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世纪80年代,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1802)人工繁育在日照沿海试验成功.近年来,经过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科研攻关,突破了稚贝中间培育的关键技术,2011年共获受精卵约3亿粒,孵化D型幼虫2.3亿余粒,孵化率近77%.育成壳长3~9 mm以上西施舌苗900余万粒,圆满完成了日照近海海区西施舌的省级增殖放流任务.  相似文献   

2.
鳞砗磲的人工繁育和早期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跃环  肖述  李军  马海涛  向志明  张扬  喻子牛 《水产学报》2016,40(11):1713-1723
基于2015年的预备性试验,于2016年3—6月在三亚开展了鳞砗磲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五羟色胺催产剂可以有效促使鳞砗磲排放配子,精卵比例为50∶1~100∶1时受精率、孵化率较高,孵化密度控制在15~20个/m L较适宜,经过36 h孵化,获得初孵D形幼虫;优选的D形幼虫经过5 d的微充气培养,即发育至足面盘幼虫,进入附着变态期。利用净水采苗法促使幼虫完成变态,经过7~10 d,幼虫出现鳃、次生壳,并建立完善的虫黄藻系统,即完成变态、形成稚贝。利用一定浓度虫黄藻浸泡足面盘幼虫2 h以内,可以有效地提高变态率。采用微流水+微充气模式和2000~3000 lx光照(白天)进行稚贝培养,稚贝利用体内虫黄藻提供的营养就可以继续完成贝壳生长、器官发育。经过48 d和65 d的培育,分别成功获得壳长×壳高=(1174.0±146.5)μm×(1208.0±135.3)μm的稚贝约3万个,壳长×壳高=(1750.2±224.1)μm×(1816.5±226.5)μm的幼贝约0.5万个。本研究首次在国内人工繁育成功,获得了鳞砗磲苗种,为鳞砗磲人工大规模繁育、增殖放流、移植保育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眼斑双锯鱼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模拟自然环境对野生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进行驯养使其达到性成熟、配对、产卵。显微镜下观察其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眼斑双锯鱼的胚胎发育同大多数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属端黄卵盘状卵裂;在水温27.0±0.5℃条件下,经192~216h完成孵化;仔鱼在孵出的第2天开食轮虫,4~5d变态为稚鱼,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8~20d进入幼鱼期,45~50d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及碎虾肉。  相似文献   

4.
陈远 《水产科学》1998,17(2):18-21
本文报告了采用聚乙烯网衣作为虾夷扇贝,海湾扇贝稚贝附着基的附着效果,对变态幼虫至稚贝斯的生长和成活稚贝及附着期中间育成率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网衣队基变态幼虫附着速度比棕帘慢,变态幼虫至稚贝的附着率及其日生长平均值分别为:采用网衣附着基,虾夷扇贝稚贝附着率为51.9%,平均日生长为18.28μm,棕帘为54%,19.0μm,而海湾扇贝网衣为49.98%,21.4μm,棕帘为59%,21.  相似文献   

5.
为了找出毛蚶育苗当中最佳附着基,本文对几种附着基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采用四种对比,即油泥、网衣、网片、直接附着在池壁上。结果发现,毛蚶人工育苗最佳附着基为潮间带表层油泥。稚贝生长快,成活率高,苗整齐,壳不挂脏。经过26d培育,成活率及生长速度分别为:油泥68%,平均壳长1.3 mm;网衣54%,平均壳长1.1mm;网片47%,平均壳长1.1mm;直接附着在池壁42%,平均壳长0.9mm。  相似文献   

