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是世界五大食用作物之一,为积极探索幼龄茶园管理技术,梁河县茶技站在多年探索实践幼龄茶园套种矮秆作物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加大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试验示范再获成功。为充分发挥大面积幼龄茶园行间优势,抓好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生产,通过以种促养,以短养长,在巩固茶叶生产的基础上,幼龄茶园套种马铃薯,既能增加茶农收入,又能提高茶园管理质量。现将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4.5椒粮间作 在幼龄花椒园或花椒树覆盖率低的花椒园,可在花椒树行间间作生长期短,植株矮,能提高土壤肥力,病虫害少的作物。豆类如豌豆、大豆及绿豆,薯类如马铃薯和甘薯,麦类如大麦和小麦,蔬菜类和中药材等。  相似文献   

3.
临安市从2003年开始,无性系新茶园的发展势头较强,但因缺乏管理经验导致茶苗在高温期间大量死亡,茶苗成活率只有60%左右,有些茶农补苗率将达40%以上,损失惨重。所以做好幼龄茶园抗旱抗寒的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幼龄茶园行间铺草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幼龄茶园铺草后茶苗成活率可提高30-40%茶。  相似文献   

4.
果园间作生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龄果树树干较矮,株行间空地面积大,通风透光条件好。利用生姜耐阴这一特性,在幼龄果树行间间作生姜,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近年来,罗城县根据市场对生姜需求量增加,以及全县大力发展水果生产,具有大量幼龄果园地的实际,推广果园间作生姜栽培模式。本文对果园间作生姜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对幼龄茶园间作花生栽培技术;通过对幼龄茶园间作花生中试结果的分析表明:在幼龄茶园间作花生,优化的栽培技术与合理的品种布局,能够取得高效收益与良好的社会效应,实现实现短期经济收入与长期经济收入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幼龄茶园中间作药用植物对茶园小气候和土壤状况的影响,以单作茶园为对照,间作元胡、紫云英和菘蓝3种药用植物为处理,测定茶园温湿度、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间作药用植物可有效降低茶园空气温度,增加茶园空气湿度,其中菘蓝间作效果最佳;间作茶园土壤元素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均有所提高,土壤有效氮在成熟采收期含量高,有效磷在不同发育期含量都高,有效钾在发育中期含量高,且均高于单作茶园,其中菘蓝间作茶园土壤元素含量最高;在发育中期,菘蓝间作茶园的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间作类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土壤蔗糖酶、土壤有效钾呈正相关,过氧化氢酶与土壤pH和有效钾呈正相关。茶园间作药用植物能明显改善幼龄茶园土壤和小气候环境,保障幼龄茶树生长,尽快达到采摘标准,使茶农及时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7.
不同防寒措施对幼龄茶园冬季小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幼龄茶园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铺草+防风障、搭建小拱棚、行间铺草3个处理,以裸地为对照,测定各处理下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及光照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可降低茶园土壤温度的变化、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散失,维持冬季茶园较高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其中以搭建小拱棚的防护措施对幼龄茶树的保护效果最好,试验期间其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提高6.28%,地表最高温较对照提高9.4℃,光照强度较对照降低14.63%,茶园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分别提高3.8℃和26.35%。防风障+行间铺草和行间铺草的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针对幼龄树行间空置撂荒现象,将杂粮作物与其有效整合,"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林粮业的稳定发展;还就与幼林间作的几种杂粮的产量、效益、间作年限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幼龄树林与杂粮间作提供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分析幼龄茶树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养分状况、茶叶生长、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方法】采用两个大豆品种和两个茶树品种,分春、夏两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英德基地酸性土茶园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调查了茶、豆间作对土壤pH、氮、磷、钾、钙、镁等养分状况,茶树株高、株宽及百芽重等生长指标以及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的影响。【结果】幼龄茶园中间种大豆,大豆秸秆回田后能改良土壤养分状况,能显著降低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全氮含量;茶、豆间作能有效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增强幼龄茶园的树势、培养树冠,为成龄茶园的丰产打下基础;茶、豆间作还能有效改善茶园小气候、减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从而显著地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结论】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在增收两季大豆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茶园的整体效益,以花生、辣椒、萝卜为间作物,连续2a对早春初植茶园进行间作模式研究。对茶苗的成活率、生长指标、茶鲜叶内含物成分,及不同间作组合的成本效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茶园间作萝卜组合整体效益最高,综合效应最好;间作花生组合次之。