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4级水势下盆栽甘蓝159天,获得以下结果:甘蓝植株含水量与水势呈线性负相关;甘蓝日耗水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与水势呈幂函数和指数负相关;甘蓝植株含N量与水势呈正相关而PK含量与水势呈负相关,因而其N/P和N/K随水势增高而升高,呈线性正相关。甘蓝对NPK养分的吸收量因水势增高而减少,呈幂函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人工土壤微量元素降雨侵蚀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试验手段,研究了降雨场次、坡度和初始养分含量对人工土壤中铁、锌、锰3种微量元素降雨侵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锌、锰元素在径流中的浓度和侵蚀量与降雨场次呈负相关,用幂函数拟合,相关系数均达0.80以上;降雨径流量与坡度间呈线性负相关,铁、锰、锌流失量与坡度间也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90以上;铁、锰、锌侵蚀量与初始养分含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高磷土壤施用锌肥对玉米氮磷钾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高磷土壤条件下,研究不同锌肥施用量对玉米各个生育期植株氮磷钾吸收和积累以及对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氮磷钾的利用率、玉米增产和合理施锌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锌肥能提高玉米各生育期植株和籽粒N和K的含量,P的含量则呈降低的趋势。同一施锌量,玉米植株积累的NPK量随植株生长而增加,在同一生育期中,玉米植株积累的N和K量在施锌量10~50 kg/hm2范围内,呈增加的趋势,继续增加施锌量则呈降低的趋势,累积的P量在施锌量10~150 kg/hm2范围内呈降低的趋势,说明施锌量10~150 kg/hm2范围内,能够提高NK肥的利用率。不同施锌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施锌量10~50 kg/hm2范围内,呈增加的趋势,继续增加施锌量则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压力板测水装置测定了不同用量的6种化肥在3种土壤上对持水量及水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化肥作为土壤溶液中的一种溶质,对土壤持水量有明显影响。施化肥后溶质持水量(Y)随土壤水势增高而逐渐降低,呈Y=A·eBX,极显著相关。对不同土壤的影响顺序为中壤>砂壤>细砂;2.不同水势下不同化肥溶质持水量比对照的增幅(△Y)随土壤水势的增高而增大,呈△Y=A·XB,极显著相关,对不同土壤的影响顺序为细砂>砂壤>中壤;3.不同化肥在不同水势下溶质持水量比对照增幅有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4.当不同化肥与对照处理的土壤持水量相等时,不同化肥的溶质持水量(Y)随土壤水势的增高而增加,呈Y=A·XB,极显著相关;5.不同水势下不同化肥溶质持水量比埘照增幅大体上与化肥的盐指数值呈线性正相关;而施不同化肥的溶质势增量亦随盐指数值的增高而增大,呈极显著指数相关。  相似文献   

5.
