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黑刺粉虱在4个茶树品种上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对黑刺粉虱在4个茶树品种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黑刺粉虱在茶树上空间分布均属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λ值均大于2,说明其聚集是由于害虫本身的群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方差分析表明,黑刺粉虱在树冠的中、下层叶片上分布显著多于上层叶片,在蜀永307上的分布数量显著多于福鼎大白茶、早白尖5号,南江1号上分布数最少,说明不同茶树品种对黑刺粉虱的抗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黑刺粉虱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蛹壳数、田间虫口密度和世代存活率为指标,研究了黑刺粉虱对12个茶树品种的选择性.结果表明:黑刺粉虱对供试的12个茶树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对G31、福云10号、铁观音和白鸡冠等品种的选择性较强;对丹桂、优510、优3、玉龙和九龙袍等品种的选择性较弱.以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为指标能客观反映出黑刺粉虱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黑刺粉虱在川西地区茶园的发生动态,为其绿色防控打下基础,通过7年田间调查,系统研究黑刺粉虱的空间分布,卵、各龄幼虫(共3龄)、蛹和成虫的田间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黑刺粉虱主要分布于茶棚中下层,约占虫口总数的90%,其中约70%的虫口分布于茶棚下部;川西茶区黑刺粉虱1年发生3~4代,主要以2~3龄幼虫越冬,越冬存活率约20%;黑刺粉虱在叶层厚且郁闭的茶园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4.
正为有效防止茶园的黑刺粉虱,提高茶园的种植效益,采用信息素诱虫板对黑刺粉虱进行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明显,诱捕区黑刺粉虱虫口减退率达到79.0%,能有效防治黑刺粉虱对茶园的危害。由此表明,信息素诱虫板防治茶园黑刺粉虱可大力推广应用。黑刺粉虱为广布性昆虫,是目前全国大部分茶区常见的主要茶树害虫。从多年研究报道资料可见,茶园出现大发生的概率较高,田间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对茶叶产量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对9个茶树品种(福云6号、玉龙、丹桂、优3、优510、黄旦、毛蟹、福云10号和铁观音等)新梢主要生化成分与黑刺粉虱的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黑刺粉虱单位叶面积产卵量与茶树品种新梢苯丙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质、丙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可溶性糖、咖啡碱、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游离氨基酸总量等的相关性不显著;黑刺粉虱的世代存活率与茶树品种新梢苯丙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对9个茶树品种(福云6号、玉龙、丹桂、优3、优510、黄旦、毛蟹、福云10号和铁观音等)新梢主要生化成分与黑刺粉虱的单位叶面积产卵量和世代存活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黑刺粉虱单位叶面积产卵量与茶树品种新梢苯丙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质、丙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可溶性糖、咖啡碱、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游离氨基酸总量等的相关性不显著;黑刺粉虱的世代存活率与茶树品种新梢苯丙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性诱复合板控制有机茶园黑刺粉虱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有机茶园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农药,而黑刺粉虱又是四川有机茶园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且缺乏防治手段的现状,利用黑刺粉虱成虫对性诱剂和黄颜色的趋性,2009~2010年开展了性诱剂+黄板组合技术控制黑刺粉虱的试验。结果显示:①在黄板密度相同情况下,性诱剂+黄板组合板(3板/区)与对照纯黄板(3板/区)相比,挂板后20 d组合板诱杀黑刺粉虱成虫总数为9618头/区,对照板为6410头/区,组合板诱虫量增加50.05%,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田间幼虫虫口减退率组合板处理为54.59%,对照黄板为31.09%,相差23.50%,表明性诱剂效果明显。②挂板后20 d,组合板挂板密度每小区2、3、4和5板4种处理,累计诱杀黑刺粉虱成虫依次为6195、9618、11860和12276头/区,田间幼虫虫口减退率顺次为48.01%、54.59%、63.93%和53.69%,以挂板密度每小区4板的效果最好,即每667m2使用性诱组合板20个左右,是控制茶园黑刺粉虱最经济、有效的密度。按照每667 m2使用20个组合板的标准,2010年进行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挂板后25 d,组合板控制田间诱虫的效果比对照纯黄板提高21.18%。由此可见,组合板控制黑刺粉虱成虫和幼虫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纯黄板对照,可作为控制有机茶园和普通茶园黑刺粉虱的有效手段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为试验材料,调查天竺桂叶片上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的空间分布格局,应用圆形分布统计分析黑刺粉虱的树冠分布,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黑刺粉虱的叶片空间分布类型。结果表明:黑刺粉虱受阳光影响,在向阳面的数量多于背阴面;黑刺粉虱在叶片上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该虫主要分布点在叶中,叶尖和叶基相对较少;每张叶虫数与叶片数的关系呈幂函数递减。最后根据黑刺粉虱在天竺桂叶片上的分布规律,提出一些黑刺粉虱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茶树是我国特产经济树种,也是镇安县主要经济树种之一。茶树害虫黑刺虱与小绿叶蝉是危害茶树的两大害虫,对茶叶生产危害很大,严重影响镇安县茶叶生产。现将茶树黑刺粉虱与小绿叶蝉发生与防治总结如下。1黑刺粉虱黑刺粉虱又名桔刺粉虱,全国茶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黑刺粉虱在我市范围内大发生,危害我市茶叶生产,受害严重的茶园茶树上部嫩叶平均每叶有黑刺粉虱60~70头,多的达109头,平均每叶有卵205粒,严重影响我市的茶叶产量和质量。为此,及时做好黑刺粉虱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1为害特点黑刺粉虱以若虫固定在成叶、老叶叶背,将口针  相似文献   

11.
