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玉米圆斑病菌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dd.  JL 朱茂山 《杂粮作物》1995,(2):31-32,27
玉米圆斑病菌研究的新进展J.L.Dodd在玉米制种田里,由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zeicola(Stout)Shoemaker(异名HelminthosporiumcarbonumUllstrup,Drechslerazeicola(Sto...  相似文献   

2.
玉米灰斑病菌产孢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MLPCA)和高粱粒培养基,通过基质含量、培养基类别以及温度和光照条件不同处理,对玉米灰斑病菌产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叶粉含量相同时,病菌在CaCO3含量为1.5 g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表明玉米叶粉和CaCO3含量比为10∶1的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为最佳产孢培养基;在CaCO3含量相同时,病菌在玉米叶粉含量为24 g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产孢量与玉米叶粉含量成正比;(2)在高粱粒培养基上病菌只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而不产生分生孢子,可能是由于基质营养含量较高、水分较少而仅利于病菌营养生长所致.(3)病菌在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上适宜培养时间为5~7 d,产生分生孢子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3.
30年代以来一直认为由圆斑病菌2个小种引起的蠕虫菌叶斑病是美国次要的玉米病害。然而,在1973年有3篇报道涉及玉米新的蠕虫菌叶枯痫。Nelson 等(1973)描述了在宾夕法尼亚州产生新症状的病原菌,根据分生孢子形态和对特殊玉米自交系的毒力认为是3号小种。Hooker 等(1973)在中西部的4个州里,从叶枯病症状的叶斑上分离到蠕虫菌种类似2号小种但明显不同于1号或3号小种。Wallin 和Loonan(1973)鉴定为蠕虫菌“X”,其症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玉米大斑病菌进行热激处理,观测热激对病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速度、菌落形态、菌丝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对分生孢子萌发率的影响与热激温度有关,42℃热激促进孢子萌发,45℃热激对孢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48℃热激则会显著抑制孢子萌发;42℃~48℃热激处理会降低病菌的菌落生长速度,热激温度越高菌落生长速度越慢;42℃~48℃热激对菌丝形态、分生孢子形态、菌落颜色和菌落形态均无明显影响,但菌丝细胞中的内容物减少,有时出现内容物缺失的菌丝细胞。  相似文献   

5.
以改良Fries合成培养基为基础,观测氮饥饿胁迫条件下玉米大斑病菌菌株01-11和03-22在菌落生长速度、分生孢子产生时间和数量、菌落形态和颜色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缺氮条件下,培养6 d后菌落生长停滞,颜色变淡;菌丝稀疏,老化程度加快;分生孢子出现时间提前,但产孢数量减少。研究结果说明,氮元素对玉米大斑病菌的生长和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西南地区普遍发生的玉米线形圆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和50个推广品种对线形圆斑病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菌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病原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值4~11都能生长,以pH值为5~7最适;分生孢子在5c℃~35℃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光照对菌丝和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玉米品种间对玉米线形圆斑病表现的抗性差异明显,50个品种中表现抗病品种有7个,占14%;中抗品种24个,占48%;感病品种19个,占38%,无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7.
玉米圆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景山 《玉米科学》2004,12(Z1):114-114
吉63玉米自交系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繁育铁单4号玉米种,很受农民喜欢.但吉63自交系最大缺点是不抗圆斑病,一般种子田感病率为10%~15%,直接影响制种产量,如果栽培合理,用药及时,此病可以控制.作者通过十几年的玉米制种实践和防病研究,提出对圆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8.
2013~2016年,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方法,评价300份玉米种质对两种灰斑病菌玉米尾孢(Cercospora zeina)和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 zeae-maydis)的抗性。结果表明,对玉米尾孢表现高抗、抗和中抗的种质分别为10、100和121份,表现感和高感的种质分别为62份和7份;对玉蜀黍尾孢表现高抗、抗和中抗的种质分别为4、33和78份,表现感和高感的种质分别为137份和48份。76.99%的供试种质对玉米尾孢表现为高抗、抗或中抗,61.67%的供试种质对玉蜀黍尾孢表现为感或高感,玉米尾孢对大多数种质的致病力较玉蜀黍尾孢弱。  相似文献   

9.
刘海英  白亚君  张运峰  范永山  郭文静 《玉米科学》2013,21(1):134-136, 140
经连续单孢分离和培养,获得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的22次继代培养菌株.前13代菌株没有明显的生长和发育变化,从第14代开始,继代培养对病菌的生长和发育存在显著影响.随继代次数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变慢,产孢量下降,分生孢子变小,致病性显著降低,表现出明显退化现象.随着继代培养,菌丝呈变粗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大豆灰斑病菌生长和产孢高效培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大豆灰斑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有效方法,探讨了V8培养基组分中V8蔬菜汁和碳酸钙含量对大豆灰斑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及最佳组分配比。利用5种不同浓度V8蔬菜汁和5种浓度碳酸钙组成25种不同组分处理,以广泛使用的PDA培养基为对照培养基,接种大豆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进行暗培养,每2 d测量其菌落生长情况和产孢子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5种不同组分V8培养基的菌落直径、生长速率、生长面积及产孢子量均大于PDA培养基的菌落。V8培养基菌落直径生长最快为3.47 mm·d^-1;孢子产量最多达每皿9.87×106个。培养第5天时,病原菌的生长活力最大。最适宜培养时间为11~13 d,其产孢量达到高峰。培养基组合A4b4碳酸钙含量为1.5 g·L^-1、V8蔬菜汁浓度为15%时,最适合菌落直径生长,菌落生长面积最大。培养基组合A4b3碳酸钙含量为1.5 g·L^-1、V8蔬菜汁浓度为12%时,产孢子量最多。  相似文献   

