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5.0%卫根微乳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明确15.0%卫根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方法]设置15.0%卫根微乳剂7.5、15.0、22.5 L/hm2 3个处理,以1.8%阿维菌素乳油15 L/hm2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卫根微乳剂7.5、15.0、22.5 L/hm2 3个处理,药后90 d土壤中2龄幼虫数量减退率分别为-14.10%、38.27%和54.98%,而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15.0 L/hm2处理的线虫减退率为16.12%。药后90 d 15.0%卫根微乳剂各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19%、70.97%和76.00%,而对照药剂为67.10%。[结论]15.0%卫根微乳剂可有效地控制根结线虫对番茄的危害,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康绿功臣可湿性粉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康绿功臣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1%苦参碱)处理温室土壤以防治番茄根结线虫,试验表明,康绿功臣可湿性粉剂可较好地控制番茄根结线虫的为害。康绿功臣可湿性粉剂45.0、52.5、60.0 kg/hm23个处理,药后90 d土壤中2龄幼虫数量减退率分别为66.12%、71.12%和73.51%,而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15.0 L/hm2处理的线虫减退率为75.68%。药后90 d康绿功臣可湿性粉剂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50.96%、57.51%和61.04%,而对照药剂为62.87%。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优化北方设施番茄灌溉施肥模式,为区域设施番茄产业高效优质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设3个灌水额水平(低水W1单次灌水额80 m3·hm-2,中水W2单次灌水额160 m3·hm-2,高水W3单次灌水额240 m3·hm-2),以田间持水量θ为基准,从番茄苗期到膨大期采用60%θ为灌溉下限,番茄着色成熟期采用50%θ为灌溉下限,设3个施肥水平(低肥F1总肥量N120-P2O560-K2O 75 kg·hm-2,中肥F2总肥量N180-P2O590-K2O 112.5 kg·hm-2,高肥F3总肥量N240-P2...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能够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药剂。[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10%噻唑膦GR、0.5%阿维菌素GR、10.5%阿维菌素·噻唑膦GR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并提出了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控技术。[结果]按有效剂量计,10.5%阿维菌素·噻唑膦GR 2 756.25和3 150.00 g/hm2、10%噻唑膦GR 3 000.00 g/hm2、0.5%阿维菌素GR 225.00和262.50 g/hm2对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效分别为75.5%、82.0%、78.0%、72.4%和79.5%,可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的发生,且对黄瓜安全。黄瓜根结线虫的防治应以"化防为主、多种防治相结合"为原则。[结论]为根结线虫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为明确阿维菌素B_2乳油对冬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增产效果和施药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B_2乳油稀释1 000倍300 mL灌根处理防治效果最好,但与10%噻唑膦颗粒剂22.5 kg/hm~2撒施处理差异不明显;5%阿维菌素B_2乳油稀释1 000倍300 mL灌根处理产量最高,较CK提高75.66%,与10%噻唑膦颗粒剂22.5 kg/hm~2撒施处理产量在0.01水平差异极显著,与使用5%阿维菌素B_2乳油30 L/hm~2,随水冲施,漫灌处理产量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冬瓜定植期使用5%阿维菌素B_2乳油稀释1 000倍300 mL灌根处理在对冬瓜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和增加产量方面最优,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洋葱是具有较强硫、硒吸收能力的蔬菜作物,合理施用硫、硒肥对洋葱高效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L18030、F418013和美红3个洋葱材料,通过外源施加不同浓度硫、硒元素,研究其对洋葱产量、黄酮类化合物及硫化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硒、硫配施能够增加洋葱产量,3个参试材料在S3Se2(S, 90 kg·hm-2;Se, 2.5 kg·hm-2)处理下获得最高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9.18%、7.61%和7.46%,且该处理下洋葱有机硫化物和硒含量较高。硫肥定量施用时,洋葱总黄酮含量随硒肥施用量先升后降,S1Se1(S, 30 kg·hm-2;Se, 0.5 kg·hm-2)处理有利于洋葱黄酮积累。硒肥处理下黄酮合成相关基因AcCHI和AcFLS表达上调。施用硫肥可诱导洋葱中硫化物合成关键基因AcSULTR2、AcATPS1、AcAPR1、AcSAT5、AcGCL1和AcGS1上调表达。说明适当硫、硒施肥促进洋葱生长,诱导硫代谢关键基因表达,促进洋葱功能成...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生物炭肥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及根际土壤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拌塘施用不同量生物炭肥对烟草根结线虫病株根际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减量10%拌塘施用酵素生物炭肥能够显著降低烟草根结线虫病的病情指数,其中酵素生物炭肥施用量为350 g·株-1时,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达23.98%,且烟株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较高,酚酸物质含量降低,化感自毒作用减弱。