6.
宽壳全海笋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5年,进行了宽壳全海笋繁殖的初步观察和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通过观察,揭示了宽壳全海笋繁殖和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筛选出了受精卵孵化、幼虫生长和采苗的适宜环境条件.在浙南沿海,宽壳全海笋的自然繁殖时间是每年的4-6月份,水温为18~22 ℃.壳长6 cm以上的雌性成熟个体1次产卵可超过2 000万颗,成熟卵的卵径约50 μm.受精卵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22~26 ℃,盐度21~26,在适宜条件下经过18 h左右发育至D形幼虫.幼虫生长发育的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2~26 ℃,而盐度范围为16~26;幼虫前期培育的最适宜饵料为球等鞭金藻;经26~50 d培育幼虫进入变态附着期.幼虫变态附着最适宜的基质为泥底质.2005年度,在面积120 m2水池中,培育出宽壳全海笋稚贝数量6 100万颗,单位面积出苗量5.08×105 grain/m2,平均壳长1.43 mm.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和污水的排放,适宜缢蛏生长繁育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缢蛏资源逐年减少。为了恢复缢蛏的自然资源,发展缢蛏池塘养殖,2009年至2011年我们通过学习和借鉴外地经验,在唐山市希忠水产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场进行了缢蛏的苗种繁育和规模化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8.
匙吻鲟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的酷渔滥捕 ,鲟鱼资源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有些种类已濒临灭绝。运用人工养殖的鲟鱼亲本繁殖制种是保护鲟鱼物种、恢复鲟鱼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 2 0 0 1年我们利用人工培育的匙吻鲟亲本进行了人工催产与孵化 ,得苗 11 9万尾 ,在国内首次获得匙吻鲟人工繁殖成功。 2 0 0 2年利用上年催产过的亲鱼再次催产并获得成功。1 人工繁殖技术1 1 亲鱼来源 :匙吻鲟亲鱼 ,平均体重 9kg ,共13尾。原种为湖北省水产局从美国引进 ,本公司从 1992年的受精卵中经过孵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等阶段培育后 ,将其中的一部分用池塘培…  相似文献   

9.
鳜鱼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场从1994年起开始探索鳜鱼人工繁殖和夏花培育技术,1996~1998年,共催产3批16组鳜鱼,共产卵161万粒,产苗641万尾,育成鳜鱼夏花3338万尾。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鳜鱼人工繁殖(1)亲鱼来源与培育1994年起结合冬季捕捞,从长江边与长江...  相似文献   

10.
姜景田  马德利 《河北渔业》2010,(12):33-34,56
采用人工注射催产药物获取受精卵、人工孵化等技术原理,在不同的盐度中进行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对比试验研究,重点解决了催产时间、催产药物的选择等技术问题,同时研究出各个时期所需要的最佳盐度。  相似文献   

11.
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人繁技术及胚胎发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类似物A(LHRH-A)给黄鳝催产,通过改进的人工湿法授精和滴水孵化,得到的平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是67.5%和89.5%,并通过活体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黄鳝胚胎发育的时序,胚胎出膜的平均时间为168hr。  相似文献   

12.
云南光唇鱼的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云南光唇鱼人工繁殖技术和胚胎发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采用鲤鱼脑垂体与释放激素类似物等组成的混合催产剂,在19.8~24.3℃的水温下,效应时间为26~28 h,平均催产率83.3%;在流水中孵化,受精率为77.8%,受精卵经过102 h出膜,184 h仔鱼开始平游,孵化率为41.2%。  相似文献   

13.
12月底从海上网箱挑选14尾1 5龄以上,健康、外表无伤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 dum),移至陆地盖有顶棚的大水泥池进行强化培育。经过4个月左右的培养,结果显示,亲鱼在陆地强化培育比在海区网箱提前约7 d成熟并自然产卵。受精卵在室内育苗池进行人工育苗,在海水比重为1. 020±0. 5,pH 8 1~8 4,水温在27. 0、29. 2 ℃时,仔鱼孵出时间分别为26、24 h,孵化率为88 .8%~93 .5%。孵出后的仔鱼在第7~9天为死亡高峰期,第11天左右的仔鱼体色有明显的变化,由棕红色变为黑色。经过1个月的培养,仔鱼的成活率约为9%。  相似文献   

14.
布氏鲳鲹人工育苗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鲳鲹人工育苗试验的研究@杜涛$湛江海洋大学!524025 @罗杰$湛江海洋大学!524025~~~~~~  相似文献   

15.
在池塘进行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人工育苗研究,通过解剖消化肠道以确定仔鱼开口的生物饵料种类。结果显示,个体较大的桡足类无节幼体比轮虫更适合作为军曹鱼仔鱼的开口饵料;对体长和体重进行测定,军曹鱼在鱼塘进行人工育苗,鱼苗生长迅速,7日龄的仔鱼体长达1cm,30d的鱼苗可长至15cm。  相似文献   

16.
选择投放产卵器和自然人工生态育苗两种方式进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人工育苗试验,通过清除敌害、调控水位、分批出苗的方法人工培育大弹涂鱼。结果显示,底质较硬的养殖池,投放产卵器可以获得受精卵,而长期用于大弹涂鱼养殖的土质较软的泥滩地,亲鱼则更倾向于直接钻洞产卵孵化;证明大弹涂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能够自然繁殖。  相似文献   

