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田在使用除草剂时,因选药不当或天气状况不良,或施药方法不合理,每年都有棉农反映遭受药害现象.现将一些常用除草剂在棉花上引起的药害症状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除草剂种类与药害症状 2,4-D丁酯.棉花对该药很敏感,受害后棉株叶片变小变窄呈"鸡爪"状.受害严重时,果枝不能正常伸出,花和蕾的生长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本溪市南芬区除草剂施用面积及施用量逐年增加,由除草剂引发的药害问题也日趋严重。为了提高除草剂的使用水平,防止药害产生,笔者几年来深入田间调查,分析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定的预防措施,现介绍如下:这种药害产生,在我们当地主要是在玉米地使用2.4-D丁酯或含有2.4-D丁酯的复配制剂随风飘移到葡萄、蔬菜、瓜类、五味子等而使其受害。造成植株矮小,茎叶畸形,严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一、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1.用药不对路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和选择性,其防除对象有一定的范围,一旦用错就会产主药害。如2,4-d丁酯主要是在麦田使用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果错用于棉花、  相似文献   

4.
短信平台     
正1.江苏读者(手机号:150××××4899)问:施用2,4-D丁酯除草剂应注意什么?答:2,4-D丁酯是一种活性很强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小麦田防治阔叶杂草。西瓜、棉花等阔叶作物对其非常敏感,而且每年都有因使用不当给作物造成药害的事件发生。在使用时要引起高度注意:首先,喷施过2,4-D丁酯的喷雾器要单独保管,即使清洗干净也不能再用于阔叶作物上的病虫草害防治,以免造成药害;要  相似文献   

5.
2,4-D丁酯麦田除草效果及其对小麦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小麦2叶1心至拔节前用2,4-D丁酯做茎叶处理的除草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2叶1心至返青期施用72%2,4-D丁酯乳油对小麦田越年生杂草有理想除草效果。冬前施用2,4-D丁酯对小麦有一定药害,使小麦产量受到影响,用药越早,小麦产量越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以穗数受药害影响最大;冬后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施用2,4-D丁酯,对小麦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10-6001对除草剂草甘膦的耐受性,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材料10-6001和常规棉花品种冀棉958( CK)为试验材料,在棉苗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不喷施除草剂,人工除草, CK)、0.25%和0.50%〕的草甘膦溶液,分别于施药后0(当天下午)、1、7、14和21 d调查棉花的株高、药害级别、受害指数和死苗率,施药后35 d 调查棉花的死苗情况;分析2种棉花对不同浓度草甘膦的反应程度,并对其株高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品系10-6001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好,喷施0.25%和0.50%草甘膦溶液的棉花在整个试验期间药害均较轻,表现为植株矮化,生长减慢,叶片略变小,且无死苗,株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人工除草( CK)相比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药害逐渐缓解。而常规品种冀棉958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差,喷施0.25%和0.50%草甘膦溶液的棉花药害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生长缓慢,叶片变小、枯黄、褐化干枯,并且药害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药害级别和受害指数均高于10-6001,株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人工除草( CK)相比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药后35 d部分棉花出现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7.
棉花除草剂药害主要是指在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作物田施用的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2.4-D丁酯、拉索等),未加严格抑制而洒向棉株造成棉花茎叶畸型,叶面积减小,光合作用受抑制.桃小桃少造成减产.棉花除草剂药害一般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其症状表现于6月下旬至7月初.  相似文献   

8.
2,4-D丁酯是禾本科单子叶作物的理想除草剂,然而双子叶作物棉花对2,4-D丁酯极其敏感,从刚出苗子叶期开始到桃铃膨大期,都极易产生药害,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重者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9.
棉花除草剂药害主要是指在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作物出施用的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2.4-D丁酯、拉索等),未加严格抑制而洒向棉株造成棉花茎叶畸型,叶面积减小,光合作用受抑制。桃小桃少造成减产。棉花除草剂药害一般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其症状表现于6月下旬至7月初。  相似文献   

10.
2,4-滴丁酯是目前麦田广为使用的优秀除草剂,但由于人们对2,4-滴丁酯的作用特点不了解,使用不当,因而常常造成农作物受害,造成不必要减产甚至绝收.作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2,4-滴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农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及对策介绍给大家,以便充分合理利用好2,4-滴丁酯,达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1.
棉花除草剂药害主要是指在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作物田施用的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2,4-D丁酯、拉索等),未加严格抑制而洒向棉株造成棉花茎叶畸型,叶面积减小,光合作用受抑制,致使桃小、桃少,造成减产.棉花除草剂药害一般发生在5月下旬~6月初,于6月下旬~7月初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2.
常见除草剂药害症状与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常见除草剂药害及其症状(一)激素型除草剂2,4-D丁酯,2甲4氯是典型的激素除草剂,小于0.001%时刺激植物生长,大于0.01%时抑制植物生长,敏感植物受害叶片、叶柄和茎尖卷曲,茎基部变粗,肿裂霉烂。根部受害变粗、变短,根毛缺损,水分与营养物质吸收和传导受影响,严重时植株死亡。一般玉米因药害症状的叶片卷曲,形成葱状  相似文献   