各处理土壤真菌数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其中酵素生物炭肥施用量为350 g·株-1时,根际土壤中的细菌量随生育期推进逐步降低。各生育期土壤中均表现为真菌数量较高,细菌数量较低,真菌/细菌值较高,说明在烟草种植中,减量施肥10%同时拌塘施用酵素生物炭肥350 g·株-1能提高土壤中真菌数量,降低土壤中细菌数量,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为生物炭肥对易感根结线虫病根际微生态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阿维菌素·咯菌腈颗粒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及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量375g/hm2时,药后90d,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效能保持在94%以上;药后14d,番茄枯萎病防效能保持在90%以上,显示了该药剂具有较好的持效期及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黄淮海平原传统施氮技术下,小麦-玉米两熟体系作物生育后期土壤氮肥供应不足导致籽粒减产等问题,探讨氮肥减量后移对植株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周年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施氮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2023年,于山东济阳典型麦-玉两熟种植区,设置周年施氮400 kg·hm-2传统农户处理(CK,小麦季200 kg·hm-2:65%基肥+35%返青肥,玉米季200 kg·hm-2:100%基肥)、周年减氮10%(SN,小麦季180 kg·hm-2:50%基肥+50%返青肥,玉米季180 kg·hm-2:100%基肥)、周年减氮20%(NH,小麦季180 kg·hm-2:22.2%基肥+33.3%返青肥+44.5%抽穗肥,玉米季140 kg·hm-2:28.6%基肥+71.4%大喇叭口肥)和周年减氮30%(NL,小麦季140 kg·hm-2:43%返青肥+57%抽穗肥,玉米季140 k...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因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旱地番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通过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鸡粪),探讨菜田减肥潜力和有机肥增效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利用CRITIC法分析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8个施肥处理,试验连续进行3 a,其中第二年倒茬种植豆角。每年测定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F100(鸡粪54 000 kg·hm-2+常规化肥N 150 kg·hm-2、P2O5 75 kg·hm-2、K2O 225 kg·hm-2)相比,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的施肥处理中,化肥减量25%可增加产量。在化肥减少25%的基础上,增加50%有机肥,减少50%化肥的处理ZJJH(81 000 kg·hm-2鸡粪+N 56.25 kg·hm-2、P2O5 28.13 kg·hm-2、K2O ...  相似文献   

11.
为寻求一种有效、快速、经济、环保的防治观赏植物线虫病害的技术方法,以强还原土壤灭菌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 RSD)为技术手段,以云南省火龙珠连作线虫病害高发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即添加液体糖蜜的RSD处理(6 t·hm-2,MO)、可溶性糖粉的RSD处理(3 t·hm-2,SS)、甘蔗渣的RSD处理(15 t·hm-2,SB)和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CK),研究RSD处理对土壤线虫数量及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RSD处理均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根结线虫和螺旋线虫,对螺旋线虫和根结线虫的抑制率分别为75.5%~84.4%和89.1%~93.1%。同时,RSD处理后食细菌线虫相对丰度显著上升,植食性线虫数量及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自由生活线虫成熟指数和瓦斯乐斯卡指数显著提高,植食性线虫成熟指数显著降低,且SB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RSD处理介导的土壤pH和硝态氮含量变化是影响线虫群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RSD处理能够有效缓解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改善土...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苗后茎叶除草剂,满足黄芪规模化种植对化学除草技术的需求,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对6种含有不同成分的茎叶除草剂进行了田间临时用药评估。结果表明,65%2甲4氯二甲胺盐水剂、460 g·L-1 2甲·灭草松可溶液剂、480 g·L-1灭草松水剂+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用、240 g·L-1烯草酮乳油在供试剂量范围内,对二年生黄芪生长安全,药害风险可接受,可应用于黄芪田苗后防治杂草。460 g·L-1 2甲·灭草松可溶液剂最佳使用浓度为3 000 g·hm-2,黄芪增产率(与空白对照相比,下同)为27.48%,65%2甲4氯二甲胺盐水剂最佳使用浓度为900 mL·hm-2,黄芪增产率为24.15%,240 g·L-1烯草酮乳油最佳使用浓度为600 mL·hm-2,黄芪增产率为14.16%,复配使用480 g·L-1灭草松水剂浓度为3 750 mL·hm<...  相似文献   

13.
