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分蘖期、破口前、抽穗期等不同时期使用20%赤霉酸可溶性粉剂(金哥)对水稻生长的调节作用、对水稻株高及抽穗情况的影响,明确了其使用剂量、使用时期、增产效果及对水稻生产的安全性,为20%赤霉酸可溶性粉剂(金哥)的示范推广提供真实的田间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0%赤霉酸可溶性粉剂(金哥)单株水稻分蘖可增加1.5~2.0个,水稻的株高可增加1~3 cm,可促进水稻提早成熟2~3 d,增产7.3%~8.9%。  相似文献   

2.
刘洋 《吉林农业》2006,(8):11-11
水稻从抽穗到成熟的过程称抽穗结实期。此期经历出穗、开花、灌浆、结实等时期,是决定结实率、粒重以及最终产量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中心是攻粒重和促进成熟。在穗多粒多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粒饱,减少空粒和秕粒,在霜前充分成熟,实现高产。1、施肥酌量水稻抽雄期追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生长过程中籽粒水分状态和横向弛豫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观察水稻抽穗到成熟过程中籽粒水分状态的变化,探讨淀粉、蛋白质的积累效应对前者的影响,为水稻品质形成规律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抽穗后63 d内的"越光"有机稻间隔采样,测定籽粒的百粒重、硬度、水分含量、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比较水稻在抽穗后不同生长时期的整体品质变化,通过LF-NMR测定的横向弛豫参数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籽粒中的水分动态,探讨水稻品质形成过程与水分状态的相关联系。【结果】在抽穗后7—14 d百粒重和淀粉含量增长速率最快,两者表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籽粒硬度分别与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都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分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分含量在抽穗后7—56 d从57.16%呈指数型下降到22.39%。淀粉含量在抽穗后42 d内呈"S"型曲线增长至50.47 g/100 g湿基。蛋白质含量在抽穗后7—49 d线性地增长至峰值6.56 g/100 g湿基。总体而言,水稻籽粒在抽穗后49 d左右整体品质已经形成。LF-NMR反演图谱表明在抽穗后7 d内籽粒部分水分往高自由度方向移动。抽穗后7—21 d,反演曲线整体向左迁移,表征流动性最弱"结合水"的T2b峰出现,表征束缚水的T_(22)峰发生峰的分化现象。4种横向弛豫时间T_(2b)、T_(21)、T_(22)和T_(23)随生长时期而减小,水稻籽粒中的整体氢质子自由度在逐渐降低。抽穗后21 d左右,"结合水"的峰比例超过束缚水和自由水的峰比例总和。籽粒内的水分含量和横向弛豫参数(T_(2b)、T_(21)、T_(22)、T_(23)、A_(2b)、A_(22)和A_(23))都随生长时期极显著地变化(P0.01),而且淀粉和蛋白质积累与前者变化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尤其是淀粉充实胚乳细胞,水分子被淀粉颗粒包围或与其中的亲水基团氢键作用,使得整体水分状态向"结合水"的方向迁移。基于对横向弛豫信号的主成分分析,发现抽穗后42 d内不同生长时期的籽粒水分状态差异显著,42 d后整体趋于稳定。【结论】水稻灌浆期间,籽粒内部水分状态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积累显著相关;"结合水"的比例逐渐上升,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比例显著下降;利用LF-NMR技术可以有效分析抽穗后不同生长时期籽粒的整体水分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抽穗结实期是指从抽穗到成熟的这段时期,包括抽穗、开花、灌浆、成熟。一般需要35~45天,营养器官生长基本停止,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转移到米粒的形成和充实,是决定结实率高低和千粒重大小的关键时期。水稻进入抽穗结实期,实粒数还在变动中,千粒重正在形成,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增粒增重,防止空秕粒,措施应抓好"以气促根,以根保叶,以叶养粒",防止早衰、贪青、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抽穗结实期指从水稻抽穗到谷粒成熟。一般早熟品种约需25~30天,中熟品种需30~35天,迟熟品种40~45天左右。一、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1、生育特点:这时期叶片生长停止,颖花各部已发育完成,茎秆伸长在抽穗后也达最高度,生长中心由前一段的穗分化转为米粒生长。生理代谢以碳的代谢占优势,籽粒2/3的积累干物质是来自开花后绿叶的光合产物。此时期是决定实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穗,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抽穗结实期指从水稻抽穗到谷粒成熟。一般早熟品种约需25~30天,中熟品种需30~35天,迟熟品种40~45天左右。一、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1、生育特点:这时期叶片生长停止,颖花各部已发育完成,茎秆伸长在抽穗后也达最高度,生长中心由前一段的穗分化转为米粒生长。生理代谢以碳的代谢占优势,籽粒2/3的积累干物质是来自开花后绿叶的光合产物。此时期是决定实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穗,  相似文献   

