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鳝种苗是关键.笔者通过对各地养殖的黄鳝品种加以实验比较得出:黄鳝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益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选购黄鳝种苗致关重要.我国黄鳝品种较多,现推荐几种以供选择: 1、深黄大斑鳝 深黄大斑鳝,该黄鳝体型细长,并成圆型,身体匀称,颜色深黄,在全身分布着不规则的褐色大斑点.养殖实验表明,深黄大斑黄鳝,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饲养1年个体可达300克,肉质细嫩,品质好.人工养殖黄鳝,深黄大斑鳝是好的黄鳝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一、苗种选择是关键1、品种选择a.深黄大斑鳝。该黄鳝体形细长,呈圆形,身体匀称,颜色深黄,全身分布着不规格的褐黑色大斑点。深黄大斑黄鳝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每公斤生产成鳝的增肉倍数高达5~6倍。个体大,饲养1年可达300克,肉质细嫩品质好,为上等养殖好苗。b.金黄色小斑鳝。该黄鳝体型细长较匀称,身体颜色浅金黄色,全身分布着不规格的细密黑褐色小斑点。该鳝对环  相似文献   

3.
张晓丹 《新农村》2006,(3):18-18
人工养殖黄鳝的鳝种主要是从市场上购买的野生黄鳝,必须严格挑选。目前各地养殖的鳝种中,深黄大斑鳝体色深黄、体形细长,有褐黑色大斑纹,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人工养殖;浅黄细斑鳝在自然界数量较多,体色浅黄,有细密的褐黑色斑纹,适应性较强,鳝种来源广;体色青灰的黄鳝,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度较慢,体形相对较小,一般不宜选作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4.
人工养殖黄鳝.苗种主.要从市场上购买野生黄鳝苗种,必须严格挑选.最好直接从捕捞者手中选购笼捉或锹刨的黄鳝作为苗种。目前,各地养殖的黄鳝苗种中,深黄大斑鳝体色深黄,身体细长.有褐黑色大斑纹,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个体较大,最适合于人工养殖;浅黄细斑鳝在自然界中数量最多,体色较黄.有细密的褐黑色斑纹,生命力较强,苗种来源广:体色青灰鳝适应环境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度较慢.个体相对较小.一般不宜选作人工养殖的黄鳝苗种。  相似文献   

5.
人工养殖黄鳝,苗种主要从市场上购买野生黄鳝苗种,必须严格挑选,最好直接从捕捞者手中选购笼捉或锹刨的黄鳝作为苗种。目前,各地养殖的黄鳝苗种中,深黄大斑鳝体色深黄,身体细长,有褐黑色大斑纹,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个体较大,最适合于人工养殖;浅黄细斑鳝在自然界中数量最多,体色较黄,有细密的褐黑色斑纹,生命力较强,苗种来源广;体色青灰鳝适应环境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度较慢,个体相对较小,一般不宜选作人工养殖的黄鳝苗种。  相似文献   

6.
一、体色目前,各地养殖的鳝种从体色上大体分为3种:第1种是深黄大斑鳝,体色深黄、体形细长;也有褐黑色大斑纹,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人工养殖。第2种是浅黄细斑鳝,体色青黄,有细密的褐黑色斑纹。这种鳝种在自然界数量较多,适应性较强,鳝种来源广,适合人工养殖。第3种体色青灰的黄鳝,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弱,生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7.
发展黄鳝的人工养殖 ,首先要有好的黄鳝种。不同黄鳝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益是不同的。因此 ,在挑选优质野生鳝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苗种品质要优良常见的黄鳝品种有 :深黄大斑鳝体型细长呈圆形 ,体匀称 ,颜色深黄 ,全身分布不规则的褐黄色大斑点。这  相似文献   

8.
黄鳝属温热带鱼类,分布很广,无论大江南北,凡有水源的地方,都有黄鳝的分布,野生黄鳝的品种很多,但近年来,环境恶化,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人工养殖的黄鳝以深黄大斑鳝和金黄小斑鳝为主,因黄鳝营养丰富,市场上供不应求,近年人工养殖黄鳝已成为养殖脱贫致富的好门路。每年春节前后黄鳝销售价格最高,但黄鳝必须安全越冬才能有这种好的经济效益。一、黄鳝养殖池带水越冬法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就要把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  相似文献   

