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为研究盐酸咪唑苯脲复乳注射液在山羊体内的药动学,将12只崂山奶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公母各半,分别肌注盐酸咪唑苯脲复乳和盐酸咪唑苯脲粉针剂,给药剂量均为1 mg/kg b.w.。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柱处理后,采用HPLC法测定山羊血浆中咪唑苯脲的血药浓度,用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山羊肌注盐酸咪唑苯脲复乳和粉针剂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  相似文献   

2.
二丙酸咪唑苯脲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新药二丙酸咪唑苯脲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PCR检测阳性的断奶仔猪为对象,注射免疫抑制剂诱导发病后进行治疗,设二丙酸咪唑苯脲高中低剂量组,血虫净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结果二丙酸咪唑苯脲在2.0mg/kg剂量时,对附红细胞体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效果最好,优于血虫净。结论本实验的结果为临床应用二丙酸咪唑苯脲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261nm为测定波长,277nm为参比波长,采用紫外系数倍率法测定盐酸咪唑苯脲缓释荆在奶牛体内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并用药动学计算软件拟合处理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此方法能不经分离直接消除血浆的背景干扰,咪唑苯脲标准品在0.1~5.0μg/mL的范围与△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6.16%,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00%.药时曲线符合一室吸收模型.药动学方程为:C=2.2540(e-0.0088t-e-0.4223t),r=0.9980.与肌肉注射咪唑苯脲水剂相比,消除半衰期[T1/2(Ke)]延长了75.402h,药物峰浓度时间[Tmax]延长了7.631h.咪唑苯脲缓释剂优于咪唑苯脲水剂.  相似文献   

4.
采用直接镜检、血液涂片及血常规检查等方法,对某动物医院收治的50只疑似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患犬进行实验室诊断,抽取20只患有犬附红细胞体的病犬,随机分成4组,进行药物治疗试验,分别注射贝尼尔 咪唑苯脲,贝尼尔,咪唑苯脲,特效米先;另设一对照组。结果表明:直接镜检、血液涂片检查、及血常规检查等方法可作为确诊犬附红细胞体病的参考依据;在药物治疗试验中,贝尼尔与咪唑苯脲的联合用药效果最好,贝尼尔、咪唑苯脲次之,特效米先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5.
采用直接镜检、血液涂片及血常规检查等方法,对某动物医院收治的50只疑似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患犬进行实验室诊断,抽取20只患有犬附红细胞体的病犬,随机分成4组,进行药物治疗试验,分别注射贝尼尔+咪唑苯脲、贝尼尔、咪唑苯脲、特效米先;另设一对照组。结果表明:直接镜检、血液涂片检查及血常规检查等方法可作为确诊犬附红细胞体病的参考依据;在药物治疗试验中,贝尼尔与咪唑苯脲的联合用药效果最好,贝尼尔、咪唑苯脲次之,特效米先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261 nm为测定波长,277 nm为参比波长,采用紫外系数倍率法测定盐酸咪唑苯脲缓释剂在健康奶牛体内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并用药动学计算软件拟合处理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此方法能不经分离直接消除血浆的背景干扰,盐酸咪唑苯脲标准品在0.1~5.0μg/mL的范围与Δ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6.16%,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00%。药-时曲线符合一室吸收模型,药动学方程为:C=2.254 0(e-0.008 8t-e-0.422 3t),r=0.998 0。与肌肉注射盐酸咪唑苯脲水剂相比,消除半衰期(t1/2ke)延长了75.402 h,药物峰浓度时间(Tmax)延长了7.631 h。盐酸咪唑苯脲缓释剂优于盐酸咪唑苯脲水剂。  相似文献   