幼龄茶园间作萝卜、花生的间作模式可以在该区域茶叶生产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间作与覆盖对茶园生物多样性及茶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幼龄茶树与山毛豆、花生间作及覆盖蔗叶、芦苇叶对生物多样性和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幼龄茶园中茶行间种豆科作物并覆盖后,能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特别有利于增进蜘蛛等天敌的种类与数量及对害虫的生态控制能力,从而增加茶叶产量。其中,覆盖甘蔗叶与间作山毛豆效果更好,节肢动物多样性为0.8156,蚯蚓种群数量增加显著,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棉瓜间作共生期短的特点,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棉花行间间作西瓜,待西瓜收获后棉花进入正常管理,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幼龄茶园套种大豆种植模式可提高幼龄茶园土地综合利用率和种植效益,同时降低幼龄茶园管护成本,在幼龄茶园面积较大的贵州地区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为幼龄茶园套种大豆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从大豆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幼龄茶园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柳让  马桂珍 《现代农业》2009,(12):35-36
辽宁省建平县充分利用西辽河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支持,大力发展具有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特色的林下经济,在10000亩幼龄南果梨行间间作马铃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幼龄南果梨间作马铃薯是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一种效益显著且切实可行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间作物对幼龄茶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幼龄茶园进行间作, 既能改变茶园的小气候,有利于茶树生长,又能增加间作物的收入.适宜幼龄茶园的间作物 ,以花生、花生-大蒜、花生-白菜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6.
茶园间作甘蔗的效益分析及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园间作甘蔗,使主作物、间作物之间起到互补、互促的作用,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率。结果表明:①茶园间作甘蔗,茶青比纯作茶园增产273.0 kg/667 m2,增产36.95%,667 m2增产值464.10元,同时,甘蔗也获得了丰产,667 m2产原料蔗9636 kg,每667m2增加甘蔗产值2649.90元,两项合计每667 m2增加产值3114.0元,显然,经济效益显著提高。②蔗叶还田覆盖茶园行间,可减少茶园杂草丛生,防止茶园板结和冲刷,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③茶园间作甘蔗,提高土壤肥力,速效N、P、K分别比纯作茶园提高39.20 mg/kg、16.85 mg/kg和23.30mg/kg,土壤有机质比纯作茶园提高1.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茶园间作甘蔗,使主作物、间作物之间起到互补、互促的作用,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率.结果表明:①茶园间作甘蔗,荼青比纯作茶园增产273.0 kg/667 m2,增产36.95%,667 m2增产值464.10元,同时,甘蔗也获得了丰产,667 m2产原料蔗9636 kg,每667m2增加甘蔗产值2649.90元,两项合计每667 m2增加产值3114.0元,显然,经济效益显著提高.②蔗叶还田覆盖茶园行间,可减少茶园杂草丛生,防止茶园板结和冲刷,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③茶园间作甘蔗,提高土壤肥力,速效N、P、K分别比纯作茶园提高39.20 mg/kg、16.85 mg/kg和23.30mg/kg,土壤有机质比纯作茶园提高1.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幼龄枣树产量低的问题,宁夏狼皮梁林场农户尝试了在幼龄枣园行间套种西瓜和红薯,获得了一定收入,经过3a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幼龄枣树(1-3a生)行间套种西瓜和红薯一年三熟的栽培模式(在幼龄枣树行间套种早熟西瓜(甜瓜),在生长期的西瓜行株距中间或外侧种植红薯),当年667m2产西瓜2000kg,产红薯1700kg,间作纯收入1900元左右,是当地种植玉米收入的4倍,并且做到了三种植物合理间作,共同生长,实现了夏收西瓜,秋收红薯,一年三熟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板蓝根 (IsatistinctoriaLinn)为十字花科植物 ,以根、叶入药 ,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板蓝根适应性强 ,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 ,耐寒。板蓝根种植既可建立专门的种植园 ,也可在幼龄果树、蔬菜等作物行间进行间作。1 园地选择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砂质土壤 ,注意  相似文献   

20.
间作芳香地被植物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茶树与芳香植物间作对夏秋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选择藿香、鼠尾草、须苞石竹、丛生福禄考、肥皂草5种芳香地被植物进行茶园行间间作覆盖试验,分别于6月和10月取样测定茶园不同土层中土壤的物理性状及养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控制茶园土壤p H降低,增加土壤相对含水量;在茶树生长的不同时期土壤养分的变化有明显差异,间作茶园茶树旺盛生长的6月份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显著降低,10月份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则显著高于清耕茶园;茶园短时间间作芳香植物会与茶树争夺养分,但长期间作芳香植物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优化茶树生长的土壤环境。综合测定结果显示,茶园间作丛生福禄考、肥皂草和须苞石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