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答:室外越冬和室内越冬,对越冬池的要求不同,室外越冬常常选择那些既大又深的湖泊或池塘作越冬池,而室内越冬则采用小而浅的水泥池来越冬。  相似文献   

2.
张铁山 《水产科学》1987,6(2):23-24
我们在1984年冬,选用吉林省伊通县寿山水库一浅水越冬池,参照“生物增氧越冬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鱼种越冬,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做好越冬前的准备工作 1、设备及物资准备 注水设备准备普通水泵即可。增氧设备应选择吸入式增氧机,功率3KW。备好测氧仪或化学测氧药物。如果鱼类越冬密度较大,还应准备增氧药,用于应急增氧,增氧药多选择过氧化钙。  相似文献   

4.
2009年冬季恶劣的天气,导致了辽源地区现有的鱼类越冬池塘、泡塘、水库、大水面等养殖水体冰封较差,“乌冰”现象严重。乌冰严重影响阳光透过冰层进入水中,从而大大降低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生物增氧的能力降到最低。水中溶解氧出现严重不足现象,会致使越冬鱼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高寒地区,鱼类越冬期长达150—180天。只有保证冰下水体溶氧充足,才能确保鱼类安全越冬。目前,鱼类越冬水体二般采用以下五种增氧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和检查指导鱼类越冬时,时而听到有个别渔民对生物增氧越冬技术还未全面了解和掌握,简单理解为生物增氧越冬技术就是冬天扫雪。我们在与其交流时强调指出,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也是不准确的。所谓生物增氧越冬技术,简单的说就是人为地为鱼类越冬创造出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  相似文献   

7.
由于种种原因,在2012年年底,我县的越冬水体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越冬户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全力抢救。经过全省水产专家和一线生产者的长期不懈探索,已经总结出了许多冬季增氧办法,在此予以列举,供大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达150天以上,最大冰厚可达80cm—100cm。越冬池塘封冰后,池水和大气隔绝,溶解氧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补充,而冰下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对搞好鱼类越冬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一、鱼类越冬过程中的关键技术1.原池越冬前的底质处理鱼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不单单是合适的水温,还有适宜的水质条件和溶氧水平。由于越冬阶段,鱼类的投喂量极少,产生的代谢产物及残饵对水质的影响也有限,对水体底层水质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池塘的底质。  相似文献   

10.
养殖场宜选择靠海岸、水源充裕、不受污染、交通方便、防台风、防海潮的地方造塘,尤以中潮线下为好,以尽量利用潮水进行灌溉。养殖场应具备良好的排注水系统,排灌分家。无潮灌能力的养殖场则应设置提灌系统和机械增氧设施。精养池塘一般面积为0.6—1.0公顷,中间培育池面积为0.2—0.3公顷,长宽比1:0.6,  相似文献   

11.
《渔业现代化》1984,(5):16-16
工厂化养鱼的设备和它的工厂化程度有关,一般可分为鱼池,水质净化过滤,增氧,温控,饲料加工和投喂,以及检测控制仪器等几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多年来的饲养,罗非鱼已是大家熟悉的品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生长快和对水温要求高,一般在14℃以下就难以生存。因此,上海地区在每年十月份就要把罗非鱼移入温室越冬。目前,多数单位均采用土法,使用土池,因没有排污设施,水质极易污染,成活率往往不高。  相似文献   

13.
答:我国对于鱼类营养科学的研究还刚起步。鱼类饲料的主要营养要求为:蛋白质、醣类、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要求能满足鱼类生长发育的需要。其中,蛋白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高密度养鱼中,鱼类养殖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鱼类克服低溶解氧的能力。氧在纯水中的溶解率,在0℃时最高,并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少。氧在水中的溶解率随着盐度增加而下降。在1升纯水中,盐度每增加9000毫克,则氧的溶解率大约下降5%,故在淡水中可以忽略不计。含氧水中的溶氧量应与大气均衡。水中的含氧量少于大气中的含氧量时,  相似文献   

15.
在集约化养殖中,溶解氧是调节鱼类生长最重要的变量。溶解氧的动力学主要受浮游植物密度的影响,而浮游植物密度主要由鱼类摄食率调节。因此,浮游植物的密度和低溶解氧发生的次数及其严重性,随着投饲率的增加而增加。鱼类的强化养殖最终受到投饲量的限制,向池塘投喂的饲料以不致导致氧的耗尽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