茶树新品种材料抗病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鉴定法和室内接种法对15份茶树品种及新材料进行了茶云纹叶桔病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0310、0308、0302和乌牛早等4份供试材料,在田间自然感病与室内接种致病上均表现抗茶云纹叶枯病;同时采用田间鉴定法对茶跗线螨和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鉴定结果:0303、0304、0305、0306、0311、碧香早等6份材料抗茶跗线螨;但15份供试材料均表现出高感或易感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2.
崂山茶区茶园小绿叶蝉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辅助调查方法,研究了崂山茶区茶园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茶园小绿叶蝉在崂山茶区1年发生9代,从4月中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5月中旬出现第1代若虫。进入7月份,种群数量增加很快,到8月下旬至9月下旬达到全年虫口数量的最高峰,从10月上旬开始,田间种群数量逐渐下降,到11月份,成虫全部进入越冬状态。从全年种群消长规律来看,小绿叶蝉在该茶区1年出现1个危害高峰,即为单峰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个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法对枣大球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聚集度指标均表明,枣大球蚧越冬若虫和初孵若虫在核桃树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Taylor幂法则、Iwao的回归分析法也表明,枣大球蚧越冬若虫和初孵若虫在核桃树上呈聚集分布。聚集度随虫口密度增大而减小;聚集原因与枣大球蚧本身的生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主要茶区茶树炭疽菌系统发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炭疽菌能够侵染茶树叶片并造成病叶干枯、脱落,论文旨在分离、鉴定中国主要茶区茶树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茶树病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单孢分离法对采自中国15省(市、自治区)茶区的茶树炭疽病病叶进行炭疽菌分离,并对其ITS、TUB2两个位点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采用MEGA 6.0软件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多基因位点系统发育树。对分离的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对龙井43和中茶108茶树品种叶片进行有伤和无伤处理后接种代表性菌株,测试其致病性。【结果】以茶树上分离的炭疽菌菌株的2个基因位点序列(ITS、TUB2)构建多基因位点系统发育树,Colletotrichum boninense CBS 123755作为外群,结果表明所有菌株聚为3支,其中45个菌株与C. camelliae聚为一族、28个与C. fructicola聚为一族、5个与C. siamense聚为一族,所有菌株均归属于C. gloeosporioides复合种,并且C. camelliae在中国茶区分布范围最广,为茶树炭疽菌的优势种。形态特征结果表明,C. camelliae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平均11.8 mm·d-1,菌落白色,气生菌丝致密,绒毛状,中央凸起,边缘整齐;菌核、刚毛未见;分生孢子梗、产孢细胞未见;分生孢子透明,光滑,圆柱状,两端钝圆或基部渐尖,(8-15)µm×(3-6)µm;菌丝附着胞褐色,棍棒状,不规则状,有分枝,(8-10.5)µm×(6.5-8)µm;分生孢子附着胞未见。C. fructicola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平均6.76 mm·d-1,菌落正面白色,背面中央褐色,边缘白色,气生菌丝致密,绒毛状;菌核、刚毛未见;分生孢子梗透明,有隔,具分枝,产孢细胞圆柱状,7-18 µm,顶端直径1-2 µm;分生孢子透明,圆柱状,两端钝圆,部分中部溢缩,(10-15)µm×(3-3.5)µm;菌丝附着胞深褐色,圆形,近圆形,不规则形,有分枝,(6.5-8)µm×(3.5-5.5)µm;分生孢子附着胞褐色或深褐色,圆形,(5-7)µm×(5-6.5)µm。C. siamense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平均7.6 mm·d-1,菌落白色,气生菌丝致密,绒毛状;菌核、刚毛未见;分生孢子梗透明,有隔,具分枝;产孢细胞圆柱状,8-16 µm,顶端直径1-2 µm;分生孢子透明,圆柱形,梭形,两端钝圆,部分中部有溢缩,(9.5-13.5)µm×(3-3.5)µm;菌丝附着胞深褐色,球形,棒状,不规则形,(5-8)µm×(3-5.5)µm。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C. camelliae能侵染龙井43品种茶树有伤叶片,但对龙井43无伤叶片和中茶108有伤、无伤叶片无致病性,而C. fructicolaC. siamense 2个种对2个品种茶树有伤、无伤叶片均无致病性。【结论】基于系统发育学和形态学结合的方法对中国15省(市、自治区)部分茶区茶树病叶病原菌鉴定,基本明确C. camelliae为中国茶树炭疽菌优势种。  相似文献   

15.