7.
咪唑苯脲(Imidocarb),又名双咪苯脲,属于均二苯基脲的衍生物,是一种动物专用的新型抗原虫的化学药物,目前是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比较有效的药物,并能控制疫情,但不能彻底杀灭附红细胞体[1]。本试验用研制的咪唑苯脲缓释剂,用于临床治疗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观察治疗效果,以期找到临床上治疗附红细胞体病更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咪唑苯脲——一种抗巴贝西虫新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咪唑苯脲(Imidocarb)为均二苯脲(Carbanilide)类中的联脒(diamidine)的衍生物。商品名为 Imizol。化学名称为#结构式为#本药有两种盐类,即二盐酸盐和二丙酸盐,在10%(w/v)溶液时,后者 pH为6.5,前者 pH 为3.1,并且后者具有较前者易溶于水的优点。咪唑苯脲的抗巴贝西虫的作用最早为Schmidt 等(1969)在应用鼠骆氏巴贝西虫(Babesia rodhaini)筛选一组均二苯脲类化合物时发现,同年 Beveridge(1969)3,3′—双(2-咪唑啉)均二苯脲二盐酸[3,3′-his(2—imidozoline—2—yl)—Carbanilide dihydrochloride]。  相似文献   

9.
1988年4~9月,在江苏省江宁县水牛巴贝斯虫病流行区,对775头2周岁以上的水牛应用国产咪唑苯脲进行了预防试验,其中415头水牛按2mg/kg体重的剂量肌肉注射咪唑苯脲二盐酸盐溶液作为试验组,360头不进行预防注射作为对照组。结果,在4个月内,试验组有3头发病,发病率为0.72%;对照组有36头发病,发病率为1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百分率差异极其显著(P<0.01),证明国产咪唑苯脲对水牛巴贝斯虫病有较好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国产咪唑苯脲对奶牛巴贝斯虫病的疗效观察广州市凤凰公司(51052)向湘春,黄流明,张新长咪唑苯脲(Imidocaxb,商品名Imizol)为当今国际公认的最佳抗巴贝斯虫新药,对多种巴贝斯虫和无定形体均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广州某奶牛场一直是牛巴贝斯...  相似文献   

11.
国产咪唑苯脲治疗水牛伊氏锥虫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产咪唑苯脲治疗水牛伊氏锥虫病效果观察钱存忠(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咪唑苯脲为军兽医大学1985年新合成的抗巴贝西虫病新药。张咏梅等于1990年试用于人工感染伊氏锥虫病小白鼠及水牛,按kg体重3mg肌注,连用两天为一疗程,治疗6头水牛,全部治愈。对人工...  相似文献   

12.
以苯甲腈为起始原料,经硝化、环化、还原、缩合等四步反应(总收率约50%),在国内首次合成了抗梨形虫新药咪唑苯脲二盐酸盐和咪唑苯脲二丙酸盐,并以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13)C谱、~1H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3.
目前细菌耐药性愈来愈严重,新药开发速度已远远落后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速度,所以对于老药新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咪唑苯脲(Imidocarb)最初作为最佳抗巴贝西虫药投入市场,对多种巴贝西虫病和无定形体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附红细胞体病也有一定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咪唑苯脲对其他原核生物是否有抑制作用,本实验室对其进行了抑菌试验。  相似文献   

14.
咪唑苯脲是一种世界公认较安全可靠的动物专用抗原虫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梨形虫病、边虫病、锥虫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等。该药具有代谢吸收快、分布广泛、消除缓慢、血药半衰期长的特点,常用于牛、羊、猪等规模养殖动物的原虫病治疗,近年也常被用于宠物原虫病的治疗,获得了良好效果。大多数情况下此药副作用微小,但应禁止与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使用。目前在牛羊组织和奶中均能够检测到该药的残留,是否对人体有危害尚不清楚。由于长期被广泛使用,近年研究发现一些原虫对咪唑苯脲产生了耐药性。未来应对咪唑苯脲的杀虫效果做深入探索,确定更准确的杀虫谱和给药方案;同时进一步研究其对人体是否存在危害,进而确定停药时间和最大残留量。本文主要对咪唑苯脲的临床应用效果、药物残留、副作用和耐药性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1梨形虫病治疗药物梨形虫病旧称焦虫病、血孢子虫病,是一类经硬蜱传播,由巴贝斯科或泰勒科原虫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的总称,该病原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牛、马、羊、鹿等反刍动物以及猪、犬和人的巴贝斯虫病和牛、羊的泰勒虫病。针对反刍动物巴贝斯虫病的治疗药物目前主要有咪唑苯脲、三氮脒、锥黄素和喹啉脲等。咪唑苯脲对各种巴贝斯虫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剂量为1~3毫克/千克体重,配  相似文献   

