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丰利德1号玉米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黄腐酸钾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钾喷施浓度低于133 mg/L时随喷施浓度的增加,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大于133 mg/L时随浓度的增加,夏玉米株高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以喷施200 mg/L黄腐酸钾处理的夏玉米株高最大,为2.21 m,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穗粒数以67 mg/L黄腐酸钾处理最高,为542.7粒;千粒重、产量均以喷施133 mg/L黄腐酸钾的处理最高,分别为303.2 g、8 771.3 kg/hm2,分别比对照提高7.2%、12.8%,达到极显著差异。因此,夏玉米7叶期喷施黄腐酸钾的最佳浓度为133 mg/L。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6,(5):617-619
为了研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矮壮素对晋黍8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选取了2个喷施时期和6个喷施浓度。结果表明,拔节期的调控效果明显优于抽穗前,随着喷施矮壮素质量浓度的增加,黍子的株高、穗长、节数在逐渐减少,径基粗在逐渐增加,有效分蘖数、穗质量、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及产量均是先增加后减少。在拔节期喷施质量浓度为15 g/L或30 g/L的矮壮素,株高的矮化率为12%左右,可增产6%~8%。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铜离子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及叶面喷施铜肥和锌肥对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方法】以优质稻桂育9号为试验品种,分别于2019年2月和2019年3—7月进行了4处理铜离子浓度浸种发芽率试验和双因素7处理铜锌肥喷施试验。【结果】铜离子溶液浸种时,M2处理(9.2 mg/L)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铜离子浓度过高效果下降。大田喷施铜锌肥时,随着锌离子喷施量的增加,有效穗、成穗率、千粒质量、穗长、结实率、蛋白质、产量、糙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升高,锌离子喷施量增加至24.75 g/hm~2后,产量、糙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开始下降,喷施铜离子处理比未喷施处理的有效穗、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产量、糙米率、整精米率有明显提升,千粒质量、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降低。铜锌肥互作条件下,各处理的穗长、穗粒数均比对照有所提升,同一锌离子水平下,喷施铜离子的各处理穗粒数、结实率、产量均优于未喷施处理,除A1B0处理外其他各处理糙米率、整精米率和粒长比对照有不同程度提升。叶面积指数仅在抽穗初期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时期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含量在各生育期处理间均未出现显著差异。单独喷施锌离子可以降低精米铜含量,但可能导致锌含量下降;配合喷施铜离子会促进精米铜、锌元素吸收。【结论】9.2 mg/L铜离子溶液(M2处理)浸种,可有效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分蘖期喷施6.9 g/hm~2铜离子(每hm~2对水450 L)和抽穗开花前喷施16.5 g/hm~2锌离子(每hm~2对水450 L)可使水稻桂育9号获得良好的产量和米质。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玉米高产优质栽培,以先玉335为材料,硅肥浓度设置4个梯度,即0,100,200和400 mg·L~(-1),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硅肥对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叶面喷施硅肥浓度的增加,玉米株高、茎粗和产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当硅肥喷施浓度为200 mg·L~(-1)时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株高增加10.42%,茎粗增加20.33%,产量增加6.22%,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穗粗、百粒重、秃尖长、行粒数和穗粒数差异显著,穗长和穗行数差异不显著;品质性状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油分、粗蛋白质和粗淀粉含量随着叶面喷施硅肥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喷施浓度为200 mg·L~(-1)时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66.44%、25.23%、6.62%、4.23%和7.02%。可见,叶面喷施硅肥有利于提高玉米籽粒品质和产量,生产中推荐喷施浓度为200 mg·L~(-1)。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高海拔区玉米上锌肥的适宜用量和用法,于2022年5~10月在施甸县太平镇进行锌肥田间效应试验,试验设不施锌肥(ck)、基施锌肥15 kg/hm2、基施锌肥30 kg/hm2、基施锌肥45 kg/hm2、喷施锌肥1次、喷施锌肥2次、基施锌肥30 kg/hm2+喷施锌肥1次,共七个处理;通过试验:基施锌肥15~45 kg/hm2的处理较对照平均增加玉米株高2.05%、穗位高7.13%、穗粒数8.23%、秸秆产量5.57%及籽粒产量4.72%;叶面喷施锌肥1~2次的处理较对照平均增玉米株高3.53%**、穗位高11.52%、穗粒数6.63%、秸秆产量3.16%及籽粒产量5.26%;基施锌肥30 kg/hm2+叶面喷施1次的处理对照增加玉米株高4.62%**、穗位高12.35%、穗粒数14.97%**、秸秆产量8.42%及籽粒产量6.54%。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合理配施的基础上,增施锌肥能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穗粒数、产量及效益,一定范围内增幅随锌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锌肥叶面喷施效果优于作基肥效果,基肥与叶面喷施相结合效果最佳。锌肥推荐用量用法:ZnSO4.7H2O 45 kg/hm2作基肥或ZnSO4.7H2O 30 kg/hm2作基肥+0.1%ZnSO4.7H2O溶液于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湘康玉2号在慈利县适宜的锌肥施用量,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比较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硫酸锌处理对湘康玉2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锌肥对湘康玉2号的生育期没有影响,但是有效增加了玉米的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从而提高单株产量。湘康玉2号的产量随着叶面喷施锌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锌肥施用量为0.22%时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率达9.29%,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肥力高对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肥力高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株高增加2.08cm,茎粗增加0.31mm,穗长增加0.27cm,小穗数增加0.97,穗粒数增加3.93,不孕小穗降低0.68,千粒重提高0.98g,平均增产22.34%。肥力高对小麦株高、茎粗、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的影响为叶面喷施>拌种,对不孕小穗和千粒重的影响为拌种>叶面喷施。小麦植株性状达预定目标和产量≥4500kg/hm2的肥力高用量为拌种5.45~15.43kg/hm2,叶面喷施浓度9.48~20.78g/kg。  相似文献   

8.
