著的差异,以 20~40 a 林龄的林分最大,为(34.22±2.77) ×103 kg/hm2,其次为大于 40 a 林龄的林分,为(23.34±0.72×103kg/hm2。在 20~40 a 林龄的生态公益林中,人工林平均碳密度显著大于天然林,但在大于 40 a 林龄的林分中,则显著小于天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