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对9份玉米自交系种子电导率的配合力进行分析,并筛选出高活力杂交组合。利用3个母本及6个父本自交系,按照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18个杂交组合,通过测定电导率,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参试自交系种子电导率一般配合力的大小顺序为许178Mo17F83综3昌7-2自330沈137PH6WC郑58,结合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对18个杂交组合的总配合力进行分析,组合许178×F83、Mo17×昌7-2、许178×昌7-2、Mo17×F83、综3×F83的效应值都为负值,种子活力较高。种子活力性状的广义遗传率为93.03%,狭义遗传率为14.87%,说明对该性状适宜进行高代选择。总配合力结合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可以更为全面地反映杂交组合某一特定性状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陈凤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14-13316
[目的]为西葫芦坐果率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坐果率显著不同的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通过P1、F1、P2、BC1、BC2和F2六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分析西葫芦坐果率的遗传规律。[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的加性效应。2个组合F2的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西葫芦坐果率育种宜早代选择。对西葫芦坐果率性状的遗传改良,可选择坐果率较高的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回交转移主基因,选育坐果率较高的后代。  相似文献   

3.
黄瓜种子含油量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黄瓜种子含油量有显著差异的3个品种,即华南型Ma7、华北型M6和华北型M12配制杂交组合(Ma7×M6、Ma7×M12),并构建2个杂交组合的5世代群体(P1、P2、F1、B1、B2和F2),用衍生法测定黄瓜种子含油量,探讨其遗传规律。结果显示,含油量次数分布显示2个组合的B1、B2和F2群体均呈现连续分布且出现多峰或单峰偏态,表现为主基因+多基因的数量遗传特征。多世代联合分析显示:2个组合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D-3模型,即1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5.43%~36.79%,多基因遗传率为14.53%~44.45%,说明在黄瓜种子含油量的遗传体系中,微效多基因也具有重要作用,黄瓜种子高含油量育种应在高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高原粳稻与中矮杆粳稻间的17个杂交组合F1及7个杂交组合F2的研究表明,F1代株高介于双亲之间,高秆与矮秆均不表现显性,F1代株高与中亲值间的相关极显著。在F2代,大多数组合有超亲分离现象,株高分布呈一连续单峰曲线,故系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但遗传力较高,育种中可于早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杂交组合PH4CV×昌7-2(组合I)和PH6WC×7873(组合Ⅱ)的6个群体P1、P2、F1、B1、B2、F2为材料,研究了春播和夏播条件下玉米茎粗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规律。结果显示,组合Ⅰ的茎粗在2种环境下均受D-2模型控制。组合Ⅱ的茎粗在春播环境下符合E-1模型,在夏播环境下符合D-2模型。在春播环境下,组合Ⅰ和组合Ⅱ的茎粗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可以采用单交重组或简单回交转育的方法来提高育种的效率。在夏播环境下,组合Ⅰ和组合Ⅱ的茎粗均表现为多基因遗传,可以采用聚合回交或轮回选择来累积微效基因,从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讨12个QPM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效应及其产量杂种优势表现.[方法]以12个QPM近等基因系为母本,以5个有代表性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60个杂交组合进行鉴定.[结果]QPM近等基因系Q3、Q7、Q10和Q6具有较高一般配合力(GCA)正向效应;Q12×CA339等8个组合具有较强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正向效应,Q1×F19等5个组合具有较优产量杂种优势表现.[结论]QPM近等基因系Q3、Q7、Q10和Q6对组配丰产型组合有较大育种利用潜势;组合Q12×CA339、Q1×F19、Q2×Q205、Q10×CML171、Q2×F19、Q2×F06、Q9×CA339、Q10×Q205具有较强杂种优势潜势;来自不同遗传背景普通玉米自交系转育的被测系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鉴定茄子杂种F1纯度,为提高茄子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育苗期,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栽培茄×栽培茄正、反杂交种和野生茄×栽培茄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从12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5对在亲本间存在差异、扩增稳定、条带清晰的引物;从210株杂种F1单株中共鉴定出208株真杂种,杂种纯度为99.0%,鉴定结果与田间性状调查结果一致;栽培茄×栽培茄正、反交组合的F1与亲本的亲缘关系均较近,遗传关系差别微小;野生茄×栽培茄组合的F1与父本的亲缘关系均较远,且表现出偏母本遗传。【结论】SSR分子标记技术能快速、准确鉴定茄子杂交后代的纯度,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用于指导选择符合茄子育种目标的优良杂交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西葫芦果径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P1、F1,P2,BC1,BC2和F2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世代群体果径进行了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芦的果径性状遗传为加性-显性-上位性2对主基因(B-1)遗传模型;2个组合F2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西葫芦果径育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9.
选用农艺性状和抗性较好的川农18×川农19、川农21×川农22两个杂交组合,用修改后的"连续追肥法"首次在雅安当地成功夏繁,实现了一年两代的小麦繁种,分别获得川农18×川农19,川农21×川农22F5代自交群体,并从生物学、植物学、遗传性状的表现、抗病性遗传的角度对成都平原夏繁用于构建遗传群体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陈凤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440-4442
[目的]为西葫芦果径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了P1、F1、P2、BC1、BC2和F2 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世代群体果径进行了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芦的果径性状遗传为加性-显性-上位性2对主基因(B-1)遗传模型;2个组合F2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西葫芦果径育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1.
