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烯利、多效唑对龙眼防冲梢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年生‘石硖’结果树为试材,在顶芽萌动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多效唑,观察其对龙眼花芽分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的龙眼预防冲梢药剂。结果发现在春季龙眼花穗顶芽刚开始萌动,芽体变软时喷施乙烯利233 mg/L+多效唑90 mg/L,或者乙烯利300 mg/L+多效唑90 mg/L对龙眼预防冲梢、促进花穗形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龙眼末批花坐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调节龙眼产期提供理论依据,探索利用龙眼末批花结果技术。以石硖龙眼为试材,于龙眼花朵零星开放时叶面喷施宇花灵4号,观测龙眼花朵(蕾)脱落率、末批花雌花比率、坐果率、成熟时间、果实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变化曲线等。结果表明,试验树花朵(蕾)脱落率衡定在60%~73%,花蕾脱落规律为大花蕾脱落而小花蕾(末批花)不易脱落;末批花发育成熟后雌花比率高,最高达78%;2009—2012年4年试验结果:试验树单株产量分别为42.77、42.99、58.62、66.20 kg,果实成熟期比对照分别延后18、17、14、16天。利用龙眼末批花结果技术可延迟龙眼成熟期14~18天,有效调节龙眼鲜果供应期,对龙眼产量、品质无明显差异,同时,由于末批花开花期气候较稳定,坐果率高,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3.
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荔枝果实采自武鸣县府城镇大同村陶蓬德果场,品种为新丰黑叶,果实成熟度为 9成半;龙眼果实采自武鸣县城东镇大同村蒙桂辅果场,品种为石硖、储良,果实成熟度分别为 8成半和 8成。 1.2采前处理   荔枝采收前即 2000年 6月 15日和 6月 28日分别  相似文献   

4.
龙眼品种和实生单株加工桂圆肉性状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适宜桂圆肉加工的龙眼品种,利用热风干燥技术对50个龙眼品种(实生单株)进行桂圆肉的加工试验,并对影响桂圆肉品质和加工性状的色泽、香味、口感、颗粒形态、加工性和成品率等因素进行评分,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产地之间加工桂圆肉各性状差异不大,不同的龙眼品种(单株)之间加工桂圆肉性状差异较大,其中实生-19色泽和粒形均最好,实生-3、巨乌、桂香和实生-23分别在香味、口感、加工性和成品率方面表现最好。经综合评价,在本试验所用50个材料中,实生-19、巨乌、实生-14分别位于前3位,综合评价高于目前生产上用于加工桂圆肉的主要龙眼品种石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蚯蚓粪对果树根系生长和根际的影响,以“石硖”龙眼为试材,把龙眼的根系剪断后分别插入装有蚯蚓粪、牛粪和果园土的根际袋中,研究断根后龙眼根系的生长情况、根际袋中蚯蚓粪的养分变化情况以及根际微生物的情况。结果表明:与果园土相比,蚯蚓粪和牛粪诱导新根生长的量分别提高了342.3%和231.6%。蚯蚓粪中氮的含量分别比牛粪和果园土高144.3%和434.1%,磷的含量分别高366.5%和1256.0%,钾的含量分别高248.9%和392.0%。蚯蚓粪和牛粪中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比果园土高240.5%和211.1%,细菌的数量分别比果园土高255.9%和229.6%,蚯蚓粪中真菌的数量与果园土相差不大,而牛粪中真菌的数量比果园土高204.6%。蚯蚓粪是最适宜龙眼根系生长的基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龙眼雌花开放数量和雌花坐果率与温度及降雨量的关系,应用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石硖龙眼开花前后的温度、降雨量与雌花开放数及雌花坐果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开花前30d的气温对正处于雌蕊形成期的小花原基分化具有影响,日均温21.0℃时雌花开放数最多;当开花前30d、50d的降雨量依次<41.8mm和<57.5mm时,降雨量增加可提高雌花开放数,降雨量过大雌花开放数减少;开花当日和开花后1-15d的气温影响雌花坐果率,开花当日日均温越高,坐果率越低,日均低温<20.2℃时,随温度升高,雌花坐果率提高,开花后1-15d日均温和日均低温越高,坐果率越低,日均高温<30.7℃时,温度升高雌花坐果率提高;在开花坐果和第一次生理落果期,降雨量增多雌花坐果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氯酸钾对龙眼花芽分化期若干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石硖龙眼花芽分化时期,根部施用氯酸钾,观察和测定若干生理指标及枝梢抽花穗率、单株产量和果实败育率,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氯酸钾,1、提高了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2、净光合速率(Pn)在生理分化期低于对照,进入形态分化期则高于对照;3、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4、内源乙烯的发生量远远高于对照,出现高峰的快慢因氯酸钾施用量而异,施用量大,则出现高峰快,反之则慢些;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于对照,而高于喷洒乙烯利等常规促花措施;6、枝梢抽花穗率略有提高,果实败育率下降,单株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宾玉兰 《种子世界》2021,(12):0036-0038
