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究人工鱼礁区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生长异质性及资源开发状况,本研究基于2017─2021年山东近海3处典型鱼礁区(长岛鱼礁区、西霞口鱼礁区和前三岛鱼礁区)的海洋环境和许氏平鲉资源调查数据,利用Bootstrap的ELEFAN方法探究了许氏平鲉的生长特征、基于变换体长渔获曲线法探究了许氏平鲉死亡特性,运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究了许氏平鲉体长–体重关系时空异质性,基于Beverton-Holt模型和开发率探究了许氏平鲉资源利用状况。结果显示,前三岛鱼礁区许氏平鲉条件因子(a)明显高于西霞口鱼礁区和长岛鱼礁区;前三岛鱼礁区许氏平鲉渐进体长和渐进体重最大,西霞口鱼礁区次之,长岛鱼礁区最小;长岛鱼礁区总死亡系数和自然死亡系数分别为0.87和0.44,均高于西霞口鱼礁区和前三岛鱼礁区;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得到参数a、b范围分别是1.48×10–5~5.92×10–5、2.85~3.13,相同体长条件下, 2020年春秋季前三岛鱼礁区许氏平鲉个体重最高, 2021年、2018年和2017年冬季西霞口鱼礁区个体重次之, 2019年夏...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柘林湾海洋牧场海洋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元素分析法,对海洋生物不同组织器官灰化前后碳(C)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估算灰化前柘林湾海洋生物C质量分数,探讨海洋牧场生物碳储量。结果表明,1)灰化前柘林湾海洋牧场各生物主要组织器官肌肉、骨骼/壳、内脏C质量分数均值变化分别为37.72%~47.41%、11.23%~34.91%、27.58%~33.95%,其中硬骨鱼纲、甲壳纲(虾)、腹足纲、双壳纲等固碳能力较强,但除头足纲外,总体差别不大。灰化后,主要组织器官肌肉、骨骼/壳、内脏C质量分数均值变化分别为1.83%~8.28%、1.90%~12.54%、0.62%~8.29%,其中腹足纲和双壳纲储碳能力较强;2)2013年柘林湾海洋牧场海洋生物储碳约为6.728×104t。其中人类捕捞从海洋中移除C约0.155×10~4t,占总碳储量的2.31%;沉积在海底的C约0.11×10~4t,占总碳储量的1.7%;封存在海洋内的并不断进入碳循环的C约6.46×10~4t,占总碳储量的95.98%。不同海洋生物碳汇特征不同,海洋牧场可有效提高区域碳汇强度。  相似文献   

3.
音响驯化型海洋牧场的建设对于渔业资源的增殖、海洋环境保护、渔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音响驯化有效作用范围,可以为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的投放选址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参照T/SCSF 0009—2021《海洋牧场鱼类音响驯化技术规程》设置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音响驯化放声参数,在海洋牧场示范区通过水下播放300 Hz正弦波模拟野外音响驯化,通过测算建立水下噪声衰减模型。结果显示:水下1 m、5 m、10 m的水平衰减公式分别为TTL=1.73×10 log(r)、TTL=1.58×10 log(r)、TTL=1.70×10 log(r),水下噪声衰减为球面衰减。在海洋牧场示范区内对许氏平鲉选用参数为300 Hz、 155 dB的正弦波进行音响驯化的有效半径为500 m,音响驯化的最佳半径为250 m。  相似文献   

4.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ilegelii),属鲉形目,鲉科,平鲉属,俗称黑头、黑石鲈、黑石寨、小石斑、黑鲪等.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近岸,属暖温性底层鱼类,卵胎生,栖息在岩礁附近水域,也是我国雷州半岛以东一带常见鱼类.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人工繁育许氏平鲉苗种,我国对许氏平鲉的育苗及养殖研究开展较晚.辽...  相似文献   