渭北地区农田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剖面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网格布点法对渭北地区农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了土壤团聚体、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对土壤剖面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轻度盐渍化面积占46.56%,中度盐渍化占23.01%,渭北地区农田土壤盐渍化程度总体不严重但存在较大潜在风险。(2)各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与含盐量呈负相关,容重与含盐量的关系因盐渍化程度不同而在各土层表现出不同的正负效应,土壤质地与含盐量仅在0—20cm土层存在显著相关性。(3)土壤物理性质对含盐量的异位影响与含盐量水平有关。当土壤含盐量1g/kg时,40—60cm容重与20—40cm含盐量为幂函数关系,且呈递增趋势;土壤含盐量在2~4g/kg时,20—40cm容重与0—20cm含盐量为一次函数关系,且呈递增趋势;当含盐量2g/kg时,0—20cm容重与20—40cm含盐量为一次函数关系,且呈递减趋势;含盐量2g/kg时,水稳性团聚体与含盐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3年田间试验,探索贵州黄壤坡耕地玉米-小麦间套作体系作物增产、环境友好的适宜氮肥施用量。本研究设置6个小麦氮肥用量(N 0、90、120、150、180和240 kg/hm~2)和6个玉米氮肥用量(N 0、146、195、244、293和39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N5表示。结果表明:玉米在0~146.25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146.25 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在0~243.25kg/hm~2的施氮量下,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243.25 kg/hm~2的施氮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小麦在0~150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150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小麦间套作在0~236.25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236.25 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小麦间套作在0~315 kg/hm~2的施氮量下,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315 kg/hm~2施氮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3年试验周期内氮素利用率较低,不超过25%;土壤中残留无机氮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以NO3--N为主,100 cm土体累积的NO3--N与周年施氮量呈正相关(R2=0.746 3)。N0、N1、N2、N3、N4、N5处理的0~100 cm土体累积无机氮分别为275.5、301.5、292.1、366.5、431.2、616.9 kg/hm~2,N0、N1、N2、N3、N4、N5处理的耕层土壤无机氮占100 cm土体内土壤无机氮的比例分别为18.1%、19.0%、27.3%、26.2%、33.9%、22.1%。耕层无机氮表聚效应较弱,而土体累积无机氮含量较高。当每年施氮量为225.6~264.6 kg/hm~2时,籽粒产量为3 784.8~3 888.2 kg/hm~2,NO3--N积累量在217.5~228.9 kg/hm~2,增施氮肥,有利于籽粒增产,土壤NO3--N积累量平均增速为0.29 kg/kg,是贵州黄壤坡耕地麦-玉间套作体系氮肥适宜施用量,更有利于黄壤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1a生葡萄植株“红提”为试材,在Venlo型试验温室内进行土壤水分和施氮量双因素区组试验。试验设置4个灌水水平,分别为正常灌溉量W1(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轻度水分胁迫W2(60%~70%)、中度水分胁迫W3(50%~60%)和重度水分胁迫W4(30%~40%);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1.5倍推荐施氮量(N1,25.5g plant-1)、正常推荐施氮量(N2,17g plant-1)、0.5倍推荐施氮量(N3,8.5g plant-1)和不施用氮肥(N4,0g plant-1)。每10d观测一次植株体内氮浓度和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利用不同水分条件下葡萄植株在一定生长时期内所获最大生物量时对应的最小氮浓度值即临界氮浓度(Nc)构建葡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氮素吸收模型(Nupt)和氮素营养指数模型(NNI),对不同水分条件下葡萄氮营养状况进行定量诊断。结果表明:设施葡萄植株临界氮浓度与地上部生物量存在幂函数关系,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葡萄植株临界氮浓度值增大,氮素吸收量及地上部生物量也呈增加趋势;在W1、W2水分条件下,葡萄植株生物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而W3和W4处理葡萄生物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相同水分条件下,氮浓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葡萄生长进程而降低;利用Nupt和NNI模型可对植株体内氮营养元素亏缺与否进行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8.
