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蔬菜水果监测分析,虽然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提高,但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依然存在,共检出多种有机磷农药(甲胺磷、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甲拌磷、毒死蜱等)残留和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三唑酮、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等)残留。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由过去的单一高毒农药向多种农药残留超标方向发展,单一蔬菜样品中往往同时检出多种有机磷或有机氯农药。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浙江省台州市杨梅主产区流通环节的杨梅鲜果质量安全状况,分别于2018年、 2019年在台州的仙居、临海、黄岩等地共采集108个杨梅样品,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使用的35种农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进行多残留检测,结果表明,两年共检出8种农药残留,两种农药残留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0.9%和4.6%,其中,2019年比2018年检出的农药种类减少,且无超标样品。由于存在检出禁用农药及个别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建议从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完善果品检验监测工作、推行鲜果销售的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加强杨梅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杨梅放心消费。  相似文献   

3.
对四川省水稻及其根际土壤中主要有机氯农药六六六(BCH)和滴滴涕(DDT)残留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在抽检的10套样品水稻籽实中均未检出有机氯污染物六六六和滴滴涕,符合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而根际土壤中普遍检出滴滴涕农药残留,且德阳孝泉镇还检出六六六农药残留,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其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尚未超标,符合自然土壤背景值标准。建议继续禁用六六六和滴滴涕农药,并应间断性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尽快禁止食用性植物生产中使用三氯杀螨醇。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云南省38种蔬菜1779个蔬菜样品中甲胺磷等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结果显示,云南省蔬菜中有机磷农药超标率为7.76%,绿叶类蔬菜和白菜类蔬菜是云南省蔬菜超标的主要蔬菜类别,而根菜类蔬菜和薯芋类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未超标。不同取样场所类型中,蔬菜生产基地和超市的蔬菜超标率较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蔬菜超标率较高。从不同的有机磷农药种类来看,中度毒性农药毒死蜱和乐果在云南省蔬菜生产中使用最广泛;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氧化乐果、甲胺磷、对硫磷在云南省蔬菜中残留情况严重;甲拌磷未检出,甲基对硫磷未超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重庆地区市售代用茶的质量安全状况,在重庆大型超市及批发市场采集苦荞茶、苦丁茶、柠檬干各10个样品,对3种代用茶中的重金属含量、二氧化硫含量及31种农药残留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代用茶中共检出残留农药10种,多为未登记农药,但检出值普遍较低;添加剂二氧化硫的检出值为19~135 mg·kg~(-1);苦丁茶中重金属镉含量较高(3.33~9.67 mg·kg~(-1))。按相关标准判定,柠檬干样品中有二氧化硫超标样品2份、毒死蜱超标样品1份,其余代用茶样品均合格。目前关于代用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限量的标准尚不尽完善,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制定。  相似文献   

6.