密度调控对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调控对贵州台江县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调控提高了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碳的累积,高密度(H)(1 800株·hm-2)、中密度(M)(1 566株·hm-2)和低密度(L)(1 350株·hm-2)及CK(未间伐:2 016株·hm-2)密度下马尾松人工林各组分碳储量乔木层>土壤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乔木层碳储量分别高出CK2.58、5.69 t·hm-2和1.38 t·hm-2;土壤层分别高出CK3.50、4.95 t·hm-2和-13.43 t·hm-2;林下植被层分别高于CK1.88、2.59 t·hm-2和4.14 t·hm-2,凋落物层分别高于CK0.14、0.27 t·hm-2和0.36 t·hm-2,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碳储量较CK达显著差异(p<0.05);H和M密度下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较CK提高8.1 t·hm-2和13.49 t·hm-2,L密度低于CK7.54 t·hm-2,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以M密度调控最大,故马尾松中龄人工林林分经营过程中以M密度经营较好。  相似文献   

14.
钟梯 《安徽农业科学》2015,(21):127-128
[目的]明确0.5%阿维菌素颗粒剂对胡椒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剂量,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研究0.5%阿维菌素颗粒剂对胡椒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0.5%阿维菌素颗粒剂使用量为60~ 75 kg/hm2,每株叶冠垂直地面根际挖15 ~30 cm深环形沟撒施,对胡椒南方根结线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40d的防治效果为74.84% ~ 83.83%,持效期较短,且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结论]该制剂可在胡椒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施氮量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和氮转化功能的影响,以设施番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处理(CK,0 kg·hm-2)、低氮处理(L,115 kg·hm-2)、中氮处理(M,225 kg·hm-2)和高氮处理(H,450 kg·hm-2),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FAPROTAX(Functional annotation of prokaryotic taxa)功能预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要优势细菌门,相对丰度为35.99%~40.06%,与CK处理相比,M处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而H处理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M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中,有益细菌属Gaiella、Geminicoccus、红杆菌属(Solirubrobacter)、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的比例高于其他处理。施氮量变化未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但显著改变了氮转化功能类群的...  相似文献   

16.