7.
一、播期的确定抽穗一成熟期群体光合生产积累力决定了水稻的产量,必须把抽穗成熟期安排在最佳的气候条件下,称最佳抽穗结实期。水稻在最佳抽穗结实期开花结束可获得最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水稻冷害,是指水稻遭遇生育最低临界温度以下的低温影响,从而导致水稻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而造成减产的灾害。根据受害时期的不同,可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一、水稻冷害的类型和特征 1、延迟型冷害水稻在营养生长期,有时也包括生殖生长期,在较长时间内遭遇较低温度的危害,削弱了稻株的生理活性,使生育拖后,抽穗开花延迟,不能充分灌浆成熟而导致显著减产。也有前期气温正常,抽穗并末延  相似文献   

9.
绪言在水稻抽穗开花期,关于低温与不育,寺尾等(1940)指出:开花机能越是成熟的颖花对低温敏感性越高,受精以后既使遭受低温也可能结实,雄蕊比雌蕊更易受由抽穗开花期的低温造成的障碍。近滕等(1941)认为抽穗开花期如果遇低温寡照就容易发生不育.SATAKE et al.(1983)推断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有机污染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水稻品系哈04-34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水稻生长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任意浓度各有机污染物处理都抑制水稻的生长发育,均表现为拖后抽穗、延缓抽穗进程、延迟成熟等症状。硝基苯和氯苯处理能使水稻移栽成活率下降、推迟返青;萘高浓度(97.2 mg/L以上)处理能够降低移栽成活率,成活率仅达90%。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由于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造成水稻植株提前枯死,空秕率增加,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2.
气温对水稻生育模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2003、2004 年两年的气温观测和水稻各生育内的重量数据,通过气温对水稻生育模型的影响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积温的不同直接影响水稻干重 S型曲线的拐点,拐点时间主要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的作物干物质增长速度最快;抽穗、开花、灌浆期温度的变化对水稻的影响大;积温的变化与源(叶)的变化呈正相关,与库(穗)的变化呈负相关;随着积温的减少,育苗播种和插秧均推迟,而穗分化、抽穗和成熟提前。  相似文献   

13.
水稻穗期是指水稻一生中从抽穗到结实成熟的生育时期,在四川省杂交中稻一般历日30天左右,此期是决定稻穗实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穗期田间管理,是夺取水稻丰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移栽,经过返青、分蘖、拔节营养生长阶段,晒田复水后,水稻进入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生殖生长阶段,这一时段的肥水管理对早稻的最终产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幼穗分化、抽穗灌浆、成熟落黄阶段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7,(14)
<正>水稻生育后期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搞好稻田后期管理是丰产丰收的保证。1水稻生育时期的划分水稻从播种到收获,要经过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灌浆、成熟等过程,水稻生育期指从出苗至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天数。在整个生育期中,依水稻所经历的不同生育过程,又把生育期分为不同的阶段。水稻的生长包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前者进行根、茎、叶营养器官生长,后者指穗、颖花、果实  相似文献   

16.
水稻抽穗结实期是指水稻从抽穗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一般需要35~45d,是水稻灌浆壮籽形成产量的过程,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转移到米粒的形成和充实,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本文介绍了水稻抽穗结实期对稻米品质形成的重要性,提出应加强该阶段的施肥、灌溉、防虫等田间管理措施,抓住最佳生长期,确保丰产高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油菜收获后不同时期直播各种类型的杂交水稻品种,研究播种期对杂交水稻叶片生长速度和抽穗进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播种期对杂交水稻叶片发育和抽穗进程影响显著,推迟播种会缩短穗发育时间;冈优725和B优827抽穗进程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抽穗结实期指从水稻抽穗到谷粒成熟。一般早熟品种约需25~30天,中熟品种需30~35天,迟熟品种40~45天左右。1.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1.1长势长相指标:高产水稻后期长相是保持一个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和相应的单茎绿叶数。要求绿叶数在开花后20天内,每个有效蘖仍能保持3~4片绿叶,叶面积指数4~5。完熟期,要求粳稻保持2片,籼稻要求1~2片或剑叶及倒二叶不全黄,叶面积指数2左右,直到成熟。水稻抽穗结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结实期是指从抽穗到谷粒成熟,一般中熟品种需30~35天。此时期是决定实粒数及粒重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穗、攻粒、增重、防秕。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已发生的气候变化对四川盆地水稻生产的影响。应用1981-2009年四川盆地22个站点的水稻观测数据及与其对应的气象观测数据,对水稻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乳熟期的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日降水量和平均日照时数与水稻空壳率、秕谷率和千粒重建立统计回归关系,分析气象要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盆西平原区(Ⅰ)空壳率随抽穗扬花期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减少,随拔节孕穗期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抽穗扬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平均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减少;盆中浅丘区(Ⅱ)秕谷率随乳熟期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降低;盆南丘陵区(Ⅲ)空壳率随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的升高而增加,千粒重随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平均日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气象要素对盆东平行岭谷区(Ⅳ)的影响较小。由此说明,影响四川盆地水稻空壳率的主要生育期为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影响秕谷率的主要生育期为灌浆乳熟期,影响千粒重的时期主要为拔节孕穗期;干旱对盆南丘陵区(Ⅲ)拔节孕穗期水稻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较大,与气候变暖相应的高温危害对四川盆地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为准确评估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造成的影响及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