茶小绿叶蝉在福建省茶树品种上的选择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抗虫性的角度出发,利用电子鼻等手段,通过对福建省7个主栽茶树品种上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虫口密度、茶树品种植物学形态特征和芽叶挥发物差异的调查,初步明确茶小绿叶蝉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选择机制。结果表明,肉桂上茶小绿叶蝉的虫口密度最大,铁观音上的虫口密度相对较小。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和肉桂新梢颜色为黄绿色,黄棪呈浅绿,毛蟹和本山均为深绿色,铁观音新梢呈紫绿色。7个品种健康芽叶挥发物的总体特征不同,可分为3类:铁观音、福云6号、毛蟹和福鼎大白茶差别较小,聚为一类;肉桂和本山距离较近,聚为一类;黄棪健康芽叶挥发物与其他2类存在较大的差异。茶小绿叶蝉危害后各品种挥发物总体特征发生变化,除肉桂和毛蟹虫害诱导挥发物总体特征相近,其他品种虫害诱导挥发物差异明显。可见,肉桂和铁观音可以作为深入研究茶树抗叶蝉机制的材料;茶小绿叶蝉偏向于选择黄绿色芽叶的茶树品种,而对偏紫色芽叶的茶树品种选择性较弱;健康芽叶挥发物及虫害诱导挥发物的差异可能也是影响叶蝉选择寄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贵州野生茶树资源及地方品种变异类型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野生茶树资源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分类的重要材料年口依据.对贵州历史上所发现的野生茶亚属Thea(L.)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以及驯化、栽培的地方群体品种的续存现状作了简要阐述,收集并保护野生茶树资源和地方品种的变异类型,是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寒地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和常规品种松粳6号(对照)为试材,通过密度处理构建不同稻作群体,研究了不同群体条件下超级稻与常规稻抽穗期冠层特性差异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两品种产量也增加,但是过密条件下产量有所降低。高产群体抽穗期的冠层特征为:主茎具有较大的功能叶叶面积,冠层的透光率协调分布并具有相对较低的消光系数,群体内部上下分布均匀又趋于"头轻脚轻中间强"型的冠层叶面积密度。  相似文献   

18.
扁枝槲寄生在茶树群落中分布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数茶树与样方尺度对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因子进行回归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扁枝槲寄生的平均寄生株率达40%,株高频度分布为生态分布,分支数为左偏正态分布,常分布在树高的1/3~3/4处;扁枝槲寄生的分布对茶树因子的依赖程度高于环境因子。2)基于单株茶树尺度,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因子大小顺序为:冠幅地径树高枝下高苔藓/地衣覆盖率。具有较大冠幅、地径≥11 cm、树高≥3.1 m、枝下高在23~55 cm且苔藓覆盖率较高的茶树上寄生较多。3)基于群落样方尺度,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环境因子大小顺序为:海拔坡向郁闭度坡度。扁枝槲寄生在调查地区主要分布海拔1 420 m以上,山顶或山谷并无分布,西北、东南坡及郁闭度高的环境下更适合生长,坡度越大越有利于其生长。4)光照、水分是影响扁枝槲寄生的主导环境因子,寄主群落因子导致了光照、水分的再分配,从而影响着扁枝槲寄生在茶树上的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19.
豫南茶树叶部真菌病害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豫南茶园茶树叶部主要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对病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研究表明,豫南茶树常见叶部真菌病害有8种。其中,茶云纹叶枯病、茶芽枯病、茶树轮斑病、茶炭疽病等病害发生普遍,对茶树危害较重,是当地茶树叶部主要病害。茶赤叶斑病、茶双毛壳孢叶斑病、茶链格孢叶斑病为河南省茶园新发现病害。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刺盘孢菌(Collectotrichum camelliae)、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theae,P.versicolor)、双毛壳孢菌(Discosia theae)、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gemmiphliae,P.theicola,P.theae folia)、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黑腐菌(Guignardia camelliae)等为豫南茶树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不同群体冠层结构的高光谱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株型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并通过部分品种不同密度试验,分析了冠层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叶向值(LOV)与叶面积指数(LAI)与光谱特征参量的关系,同时对20个不同处理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株型指标LOV和群体大小指标LAI对光谱的贡献是不同的,前期(以拔节期为主)LOV对光谱的影响要大些,后期主要受LAI的影响;对拔节期包括品种和密度在内的共20个处理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了株型和群体大小的不同组合4个(A-株型直立,群体较小;B-株型直立,群体较大;C-株型披散,群体较小;D-株型披散,群体较大);拔节期不同类组冠层光谱反射率在400~700 nm范围内反射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B>C>D,700~1 150 nm范围内顺序与其相反,并且差异更加显著,此期是利用光谱识别株型的最佳时期;利用近红外波段光谱特征值(拔节期到孕穗期光谱反射率的增量△R890与拔节期反射率R890)做散点图发现,不同类组在散点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通过纵向反射率的差异以及横向两个阶段反射率增量的差异可以对不同群体冠层结构特征进行初步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