13.
2,4-滴丁酯对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滴丁酯是目前麦田广为使用的优秀除草剂.但由于人们对2,4-滴丁酯的作用特点不了解.使用不当,因而常常造成农作物受害,造成不必要减产甚至绝收。作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2,4-滴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农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及对策介绍给大家.以便充分合理利用好2,4-滴丁酯,达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4.
一、丁草胺、拉索、敌稗、都尔等药害辨别 此类除草剂是酰胺类除草剂,可抑制蛋白酶的活性而使蛋白质无法合成,使作物芽和根系形成困难并停止生长.大豆植株受害时,叶片皱缩成心脏形.棉花播种后这类药用量超标时,幼苗茎韧皮部失水并萎缩凹陷,真叶变黄;若轻微受害,叶片产生药害斑,生长被抑制,植株矮化;重度受害,幼苗弯曲,此后慢慢枯死.玉米田使用都尔等过量时,玉米叶片变形,心叶卷曲成鞭状,根、茎、叶肿大,生长明显被抑制.稻田若出现丁草胺药害,秧苗生长受抑制,叶深绿色,叶片角度增大,心叶卷曲;移栽大田的水稻受害,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失绿黄化,返青迟缓.水稻田使用敌稗过量,秧苗和叶片黄化,严重时叶尖枯死.如在水稻秧苗敏感的2叶期出现药害,会导致大量秧苗枯死.  相似文献   

15.
<正>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选择药物错误、环境条件变化、使用方法和时机不当等常常会引起药害,造成损失。下面就对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几种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一、提前或拖后施用安全施用期,会引起作物受害在玉米4叶期前或5叶后期,应用2,4-滴丁酯做茎叶处理比播后苗前做土壤处理易产生药害;某些需要于播后尽早施用的土壤处理剂(如唑嘧磺草胺、丙炔氟草胺在大豆田应用),而延误至大豆拱土时才  相似文献   

16.
一、药害发生原因 1.雾滴挥发与飘移高挥发性除草剂,在喷洒过程中,小于100微米的药液雾滴极易挥发与飘移,致使邻近的敏感作物及树木受害.而且,喷雾器压力愈大,雾滴愈细,愈容易飘移.如2,4-D丁酯、草甘膦、禾草丹、百草枯等.对于易挥发的除草剂,不仅存在飘移问题,而且在施药后的一段时间内药液不断挥发,不断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17.
除草剂2,4-D丁酯对经济作物产生药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山市千山区玉米地免中耕药剂除草使用除草剂2,4-D丁酯及混配药剂对周边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引发大面积药害,给全区农业生产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据统计,仅2010年唐家房镇的葡萄有21户约两万亩受害,直接损失约55万元,间接损失4.2万元,在东鞍山镇旧堡村、解家堡村芸豆、黄瓜受害面积约71亩,直接损失6万元,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2004,(5):19
一、药害发生原因 1.雾滴挥发与飘移。高挥发性除草剂,在喷洒过程中,小于100微米的药液雾滴极易挥发与飘移,致使邻近的敏感作物及树木受害。而且,喷雾器压力愈大,雾滴愈细,愈容易飘移。如2,4-D丁酯、草甘膦、禾草丹、百草枯等。对于易挥发的除草剂,不仅存在飘移问题,而且在施药后的一段时间内药液不断挥发,不断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19.
药害是指农药对作物引起的伤害。药害有直接药害和间接药害。直接药害指施用农药对当季作物造成的伤害,间接药害指用农药使临近敏感作物受害,或长残效农药污染土壤使下茬敏感作物受害。  相似文献   

20.
波尔多液是果树上应用时间最久、应用范围最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但波尔多液配制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药害,生产上应引起注意。波尔多液引起的药害,主要有两类:一是由铜离子引起的药害,症状表现为受害叶片自叶尖开始变黑,逐渐干枯,向叶柄方向蔓延到叶片一半,以致出现坏死斑,甚至穿孔;受害果实有锈斑、麻斑。二是由石灰引起的药害,表现为受害叶片生长畸形,变厚而粗糙;果皮出现硬化。为预防波尔多液产生药害,在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