土壤C/N对苹果植株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C/N是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以2年生"富士"/平邑甜茶为试验材料,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土壤C/N[6.21(CK)、10、15、20、25、30、35和40]对苹果植株生长及氮素利用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C/N比值的逐渐增大, 苹果新梢长度和植株鲜重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C/N=15、20和25的3个处理苹果新梢长度和植株鲜重最大, 三者间无显著差异, 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C/N处理间植株15N利用率存在差异, 土壤C/N=25时, 植株15N利用率最大, 为22.87%, 与C/N=20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但两者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土壤C/N=40时, 植株15N利用率最低, 仅为15.43%, 低于CK处理的16.65%。土壤C/N处于15~25时, 植株吸收的氮素来自于肥料氮的比例较高; 而土壤C/N较低(<15)或太高(>25)时, 植株吸收的氮素来自于土壤氮的比例较高。土壤氮素残留量随土壤C/N的增大逐渐增加, C/N=40处理的土壤氮素残留量是CK的1.32倍。随着土壤C/N比值的逐渐增大, 肥料氮损失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以C/N=25时最少, 仅为施氮量的49.87%, 而对照最大, 为61.54%。因此, 综合土壤C/N对苹果植株生长及氮素平衡状况来看, 土壤C/N为15~25时, 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降低氮肥损失, 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施氮量、土壤和植株氮浓度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赤霉病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解施用氮肥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情况,探索施氮、土壤供氮、植株氮浓度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多穗型豫麦49-198(YM49-198)和大穗型周麦16(ZM16)为供试品种,设N 0、120、180、240、360 kg/hm25个施氮水平(N0、N120、N180、N240、N360),根据"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调查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情况。【结果】土壤硝态氮含量及0—9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收获期N0、N120、N180处理0—3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及0—90 cm累积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N240和N360处理。两个品种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DI)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豫麦49-198施氮处理的病穗率和DI比不施氮处理分别增加29.5%~132.0%和35.9%~225.2%,周麦16施氮处理的病穗率和DI比不施氮处理分别增加42.4%~161.8%和41.7%~206.9%;两个品种小麦N180处理赤霉病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与N0、N120差异较小,显著低于N240和N360;周麦16较豫麦49-198发病严重,各处理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比豫麦49-198分别高出7%~25%和28.0%~63.6%。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DI与硝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与0—90 cm硝态氮累积量呈线性正相关。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茎基部硝酸盐含量和拔节期~开花期植株的全氮含量各处理间差异较大,且与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DI显著线性正相关。【结论】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小麦收获后施氮量低于N 180 kg/hm2时土壤中硝态氮残留较低,赤霉病发病较轻。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和病情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施氮量过高会加重小麦赤霉病病害;小麦拔节期~开花期的氮浓度过高会加重赤霉病病害,因此在这一时期,适宜的施氮量、土壤硝态氮和植株氮浓度在赤霉病发生年份可以减轻病害,综合考虑土壤硝态氮残留、产量和赤霉病害等因素的适宜施氮量为N 180 kg/hm2。  相似文献   

10.
《土壤通报》2017,(1):169-176
为阐明不同施肥模式下南方黄泥田土壤-水稻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探讨C、N、P计量比对水稻N、P养分供应状况的指示意义,基于黄泥田长期施肥28年后的4个年份收获期数据,研究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牛粪(NPKM)与化肥+全部稻草还田(NPKS)处理收获物水稻植株和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比值。结果表明:1)与CK相比,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分别增幅11.3%~39.1%、19.3%~43.1%、34.5%~69.0%,均以NPKM处理最高。土壤有机C、全N、全P相互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且三者与籽粒、秸秆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全N、全P也分别与对应的植株全N、全P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C与植株有机C呈显著负相关;2)不同处理籽粒N:P变化范围为4.99~6.29、秸秆N:P变化范围为7.28~11.76。随着外源N、P的补充,各施肥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籽粒与秸秆C:N、N:P、C:P,与NPK处理相比,NPKM与NPKS处理籽粒、秸秆的上述比值呈进一步降低趋势,NPKM降幅尤为明显;3)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植株N:P及C:P与土壤P素、植株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显示黄泥田各施肥不同程度地受到P素限制而N素供应相对丰富,这与土壤养分化学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上述说明,土壤有机C、全N、全P总量供应水平是影响黄泥田生产力的重要指标,NPKM处理对黄泥田定向培肥效果最为明显。植株N:P与产量关系对揭示该类稻田N、P限制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即较高的植株N:P而较低的产量暗示土壤P素供应相对N素缺乏。表征黄泥田水稻P素限制的植株N:P阈值范围可能较湿地生态系统(14~16)低。  相似文献   

11.
