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草莓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红颜’草莓种子为试材,选用不同药剂对其进行萌发处理,计算草莓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并利用隶属函数的方法评价不同药剂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2O2及KNO3处理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草莓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采用酸及激素处理时,随着浓度的升高,草莓种子的发芽率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发芽率相同。通过隶属函数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促进草莓种子萌发由强到弱的前5位处理分别为:12%H2O2处理1 h、0.20%KNO3处理12 h、5 mg·L-1GA3处理24 h、10 mg·L-1NAA处理24 h、0.30%KNO3处理8 h,发芽率分别可达90.67%、90.33%、88%、84.67%、86.33%,均比CK提高27.6%以上。综上,在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苦瓜耐盐资源的筛选、种质资源评价、耐盐育种及设施抗盐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个不同品种苦瓜种子在Na+浓度依次为0、34.2、68.4、102.6、136.8mmol/L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溶液中的萌发情况进行研究,分别测定盐溶液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NaCl处理下,随着Na+浓度升高,苦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均随N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Na2CO3溶液处理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也均随N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NaCl处理;各苦瓜品种抗盐性大小为:X4>X1>X3>X2。[结论]Na2CO3对苦瓜种子胁迫除主要由Na+作用外可能与高pH值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甜瓜品种资源萌发期耐盐性及其指标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33个甜瓜品种在萌发期进行不同浓度的盐处理,通过自组织映射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甜瓜品种进行耐盐性评价和萌发期耐盐性指标的筛选.以去离子水为对照,分别设置75、150、225、300 mmol·L-1 4组盐浓度处理,测定了甜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受损率、平均发芽天数、胚根长、根鲜重7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筛选出4个在萌发期间耐盐性强的品种(海蜜四号、金辉一号、冰雪脆和美浓)和6个耐盐性弱的品种(玉露、天仙、秀绿、白玉香、F-3551和泽甜);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甜瓜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对耐盐性的贡献率较大,并且在盐处理下具有相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不同糯玉米品种萌发期耐低温评价体系,以48个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胁迫下糯玉米的10个萌发及生长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糯玉米品种耐低温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10个测定指标转化为根系生长因子和种子萌发因子2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建立了糯玉米耐低温综合得分模型Y=0.647 7Y1+0.144 2Y2(其中,Y1Y2为2个主成分,Y1代表的主要指标包括相对根干重、相对根表面积、相对根体积、相对根长,反映低温胁迫下糯玉米根系生长的状态;Y2代表的主要指标包括相对苗干重、相对发芽率、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势,反映低温胁迫下糯玉米的萌发情况)。通过隶属函数法对48个糯玉米品种的耐低温能力进行排序,筛选出5个耐低温能力较强的品种,依次为‘润彩糯686’‘景坡82’‘润糯175’‘润糯605’和‘天贵糯932’。聚类分析将48个糯玉米品种划分成4个类群。回归分析表明,相对根干重、相对苗长、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苗干重和相对根表面积可作为糯玉米耐低温评价的重要指标。多方法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可对不同耐低温能力的糯玉米品种进行有效筛选分类,为糯玉米耐低温评价及耐低温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选用来自美国、德国、前南斯拉夫、加拿大和中国的玉米种质,研究耐低温萌发能力,筛选耐低温萌发能力强的种质,为耐低温种质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 以74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运用田间直接鉴定法和室内鉴定法,调查测定标准发芽率(SGR)、冷浸发芽率(CIGR)、田间常温出苗势(NFEP)、田间常温出苗率(NFER)、田间低温出苗势(LFEP)、田间低温出苗率(LFER)、田间常温发芽指数(NFGI)、田间常温活力指数(NFVI)、田间低温发芽指数(LFGI)和田间低温活力指数(LFVI)等10个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对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并综合评价。【结果】 参试玉米自交系耐低温萌发能力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鉴定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在10.10%~145.47%,累计贡献率为73.554%,回归建立了玉米自交系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综合评价数学模型Y耐低温=0.162+0.250XNFGI+0.246XLFGI,预测结果与隶属函数值(L)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基于耐低温萌发能力综合评价值,将74份自交系分为5个等级,筛选出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强自交系1份,耐低温萌发能力较强的自交系12份,耐低温萌发能力中等的自交系45份,耐低温萌发能力较弱的自交系13份,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弱的自交系3份。