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磺胺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方法,并对各种多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在该基础上对磺胺类药物多残留检测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磺胺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治疗疾病和作为饲料添加剂促进动物的生长。磺胺类药物残留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威胁,目前常用的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有很多,包括各种微生物法、免疫法以及理化分析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广谱抗菌药物,因为其疗效好且价格相对低廉,在动物养殖和疾病防治中应用较为广泛。但这类药物在使用后易以原型排出,且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时会造成其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对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是保证产品食用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磺胺类药物由于种类多、使用广泛、在不同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情况也不相同,在对其残留进行检测时,应选择合适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和检测。本文介绍了样品前处理的常用方法,如液液萃取等传统方法和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以及基质固相分散法等的原理、优缺点等。对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应用较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放射免疫法、免疫传感器发和酶联免疫法等,可使实现对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但是也存在需要专门仪器、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的问题;快速检测方法最常用的就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可以实现对中多种磺胺类药物的快速和定性的检测,是食品种抗菌药物检测技术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对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残留进行初步筛查,确定为阳性的样品在进行实验室的定量检测,是保证产品安全、可操作的基本程序。研究高通量、敏感、快速、操作简便的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长期食用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动物源性食品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监控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磺胺类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列举目前我国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控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动物源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业部于2001年11月1日发布农牧发[2001]38号文,发布10种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方法之五:动物源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全文如下:动物源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源食品中磺胺嘧啶(SD  相似文献   

6.
兽用磺胺类药物常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用来治疗疾病和促进生长,但不合理的用药会导致磺胺类药物在动物组织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从而损害人类健康。此外,磺胺类药物在人体及动物体内并不能完全被吸收,大部分以原型及代谢物形式随尿液及粪便排出体外,引起细菌耐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食品和环境中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环境及食品安全,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以色谱和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为主。由于食品和环境中样品基质复杂,药物浓度偏低,所以,在仪器分析前需采取适当的样品前处理对目标物进行富集和纯化。近年来,微型化、无溶剂化、自动化成为样品前处理的发展趋势,作者介绍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基质固相分散、分子印迹、免疫亲和色谱、场辅助萃取、QuEChERS法、浊点萃取等前处理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并对未来样品前处理发展方向作出展望,旨在为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磺胺类药物特别是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异口恶唑等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动物疫病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然而不合理的用药导致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影响食品安全,进而危害人类健康。作者对目前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SAs)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进行介绍,主要包括微生物检测法、分光光度计法、免疫分析法、色谱法及色/质联用技术等,重点介绍了免疫分析法和色谱法,并对各种检测方法做出评价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993年以来发表的氟苯尼考残留检测方法的文献进行综述,重点对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比较和讨论。相关研究表明:(1)尽管高端分析仪器已广泛用于兽药残留分析,但样品前处理技术仍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动物源性食品中大量存在的氟苯尼考结合残留物日益受到关注;(3)通过强酸水解释放这些结合残留物可避免“假阴性”的检测结果,减少误判;(4)氟苯尼考胺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容易损失,优化样品前处理步骤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收率;(5)与常用的固相萃取相比,薄层色谱纯化效果好、成本低廉、有机溶剂用量少,可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样品纯化技术。  相似文献   

9.
磺胺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方便安全、疗效确定等优势,由于基层养殖人员受文化水平、专业技能、食品安全和信息传递不畅等原因影响,磺胺类药物被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因其残留随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们的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在我国动物性食品检测中,磺胺类兽药残留量监测为常规项目,需要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药物性饲料添加剂以及预防性用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得畜产品中存在药物的残留并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磺胺类药物是兽医临床上经常应用的广谱抗生素,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药效显著,这也使得一些养殖人员为追求利益而滥用药物,导致了畜产品中存在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本文介绍了畜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原因、危害以及检测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磺胺类药物残留关乎食品安全,同时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会有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磺胺类药物的环境残留现状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对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进行论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猪肝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兽药残留监控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贵州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根据2001年农业部下达的残留监控任务,对猪肝中7种磺胺类药物残留进行了检测。7种磺胺类药物是:磺胺嘧啶(SD)、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地索辛(SDM)、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氧嗪(SMP)、磺胺甲唑(SMZ)、磺胺喹啉(SQ)。2001年从贵阳市营盘路屠宰场、水口市屠宰场共抽取猪肝样品40批,其中营盘路屠宰场抽样25批,水口市屠宰场抽样15批。营盘路屠宰场抽样当天屠宰量为600头,水口市屠宰场抽样当天屠宰量为170头。样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食品药物残留检测已成为对食品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在各种检测实验中,样品前处理是样品的检验、检测的第一步。即指检验、检测等部门在上仪器测定前对食品样品进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的处理。样品前处理操作方法及试剂等各种因素直接影响各项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4.
磺胺类药物在饲料和畜产品中的残留、危害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造成畜产品中药物残留,从而造成的环境危害以及"三致"[致癌(Carcinogenic effect)、致畸(Teratogenic effect)、致突变(Mutagenicity)]作用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磺胺类药物作为应用广泛的抗菌素,由于其具有  相似文献   

15.
猪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国食品检测实验室的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能力,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于2011年委托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组织实施了猪肉中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噁唑和磺胺二甲氧嘧啶四种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能力验证工作。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共37家实验室参加了本次能力验证,采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果显示: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噁唑和磺胺二甲氧嘧啶实验室满意结果率分别为93.9%、93.9%、93.9%和94.1%,可疑结果率分别为3.03%、3.03%、0和0,不满意结果率分别为3.03%、3.03%、6.06%和5.88%,说明参加能力验证的绝大多数实验室可以准确检测以上四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16.
17.
目前我国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对象主要是猪肉,使用的检测方法是(以下简称方法).该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甲恶唑(SMZ)、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喹恶啉(SQ)单个或混合物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8.
磺胺类药物因其自身的特点,已作为一种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治疗中,但由于其存在严重的副作用,而且在人体内蓄积后会使很多细菌产生耐药性,且有潜在的致癌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了解养殖业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危害及现状对于有效指导兽药残留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SAs)是指一类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抗生素药物总称,在畜牧养殖业中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类疾病。该药物价格低廉、药效明显,在各类畜禽的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但近年研究发现,该药物对人体具有严重的副作用,过量使用会导致其在畜产品中大量残留,人体摄入这种食品后会导致药物在人体中蓄积,从而诱发过敏反应、造成肾脏系统损伤、破坏造血功能、诱发癌症等不良反应,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文章通过对磺胺类药物的结构及作用原理、残留的原因及危害、最大残留限量以及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了综合概述,比较了不同检测技术优缺点。对推动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用HPLC法测定动物肌肉中的磺胺类药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七种动物肌肉组织中残留的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地索辛(SDM)、磺胺二甲氧嘧啶(SM2)、磺胺甲恶唑(SMZ)、磺胺喹恶啉(SQ)经乙腈提取,正己烷分配,再经碱性氧化铝SPE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2μg/kg,最低检出限为10μg/kg,回收率为60%-110%,批内变异系数小于15%,批间变异系数小于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