在杉木人工林中开展模拟氮沉降试验,设计N0(对照)、N1(60kg N/hm2.a)、N2(120kg N/hm2.a)和N3(240kg N/hm2.a)4种氮沉降水平。通过连续7年的处理后,研究外加氮源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及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相同N沉降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氮沉降对土壤有机碳具有促进作用,中-低氮沉降(N1、N2)增加幅度大,高氮沉降(N3)增加幅度小。低氮(N1)处理促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增加,而中、高氮(N2、N3)则抑制;各氮沉降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N3、N2>N1>N0。40-60cm土壤微生物量碳与蔗糖酶、纤维素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淀粉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除40-60cm土层的β-葡糖苷酶外,各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淀粉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氮沉降增加将会对土壤碳累积与分解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3,他引:33  
以强筋小麦皖麦38和中筋小麦皖麦44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子粒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分析了植株体内N、P、K素含量与子粒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kg/hm2范围内,氮素与两种类型小麦的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增施氮素不仅能显著提高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降低弱化度,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有利于植株对氮的吸收,而且还能提高P、K的营养水平。植株体内N的含量除与吸水率和弱化度相关不显著外与其它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只有容重为负相关;皖麦38和皖麦44达到最高子粒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24.6.kg/hm2和207.5.kg/hm2,达到最高蛋白质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88.5.kg/hm2和221.0.kg/hm2。  相似文献   

13.
土壤剥蚀率与水流功率关系室内模拟实验   总被引:17,自引:12,他引:5  
为了验证土壤剥蚀率模拟公式,系统地研究土壤剥蚀率与坡度和流量、水流功率之间的关系,该文在较大坡度范围(3°~30°)和流量(2.5~6.5 L/min)进行了径流冲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剥蚀率是坡度和流量的幂函数,随着坡度和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坡度和流量与土壤剥蚀率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流量对土壤剥蚀率的影响明显大于坡度;土壤剥蚀率随着水流功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加(R2=0.945,9°≤S≤24 °),当水流功率大于土壤剥蚀临界水流功率0.344 N/(m·s)时,土壤发生剥蚀;利用水流功率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土壤剥蚀率。  相似文献   

14.
朱成之  段旭  张娜  徐志辉  邓旭辉  李荣  沈其荣 《土壤》2022,54(3):446-454
为研究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以番茄为供试植物,采集连作多年后6种青枯病不同发病率(12.5%、21.9%、40.0%、59.4%、83.3%和91.6%)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土壤青枯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番茄植株生物量和氮素吸收效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显著相关性;初始土壤中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与植株的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初始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与植株的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但基于OTU的细菌群落变化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呈显著相关性,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藤黄单胞菌属(Luteimonas)细菌与植株氮素吸收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溶杆菌属(Lysobacter)细菌同时与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本研究发现,受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影响,土壤的氮素含量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无显著相关性,而初始土壤的细菌群落与植物氮素吸收效率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施氮量下小麦植株的碳氮代谢特性及碳代谢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小麦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和大穗型品种‘周麦16’为供试材料,在0 kg(N)·hm-2 、120 kg(N)·hm-2 、180 kg(N)·hm-2 、240 kg(N)·hm-2 、360 kg(N)·hm-2 5个氮肥水平下,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植株可溶性糖含量、C/N以及小麦赤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小麦植株内的可溶性糖含量和C/N由越冬到开花期呈"V"形变化,拔节期最低,分别为80~200 mg·g-1和3~10。开花期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最大,且施氮处理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和C/N比不施氮处理分别低15.4%~47.7%和24.5%~63.1%。植株全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差异最大。两个品种小麦植株的可溶性糖和氮素的累积吸收量在小麦生育期内均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植株全氮含量与小麦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显著负相关;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的可溶性糖含量、C/N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线性关系。说明小麦拔节期到开花期的碳氮代谢对赤霉病的发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温室番茄茎流和叶片水势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金粉2号"(Jingfen 2)品种为试材,设正常灌溉(T1)、轻度胁迫(T2)和重度胁迫(T3)3个土壤水分处理,观测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番茄植株的茎流速率和叶片水势。结果表明,番茄植株茎流速率日变化呈现明显的规律性,晴天,T1和T2的番茄茎流速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中午12:00左右气孔关闭,茎流速率出现低谷。阴天,T1和T2处理番茄茎流日变化趋势总体较为平缓。不同水分处理下番茄的蒸腾量差异明显,水分胁迫处理的番茄蒸腾量均小于正常灌溉,土壤水分胁迫程度越严重,日蒸腾量越低。随着水分处理天数的增加,不同灌溉处理番茄的蒸腾量差异逐渐缩小。叶片水势随灌溉后天数增加而逐渐减少,叶片水势T1>T2>T3。相关分析表明,影响番茄茎流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研究认为,番茄茎流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土壤水分呈正相关,叶片水势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设施番茄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稻对^137Cs的叶面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不同生态期污染主茎单个叶片结果表明,^137Cs向植株未污染部位的转移与污染叶的叶位有关,植株中的^137Cs主要分布在茎叶中。受污染的水稻各部位^137Cs积累量与污染量呈线性正相关,植株各未污染部位^137Cs比活度大小顺序为叶-茎-根-穗。  相似文献   

18.
