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淮北地区小麦、玉米连作系统N、P、K素合理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玉米连作系统中 N、P、K素合理运筹技术研究表明 ,无论何种运筹方式 ,两茬年单产均可获得 12 0 0 0 kg/ hm2以上产量水平 ,平均单产达到 144 34.5 kg/ hm2 。运筹技术公顷施用 N素 ,以小麦 180~ 2 70 kg和玉米 2 70~ 180 kg,小麦与玉米N素比例为 4∶ 6和 6∶ 4较为合理 ,两茬年单产平均达到 14911.5 kg/ m2。随 N、P、K素中 N素水平的提高 ,小麦、玉米籽粒全量 N和蛋白质含量均呈增加趋势 ,而蛋白质产量在小麦上呈增加趋势 ,而在玉米上则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2.
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豫西褐土区研究了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 :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有显著的增产效应 ,增产幅度为 6 .9%~ 2 5 .4 %;施用 0~ 112 .5 kg/ hm2 K2 O和质量分数为 0~ 0 .3%的 Mn SO4 ,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随钾、锰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钾、锰肥的合理施用量为每公倾施钾 (K2 O) 75 kg,同时配合叶面喷施质量分数为 0 .2 %~ 0 .3%的锰肥 (分拔节期和灌浆初期 2次喷施 ,每次喷施液为 75 0 kg/ hm2 )  相似文献   

3.
陕北日光温室大棚黄瓜和番茄施肥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调查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目前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了黄瓜和番茄合理的 N、P、K肥和有机肥用量。黄瓜产量 1 5 0 0 0 0 kg/hm2的施肥量为 N75 0~ 840 kg/hm2 ,P2 O54 5 0~ 5 40 kg/hm2 ,K2 O45 0~ 75 0 kg/hm2 ,有机肥 60~ 80 t/hm2。番茄产量 1 80 0 0 0 kg/hm2的施肥量为 N81 0~ 960 kg/hm2 ,P2 O54 2 0~ 5 1 0 kg/hm2 ,K2 O5 40~ 690 kg/hm2 ,有机肥 5 0~ 80 t/hm2较为合理 ,并给出了黄瓜和番茄的具体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4.
黔西北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密度和氮、磷、钾施用量4因素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研究目的,采用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优质小麦R88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黔西北高海拔特殊生态区, 优质小麦R88产量要获5 000 kg/hm2以上时,栽培措施为密度292.6~302.4万株/hm2,施纯N 210.3~230.0 kg/hm2、P2O5 64.4~82.5 kg/hm2、K2O 81.1~104.0 kg/hm2;当纯收益超过2 500元/hm2时,栽培措施为密度271.6~290.6万株/hm2,施纯N 181.1~199.9 kg/hm2、P2O5 44.5~66.5 kg/hm2、K2O 32.4~51.5 kg/hm2.4因素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K2O>P2O5>密度;因素间互作效应分析,N肥施用量是影响R88小麦产量和纯收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N、P2 O5、K2 O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增施氮磷肥是实现临麦 2号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关键 ,增施磷肥更利于氮肥肥效的发挥。实现临麦 2号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施肥措施是 :施纯N 14 0 .79~ 3 45 .5 6kg/hm2 ,P2 O5177.3 1~ 2 2 5 .0 0kg/hm2 ,K2 O 60 .78~ 14 5 .92kg/hm2 。  相似文献   

