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04~2006年进行田间12种药剂防治甜菜夜蛾、桃蚜的药效试验和室内毒力及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防治甜菜夜蛾幼虫7种药剂中以溴虫腈的防效最高,药后5、7、14 d的防效分别为96.2%、99.1%、96.5%;氟铃脲和氟虫腈次之,药后5~14 d防效稳定在90%以上;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辛硫磷乳油再次之;阿维菌素、米满防效最低。在供试的防治桃蚜的6种药剂中以啶虫脒和吡虫啉防效较好,药后5~14 d校正防效均在90%以上;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防效较低,在生产上应逐步减少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小麦穗蚜发生始期人工释放商品化的异色瓢虫幼虫,以明确异色瓢虫对穗蚜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释放瓢虫1.5万头/hm2,对麦蚜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持效期长,5 d后防效达103.7%,10 d后防效仍达183.7%。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异色瓢虫在露地条件下对甘蓝蚜的控制效果,设置不同甘蓝田释放异色瓢虫、化学防治和空白对照3个处理,开展人工释放异色瓢虫对甘蓝蚜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蓝蚜发生始期,释放异色瓢虫成虫(释放比例为1∶100)和化学防治均可有效降低甘蓝蚜数量。异色瓢虫释放区甘蓝蚜种群发生量较平稳,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性较好,处理后14 d,防效达最高值,为61.3%;化防区药后1和3 d,甘蓝蚜种群发生量下降较明显,处理后1 d防效即达84.0%,但处理后14 d防效迅速降至66.9%。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温度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各虫态捕食桃蚜(Myzus persicae)能力的影响,设定18、23、28、33℃四个温度处理,测定不同虫态(龄)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成虫)在不同猎物密度条件下对桃蚜的捕食量,并分析其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显示:不同温度下各虫态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在18—33℃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虫态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量逐渐增加。在33℃条件下,异色瓢虫的捕食能力(a∕Th)最强,理论最大捕食量(1∕Th)最高。同一温度下,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能力、理论最大捕食量均表现为4龄幼虫>成虫> 3龄幼虫> 2龄幼虫> 1龄幼虫。4龄异色瓢虫幼虫在4个温度处理下对桃蚜的理论最大捕食量(1∕Th)分别为90.909、 200.000、 333.333、 500.000头。各虫态异色瓢虫对猎物的寻找效应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各虫态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能力、日最大捕食量和寻找效应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桃园桃粉蚜、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济南市历城区桃园桃粉蚜、桃蚜及其主要天敌的时间、空间和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查表明,主要天敌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大草蛉、蜘蛛与该2种害虫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较强,为保护利用天敌控制该2种害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杀虫剂(毒死蜱、啶虫脒、阿维菌素、吡虫啉)进行了室内防治桃蚜的药效实验。结果表明,啶虫脒2 000倍液的防效最好,药后7 d,防效达93%以上(烟叶和桃蚜同时施药),毒性低。  相似文献   

7.
 试验于2007年对云南省丘北县辣椒田的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及其发生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有桃蚜、烟青虫、棉铃虫和斜纹夜蛾;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桃蚜的发生高峰期在8月上旬,平均每株11.3头;斜纹夜蛾、烟青虫和棉铃虫幼虫的发生高峰期均在8月中旬,平均每株虫量3.9头、斜纹夜蛾3.0头。主要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8月中上旬和8月下旬,平均每株虫量七星瓢虫0.82头、异色瓢虫1.3头。由于田间桃蚜种群数量处于较低水平,秋季辣椒生长期间对桃蚜可不采取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8.
采用喷雾法和药膜法测定了几种烟草推荐使用化学农药对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及其天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成虫的毒性,并就各农药对异色瓢虫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啶虫脒,200 g/L吡虫啉,70%吡虫啉,5%吡虫啉和1.7%阿维·吡虫啉对烟蚜的LC50分别是7.89,12.91,178.91,33.34,2.60 mg/L,毒力大小依次为1.7%阿维·吡虫啉3%啶虫脒200 g/L吡虫啉5%吡虫啉70%吡虫啉。另外,3%啶虫脒对异色瓢虫成虫的毒力最高,LC50为8.61 mg/L,其次是1.7%阿维·吡虫啉、5%吡虫啉和200 g/L吡虫啉,70%吡虫啉对异色瓢虫的毒力最低,LC50为393.28 mg/L。结合益害比和安全系数,5%吡虫啉和200 g/L吡虫啉,70%吡虫啉对烟蚜和异色瓢虫的选择性较高,适宜在田间与异色瓢虫组合应用防控烟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采用输液防治桃蚜的方法,通过不同药剂的对比试验,对桃蚜防效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5%甲胺磷乳油每株树输入4ml 5ml原液防效显著,输入六天后防效均在96.9%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毒力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桃蚜的防治,室内毒力试验表明,供试药剂浓度与死亡率存在高度的正相关,由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综合分析,在防治桃蚜时首先选用3%啶虫咪、96%烯啶虫胺,其次选用30%速克毙、10%吡虫啉,防效在89%以上。  相似文献   