新型玉米生长调节剂玉黄金及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密度和玉黄金浓度两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均对产量产生极显著影响。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粒数都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株高、穗位高与玉黄金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玉黄金浓度对玉米株高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低密度(666.7m2种4000株)水平,喷施玉黄金表现为减产,浓度较大时,株高和穗位高较大幅度降低,导致籽粒产量的下降,种植密度和玉黄金浓度对玉米籽粒产量影响趋势均呈抛物线,通过二项式回归方程的建立,获得当郑单958的666.7m2种植密度为6004株、玉黄金浓度为0.69ml/L时产量最高,为649.5 kg。  相似文献   

9.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四川省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生育期、株高、穗位高、除倒伏、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单穗粒重)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玉米杂交种产量最为相关的性状是单穗粒重,其后依次是除倒伏、穗位高、生育期、株高、穗长、百粒重、穗行数、出籽率和行粒数。根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对产量影响最大的经济性状-单穗粒重与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和穗长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除倒伏与穗位高和穗长关系密切。说明在四川省选育玉米杂交种时,在保证适当的株高和穗位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单穗粒重高,抗倒,生育期适当偏长,百粒重较高的长穗、多行型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品种的出籽率和行粒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四川省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生育期、株高、穗位高、除倒伏、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单穗粒重)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玉米杂交种产量最为相关的性状是单穗粒重,其后依次是除倒伏、穗位高、生育期、株高、穗长、百粒重、穗行数、出籽率和行粒数.根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对产量影响最大的经济性状-单穗粒重与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和穗长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除倒伏与穗位高和穗长关系密切.说明在四川省选育玉米杂交种时,在保证适当的株高和穗位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单穗粒重高,抗倒,生育期适当偏长,百粒重较高的长穗、多行型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品种的出籽率和行粒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欠量灌水胁迫下,利用抗旱系数和水区产量综合评价不同玉米材料的抗旱性,筛选兼顾抗旱丰产的玉米材料,为抗旱育种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83份玉米材料,利用抗旱系数和水区产量双选择的方法,分析研究玉米抗旱性及水区产量、水区表型特性的变化。【结果】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下产量均呈正态分布,抗旱系数呈偏态分布,平均抗旱系数为0.617,胁迫强度0.383。筛选出抗旱丰产的优异自交系15份,杂交组合3份。抗旱丰产自交系在水区表型特征变化范围为吐丝天数(58.5~71.0 d)、株高(150~208.1 cm)、穗位高(44.6~77.5 cm)、穗粒数(295~502粒/穗)、百粒重(16.5~36.0 g)和单株产量(60.4~90.5 g);抗旱丰产的杂交组合在水区表型特征变化范围为吐丝天数(61.5~63.0 d)、株高(275.6~287.8 cm)、穗位高(103.8~115.0 cm)、穗粒数(538~692粒/穗)、百粒重(34.9~38.9 g)和单株产量(165.7~186.8 g)。抗旱优异材料表现出单株产量和抗旱性均高于平均水平,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粒数...  相似文献   

12.