6.
运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磷肥施用量(x3)、钾肥施用量(x4)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各因子间的回归方程。通过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普那菊苣鲜草产量≥135000.00kg/hm2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161850~174000株/hm2,纯N28.48~31.77kg/hm2,P2O5113.93~126.08kg/hm2,K2O78.60~91.54kg/hm2;鲜草产量≥142500.00kg/hm2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160590~173940株/hm2,纯N28.26~32.40kg/hm2,P2O5111.08~128.93kg/hm2,K2O82.09~97.46kg/hm2。各因子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模型的交互效应分析表明,只有合理密植结合钾肥的适量施用,种植普那菊苣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糯玉米优化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3因子 5水平最优回归设计 ,建立了N、P、K肥与糯玉米产量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得知 :① 3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 >P >K ;②产量 >14 2 5 0 .0kg/hm2 ,利润 >15 0 0 0 .0 0元 /hm2 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施N 10 4.7~ 15 5 .3kg/hm2 ,P2 O55 5 .4~ 74.3kg/hm2 ,K2 O 87.2~ 12 3 .3kg/hm2 。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云南省陆良县4个坝区的水稻上布置R323ROC设计的肥料效应试验,建立陆良县水稻N、P、K不同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施肥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施N、P、K肥对水稻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效果K肥>N肥>P肥;获得最高及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为N 90.15~329.85 k/hm2,P2O5 60.1~239.9 kg/hm2,K2O105~179.1 kg/hm2.产投比为3.66~8.27:1.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肥在河南省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化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依托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于2005-2009年在河南省71个县(市)安排了924个试点进行小麦三因素四水平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全省小麦无肥(N0P0K0)、无氮(N0P2K2)、无磷(N2P0K2)、无钾区(N2P2K0)、全肥区(N2P2K2)产量平均分别为4 499、5 186、5 915、6 197、6 797kg/hm2,在优化施肥条件下,N、P、K、NPK增产率平均分别为38.17%、19.46%、12.92%、62.55%;N、P、K、NPK贡献率平均分别为24.57%、14.40%、9.94%、34.35%;N、P、K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10.36、11.68、8.22kg/kg;N、P、K偏生产力平均分别为39.78、76.53、77.78kg/kg。通过一元二次函数拟合表明,全省小麦最高产量施氮量和经济最佳施氮量平均分别为212.0、177kg/hm2,最高产量施磷量和经济最佳施磷量平均分别为106.8、96kg/hm2,最高产量施钾量和经济最佳施钾量平均分别为92、78kg/hm2。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蚕豆产量与氮、磷、钾肥合理施用量的关系,建立了蚕豆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得出了蚕豆氮、磷、钾肥合理的施用量分别为纯N 73.3~81.8 kg/hm2、P2O5 68.3~76.3 kg/hm2、K2O 72.5~83.5 kg/hm2,纯N、P2O5、K2O单因子增加纯效益分别可达1 418.4~1 399.6、1 893.6~1 867.5、1 627.2~1 592.2元/hm2。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等量灌溉条件下,不同氮(N1、N2、N3、N4小麦生长季节分别为120、180、240、360 kg/hm~2,玉米生长季节分别为180、270、360、450 kg/hm~2)、磷(P1、P2分别为90、135 kg/hm~2)、钾(K1、K2分别为75、150 kg/hm~2)配施对通许、西平和安阳3个不同土壤类型地区小麦、玉米产量及灌水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指导当地农民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处理相比,不同氮、磷、钾配施均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玉米及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和灌水利用率。在小麦季,通许、西平和安阳3个地区分别以N3P2K2、N3P2K1和N2P2K1处理产量和灌水利用率最高,产量分别为8 606 kg/hm~2、9 977 kg/hm~2和10 305 kg/hm~2,分别较CK增产28.95%、52.48%和32.71%,灌水利用率分别为9.56 kg/m~3、11.09 kg/m~3和11.45 kg/m~3。在玉米季,通许、西平和安阳3个地区则分别以N4P2K2、N4P2K1和N2P2K2处理产量和灌水利用率最高,产量分别为10 998 kg/hm~2、8 828 kg/hm~2和11 715 kg/hm~2,分别较CK增产32.44%、55.29%和28.21%,灌水利用率分别为12.22 kg/m~3、9.81 kg/m~3和13.02 kg/m~3。通许、西平和安阳3个地区分别以N3P2K2、N4P2K1和N1P2K2处理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和灌水利用率最高,周年产量分别为19 515 kg/hm~2、18 576 kg/hm~2和21 080 kg/hm~2,分别较CK增产30.29%、51.92%和24.70%,灌水利用率分别为10.84 kg/m~3、10.32 kg/m~3和11.71 kg/m~3。  相似文献   

12.
贵州高海拔地区氮磷钾平衡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贵州高海拔地区氮磷钾配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三要素中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钾,不施钾的处理减产811 kg/hm2,减幅22.0%;其次是氮,不施氮的处理减产486 kg/hm2,减幅13.2%;再次是磷,不施磷的处理减产405 kg/hm2,减幅11.0%。小麦施用钾肥可增产446~1095 kg/hm2,增幅为15.5%~38.1%,可增收806.00~1 854.50元/hm2,增产增收效果好。在贵州高海拔地区小麦适宜的施肥配比是:纯N 60 kg/hm2,P2O532 kg/hm2,K2O 122 kg/hm2。  相似文献   