【结论】 筛选出的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弱自交系Shen137、D3M、JSH2402和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强的自交系Xinzi3113,将应用于耐低温QTL定位,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研究中。常温田间发芽指数和低温田间发芽指数可作为评价自交系耐低温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分析不同小麦品种种子活力的相关指标,建立可靠的小麦种子活力综合评价模型,有助于选育高活力小麦品种。将104份小麦材料自然老化6个月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8 d,测定发芽势(X1)、发芽率(X2)、发芽指数(X3)、苗高(X4)、苗鲜重(X5)、根鲜重(X6)、根表面积(X7)、根平均直径(X8)、总根长(X9)和根系总体积(X10);采用多样性统计、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小麦种子活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种子活力多数指标间呈显著相关性,存在信息重叠。利用隶属函数值法计算种子活力的综合评价值(D值),将104份材料分为高活力、较高活力、中活力和低活力4个等级,其中高活力材料4份。通过逐步回归方程建立了小麦种子活力综合评价方法的数学评价模型:VP=﹣0.171﹣0.025 X1﹣0.074 X2+0.012 ...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低温和高温2种温度环境对新疆黑果枸杞种子共同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启动日、发芽指数、发芽势进行研究,为其工厂化育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种子在5℃环境处理0~20 d,放入10~40℃温度环境测定种子发芽率等指标。[结果]低温处理(1)种子在T3环境发芽率最高65.0%,比常温种子高77.8%;低温处理(3)种子在T4环境启动速度最快,需要4 d,比常温种子快0.8 d,发芽指数也最高5.1,比常温种子高73%;低温处理(4)种子在T4环境发芽势最高24%,比常温种子高33.3%;低温处理(3)、(4)种子在T1低温环境可以打破种子休眠。[结论]种子低温处理后在较高的温度环境,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黑果枸杞种子发芽率、启动速度、发芽势、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野皂荚种子萌发的特性,采用浓H2SO4酸蚀和高温水处理,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野皂荚种子直径约10 mm,千粒重(10.583±0.61)g; 其种子休眠是由硬实引起,属于强迫休眠; 破除其种子休眠的适宜方法可采用浓H2SO4酸蚀30 min,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达88%、75%、5.91以上; 最适发芽温度为25℃,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84%、50%、7.78; 光照对其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单项农艺性状对综合性状的影响,以2018—2022年黄淮海夏大豆南片区域试验中完成2年试验的59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变异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9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有效分枝的变异系数最大(32.79%),生育期的变异系数(2.77%)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小(1.897 6),底荚高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2.079 1);主成分分析将9个农艺性状指标转换为5个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2.262%;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值(D),综合评价值D与产量及9个农艺性状指标均达极显著相关水平;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模型D=0.539+0.042X2+0.048X8+0.020X6+0.038X3+0.023X5+0.029X4(R2=0.989 0,F=761.723,P<0.0001);通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苜蓿种质材料耐盐性鉴定的适宜浓度,筛选耐盐苜蓿种质,采用常规纸上萌发试验,研究了22份苜蓿(Medicago sativa)种质材料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干质量和胚芽干质量对不同浓度(0、0.4%、0.8%、1.2%、1.6%)NaCl胁迫的响应,并对其耐盐性强弱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增强,22份苜蓿种质材料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干质量和胚芽干质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苜蓿半致死盐浓度(S50)均值为0.85%,变异系数26.38%,1.2% NaCl为耐盐性鉴定的适宜浓度;表现稳定的耐盐苜蓿种质材料为牧王、爱菲尼特、德国德贝和金皇后,敏盐苜蓿种质材料为敖汉、A/S综合、费纳尔和润布11。