陈凤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88-6990
[目的]为西葫芦果柄长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P1、F1、P2、BC1、BC2和F2 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6个世代群体果柄长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2个组合西葫芦的果柄长性状遗传为加性-显性-上位性2对主基因(B-1)遗传模型;2个组合F2的主基因遗传率较低,环境影响相对较大。[结论]西葫芦果柄长育种宜采用个体选择法,可在晚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西葫芦果长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蔓生和矮生的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P1、F1、P2、B1、B2和F2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6个世代群体果长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芦的果长遗传为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2)遗传模型,组合1以加性效应为主,而组合2以显性效应为主;2个组合F2的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西葫芦果长育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西葫芦果长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蔓生和矮生的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P1、F1、P2、B1、B2和F2 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6个世代群体果长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芦的果长遗传为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2)遗传模型,组合1以加性效应为主,而组合2以显性效应为主;2个组合F2的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西葫芦果长育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4.
陈凤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20-2622
[目的]为西葫芦果形指数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蔓生和矮生的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P1,F1,P2,B1,B2和F2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世代群体果形指数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芦果形指数遗传均为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2)遗传模型,以显性效应为主;2个组合F2的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西葫芦果形指数育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5.
秦冠、富士苹果杂交后代抗早期落叶病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秦冠、富士杂交F1代,对苹果早期落叶病的抗性遗传倾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F1代斑点病的遗传倾向在不同年份表现一致,病情指数由小到大依次为秦冠×富士<富士×秦冠,而褐斑病的遗传倾向在不同组合不同年份表现不一致。秦冠、富士杂交F1代的斑点病病情指数均值略高于或低于亲中值,表明秦冠、富士杂交后代抗斑点病的遗传中加性效应较大,在后代中选择抗病单株潜力大。褐斑病病情指数均高于亲中值,表明褐斑病遗传中非加性效应占有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16.
选用果枝型和纤维含糖量不同的9个海岛棉品种(系)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成20个杂交组合,分析了杂种F_1和F_2代纤维含糖量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F_1纤维含糖量具有明的负向杂种优势,遗传表现为超低亲遗传,亦有倾低亲遗传现象.亲本含糖量中亲值与杂种F _1的关系最密切,在低糖育种中应以中亲值选配亲本.含糖量是一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F_2表现为连续变异的特点,并普遍存在着超亲遗传现象,超低亲遗传为低糖育种提供了选择的遗传基础,通过杂交育种可有效地降低杂种后代的纤维含糖量,并且其遗传力(87.30%)较高,在早期世代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以7个大果沙棘杂交组合及F1为试验材料,从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的28个引物,用于大果沙棘杂交F1代的RAPD分析,共扩增出601条谱带,其RAPD标记分离情况可分为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偏离孟德尔分离规律和异常分离。结果表明,7个杂交组合F1中,72.30%的RAPD标记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23.65%的RAPD标记偏离孟德尔遗传规律,4.05%的RAPD标记属于异常分离。试验为探寻大果沙棘后代的遗传关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并为大果沙棘的引种、育种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代蕾期人工自交后代分离的方法,选育出了7个优良观赏型羽衣甘蓝新品系,并综合评价了这7个新品系的主要园艺学性状和抗逆性表现,结果表明,7个单系中Ok-1和Ok-4的综合抗逆性较强,花期也较长,Ok-5的花色最为鲜艳独特,这些品系均能在上海地区越冬,通过对各品种F2代主要遗传性状的分离表现及部分品系间杂交F1代主要性状的遗传传递规律分析表明:皱叶对圆叶,裂叶对圆叶,裂叶对皱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遗传,花色性状的遗传传递规律表现为:紫色对粉色,紫色对白 色表现显性遗传,而粉色对白色表现嵌合遗传 。  相似文献   

19.
低氮胁迫下玉米杂交子一代遗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杂交子一代的遗传特性进行简单分析,以得到耐低氮能力强的杂交子一代材料。杂交子一代得出的耐低氮能力强的组合为1×2、1×3、1×4、2×4和2×3。说明杂交组合F1代耐低氮能力中,耐低氮材料作为母本时的氮效应遗传力大,对F1的影响较大,为此初步认为在组配耐低氮胁迫的玉米杂交种时,应注意选用耐低氮能力强的种质材料作为母本,其杂交子一代的耐低氮性能会更好,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昌7-2近缘系遗传多样性及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SR分子标记和NCII交配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4个昌7—2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Reid群的配合力和杂交组合的产量,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昌7—2近缘系间存在遗传多样性,安昌7—2、甘昌7—2和新7红三者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而浚928与它们的遗传距离较远;4个昌7—2近缘系组配的杂交组合(F1)的平均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浚928所配F1的平均产量高于安昌7—2和甘昌7—2F1的平均产量,新7红所配F1的平均产量低于安昌7—2和甘昌7—2F1的平均产量,且安昌7—2所配F1的平均产量高于甘昌7—2F1的平均产量.各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与其产量结果基本一致;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交组合产量、特殊配合力与杂交组合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特殊配合力与遗传距离之间也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