13.
晋南褐土区冬小麦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小麦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在氮磷配施增产的基础上再施用一定量钾肥增产效果显著.钾肥用量以75kg/ha表现最好,比CK增产50.7%;比NP增产5.7%,每kgK2O增产3.82kg小麦,产投比1.55.获得最高产量的理论施钾量为131.95kg/ha。依据边际理论求得经济合理施钾量为75~90kg(K2O)/ha。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养分吸收分配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大田长期施肥试验(1991-2008年)中9个中筋和强筋小麦品种对N、P、K的吸收和分配变化规律,探索小麦品种及筋型对养分的吸收差异,为小麦专用肥研发与合理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以豫麦13号为代表的中筋小麦,每生产100 kg小麦籽粒需要N、P、K分别为2.06kg、0.44kg和1.84 kg,需要N∶P∶K比...  相似文献   

15.
在施纯氮195kg和P2O5 120kg/hm^2的基础上,研究了钾肥施用量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以改善小麦产量因素性状(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和提高小麦产量。在K2O施用量0~120kg/hm^2范围内,每增施K2O 15kg/hm^2,可增产小麦91.65kg/hm^2。在新乡市土壤养分含量和常规氮磷施用量情况下,施K2O 120kg/hm^2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钾肥施用量对提高粒籽粒品质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氮磷钾施用效应及最高产量与最佳产量施肥量。【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组合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的产量效应,同时建立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施用氮、磷、钾肥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均起到增产作用,其肥效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磷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钾间存在明显的负交互效应。利用计算机对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进行摸拟寻优,获得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最高产量(90992.84kg/ha)的施肥量为N309.4kg/ha、P2O5183.8kg/ha、K2O450.0kg/ha,收益为102061.2元/ha;最佳产量(90906.20kg/ha)的施肥量为N168.8kg/ha、P2O5183.8kg/ha、K2O412.5kg/ha,收益为103209.6元/ha。【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钾素是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生产上存在各种变化因素对冬瓜产量的影响,栽培上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以提高冬瓜产量和品质。生产75000~90000kg/ha的冬瓜产量,氮、磷、钾优化施用配比应为1.00∶0.70~0.99∶0.86~0.92。  相似文献   

17.
木薯华南5号“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英日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8):1036-1039
2007年在合浦县乌家镇西大村开展了木薯良种华南5号田间“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的整体地力属中低水平,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表现为低N、中P、中K;在该地力条件下,以处理6(纯N165.0kg/ha,P2O5 60.0kg/ha,K2O 120.0kg/ha)的产量最高,为28852.3kg/ha。根据效应模型分析得出N、P、K的互作效应为:N、P和N、K正互作,P、K负互作;单元素对产量的作用效果是N〉P〉K。应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得出该区域种植木薯华南5号的最佳施肥量(纯N141.5kg/ha,P2O5 36.5kg/ha,K2O 124.4kg/ha)和最佳产量(27094.8kg/ha),可用于指导木薯生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两个氮素水平下杂交水稻施钾的增产效应.结果是:攀西稻作区稻田普遍缺钾,施钾有显著的增产效应,但过量施钾会降低稻谷产量,稻谷产量与施钾量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施钾可增大叶面积和干物重,提高实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但过量施钾及施氮则有一定的负效应.施钾对有效穗数无影响。在攀西稻作区,经济上的最佳施肥量为:N150kg/ha、K_2O117.9kg/ha,稻谷产量可达11196.7kg/ha,氮、磷、钾三要素之比是2:1: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氮钾肥单效益与交互作用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寻求最佳配比组合.[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低氮(45kg/ha)、中氮(90 kg/ha)和高氮(135 kg/ha)3个氮水平与低钾(180 kg/ha)、中钾(270 kg/ha)和高钾(360 kg/ha)3个钾水平,共9个处理组合,研究氮钾配比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根据产量、产值结果结合QBASCE程序进行优化寻优.[结果]氮、钾肥均能增加烤烟的产量,但氮肥的增产效应大于钾肥;需要适量的氮和较高水平的钾,才有利于烟叶产值的提高.最高产量方案施肥量为:112.5kg/haN、360 kg/ha K2O,烟叶产量52185.95 kg/ha.最高产值方案施肥量为:108 kg/haN、360kg/ha K2O,烟叶产值为23394.15 元/ha.[结论]建立的氮钾用量对烟叶产量、产值影响的回归模型可为相近类型土壤种植烟叶参考.最佳方案施肥量为108kg/haN、360kg/haK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