研究结果可为耐盐苜蓿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机械损伤、壳聚糖、赤霉素和硝酸钾对苦瓜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通过机械损伤及适宜浓度的壳聚糖、赤霉素、硝酸钾处理苦瓜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结果]机械损伤处理苦瓜种子发芽率为93.3%,与对照差异显著,发芽势高达92.3%,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壳聚糖处理种子最适宜的浓度是100 mg/L,发芽势与发芽率高达84.7%、93.0%,与对照差异显著;赤霉素浸种最适宜浓度为10 mg/L,发芽率为94.3%,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硝酸钾浸泡苦瓜种子最佳浓度为20 mg/L,发芽率达到最高99.0%,处理效果最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苦瓜种子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种皮颜色、果肉包裹、暂时低温及超声处理对一把伞南星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探索打破一把伞南星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的方法,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灰白色种皮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苗根长、种苗芽长、种苗茎粗均最高,且灰白色种皮的种子萌发时间最快;果肉包裹的一把伞南星种子培养60天仍未见发芽;-20℃处理下一把伞南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超声处理20 min种子发芽率最高,种苗根长最长;超声处理30 min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种皮灰白色的一把伞南星种子质量最好,果肉对一把伞南星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播种前必须处理干净。暂时低温处理、超声处理均可以促进一把伞南星种子的萌发,超声波处理对一把伞南星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种子萌发时间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电场、时间及两者交互处理对卷荚相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为卷荚相思种子萌发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卷荚相思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以不同电场强度和处理时间为控制因素,电压强度为0.0、0.2、0.4、0.6、0.8、1.0 kV·cm-1,时间处理为0、15、30、45、60 min,研究不同电场强度和时间交互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电场强度增强,处理时间的延长,卷荚相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处理时间15、30、60 min下发芽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但在处理时间45 min下发芽率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在电场强度0.6~0.8 kV·cm-1和处理时间45 min下处于最优状态,且与CK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不同电场强度与时间交互处理下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7.73+135.23X1+1.24X2-86...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盐碱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筛选燕麦耐盐碱种质及耐盐碱评价指标。本研究通过1∶1(NaCl∶NaHCO3)盐碱混合液对皮燕麦“坝燕4号”和裸燕麦“白燕2号”种子萌发期及苗期进行盐碱胁迫处理,设50mmol·L-1(C1)、100mmol·L-1(C2)、150mmol·L-1(C3)200mmol·L-1(C4)4个胁迫摩尔浓度,以蒸馏水为对照(CK),种子萌发期测定发芽势和发芽率,苗期测定根系、叶片抗氧化保护酶及渗透调节物质,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参试不同浓度下2个燕麦品种进行耐盐碱综合评价及耐盐碱指标筛选。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对所测定的指标整体表现出抑制作用,同胁迫浓度下,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苗期根系、叶片抗氧化性能、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白燕2号”均优于“坝燕4号”。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苗期根系、叶片所测定的7个指标转换成2个主成分,根系、叶片累积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7.956%和95.2...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高粱种子经电场处理后萌发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电场处理能促进种子的萌发;主成分分析得出,T_(12)(450 k V/m×12 min)处理效果最好,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与对照(未施加电场的高粱种子)相比,分别提高20.7%,3.0%,13.0%,25.9%;构建了电场强度及处理时间与发芽综合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Y=1.710 0+0.521 2X_1+0.560 9X_2-1.795 6X_1~2-0.605 6X_2~2-1.027 5X_1X_2),模型解析后得到电场处理高粱种子的最优化条件为电场强度454 kV/m、处理时间40 m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国玉米主产区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播种后遇旱问题时常发生,生产上实现良好的出苗与成苗率是保障玉米高产稳产的基础。鉴于不同的玉米品种对萌发期干旱胁迫反应不一,构建玉米萌发期耐旱评价技术体系,鉴定不同品种萌发期耐旱性,为玉米品种筛选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从田间耕层采集的土壤为介质,设置从种子不能发芽到全部发芽的土壤含水量13个梯度,在25℃光照培养箱条件下测定5个代表性品种种子发芽率,建立不同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与发芽率的Logistic拟合方程,确立50%种子发芽率时土壤含水量(GW50);在此基础上,以5个品种GW50平均值作为干旱处理强度,对32份品种的发芽率等11个性状进行测定,通过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解析种子发芽率与其他相关性状间的关系。