大蒜秸秆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及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土壤添加大蒜秸秆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及根际微生态的影响,旨在探明大蒜秸秆对植物、根结线虫病和根际微环境的综合效应,为合理开发大蒜秸秆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置土壤添加0(CK)、1%(T1)、2%(T2)、4%(T3)和8%(T4)共5个大蒜秸秆添加浓度(w/w)。于日光温室中采用装有5 kg田园土的花盆(直径20 cm,深20 cm)进行番茄幼苗培养,缓苗后于番茄幼苗周围打洞接种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5 000 J2/株)。每30盆作为一个处理,培养温度控制在白天/夜晚为28—32℃/15—23℃。于处理10、30和50 d后取番茄根系样品,并采用抖动法收集根际土壤样品,测定番茄植株的生物量;统计根结线虫数、雌虫数、雌虫比例、卵块数、卵粒指数、繁殖系数、根结指数等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治效果;分析根际土壤中的脲酶、磷酸酶、蔗糖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等主要土壤酶活性;测定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植食性线虫、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杂食捕食性线虫等不同营养类群的土壤线虫数。【结果】随着大蒜秸秆施用量的增加,番茄植株的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T1处理略高于CK,而T2处理略低于CK。相对防治效果随着大蒜秸秆施用量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分别达到13.6%、50.0%、72.7%和81.8%;土壤添加大蒜秸秆显著降低了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向雌虫分化的比例,并降低其卵块数、卵粒指数和繁殖系数。土壤添加大蒜秸秆降低了根际土壤尿酶和磷酸酶活性,但提高了纤维素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另外,土壤添加大蒜秸秆可显著增加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其中,细菌数随着大蒜秸秆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T2处理;而真菌和放线菌则随着大蒜秸秆施用浓度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土壤引入大蒜秸秆后,植食性线虫数量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同一浓度下,植食性线虫数随着施用时间的延长呈现递增趋势。而食细菌、食真菌和杂食捕食性线虫数量则随着大蒜秸秆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相比之下,食真菌线虫数增幅相对较小。【结论】综合考虑大蒜秸秆对番茄旺盛生长期的植株生长、根结线虫病防控和根际微生态的影响,以T2处理(2%)的大蒜秸秆添加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以淡紫拟青霉和地衣芽孢杆菌为活性成分配比的复合生物菌肥对黄瓜根结线虫及土壤环境的影响,通过大棚试验探究其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植株的促生效果,采用稀释平板法检测根际土壤微生物,并测定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结果显示,施用菌肥处理(SJ)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用量为1 000 kg/hm2时的防治效果达67.24%,与0.5%阿维菌素颗粒剂处理(SA)的防治效果(70.46%)相当;处理SJ的黄瓜植株鲜重比处理SA和空白对照(CK)分别提高了27.83%和38.79%;处理SJ根际土壤的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处理SA和CK增加了430.83%和880.56%,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以淡紫拟青霉和地衣芽孢杆菌为活性成分的复合生物菌肥可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促进植株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累积,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土壤墒情实时原位检测技术,分析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幅度和施氮量对设施菜地无机氮剖面分布和番茄产量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合理水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在山东省寿光市设施番茄大棚设置了4种水肥管理模式:施氮100 kg·hm-2宽幅灌溉(W100),施氮100 kg·hm-2窄幅灌溉(N100),施氮150 kg·hm-2宽幅灌溉(W150),施氮150 kg·hm-2窄幅灌溉(N150)。宽幅和窄幅灌溉的水分变化区间分别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和68.5%~71.5%。采集番茄苗期、开花结果期、成熟采摘期的土壤剖面样品并测定其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和番茄产量。结果表明:施化肥氮100 kg·hm-2条件下窄幅灌溉处理对于减小硝态氮累积效果较好。与宽幅灌溉相比,窄幅灌溉可显著提高设施番茄产量达80 t·hm-2以上。因此,为了减少土壤中无机氮的累积迁移并提高作物产量,在水肥一体化下建议在施用化肥氮100 kg·h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试验对比的方法,研究分析了0.5%阿维菌素颗粒剂,1.8%阿维菌素乳油,10%噻唑膦颗粒剂,30%噻唑膦微囊悬浮剂,6%寡糖·噻唑膦水乳剂,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等6种药剂对哈密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0%的噻唑膦颗粒剂对哈密瓜根结线虫防治效果较好,其次是6%寡糖·噻唑膦水乳剂。建议在哈密瓜生长期使用噻唑膦和寡糖·噻唑膦防治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20.
为生产上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直接触杀法测定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噻唑膦3种单剂对根结线虫室内活性的影响,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2%阿维菌素、2%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0%噻唑膦3个单剂及其分别与缓释剂复配对烟草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噻唑磷对烟草根结线虫2龄幼虫毒力最强,24h、48h的LC_(50)分别为28.83mg/L和20.71mg/L,LC_(95)分别为143.27mg/L和134.12mg/L;阿维菌素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烟草根结线虫2龄幼虫毒力相当。2%阿维菌素、2%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10%噻唑膦3种药剂与缓释剂复配,在田间的防效分别较单剂提高9.65%、15.91%和12.62%,药剂用量减少50%。缓释长效施药技术能有效提高药剂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减少药剂用量,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