扬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2年测定了主要蔬菜品种13种农药的残留状况,蔬菜农药残留平均不合格率为15.7%,因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占总超标的73%,因禁用的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占总超标的54%。比较了不同蔬菜品种、不同来源、不同季节的蔬菜安全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市售干香菇中农药残留和二氧化硫含量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在湖北、福建、山东、上海、北京等地采集了115个干香菇样品,评价干香菇中79种农药残留和二氧化硫含量情况。结果显示,干香菇中农药残留检出种类有11种,多为未登记农药,主要检出的是多菌灵和克螨特,但检出值普遍偏低,参照相关限量值判定均未超标。6个香菇样品中二氧化硫含量超标,超标率为5.2%,检出最大值为53 mg/kg。通过点评估方法对人群食用香菇二氧化硫的膳食暴露量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人群食用香菇二氧化硫的月摄入量处于安全水平内,风险较小,市售干香菇质量安全风险较小。为了保证干香菇的质量安全水平,应加强对香菇种植、加工和贮藏等环节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上海市地产芹菜的农药残留情况及慢性膳食摄入风险水平,对2017-2022年采集的500份上海市地产芹菜样品中82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利用@Risk7.6软件,对芹菜的农药残留情况和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进行分析,以向各级监管部门提供后续芹菜质量安全监测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500份芹菜样品的农药残留总体检出率为31.4%,合格率为99.0%;共检出29种农药残留,烯酰吗啉、啶虫脒、腐霉利、吡虫啉、多菌灵和噻虫嗪的检出率较高;检出5份不合格样品,超标农药为噻虫嗪、灭蝇胺、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和苯醚甲环唑。在检出的样品中,82.8%的检出农药未在芹菜上登记,51.7%的农药暂未制定在芹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52.9%的样品同时检出2种及以上的农药残留。在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中,高检出率农药的平均风险值为0.002 18~0.041 6,均远小于1,表明居民通过食用上海市地产芹菜摄入农药残留的慢性风险处于可接受的水平,但有关部门仍需加强未登记农药的监测,从而进一步保障芹菜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土壤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9,自引:13,他引:39  
董元华  张桃林 《土壤》2003,35(3):182-186
目前我国土壤和农作物中有毒物质的残留问题日趋突出。有机氯农药虽已禁用近20年,但通过某些食物链富集仍可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此外,残留农药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其中有机磷农药问题尤为突出。重金属残留超标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郊区、污灌区和矿区农产品,尤其是城郊蔬菜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硝酸盐积累主要在农业集约化地区,尤其是塑料大棚等保护地问题比较普遍。农产品中的有机氯残留、重金属残留以及硝酸盐积累均与土壤污染有密切的关系,土壤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应尽快开展全国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建立长期性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并加强土壤中环境激素类的研究和监测,修订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基于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与评价方法。同时制订土壤质量修复和保护规划,并完善有关立法,实现土地资源由数量管理向数量与质量管理并重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0.
2018—2020年,对重庆市蕹菜的农药残留风险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分析,选取蔬菜生产12个代表性区县的蕹菜生产基地和主要集贸市场,开展了蕹菜中氧乐果、氟虫腈等问题突出禁限用农药和常规农药的生产调查。结果表明,69种农药一共检出了26种,农药的检出率为37.68%,有55个蕹菜样品中检出了各种农药,样品的检出率为47.01%;综合评价,在夏秋高温高湿病虫害易发难防的环境条件下,相较于其他高危高敏感叶类蔬菜,蕹菜合格率已属于较高水准。分析认为蕹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有:蔬菜限用农药超标;违规或不合理地施用农药;片面追求防治效果,农药混用、滥用普遍;连作障碍诱发病害日益严重。提出提升蕹菜质量安全水平建议:加强蕹菜绿色生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攻关;制修订相关农药的限量标准;加强蕹菜的安全监管;尽快将蕹菜纳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试行范围;加强消费者对蕹菜农药残留的科学认识,引导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NY/T 761-2004(农业行业标准)用于蔬菜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样品基质干扰问题,根据NY/T 761-2004分析众多蔬菜样品,结合气质联用技术,评估蔬菜样品基质对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分析的干扰。结果表明,用NY/T 761-2004检测蔬菜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时,绿叶菜类、白菜类、瓜类、茄果类、豆类、薯芋类和根菜类蔬菜几乎没有样品杂质峰,有机磷农药测定不受干扰;甘蓝类蔬菜(如紫甘蓝、甘蓝和西兰花等)有显著的样品杂质峰,敌敌畏、甲胺磷、甲拌磷和甲基毒死蜱等测定常受干扰;葱蒜类蔬菜(如蒜、葱和韭菜等)有较强的样品杂质峰,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测定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12.