11.
以双元载体pPZP100为骨架,通过酶切、连接将标记基因(潮霉素-绿色荧光蛋白,HygR-GFP)及碳色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基因(HcNPS6)侧翼序列插入目标载体pPZP100,构建HcNPS6基因敲除载体,并采用冻融法将pPZP100HygR-GFPHcNPS6转入农杆菌菌株AGL-1。挑取经氨苄/氯霉素筛选的重组子进行菌落PCR鉴定。结果表明,敲除载体已成功转入农杆菌AGL-1。  相似文献   

12.
利用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 DNA序列分析,对获得的具有生防潜力的芽孢杆菌21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pp.)。利用显微观察法,研究枯草芽孢杆菌21对玉米圆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该菌株不同浓度发酵液处理后玉米圆斑病菌孢子萌发率出现下降趋势,萌发率最低为0;经发酵液处理后的玉米圆斑病菌芽管产生畸形,在发酵液浓度为90%时,芽管畸形最严重;处理后的玉米圆斑病菌菌丝出现畸形,菌丝中的内容物有外渗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氟菌唑类杀菌剂对大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大麦胚芽鞘表层细胞进行人工接种和连续性显微观察,研究了氟菌唑对大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hordei)分生孢子侵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菌后0h、2h、5h、8h进行药剂处理,分生孢子的发芽率、附着孢发芽管形成率、附着孢形成率、侵入行动率和感染率均明显下降.该药剂影响病菌吸器形成后的菌丝生长发育,使菌体死亡率最高可达91.5%.接菌后144 h喷药的效果差,故发病后应尽早药剂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为了简便地进行小麦条锈菌的早期检测,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的病叶和健康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来自条锈菌的SSR引物进行河南省小麦条锈菌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 在所用的条锈菌特异性SSR引物中,发现有4对引物能够将条锈菌和其他的病原菌区分开来。通过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病叶的鉴定,其中2对引物 RJ3、RJ21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均较好,表明这2对引物可以用于小麦条锈菌的分子检测。  相似文献   

15.
张成和  刘爱国 《玉米科学》1995,3(Z1):021-024
河北省为玉米大、小斑病混合发生区,近年来玉米矮花叶病发病逐年加重。通过对河北省玉米生产上的11份主栽玉米杂交种和11份骨干玉米自交系对大、小斑病和矮花叶病的单独接种和复合接合鉴定结果看出,被玉米矮花叶病侵染的玉米对大、小斑病的抗性严重丧失,病级一般加重2~3级,病指增高40%以上,由抗病品种变成了感病品种,所以选育种植抗大、小斑病的玉米品种时,必须同时兼抗玉米矮花叶病。  相似文献   

16.
2010-2011年度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给小麦条锈病预测及防控策略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2010-2011年对采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1 014份标样中,共监测到133个致病类型,其中CYR33出现频率达19.7%,与2009-2010年的23.7%相比略有下降,连续二年超过CYR32,居于首位;CYR32出现频率为18.1%(2009-2010年为21.6%),位居第二,主要分布在陕、甘、川地区。供试标样中还有44份被鉴定为贵农22致病类群,出现频率为4.3%,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和云南三省,陕西、青海、山西、新疆、贵州和西藏等地亦有分布,应引起育种和推广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陇南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周年动态变化情况,运用孢子捕捉仪及TaqMan RT-qPCR(TaqMa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陇南空气中的夏孢子浓度进行周年动态监测,同时利用全自动小型气象监测仪记录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情况,分析了夏孢子周年动态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夏孢子数量在2018年4月11日、5月16日和6月6日出现了3个峰值;7月至10月,只能检测到零星夏孢子;11月至翌年2月,没有捕捉到夏孢子;翌年3月6日初次检测到少量夏孢子,3月13日夏孢子数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且空气中的夏孢子密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西藏林芝地区小麦条锈菌的分子群体遗传结构,2010年,从西藏林芝地区的米林县、林芝县、波密县和工布江达县共采集到259个小麦条锈菌标样,利用10对小麦条锈菌SSR引物进行了群体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2%,群体内遗传变异占88%,不同群体间存在着频繁的菌源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离体叶段喷雾法监测标准,采用该方法测定了2013年采自河南、河北省部分麦区的101个小麦白粉病菌野生菌株对三唑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的EC50范围为0.239 8~7.558 5μg·mL-1,平均为3.561 2±1.881 3μg·mL-1;其敏感性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可作为喷雾防治时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杀菌剂的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燕麦秆锈菌生理小种与毒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当前我国燕麦秆锈菌生理小种及其毒力现状,利用12个北美燕麦秆锈菌单基因鉴别寄主,对2013年采集的7份和2012保存的4份燕麦秆锈病标样进行小种与毒力鉴定,并用Pg a-code字母命名系统命名小种,以16个单基因系测定毒力频率。结果表明,从11份燕麦秆锈菌标样中分离成活了26个单孢子堆菌株,鉴定出TKR、TJM和TKM三个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61.6%、30.8%和7.6%。26个菌株对Pg 6和Pg 15无毒力,对Pg 10、Pg 13、Pg a和Rodney 0的毒力频率分别为69.2%、61.6%、61.6%和84.6%,对Pg 1、Pg 2、Pg 3、Pg 4、Pg 8、Pg 9、Pg 12、Pg 16和Marvellous毒力频率高达100%。说明当前我国燕麦秆锈菌优势小种为TKR,次优势小种为TKM;Pg 6和Pg 15为有效抗病基因,Pg 1、Pg 2、Pg 3、Pg 4、Pg 8、Pg 9、Pg 12、Pg 16和Marvellous则为无效抗病基因,Pg 10、Pg 13、Pg a和Rodney 0对我国燕麦秆锈菌具有一定的区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