5.
人工鱼礁区的增殖鱼类资源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春季采用地笼网分别对山东省西港小石岛、牟平养马岛、威海寻山和日照前三岛附近人工鱼礁区及对照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的鱼类种类数比对照区增加了1.8倍,平均数量和平均质量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3.5倍和1.9倍.人工鱼礁区的主要优势种为岩礁性鱼类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人工鱼礁区鱼类资源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的均值分别大于对照区相应生态指数数值.人工鱼礁的建设可以增加鱼类资源的种类、数量及鱼类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环境与摄食因素对人工鱼礁区不同体长许氏平鲉分布的影响,采用2017—2018年山东省近岸3处鱼礁区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调查数据,利用变异系数CV均值将样本的体长分为10组,每组体长间隔为33 mm,并使用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比较不同海域许氏平鲉体长组成的相似性;运用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各环境要素对不同体长组许氏平鲉分布的影响;运用胃含物分析法分析许氏平鲉的食物组成。结果显示,西霞口与长岛鱼礁区样本体长组成相似性指数为70.66%,前三岛鱼礁区与西霞口鱼礁区、长岛鱼礁区的相似性指数较低,分别为54.94%和59.46%;大体长(299~365mm)许氏平鲉的分布与水深、水质指数(WQI)和化学需氧量(COD)相关性较大,喜好水深较深、营养丰富的水域;小体长(35~200 mm)许氏平鲉喜好水深较浅,水质好的水域。大体长(200~365 mm),高龄(2~3龄)的个体主要摄食鱼类、虾类和蟹类,优势饵料为鱼类(IRI为65.94%);小体长(35~200 mm),低龄(0~1龄)的个体主要摄食虾类和蟹类,优势饵料为虾类(IRI为45.69%)。研...  相似文献   

7.
海州湾前三岛海域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对前三岛海域底层鱼类群落采样调查共渔获鱼类6目15科22种。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斑头鱼(Hexagrammos agrammus)和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等属于常年性岩礁鱼类,是该区域鱼类群落的优势种。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鲹科和鲭科种类为季节性洄游鱼类。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了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类时空分布主要受底层水温和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影响。斑头鱼、五带高鳍鰕虎鱼(Pterogobius zacalles)、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铠平鲉(Sebastes hubbsi)、鲐(Scomber japonicus)和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资源量与底层水温密切正相关;大头鳕和大泷六线鱼资源量与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关系最为密切,且大头鳕仅分布在低温季节具有较高溶解氧的深水区;许氏平鲉和星康吉鳗分布区域广泛。基于稳定氮同位素法确定了鱼类营养级,常年性岩礁鱼类位于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属于中级肉食性和高级肉食性鱼类;花鲈和大头鳕处于最高营养级(4.0),是顶级捕食者。  相似文献   

