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以辣椒品种卞椒1号为试材,采用太阳能消毒、添加不同比例蚯蚓粪和使用生防菌剂灌根3种方法,研究不同防控措施对辣椒疫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太阳能消毒可以杀灭土壤中的疫病病菌,且处理时间越长效果越佳,但对土壤菌群中各类微生物的影响不同;添加不同比例的蚯蚓粪均对辣椒幼苗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添加30%蚯蚓粪的育苗基质对辣椒疫病的控制效果最佳。从蚯蚓粪中分离获得两株生防菌A116和B107,均对辣椒疫病病菌有很好的拮抗作用。将太阳能消毒与生防菌剂灌根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对辣椒疫病的最高防效可达91.67%。  相似文献   

2.
辣椒是全球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近年来,我国辣椒的种植面积占世界辣椒总种植面积的40%以上,辣椒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成为世界第三大蔬菜作物。辣椒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蔬菜产业之一。随着我国辣椒栽培量不断增加,辣椒疫霉病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是辣椒生产的毁灭性病害。因此,对辣椒疫霉病进行深入的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综述了辣椒疫霉病症状及发病规律、目前国内外关于辣椒疫霉菌的研究进展现状,以及辣椒疫病防治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辣椒疫霉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一定理论参考,达到控病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辣椒玉米间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增产效应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辣椒田间(5~10行) 边行外各间作1行玉米的方法进行6种不同模式辣椒、玉米多样性种植控制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和玉米大斑病(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 、小斑病(Helminthosporiun maydis) 的病害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模式的辣椒、玉米间作对辣椒疫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的病害发生均有显著的控制效果。与单作相比, 间作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随辣椒行数的减少由35.0%逐渐增加到69.6%; 间作对玉米大、小斑病的控制效果随辣椒行数的增加由43.0%逐渐提高到69.3%。同时, 辣椒玉米间作可显著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其中, 5行辣椒间作2行玉米的复合产量和土地利用率最高, 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10行辣椒间作2行玉米的复合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但经济效益最高。与单作辣椒相比, 辣椒玉米间作的总产值增加1 683~2 012元/hm2 , 增幅达10%~12%。证明利用辣椒玉米间作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强农田稳定性可达到有效控制辣椒疫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军 《西北园艺》2010,(5):38-38
辣椒疫病在保护地及大田中均可发生,是近年来日趋严重的一种辣椒病害。该病有辣椒"癌症"之称,是影响辣椒产业发展的顽疾。现将该病的发生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以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肥对辣椒促生长及疫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A21-4、G15-7和G28-6为试材,配制成不同配比单剂微生物肥(AF、BF、CF)和混合微生物肥(ABF、ACF、BCF、ABCF)施用于辣椒,探讨微生物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及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微生物肥均显著促进辣椒的生长,微生物肥(BF)对辣椒苗期株高和茎粗的促生效果显著,比对照CK2分别提高11.17%和26.54%;微生物肥(AF、BF、ABF)处理显著增加辣椒根部干鲜重;微生物肥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其中AF、CF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提高最为显著,比CK2分别提高158.42%和155.12%;微生物肥(AF、ABF、ACF、BCF)处理显著增强根系活力,比CK2分别提高217.86%、235.71%、235.71%、239.29%。另外,供试微生物在辣椒根际土壤中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其定殖密度均达到106 cfu/g以上,对辣椒疫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BF、CF处理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辣椒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以来,素称“辣椒之乡”常年种植万亩辣椒的天水市,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严重发生并逐年加重。1987年仅甘谷县(种植面积433hm2)发病面积69.98%,病株率68.2%;北道区(种植面积127hm2)发病面积72.75%,病株率50.4%。1988年疫病猖獗流行,甘谷盘安镇谢家坪村66.7hm290%枯死,损失102万元;北道区大棚羊角椒枯死92.1%,甜椒毁种绝收,成为毁灭性病害,直接影响出口创汇和人民生活。因此,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1986~1990年作者在研究该病病原、传播途径、发病条件、流行规律等基础上对综合防治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选栽培…  相似文献   

