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生产优质李的地理气候条件,是我国李优生区之一。从2000年开始,甘肃省农科院果树所从国内外引进李品种40多个,经过5a(年)的精心管理和观察,认为大李特早红、新引3号和安哥诺等李品种在兰州地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果实经济性状表现突出。现将引种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晚熟杂交杏李良种——风味皇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李品种风味皇后属杏和李的杂交种,2004年从山东引入甘肃省武山县渭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试验栽培,通过几年栽培观察,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果个大,整齐度好,色泽美观,品质优,丰  相似文献   

3.
2010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引进赛欧、太白、西北雪玉60、赛亚4个花菜新品种与2008年引进的高产品种曼特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赛欧、太白、赛亚3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商品性佳,对甘州区气候适应,可以作为春、夏茬栽培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朝阳属辽西冷凉半干旱地区,李子栽培较少,且品种单一。为了丰富品种组成,满足人民生活和市场的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优良李品种,我所自1974年以来开始李品种的引种试验。经十几年观察表明,由北京引进的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鲜食葡萄消费趋向于大粒、无核品种,大粒、无核鲜食葡萄品质好、食用方便、市场售价高,其收益是有核葡萄的2~3倍,发展前景广阔.甘肃省河西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且有灌溉条件,十分有利于葡萄的生长,敦煌地区具有生产优质葡萄的生态条件,被国内专家公认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区之一.引进品质优良的大粒、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及先进栽培技术,有利于发挥甘肃省的自然优势与区域优势,将对甘肃省鲜食葡萄品种结构调整及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2000年从国内外引进了30多个无核葡萄品种,开展鲜食无核葡萄新品种筛选试验,现将从中筛选出的8个表现较好的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我市及周边地区李、杏设施栽培品种更新换代需要,凌源市农村经济发展局与四官营子果树站自2002年以来,引进15个李品种和6个杏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经过几年来的观察,筛选出适宜我地区栽培品种4个,其中李有大石早生、长李15,杏有凯特和金太阳。  相似文献   

7.
我县自 1 997年开始大面积引种栽培布朗李。因引种仓促 ,品种杂乱及土壤、气候等因素影响 ,大部分品种商品率极低。只有黑琥珀、蜜思、玫瑰皇后李等几个品种适应在永新栽培 ,但这些 3~ 4年生的结果幼树普遍存在开花多、结果少的现象。为提高座果率 ,作者于 2 0 0 0年采用植物激素对黑琥珀李进行保果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为上海溶剂厂生产的粉剂赤霉素和昆明云大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水剂云大 1 2 0。试验于 2 0 0 0年 3月在高桥楼镇南方果园进行。土壤为红壤土 ,土层深 1m以上。试验品种为 4年生…  相似文献   

8.
皇家宝石李是1997年从浙江省北山李类研究所引进的李品种,定植在重河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经过7~8年的试验观察,该品种表现为适应性强,枝干抗病性能好,果实品质上等,丰产稳产,是一个综合性状良好、在当地有发展前景的国外李品种之一。现将其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是全国葡萄最适生长区之一,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少雨,特别适应葡萄的种植。但是长期以来,全省的葡萄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早熟葡萄品种,更是缺乏。为了改善葡萄鲜果市场供应,适应我省鲜食葡萄品种更新换代的需要,推动我省葡萄产业的发展,1998年甘肃省农科院果树所引入大粒、鲜食葡萄品种,经多年的栽培观察,初步筛选出京秀、矢富罗莎、奥古斯特、6-12、维多利亚等6个优良早熟葡萄品种,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为丰富和优化福建省果树树种和品种结构,促进福建省落叶果树的发展,我们于1998年从浙江省新昌县果树场和江西省进贤县外资办果树良种场引进5个黑色李品种及2个红色李品种,对其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树体适应性与抗逆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合福建省栽培的优质李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作者于2000年春从甘肃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引进了22个梨品种(系),试栽于甘肃陇东地区的静宁县,经过4a(年)多的引种试验观察,筛选出适合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栽培的4个梨品种(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斐  杜萍 《北方果树》2001,(5):38-38
奎屯是新疆李子的主要产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当地的李子主要是一些抗寒直立品种.随着栽植面积的扩大和市场因素的影响,部分品种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从李子育种和生产两方面考虑,于1993年从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国家李杏资源圃引进2些国内外李优良品种,通过观察,其中美丽李表现早果、丰产、个大、早熟、品质优良等特点,是一个优良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李属品种资源对细菌性穿孔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4年在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对我国李属8个种31个品种或类型,通过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和人工接种,进行抗细菌性穿孔病的鉴定。结果表明:在12个中国李的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其中绥李3号和早红李属于抗病品种;在5个欧洲李的品种中,大玫瑰和爱琴属于中抗品种;供试的6个美洲李、杏李、加拿大李的品种均属于感病或中感品种;乌苏里李、黑刺李、樱桃李的红叶李变种是免疫品种;4个属于杂种李类型的品种中,三塔玫瑰、阿伯特属于中抗品种。  相似文献   