8.
岩礁鱼类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岩礁鱼类及其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量锐减,栖息地退化。为应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面临的重重压力,以人工鱼礁、增殖放流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基础措施的海洋牧场建设成为世界沿海国家的战略性选择。开展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解析生物对鱼礁结构物和人工生境的响应行为及人工环境对岩礁鱼类行为的影响,对优化水生生物放流策略、提高增殖物种成活率、养护生物资源、科学开展人工鱼礁工程建设和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岩礁鱼类在栖息地选择、索饵、繁殖、集群、领域、防御等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梳理了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更高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2016年7-11月,对唐山海洋牧场海域人工鱼礁内和礁区外许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i)进行采样,共采集191尾,其中鱼礁内159尾,礁区外32尾,对采集的样品胃含物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许氏平鲉摄食强度以四级为主(40.91%),其次为三级(23.30%),平均摄食强度为2.66。月份不同,胃含物种类不同,7-9月虾类占比100%;11月虾类占比66.99%,鱼类占比33.01%,同时底质不同,胃含物种类也不同,在礁内泥地底质中,虾类占比97.46%;石头地底质中,虾类占比64.42%,鱼类占比33.48%。对不同月份许氏平鮋饵料种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月与9月饵料相似度高。不同体长组的摄食强度等级频度不同,具体表现为随体长组的增加,摄食强度等级增加,在50~60 mm达到峰值,占比81%。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大型海藻和人工鱼礁对鱼类的诱集作用,依据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游泳动物和大型海藻调查结果,以海黍子、孔石莼、带形蜈蚣藻、石花菜和小珊瑚藻5种优势藻类,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2种优势鱼类以及人工鱼礁模型为研究对象,于室内实验水槽观察了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在海藻和模型礁中的行为反应和分布。结果显示,水槽中未投放模型礁和海藻时,实验鱼密集出现在水槽边缘区(A9),分布率分别为75.71%±7.79%和73.63%±4.41%。放入模型礁和海藻丛后,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出现短暂的排斥反应,然后迅速聚集其中;2种鱼对带形蜈蚣藻的响应时间最短[(12.75~21.00)s],对模型礁的响应时间最长[(66.50~151.25)s];带形蜈蚣藻聚集许氏平鲉用时最短[(151.50±8.14)s],海黍子聚集大泷六线鱼用时最短[(56.00±2.53)s];大泷六线鱼对模型礁的聚集时间为(216.25±5.59)s,远低于许氏平鲉(1343.50±5.38)s;2种鱼在模型礁中的停留时间远长于海藻丛,且大泷六线鱼的停留时间(211.85±7.96)s长于许氏平鲉(199.75±16.82)s。海藻丛和模型礁对2种岩礁性幼鱼的诱集效果明显,实验区幼鱼的分布率由未投放模型礁和海藻前的0.91%~8.78%上升到4.21%~31.42%;高密度带形蜈蚣藻和海黍子的诱集效果最好,对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聚集率分别达到30.42%±1.14%和31.42%±1.74%,而低密度小珊瑚藻的诱集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张网渔具选择性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一种被动性的过滤型渔具,对张网渔具本身的选择性特点和选择性模型研究很少。通过介绍几种过滤型渔具选择性模型:Logistic:LogLog、CLogLog、Richard和Probit模型,并运用套网法作为试验方法,极大似然估计法作为模型参数确定方法进行张网渔具的选择性试验,分别对各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模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由于Logistic模型AIC值较小,且是传统上运用最为广泛的选择性模型,因此作者认为可以作为张网渔具选择性模型。同时探讨了套网法、套网网目大小、网次间差异以及不同的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对选择性确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Ecopath—一种生态系统能量平衡评估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仝龄 《海洋水产研究》1999,20(2):102-107
Eopath模式是一种研究生态系统的工具。它根据能量平衡原理,用线性齐次方程组描述生 态系统的生物组成和能量流动过程,定量某些生态学参数,用于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变化。本文介绍了Eopath模式的理论方法以及如何建立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和调试模型和调试模型,试图扩大其应用。最后简要地给出两个Ecopath模型应用实例,一个是美国阿拉斯加威廉姆王子湾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它用50个生物组成较为全面地描述该生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F分数模型在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中的应用以及与Z分数模型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以一家颇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评价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方面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同时指出其仍然存在的缺陷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杨正勇  徐辉  彭乐威 《水产学报》2023,47(4):049615-049615
为规范养殖生产者药物使用行为,促进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本文基于中国沿海11个省市的海水鱼养殖生产者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组织模式对海水鱼养殖生产者药物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紧密型产业组织对生产者安全用药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加入紧密型产业组织的生产者用药量显著降低;(3)不同类型的紧密型产业组织对生产者的药物使用行为影响不同,“合作社(协会)+生产者”模式显著优于“企业主导的生产基地+生产者”模式;(4)养殖培训在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生产者药物使用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能够通过培训知识技能、提供解决问题措施等途径进一步减少生产者药物使用。基于此,文章提出重视紧密型产业组织尤其是合作社(协会)的作用、开展生产者绿色养殖培训、发展养殖保险等建议,以期加快推进中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对象山港南沙岛不同养殖模式(贝类养殖、藻类养殖及网箱养殖)表层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共获取136个OUT。其中,贝类养殖区、藻类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OTU分别为58、48和57个。各站位OTU分布差异明显,表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基于16S rDNA序列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表明,网箱养殖区丰富度指数ACE为739,香浓指数H?为3.8,均为最高值,丰富度指数Chao为245,略低于于贝类养殖区。贝类养殖区丰富度指数Chao为303,在各养殖区中最高。藻类养殖区丰富度指数ACE为174、Chao为89,香浓指数H?为3.6,均为最低值。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南沙岛各养殖区的优势种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但是藻类养殖区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他养殖区域相比,16S rDNA克隆文库差异显著,其中根瘤菌属(Rhizobium)及其他光合细菌在藻类养殖区分布较多。网箱养殖区沉积物表层微生物群落中出现了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菌群,如志贺氏菌属(Shigella)、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和ε-变形菌纲的微生物种群,揭示网箱养殖对底质沉积物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In fitting production models and age-structured models to an index of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a fish population, errors are usually assumed to follow a log-normal or normal distribution, without any diagnostic analyses. A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can readily deal with many types of error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a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is coupled with a production model and a sequential population model to assess the stock of the Atlantic cod (Gadus morhua) 2J3KL.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parameter estimates in these models can b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assumption about the error structures in the estimation and that log-normal and gamma distributions are appropriate for the production model in assessing the Atlantic cod 2J3KL stock, whereas gamma distribution is appropriate for the sequential population model. We recommend that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sh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appropriate error structure in modeling fish population dynamics.  相似文献   