关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连云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实例分析,认为"构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农药残留监测技术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平台,推广农产品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对接"等方式,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残检测是农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凭借快速、省力、成本低、好操作和携带方便等优点,适合生产基地点多、面广的现状,得到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基层农业监管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以公正、公平、准确以及科学的农药残留检测数据为依据,为产地准出监管把关,为农业生产安全监管提供有力保障。基于此,详细分析了基层农业监管机构推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长期以来一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其杂质干扰多,残留含量低,传统的提取方法常常因为无法将杂质分离而影响检测结果。由于食品中杂质种类众多,农药的种类繁多且理化性质各异,新型农药日益涌现,所以对样品的前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 and Safe)作为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由于具有快速、简单、廉价、有效、可靠、安全的特点,成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在多种农药、医药、兽药的气相或液相色谱分析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国内外对QuEChERS法在各类食品以及其他动植物性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和方法的改进进行了综述,并对QuEChERS法在今后农药残留检测的应用前景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仍以个体农户生产为主的生产模式,一是由于生产者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在生产过程中乱用、超范围使用农业投入品和未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而进行采收;二是由于农资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在农资产品质量的信息掌握方面存在严重不对称性,致使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在社会上造成了比较多的质量安全问题。实践证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安全生产到农产品市场准入等"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对农产品、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实施检测的重要技术支撑体系。本文就东海县农产品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10月,主要开展农业标准、检测技术、农产品质控、农药应用评价、产地环境污染监控等方面研究。拥有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方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浙江省农药残留检测与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技术标准综合研究基地,与其他单位共建有中美食品安全与农用化学品残留合作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成立于2D02年10月。主要开展农业标准、检测技术、农产品质控、农药应用评价、产地环境污染监控等方面研究。拥有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农业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方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浙江省农药残留检测与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技术标准综合研究基地,与其他单位共建有中美食品安全与农用化学品残留合作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残留的极性中毒事件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农药残留分析是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和进出口企业利益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检测2方面对近5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讨论,主要探讨了前处理中的QuEChERS方法的应用、改进和发展,以及仪器检测手段中串联质谱的应用现状及高分辨质谱的应用前景,最后对农药残留分析这两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对西安市9个区县生产的200批次鲜食葡萄进行了58种农药残留风险检测摸底,分别用%ADI和%ARfD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200批次样品中有196个样品有检出,共检出12种农药残留,均未超标。检出的12种农药残留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值为0.068%~0.18%,平均值是0.053%;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值为0.18%~10%,平均值为3.41%。根据残留风险得分,12种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得分共分为3类,分别是高风险农药(1种)、中风险农药(3种)、低风险农药(8种)。按风险指数排序,高风险样品所占比例为0,中风险、低风险、极低风险样品所占比例分别是4.5%、 41.5%、 54%。检出的12种农药残留中,吡虫啉、联苯菊酯、虫螨腈、阿维菌素4种农药尚未在葡萄中制定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烯酰吗啉、嘧霉胺、腐霉利、甲霜灵、啶虫脒的MRL值过严,异菌脲的MRL值过松,多菌灵、苯醚甲环唑的MRL和eMRL基本相同,制定合理;建议烯酰吗啉、嘧霉胺、吡虫啉、腐霉利、联苯菊酯、虫螨腈、啶虫脒、甲霜灵、异菌脲、阿维菌素在鲜食葡萄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设为22、 22、 6.5、 11、1.5、 3.5、 7.5、 9、 6.5、 0.5 mg/kg。  相似文献   

20.
生鲜农产品不同于居民日常食用的其他类别食品,其有着极鲜明的特征,可以说,农产品在我国居民食品构成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是农业强国,在我国居民日常饮食中,生鲜农产品的频次和数量上都位居第一,生鲜类的农产品同时也是受农药残留威胁较为严重的一类初级农产品,因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就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监管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保障正常农户生产行为有效进行、切实铲除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一大路径。基于此,以蔬菜为例,从农户、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等角度,对政府对农户施药行为应设定的监管力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监管蔬菜农产品药物残留方面的不同处罚措施下,抽次检查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生鲜农产品,尤其是以蔬菜为主的易残留药物的农产品生产,务必要使农户自觉遵守农药操作规范、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