9.
<正> 1.品种选择 首选品种应是深黄大斑鳝,其生长速度最快,品质优良,适应性最强,是养殖品种中最理想的品种;其次是浅黄细斑鳝,其生长速度较深黄大斑鳝略慢,品质优良,适应性也较强。不论选择哪个品种,放养的鳝苗品种应单一,不能混杂养殖,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2.鳝池建设 选择避风向阳、水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人工养鳝成功率较低,许多养鳝者均告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工养鳝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成熟。欲使养鳝成功,关键要掌握先进适用的养鳝技术。本地科技示范户、养鳝大王杨金尧和匡运喜,几年来潜心钻研黄鳝养殖技术,将水泥池养黄鳝的经验和报刊上介绍的围箱养黄鳝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取得成功。现将他们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苗种优 不同种和质量的黄鳝生长快慢不一,快速养鳝应选择体色深黄、有大黑斑的笼捕鳝苗,且无病、无伤、无药害,体表粘液正常,反应敏感,挣逃力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箱养鳝的不断发展,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创新养殖模式已成为提高网箱养鳝的重要手段.黄鳝二年段创新养殖模式,即当年收购的鳝种饲养至次年底出售,与一年养鳝模式相比,提高了成鳝规格,提升了鳝鱼的利用品质和市场价值.为什么农村中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3.
<正> 养黄鳝种苗是关键,怎样得到好的品种好的种苗,是黄鳝养殖成功与否。笔者从事黄鳝养殖中,对各地养殖的黄鳝品种加以实验比较。这些黄鳝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长速度、养殖效益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选购黄鳝种苗必须注意。我国各地分布黄鳝品种较多,现将主要四种种群的特征和养殖效益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华垸村一组农民赵显富,将自家屋旁一块867m~2的水田,栽秧养鳝获得稻、鳝种养双丰收。2002年5月份,赵显富投放黄鳝苗375kg(规格10~30g),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和管理,到9月底,他已起捕成鳝1180kg,收割稻谷692kg,比以前没有养鳝多增收180kg,除去投入成本开支16700元,纯收入达20000元。他总结出稻田养鳝是一种充分利用水稻田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因为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饲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荫物,水田的深度也正好符合黄鳝的生长;黄鳝在田中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既有利于水稻生长,又可减少水稻病虫害。他的具体做法是: 1 稻田耕整:每块养鳝稻田最好是1334m~2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鳝由于比较效益可观,已为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青睐。但由于黄鳝的种苗、饲料、饲养、病害等方面受市场和技术的制约,实际上网箱养鳝也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养殖项目。如何规避养鳝风险,提高网箱养鳝效益,本人总结出如下三条途径。1、自繁自养解决种苗目前养鳝户使用的种苗绝大  相似文献   

16.
一、自行捕捞种苗养殖者自行捕捞是选择优良鳝苗的好方法之一,对捕回的黄鳝要进行严格优选,未中选者立即出售,选中的可分级留养。一般深黄大斑鳝是最好的鳝种。捕捞方法以笼捕为好。笼捕时应注意两点:其一是蚯蚓作诱饵为佳,每支笼可在一晚上取鳝2次~3次;其二是捕鳝笼入水时一定要将笼尾稍露水面以便黄鳝在笼中吸呼空气,否则会全闷死或患上缺氧症。如果要购买别人的黄鳝,可用4%的食盐水选用鳝苗。方法为:将鳝苗放入4%食盐水中,会有三种现象。一种为狂蹦乱跳型,多为有伤的黄鳝;一种为安静型,用手去抓,一抓即着,多为病鳝…  相似文献   

17.
张德珠 《农家科技》1998,(10):19-19
<正> 1.收捕黄鳝。人工养殖黄鳝,越冬前要进行收捕清塘,收捕方法有:①用竹鳝笼(进口有倒钩刺,鳝易入难出)若干,内放猪肝、虾、蚯蚓等诱饵,置塘四周或底部,夜置晨取;②可用2~4平方米的网片置入水中,网片正中置黄鳝喜食的饵料,  相似文献   

18.
用稻田养鳝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饲养技术,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饲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荫物,水田的深度也正好符合黄鳝的生长;黄鳝在田中钻洞松土, 捕食害虫,既有利于水稻生长, 又可减少水稻病虫害。利用水稻田种养相结合的具体做法如下: 1稻田耕整 每块养鳝稻田最好是1 334平方米以内,且水源充  相似文献   

19.
<正> 在近年的名特优鱼类养殖中,黄鳝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然而,目前人工养鳝成功率较低,许多养鳝者均告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常规的池塘养殖水温变化大,黄鳝极易发生多种疾病,且黄鳝冬眠影响常年养殖。 黄鳝的生活适温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4~28℃。利用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鳝,不需专设采暖设备,在春、  相似文献   

20.
一、黄鳝出血病1.症状鳝体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出血斑,形如绿豆大小至蚕豆大小不等,有时呈弥漫性出血,以腹部最为明显,逐步发展至身体两侧及背面。将病鳝尾部提起倒置,鳝口腔有血状液体流出,肛门红肿、外翻。24小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