11.
生物杀虫剂千虫克对几种害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生物杀虫剂千虫克可湿性粉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桃蚜、苜蓿蚜,有良好效果.稀释800-1600倍,喷液量750kg·hm-2,于害虫发生初期喷雾防治一次,药后7d,对油菜田小菜蛾的校正防效达到91.3%-93.4%;对甘蓝小菜蛾菜青虫的校正防效达到75.9%-83.5%,兼治桃蚜效果为46.9%-57.1%;对蚕豆苜蓿蚜的校正防效达到92.8%-97.0%.在低浓度时对天敌生物影响更小,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理想的替代品种,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的较优生物防控技术,采用田间释放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卵块的方法,探究2种捕食性瓢虫对茶蚜的田间防治效果与田间定殖能力。结果表明,在释放瓢虫卵卡15 d后,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防治效果分别为73.48%和74.35%,而后逐渐降低,但均维持在60%以上,2种瓢虫对茶蚜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七星瓢虫卵卡的田间孵化率为54.13%,异色瓢虫卵卡的田间孵化率为58.87%,在瓢虫卵卡释放30 d内均发现有瓢虫存留,且异色瓢虫各虫态存留数均略多于七星瓢虫,但除异色瓢虫的蛹存留数显著高于七星瓢虫外,其余虫态的存留数二者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生物杀虫剂千虫克对桃蚜和菜青虫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杀虫剂千虫克可湿性粉剂防治桃蚜和菜青虫的试验结果表明,千虫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药后7d对桃蚜的防效为92.53%,对菜青虫的防效为93.53%,优于乐果、乐斯本,适合在无公害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异色瓢虫的人工饲料及防治棚栽草莓蚜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994 ̄1995年间,上海进行的异色瓢虫人工饲养及防治棚栽草莓蚜虫的初步研究结果,在室内以人工饲料喂养该种瓢虫成虫时,取得良好效果,在蚜虫缺乏季节,它能完成正常发育,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孵化率等方面受到一些影响,田间试验表明,用异色瓢虫防治草莓蚜虫,在瓢蚜比例为1:100时,可以不用打药而能有效地控制蚜害。  相似文献   

15.
氟啶虫胺腈对棉田蚜虫的毒力测定及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氟啶虫胺腈对南疆棉田三种蚜虫的毒力及其对三种瓢虫的安全性。方法 以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5%吡虫啉乳油为供试药剂,室内通过药膜法测定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两种药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安全影响。结果 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对两种药剂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三种蚜虫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敏感性均高于吡虫啉,棉蚜3日龄若蚜和成蚜对氟啶虫胺腈的LC50分别为1.17、0.36 mg/L,5%吡虫啉乳油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相对毒力分别为55.41、60.11,棉蚜对5%吡虫啉乳油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十一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毒力均小于5%吡虫啉乳油,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三种瓢虫成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6.16、7.90和4.54倍,对3龄幼虫的安全系数分别是5%吡虫啉乳油的5.07、7.48和9.23倍。结论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可用来防治棉田棉蚜、棉黑蚜和棉长管蚜,且对棉田瓢虫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桃蚜对几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有代表性的6种杀虫剂对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桃蚜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供试的6种药剂毒力测定中,以啶虫脒对桃蚜的防效最好,明显优于吡虫啉和抗蚜威;在田间药效试验中,供试的6种药剂以啶虫脒和吡虫啉对桃蚜防效较好,啶虫脒防效最高,抗蚜威药后3天防效最高,以后逐步下降。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防效较低,应在生产上逐步减少使用。对抗性蚜虫的综合防治要选择种植抗性品种,化学药剂的镶嵌交替式使用,合理利用蚜虫的天敌,充分发挥三者的协同作用,达到有效控制桃蚜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枸杞蚜虫对大田常规用药产生抗性难于防治的情况,选用了20%杀虫王2号乳油、30%虫螨齐克乳油、25%蚜力克乳油对枸杞蚜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杀虫王2号乳油750倍液,第七天防效可达95%以上,LC50为0.5601 μl/l; 25%蚜力克乳油750倍,第七天防效96%以上,LC50为0.8108 μl/l;建议枸杞大田防治蚜虫时选用20%杀虫王2号乳油750倍液,其次选用25%蚜力克乳油750倍液、30%虫螨齐克乳油进行喷雾,可取得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异色瓢虫的发生及其对苹果绵蚜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色瓢虫是苹果绵蚜的主要捕食性天敢昆虫,其在苹果园的初发期在2—3月,高蜂期在3—4月。异色瓢虫在生草园的初发生期与高蜂期均比清耕园提前了半个月至1个月,且活动时间延长。研究表明,异色瓢虫成虫Harmonias axyridis(Pallas)对苹果绵蚜成虫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其模型是Na=1.3868N/(1+0.01922N),捕食量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异色瓢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55.9头和22.5头,异色瓢虫干扰反应的数学模型为E=37.2P-0.1683。异色瓢虫的捕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1994~1995年间,在上海进行的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Pallas)人工饲养及防治棚栽草莓蚜虫的初步研究结果。在室内以人工饲料喂养该种瓢虫成虫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蚜虫缺乏季节,它能完成正常发育,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等方面受到一些影响。田间试验表明,用异色瓢虫防治草莓蚜虫,在瓢蚜比例为1:100时,可以不用打药而能有效地控制蚜害。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防治蚜虫对桃树的危害, 筛选出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通过研究10种不同杀虫剂对桃蚜的田间防效,以期确定防治桃蚜的理想药剂及最佳时期。试验表明隆施(10%氟啶虫酰胺)和威远抑净(20%噻虫胺)对蚜虫毒杀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相对较好,可做为无锡地区防治桃蚜的主要化学药剂,但同时注意与其它药剂轮换使用,避免桃蚜对药剂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