16.
通过豚鼠、新西兰大白兔的皮肤致敏、皮肤刺激、肌肉刺激、红细胞溶血试验,考察咪唑苯脲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用新西兰大白兔6只进行皮肤刺激,染毒剂量为咪唑苯脲注射液0.5 mL/只(规格:1211.5 mg/mL);用白化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按0.5 mL/kg剂量,以豚鼠背部左侧皮肤进行染毒;用新西兰大白兔8只,进行肌肉刺激试验,在右侧股四头肌注入0.1、0.2、0.5 mL/kg bw,左侧股四头肌注入同样体积的灭菌0.9%氯化钠溶液作对照;用新西兰大白兔2只,进行红细胞溶血试验,采用体外试管法进行,采心脏血50 mL,制成红细胞悬液,加入受试药物原液温育3 h。结果显示,皮肤刺激试验:受试物咪唑苯脲注射液各个时间点的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皮肤致敏试验:受试药物组和阴性对照组豚鼠的皮肤过敏反应率为0;肌肉刺激试验:给予受试物各个时间点的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红细胞溶血试验:受试药物及阴性对照在3 h内红细胞全部下沉,上清液体均为澄明,溶液中未见棕红色或红棕色絮状沉淀。试验表明,咪唑苯脲注射剂无皮肤刺激性、不出现过敏反应、无肌肉刺激性、无溶血和凝聚作用,临床上可以肌肉注射使用。  相似文献   

17.
咪唑苯脲缓释剂的研制及对双芽巴贝斯虫病防治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缓释剂制备技术研制了咪唑苯脲(Imidocarb)缓释注射液,该制剂药物包裹量大,析出量少,粒度均匀,3000r/min离心15min不分层,且粘度小,便于肌肉注射使用,用该制剂对2头试验发病牛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治愈,对实验牛双芽巴贝斯虫感染的预防试验表明,缓释剂的有效预防期至少为4个月,而咪唑苯脲水剂的有效预防期仅为3个月,在湖北省,江苏省进行了小规模区域试验,药物预防牛的发病率由原来的3.  相似文献   

18.
咪唑苯脲治疗水牛自然感染锥虫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选择锥虫病老疫区间接血凝试验均为阳性伊氏锥虫60头试验水牛,年龄1~12岁,体重100~150kg。体膘为3~4成,并拌有贫血、皮肤龟裂,耳尾干枯,部分牛还有四肢跛行者进行本试验。选用:咪唑苯脲治疗(咪唑苯脲系长春兽医大学动物药厂生产,每瓶为0.3克),临用时以注射用水稀释。按水牛估重3mg/kg,连用二天,肌肉注射。治疗后一个月观察复膘及跛行消失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盐酸咪唑苯脲对牛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盐酸咪唑苯脲对牛附红细胞体病进行治疗试验,共治疗病牛83例,痊愈70例,治愈率为84.34%,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8.80%;用三氮脒(贝尼尔)作对照,共治疗病牛83例,痊愈54例,治愈率为65.06%,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74.70%。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试验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表明,盐酸咪唑苯脲对牛附红细胞体病具有疗效高、剂量小等优点,适宜在农村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安县两乡镇小尾寒羊梨形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安县两乡镇 12个自然村存栏小尾寒羊 180 0只 ,2 2 6只突发高热、贫血、出现血红蛋白尿 ,经诊断为梨形虫病 ,采用贝尼尔和咪唑苯脲等对症治疗 3天后 ,康复 ,治愈率 9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