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病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阻碍之一。大豆菌核病作为一种多发病,会对大豆生长造成各种不良影响,不仅会出现产量下降的现象,还会对后续种植产生不利影响。对当前大豆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以期使我国大豆种植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豆的产量以及品质指标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与产量是由大豆品种本身特性决定的,但也受环境条件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大豆生长后期叶面追肥对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就大豆品种合丰42号在北安地区的种植条件下,不同施肥比例对其产量、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影响,做了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种植技术和病虫害是影响大豆生长质量与产量的直接因素。在大豆种植生长期间,种植培育人员应当结合大豆生长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良好的保障。主要针对大豆的种植技术要点和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阐述,以实现大豆产量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通过WOFOST模型探究不同程度的增温及干旱胁迫对黑龙江海伦地区大豆生长的影响,为当地大豆种植提供帮助。以海伦综合试验站的大豆生产数据为分析材料,用本地化处理后的WOFOST模型分别进行增温及干旱胁迫模拟,测得不同胁迫条件下大豆的生长数据。结果显示,在1℃~3℃的增温胁迫下大豆的生育期明显缩短,叶面积指数随着胁迫的增加不断减小,且产量随着温度的上升逐渐降低,增温3℃的情况下穗重产量下降11.01%,总重产量下降13.72%。在不同程度的干旱条件下,大豆的生育期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叶面积指数有显著的下降,且产量受干旱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重旱胁迫下穗部的减产率达13.26%。本研究从作物模型的角度分析了增温及干旱对海伦地区大豆的生长影响,对大豆防灾减灾、稳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宁夏灌区大豆生产历史悠久,独特的气候条件及生产模式为西瓜套种大豆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近年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在宁夏灌区示范种植西瓜套种大豆面积累计6000余hm2,常年种植面积800hm2以上,每hm2西瓜产量7500~8000kg、大豆产量200~250kg,实现了宁夏灌区西瓜套种大豆从无到有的栽培历史记录。生产实践表明,西瓜套种大豆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西瓜生长到一定时期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我国主要经济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但现阶段在大豆生产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近两年点蜂缘蝽为害猖獗,导致大豆产量和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农民或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所以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大豆的种植生长,随之也将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针对大豆田间点蜂缘蝽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大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不仅是生活中所需的农产品,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被人们广泛种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关系着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着个体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为了增加大豆的种植效果和收成产值,针对现阶段的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探讨,分析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以提高大豆种植产业效益,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8-2022 年以冀豆 12 为材料,在相同田间管理条件下,同一试验地轮换种植,调查大豆生长及产量表现,综合分析了不同年份生育期间气象因子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是明显的,尤其是从开花到成熟期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影响更明显。生育期与 10月总日照时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开花后总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百粒重与生育期、全生育期总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开花后总平均气温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产量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孙悦  于博  侯博 《种子科技》2024,(4):131-133
以吉林敦化地区为例,研究了不同年份的气象因子对夏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夏大豆生长期间的气温、降水和光照等因素,发现了气象因子对夏大豆生长和产量影响作用明显,为未来种植夏大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大豆是主要农作物,大豆产量效益的增加有利于中国的农业经济,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绿色食品进一步发展的时代,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应该朝着绿色种植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传统大豆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种植大豆中产量少、质量低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提出全程机械化种植绿色大豆的新概念,从而对提高大豆产量、提升大豆品质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玉米大豆的生长发育很容易受到气象条件影响。气象条件不好,即使种植者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玉米大豆的生长发育状况也很可能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玉米大豆的质量和产量,种植人员需要为玉米大豆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方式,论述了气象条件对玉米大豆在不同生育期的重要影响,为提高玉米大豆产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耐密性的遗传改良效果,选用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5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条件下,产量增加百分率呈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密度为37.5万株/hm2条件下,变化趋势与之相反,2种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增加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最大种植密度变化为高—低—高的趋势。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之间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在30.0万株/hm2和37.5万株/hm2条件下,蛋白质增加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脂肪含量降低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从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耐密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不同密度下主茎亚有限型大豆株型及产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主茎亚有限型大豆株型及产量的变化规律,以窄行密植大豆品种‘合丰5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大豆品种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及节间长度、倒伏率以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呈不断增加趋势;茎粗呈不断下降趋势;主茎节数变化幅度不明显,节间长度不断增加,株高增加为节间伸长所致;倒伏率不断增加;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上述性状均与种植密度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并在40 万株/hm2条件下达到最高产量,说明窄行密植大豆品种‘合丰51号’具有较高的密植潜力。  相似文献   

14.
大豆属对光线强度以及温度高低敏感型作物,跨区域种植可能会导致产量降低。为明确国内不同区域大豆种植技术,改善大豆种植情况,对北方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南方多作大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春大豆区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提升机械化水平、轮作倒茬与保护性耕作提高大豆产量;黄淮海夏大豆区可以通过抗倒伏品种、前茬深松、研发推广免耕精量播种技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大豆产量;南方多作大豆区可以通过发展红黄壤地区大豆生产、套作、简化生产环节等提高大豆产量。本文通过对不同区域大豆种植情况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改善大豆种植现状,提高大豆产量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魏利娟 《种子世界》2022,(5):0027-0029
为了提升大豆产量与质量水平,种植人员应引入高产栽培技术,结合各个生长阶段科学进行田间管理,为大豆创建有利的生长环境。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豆栽培流程,指出了病虫害防治流程,以期为此后大豆栽培管理工作提供更多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6.
薛红 《中国种业》2009,(10):78-79
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4.产量占1/3。近年来高油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加大.因此如何提高高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大豆脂肪含量是大豆的重要经济性状.是品种的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互作的结果.其含量既受品种的基因型制约.也受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品种的遗传特性对品质的影响约占70%-80%.而环境条件的影响约占20%~30%.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探究了我国玉米间套大豆种植现状,重点分析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模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阐述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技术的优势,并提出有效的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虫害种植技术,通过科学选种、选地,做好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控,从根本上提高种植产量,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的过程中对肥料有特殊的要求。科学施肥是保证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对施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大豆的需肥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大豆高产施肥技术,以期为大豆的种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土壤盆栽方法研究了镁施用水平对3种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生长、养分吸收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60mg/kg镁肥对3种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种植生长,籽粒、茎秆和根部中氮、磷、钾和镁养分吸收量,以及籽粒产量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当镁肥施用量为60mg/kg土时,种植在褐土性土、栗褐土和潮褐土土壤上的大豆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5.53%、11.48%和15.52%。当镁肥施用量增加到180mg/kg土时,潮土的大豆籽粒产量比对照增产19.83%,而其它两种土壤大豆籽粒产量没有明显增加。从3种不同类型土壤对施用镁肥的响应来看,潮土表现好于栗褐土和褐土性土。本研究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磷和钾肥基础上配合施用适当的镁肥对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高的土壤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种业导刊》2012,(11):47-47
2004年,东昌府区凤凰办事处前军屯村农民王井阳在自己种植大豆的田地里发现一株呈扇形生长的变异大豆,他通过品种混播、自然杂交、单株提纯,经过八年的试验种植,繁育出一种春播每667m2产量在500公斤左右、夏播在350公斤左右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