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以成龄无核白葡萄为研究材料,采用滴灌技术研究不同水分处理下气孔阻力连日变化及其与蒸腾速率、土壤水势、叶水势的关系,并分析水流阻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水分处理在灌水后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蒸腾速率缓慢下降,其中高水处理的蒸腾速率最大,低水居中,中水最低,气孔阻力与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相反,表现为随灌水时间的延伸而增大;气孔阻力随着叶水势的减小而增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在高水与中水处理中,气孔阻力仅与20cm土层以上土壤水势呈极显著相关,而低水处理气孔阻力与20-30cm土层土壤水势呈极显著相关;在各水流阻力中,叶-气系统水流阻力最大,占该连续体中水流总阻力的98.8%~99.0%,植株体内水流传输阻力次之,占该连续体中水流总阻力的1.0%~1.2%。不同水分处理SPAC系统中的水流阻力变化规律一致,均为叶-气系统水流阻力最大,植株体内水流传输阻力次之,而土壤阻力最小,占该连续体中水流总阻力的比例小到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9.
AMF和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坡耕地土壤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坡耕地氮、磷流失是导致河湖污染的主要因子。该文在坡耕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定量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与玉米大豆间作系统对径流氮、磷流失的协同削减贡献,可为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抑菌处理相比,间作玉米-未抑菌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与单作-抑菌处理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未抑菌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植株茎叶、籽粒磷吸收量及茎叶、根系氮吸收量。与单作玉米-抑菌处理相比,间作玉米-未抑菌处理的土壤全磷、全氮的削减量分别为0.25、0.11 g/kg,径流总磷、总氮浓度的削减量分别为0.13、12.94 mg/L;与单作大豆-抑菌处理相比,间作大豆-未抑菌处理的土壤全磷、全氮的削减量分别为0.07、0.11g/kg,径流总磷、总氮浓度的削减量分别为0.27、24.80mg/L。与单作大豆-抑菌处理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未抑菌处理的总磷、总氮流失量分别减少了0.51、19.93 kg/hm~2。经相关分析可知,径流颗粒态磷浓度与植株各部分磷吸收量均呈负相关,且与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也呈负相关性;径流各形态氮浓度与植株各部分氮吸收量、菌丝密度和球囊霉素均呈负相关。可见,丛枝菌根真菌协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能够通过促进植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而减少土壤氮、磷的残留,进而阻控了氮磷随径流迁移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太湖地区黄泥土水稻适宜施氮量研究——长期定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黄泥土(太湖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不同肥料配施土壤N供应、植株N吸收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N供应和植株N吸收、植株N吸收和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稻季N施入161.00~241.00kg/hm2,产量达7285~8172kg/hm2,与该地区大面积产量基本一致;长期不施肥,能维持一定的产量;长期仅施入有机肥,不能满足水稻对N的需要,产量较低;长期不施入P、K,对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