14.
“新大坪”马铃薯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青岚乡大坪村农户冉珍1996年从自家种植的全省马铃薯区试材料中发现的一个优良材料,后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生产示范、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送样等工作,2005年12月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5.
从引进的21个外国李品种中筛选出中熟品种玫瑰皇后李进行集中栽培。经6年观察看出:该品种平均单果重88~105g,果面紫红色,果肉黄色,质细脆,汁多浓甜,具香气,品质上等。但受当地气候条件影响,年间产量不稳定。栽培时需注意配置25%~30%的授粉树和花期放蜂。果实成熟后要分期分批采收。  相似文献   

16.
山梨县一宫农协从去年春开始进行了桃和李花粉的低温贮藏试验,结果平均60%在一年后发芽,有实用的希望。所用品种有9个桃品种,3个李品种。去春采花粉后将之放在-5℃和-8℃下贮  相似文献   

17.
9个酿酒葡萄品种在甘肃武威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目的地筛选推广适宜荒漠绿洲地区栽培的优良酿酒葡萄品种,为甘肃省武威市酿酒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酿酒葡萄良种资源,我们于1998年引入黑比诺等9个酿酒葡萄优良品种,建立引种栽培试验园,鉴定引入品种在武威地区的表现和适应性,试栽期间我们对引人品种的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特性和适应性等进行了观察。该项目于2003年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验收,2004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西瓜抗病新品种─—郑抗1号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初报马志荣,杨成荫(甘肃省白银市科委730900)郑杭1号西瓜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抗病、耐重茬西瓜新品种。甘肃省白银地区从1993年引进后,经3年的多点试验表明,该品种适应我市种植,具有早熟、...  相似文献   

19.
李是永泰县的主栽果树,现有李树面积0.84万hm2,年产3.2万t。但主要是加工品种,鲜食品种所占比例少,存在品种退化、单产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为了提高李生产的经济效益,对当地品种进行改良和更新是永泰县水果生产的当务之急,1992—2001年我们承担了省、市科委下达的引进国内外李、梅优良品种项目,其中李品种66个,梅品种27个。现将原产美国的两个李品种布鲁斯、好莱坞几年来的引种试栽情况简介如下。1基本情况1995年底从国家种质熊岳李杏圃(辽宁省果树所)引进好莱坞(美国品种)接穗,1996年初从武…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除外)地处河西走廊,属于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气候条件适合梨树栽培,梨树主栽品种是苹果梨。从2000年开始,我们对低产劣质梨园应用骨干枝劈接、切接、插皮接等嫁接技术,高接经过多年引种试验筛选出的红香酥、新西兰红梨、丰水等适合本地发展的优良品种,但嫁接成活率、树体成形速度和产量恢复等都不理想,而且高接后腐烂病严重。从2005年开始,我们采用多头高位单芽切腹接技术高接,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