硼锌微肥施用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梦姣  王振军  刘艳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1971-1972
为明确硼锌微肥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在统一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设置硼锌微肥不同剂量、不同施用方法和不同配施组合等多个处理,对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穗粗、穗行数和百粒重没有显著差异,叶面喷施四硼酸钠0.675kg·hm-2能显著增加玉米的穗长和行粒数,产量提高11.5%,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喷施锌肥对汉中市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旨在筛选适宜于汉中水稻的锌肥用量,从而为提高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汉中市主栽水稻品种之一宜香优2115为研究对象,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Zn0(不施锌肥)、Zn1(锌肥施用量0.3 kg/667 m2)、Zn2(锌肥施用量0.6 kg/667 m2)、Zn3(锌肥施用量0.9 kg/667 m2)、Zn4(锌肥施用量1.2 kg/667 m2)、Zn5(锌肥施用量1.5 kg/667 m2),测定水稻喷施锌肥后的产量、构成因素和水稻品质。各处理间产量结果表明Zn5> Zn4 > Zn3> Zn2> Zn1 > Zn0。其中,施锌肥Zn5试验小区水稻单产最高,为10 018.5 kg/hm2,较Zn0增产1 947.0 kg/hm2;较Zn0相比,施用锌肥的各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的有效穗和穗粒数,并且有效穗和穗粒数会随着施入锌肥的量增大而不断增加,并且处理Zn5的水稻有效穗和穗粒数均为各处理中最大。喷施锌肥能够提高米糠、糙米和精米中的锌含量,主要表现为米糠>糙米>精米,处理Zn3是最佳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14.
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8年种植的20个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依次为株高、穗长、百粒重、含水率、穗粗、穗行数、秃尖长、穗位高、行粒数。该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主要性状是株高,其次是穗长和百粒重,而穗位高和行粒数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西南地区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6年西南玉米联合体(楚雄试验点)试验的产量与12项农艺性状之间作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各个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单穗粒重>百粒重>穗长>穗行数>穗粗>出籽率>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秃尖长>灰斑病>小斑病,其中,单穗粒重与玉米产量的关联度为0.951 3,百粒重、穗长、穗行数、穗粗、出籽率、行粒数、株高、穗位高与玉米产量的关联度>0.8,灰斑病、小斑病与玉米产量的关联度低于0.5。说明单穗粒重、百粒重、穗长等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穗行数、穗粗次之,而灰斑病、小斑病是玉米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夏玉米高密度栽培模式下,选用不同调节剂叶面喷施,研究其对株高、节间、穗位、产量及主要经济指标的效应。结果表明:玉米高密栽培82 500株·hm-2,9片叶时喷施玉黄金、矮吨调节剂分别较对照株高降低32 cm、31 cm,穗位高降低23 cm、23 cm,秃尖减少0~3 cm、0.2 cm,茎粗增加0.4 cm、0.4 cm,第一节间长缩短3.2 cm、3.2 cm,第二节间长缩短3.4 cm、3.3 cm,第三节间长缩短4.1 cm、4.0 cm,气生根增加5.5条、5.0条,百粒重增加0.7~1.1 g、0.6~1.0 g,穗粒数增加16.6~20.3粒、14.9~17.4粒,单产提高6%~8%、5.3%~7%。通过化控药剂的使用,改善通透条件,增强光合作用,增加百粒重,促进早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程晋龙  王晖  杨国虎  马云  史天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93-10396
[目的]研究宁夏玉米(Zea mays L.)杂交组合的鉴定评价指标。[方法]以宁夏自育的一些不同类型粒用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进行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玉米组合间各数量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各数量性状(除秃尖长外)均与产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穗粒重、收获穗、出籽率、穗长、株高和百粒重是对玉米产量影响相对重要的性状。[结论]明确了产量、穗长、收获穗和出籽率、株高、百粒重、穗行数是宁夏玉米杂交种(组合)鉴定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锌肥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泾川县试验观察了锌肥不同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锌施用量为45.0 kg/hm2时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13 166.7 kg/hm2,较对照增产1 400.0 kg/hm2,增产率11.9%;其次是施用量22.5 kg/hm2(推荐施肥量)处理,玉米折合产量为12 633.3 kg/hm2,较对照增产866.6 kg/hm2,增产率7.37%。同时锌肥可使玉米叶色加深,生长势增强,穗粗、穗长增加,秃顶率、秃顶长下降,穗粒数、百粒重增长,对玉米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影响玉米产量效应因子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影响玉米子粒产量的因素很多。试验采用Statistica AX5.5软件对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粗、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10个效应因子与玉米子粒产量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粗、穗长、秃尖长、百粒重和出籽率对玉米产量有显著效应,它们对子粒产量的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穗粗〉百粒重〉株高〉秃尖长〉穗长〉出籽率。  相似文献   

20.
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密度下的玉米株高整齐度与德部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玉米株高整齐度随密度的提高而降低,株高整齐度与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单穗重和穗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秀尖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行粒数>秃尖>穗长>单穗重>穗粒重>穗位数。生产上可以通过栽培措施的标准化,提高玉米株高整齐度,实现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