17.
鼠尾藻有性繁育及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鼠尾藻有性繁育规律进行观察、研究。鼠尾藻雌、雄异株,在黄海北部其生殖季节是7月上中旬,高光照和升温可促进精卵成熟,鼠尾藻在海区和室内都可正常完成受精。干露1~2h能促进幼孢子体生长,幼孢子体在实验范围的光照强度(1000~4000lx)下,光照越强生长越快;在试验盐度(21~40)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鼠尾藻人工苗种繁育技术,并对鼠尾藻有性繁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Synodontis sp. ar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ood in many African countries including, Nigeria, South Africa, Egypt and Ghana. This is likely due to the genus being an excellent source of fat in fish‐based diets. However, there is also increased accumulation of lipophilic pollutants which can be transferred to the human population. In South Africa, Synodontis zambezensis is an important food source in rural communities, particularly along the Phongolo River system.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breed Synodontis zambezensis in captivity, adapting a variety of protocols previously used in artificial breeding of Clarias gariepinus, Synodontis petricola and Synodontis nigromaculatus. A synthetic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compound (Aquaspawn®) was used to induc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followed by manual fertilization of stripped eggs using sperm from dissected testis of sacrificed males.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was consistent with other fish species and followed the same embryonic developmental stages. Initial hatching occurred within 26 hrs after fertilization, and survival rates of fry and subsequent fingerlings were as high as 80%. S. zambezensis has previously been used as a bio‐indicator species in field studies. Successful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rearing of this species improves the ability to use this indigenous species as a test organism in laboratory‐based assessments of chemicals and bioaccumulation of harmful chemicals such as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陆封型大西洋鲑全人工繁殖的实验结果。 2 0 0 0年 1月从美国缅因州格兰特湖增殖站引进的陆封型大西鲑发眼卵 ,在北京房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进行了发眼卵孵化、苗种培育 ,亲鱼养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引进的发眼卵经 930d ( 1 1 783度日 )培育成产卵亲鱼 ,雌、雄亲鱼成熟系数分别为 42 7%、 4 2 3% ;怀卵量为 1 0 98~ 362 1粒 /尾 (叉长 36~ 5 5cm) ,平均卵径 5 4mm (吸水膨胀前 )、 6 2mm(吸水后 ) ;平均卵重 8 5粒 /g (吸水后 )、 7 5粒 /g (吸水前 ) ;精液浓度 2 0 0亿个 /ml,精子寿命 70~ 90s,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 2 0~ 40s;个体繁殖率E (粒 )与叉长 (L)的相关公式为E =1 32 5L - 3671 8,相关系数r=0 89。受精卵在水温 6~ 1 1℃进行孵化 ,达到发眼所需积温为 2 64 5℃·d ;达到破膜所需 483℃·d ;仔鱼上浮所需 880℃·d。试验亲鱼雌、雄按 2比 1配组 ,1 0 75尾雌鱼共采卵 90 47万粒 ,受精率为 89 88%、发眼率为77 83%。产卵后 ( 3个月后 )存活率分别为雌鱼 30 % ,雄鱼 1 0 %。  相似文献   

20.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与鱼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海水网箱养殖3龄以上的鞍带石斑(Epinepheluslanceol)亲鱼进行人工繁殖。催产前3个月进行亲鱼强化培育,在水温≥22℃的春、夏季,用HCG400~500IU/kg鱼体重和LRH-A330~50μg/kg鱼体重进行催产,催产后27h左右开始产卵。受精率59·5%~78·5%。受精卵在盐度28~33、水温25~28℃、pH8·0~8·5的水环境中22h孵化出仔鱼。室内培育仔鱼两批:第1批培育初孵的仔鱼1070万尾,放苗前,往池中加入30~50万个/ml小球藻液,放养密度为2万/m3左右,经35d培育,获得4~5cm以上的鱼苗27·3万尾,成活率2·6%;第2批培育初孵仔鱼735万尾,经35d培育,获得4~5cm的鱼苗25·72万尾,成活率3·5%。池塘培育仔鱼两批:第1批培育初孵仔鱼780万尾,放苗前,池塘中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密度超过200个/L,放养密度为每1/15hm2投放2·0~2·5万尾,开口仔鱼在土塘水温23~27℃、盐度25~28、pH7·8~8·5的条件下,经35d培育,鱼体全长达3·2cm,仔鱼变态完全,成为幼鱼,获得5cm以上的鱼苗21·6万尾,成活率2·8%;第2批培育初孵仔鱼661万尾,获得5cm以上的鱼苗41万尾,成活率6·2%。挑选76尾亲鱼单独喂养,在饲料中添加17a-甲基睾丸酮和多种维生素等,经过两个月的雄性化培育,有57尾转雄,且受挤压时有精液流出,转雄率为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