17.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assessment models are age-structured. However, many biological and exploitation processes are more length-dependent than age-dependent, and the required length–age conversion of available data is often not reliable. Consequently, length-structured or age–length structured models have undergon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growth transition matrix used to model the mean growth and growth variability of the population,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in a length-structured matrix model. Building this growth transition matrix is not trivial and it is necessary to assess the impact that various assumptions may have to identify robust model structures. In this study, we assess the effects of (1) time and length discretisation, (2) the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s within length classes and (3) th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used to describe growth variability, by fitting a growth matrix model to individual quasi-continuous simulated growth data. The study quantitatively demonstrates that the choice of the time step and of length class width is the key point when building a length-structured population growth model. The use of a gamma distribution for the growth increments and/or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s within length classes were found to make the model more robust.  相似文献   

18.
模拟和预测水质参数的变化趋势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十分重要,水质模型是利用物质和能量守恒原理预测水质变化的有效工具。本文论述了水质模型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依据不同标准对水质模型进行分类,详细分析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水质模型系列和发展现状,展望未来水质模型和信息及与卫星技术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张保艳  于海洋  程裕东  金银哲 《水产学报》2013,37(12):1854-1862
为了提高复水速率,增强复水效果,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对罗非鱼片进行复水。将提前干燥至水分含量为0.1000 g/g d.b.(干基)的罗非鱼片放入亚克力材料制成的、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容器内,进行微波复水,考察包装容器尺寸、形状及盐含量对微波复水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复水时间的延长,鱼片的含水率逐渐增高,在250s-300s左右达到最大值并保持稳定。但复水后的样品水分含量没有达到样品的初始水分含量(3.8590 g/g d.b.)。这表明,复水过程是不可逆的,干燥过程中细胞缩水和组织结构破坏导致样品的复水能力下降。实验条件范围内,容器大的容器较利于微波复水(V=115455 mm3),相较于方形容器,圆形容器更利于罗非鱼片的微波复水。添加NaCl可以增大汤料的介电损失率,使其复水速率增加,复水效果更好。研究表明,微波复水约需240 s就可以达到平衡,比传统的水浴复水(约700 s)可节约约2/3的时间。引用Peleg模型和Weibull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Peleg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度更高,预测值与实验值呈良好的一致性,更适合描述罗非鱼片的复水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2009年4月太湖生态学实验数据为基础,研究了15、20、25、30 m格网分辨率下NPZD生态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格网分辨率和平均浓度及浓度均方根之间存在较复杂的关系,难以用统计方法加以描述.总体而言,格网分辨率的不同,生态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磷浓度、悬浮泥沙浓度和叶绿素a浓度的平均值、均方根和空间布局也将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该选择适宜的格网分辨率进行生态学参数模拟,进而实现对太湖水体状况的正确模拟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