【结果】在13个水分梯度下5个品种的发芽率拟合Logistic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78—0.992,基于Logistic方程估算GW50为18.2%—18.7%,GW50平均值为18.5%。以18.5%土壤含水量作为干旱胁迫处理水平,对32份品种的发芽率等11个性状的分析结果显示,发芽率与胚芽鲜重、胚根鲜重、贮藏物质转运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均小于0.5,分别为0.36、0.40和0.38,而发芽率与胚根数等7个性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发芽率以外10个性状的聚类分析将32个品种分为三类,分别包含13、10和9个品种,但这三类品种间的发芽率均值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这10个性状不能反映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率水平。对11个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发芽率、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转运率在第一主成分具有较高的特征值,第一主成分对总方差的贡献率达到36.3%,这三个性状可以作为萌发期耐旱性评价的关键指标。基于建立的萌发期耐旱鉴定技术体系,所鉴定的32个品种中有4个属于萌发期耐旱型,22个属于为中间型,7个属于萌发期干旱敏感型。【结论】明确了限制种子发芽率50%的土壤干旱胁迫强度,提出种子发芽率、胚芽干重和贮藏物质转运率可作为萌发期耐旱鉴定的关键指标,构建了玉米萌发期耐旱鉴定技术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低温层积处理对北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低温层积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以北京丁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层积时间(10,20,30,40,50,60 d)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胚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丁香最适宜的层积时间为50 d,在此处理下,萌发时间比CK提前1 d,萌发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从54.4%和18.0%提高到97.8%和85.6%,发芽指数从3.4提高到8.5,活力指数从1.85提高到8.28,胚根长从1.35 cm提高到2.75 cm。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新疆盐渍土地并促进枸杞大面积推广栽培,以新疆精河枸杞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盐溶液中的发芽情况。通过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测定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当NaCl溶液浓度在20~60 mmol·L-1时发芽率、发芽势和20~40 mmol·L-1时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但是差异不显著;NaCl溶液浓度在80~100 mmol·L-1时,精河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低于对照,且除80 mmol·L-1时发芽指数外均差异不显著(P>0.05);NaCl浓度达到120 mmol·L-1时精河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低于对照,发芽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Na2SO4盐溶液处理时,溶液浓度在20~120 mmol·L-1范围内精河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Na<...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油麦菜种子萌发的情况,将金品四季油麦菜种子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同时分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5℃时金品四季油麦菜各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71.3%、86.3%、38.64;20℃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98.0%、90.3%、57.68。说明油麦菜的最佳萌发温度为15~20℃,高于25℃时发芽率明显下降,不宜播种,10℃时发芽率较低,且发芽天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不同大豆种质资源在新疆生态区的表现。【方法】以27份国内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11个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主成分、通径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其在新疆生态区的表现及产量。【结果】大豆主要数量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其变异系数达8.3%~78.8%。有效分枝数变异系数最大,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小。产量与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底荚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底荚高度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总共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5.98%,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有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建立产量与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1 989.985+39.429X8+150.432X10+23.137X9,决定系数为R2=0.887。单株粒数(0.863)和单株粒重(0.739)在决定大豆产量中较百粒重(0.155)更为重要。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15水平上将供试材料划分为七大类群,第I、III和VI类群株高83 cm左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