7.
露根栽培技术对辣椒疫病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兴市辣椒疫病相当严重,化学药剂防治效果不仅不佳,而且还带农药残留问题。通过对在日本推广的、对辣椒疫病有良好防效的露根栽培技术的应用,发现其对辣椒疫病确实有良效,但也存在工作量大、药剂洗根成本较高等问题,其防治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周界  潘丽萍  李明 《北方园艺》2020,(13):111-117
以广藿香组培苗和紫苏苗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的方法,分别设定3个不同种植方式处理(连作组(第2茬广藿香单作)、间作组(第2茬广藿香与紫苏间作)和对照组(第1茬广藿香单作)),通过测定广藿香农艺性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药材中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含量,研究间作紫苏的种植方式对广藿香连作障碍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培育90 d后,广藿香农艺性状(株高、干质量、鲜质量、主根长)及百秋李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间作组显著高于连作组(P<0.05),而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叶片MDA含量,间作组较连作组减少了33.74%(P<0.05),而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间作组较连作组分别增加了30.35%、66.67%(P<0.05),间作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1.24%、75.00%(P<0.05)。土壤真菌数量,间作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间作组较连作组分别升高了25.50%、30.58%和50.22%(P<0.05),而土壤蔗糖酶活性,间作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1辣椒疫病 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现已成为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田块死株率达到30%,发病严重的达80%。造成毁灭性损失。  相似文献   

10.
辣椒疫病和菌核病近几年发生普遍,因这两种病害症状相似,不易区别,菜农常常会误诊.现就辣椒两种病害症状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保护地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疫病亦称辣椒枯萎病、辣椒疫霉病,辣椒黑茎病,是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病害,可称之为“辣椒癌症”。辣椒一旦受到该病侵染,植株3~5d后萎蔫,7~lOd便死亡。此时若逢田间灌水,则更容易造成大面积病害流行,使辣椒大减产甚至绝收。目前,该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辣椒的毁灭性病害。辣椒疫病病菌主要靠灌水传播,6~8月是陇东地区辣椒疫病的盛发期,在保护地高温高湿条件下,此病尤为严重。此外,由重茬栽培引起疫病的急剧发生和迅速蔓延,也可导致辣椒大面积枯死。  相似文献   

12.
疫病是辣椒保护地栽培中重要的真菌病害。该病一旦发生,发展很快,几天内可使成片或整个温室、大棚植株枯死,损失惨重。据调查,生产者多注重药剂防治,忽视栽培技术防控,结果是用工用药多,防治效果差,致使该病呈愈来愈重的态势。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发现,利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并且辣椒产量高、效益好。但在已发病的情况下,仍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辣椒疫病是一种发病周期短、流行迅速的毁灭性病害。由辣椒疫霉侵染所致,借助气流、雨水或灌水传播,尤其在大棚温室集中产区常大面积发生。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  相似文献   

14.
辣椒疫病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克拉玛依市农业开发区蔬菜病害,使用微生态生物制剂AR156合剂、百菌清、四霉素、代森锰锌、植丰宁5种药剂对辣椒疫病进行防治试验。微生物生态制剂预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园区辣椒上有疫病发生,对照处理的病情指数由6.10%增到15.69%,而菌剂处理的病情指数由2.02%增到7.88%,菌剂处理的病害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区,增长速度也慢于对照处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四霉素在800倍液浓度时防治效果达到71.0%,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线辣椒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各地均有发生,严重时造成植株大片枯死,果实腐烂。据笔者2003~2007年对陕西陇县线辣椒疫病发生田调查,一般田块病株率达35%~70%,平均损失率为20%~30%,严重者达50%左右,造成严重减产,经济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6.
辣椒疫病是我国江淮地区最重要的真菌病害,因危害椒根、茎、枝、叶和果实引起田问死株率达20%~30%,严重者可达80%以上。本文总结了该病在该地区的发病症状及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对该病进行综合防治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辣椒疫病大面积流行,重者80%以上植株枯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各地虽然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有辣椒疫病的系统研究报道甚少。笔者1988年以来对病害诊断,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流行规律及防治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于丽红 《蔬菜》2019,(2):45-47
为了满足广大农户种植辣椒、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热切愿望,同时确保传统粮食产区小麦的正常种植面积和产量,通过在2行小麦间种植2行辣椒这一粮菜套种模式,既能增加小麦的通风和透光,抗病、稳产,又能充分发挥辣椒的增产潜力,小麦每667 m~2产量在400 kg左右,辣椒667 m~2产量一般可在380 kg。按小麦价格2.4元/kg、辣椒价格12元/kg计,全年每667 m~2收益在5 500元左右。比单一种植小麦,每667 m~2可增收4 3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续建花 《蔬菜》2012,(5):31-32
介绍了辣椒顽疾“辣椒疫病”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