龙眼是具有良好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果作物,我国很多地区依靠龙眼种植实现了农业新发展,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建设。本文主要研究龙眼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龙眼栽培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针对博白县龙眼栽培现状进行了总结,也总结了龙眼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并对龙眼栽培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病虫害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龙眼产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眼果实营养价值高,是著名的食药兼用的热带特色果树。中国龙眼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龙眼的主要生产国。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和"早期收获计划"签订后,中国的龙眼产业受到了来自其它生产国的严重冲击。该文介绍了世界龙眼生产概况、中国龙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龙眼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包膜龙眼对其果皮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脱乙酰壳聚糖为主要原料,研究其在常温下(28~37℃)对"乌龙岭"龙眼的保鲜效果及其对龙眼果皮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包膜的龙眼贮藏后,龙眼的褐变率、腐烂率和失水率明显降低,且可保持较高的商品率;此外包膜后,龙眼果皮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受到抑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包膜处理龙眼,可减缓其果皮叶绿素含量的减少,抑制龙眼果皮相对电导率、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胡萝卜素含量的上升。当脱乙酰壳聚糖的体积分数为95%时,对龙眼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冯凯卿 《种子科技》2023,(16):99-101
龙眼又叫桂圆,龙眼果实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被奉为名贵的补品,它的滋补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龙眼是华南地区的一种水果,农民也非常关心龙眼的产量和品质。一般来说,龙眼的品质和产量与其种植技术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种植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章研究了龙眼的种植技术,分析了龙眼的生长状况,探讨了其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以期促进我国龙眼栽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省农业生产统计资料》、《福建省农村统计年鉴》、《福建农村经济年鉴》、《福建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为统计材料,每5年为1节点,对1976—2010年福建省及其沿海地区龙眼的产量与种植面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龙眼是福建省特色水果,而福建沿海地区则是福建龙眼集中产区,1976年福建沿海地区龙眼面积、产量占全省龙眼比重分别为89.13%和95.89%,经过35年的发展,到2010年面积、产量分别为5.19万hm2和19.24万t,尽管占全省龙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2010年沿海地区面积、产量依然分别占全省龙眼比重的73.88%和79.82%;泉州、莆田、厦门地区的2010年较1976年龙眼面积、产量比重下降明显,而福州、漳州、宁德地区的龙眼经过35年的发展,占沿海地区龙眼、全省龙眼的比重均趋上升;沿海各地区龙眼单产年份间差异大,反映生产上还普遍存在“大小年”结果现象,与1976年相比泉州、厦门地区龙眼单产下跌显著。  相似文献   

13.
龙眼果实成熟于高温季节,采后易失水腐烂和被病原菌侵染,限制了龙眼鲜果的长期贮藏和远距离运销。对国内外关于龙眼果实采后生理和采后病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龙眼果实采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技术在龙眼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分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在龙眼中也得到应用。由于分子标记具有诸多优点,因此它的发展和应用为龙眼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就RAPD,AFLP,ISSR,SRAP等几种分子标记在龙眼中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分析了分子标记在龙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疾病费用预测的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肉自溶是影响龙眼采后果实贮运、货架寿命和贮藏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龙眼果肉自溶过程的组织结构变化、生理生化变化及微生物侵染与自溶的关系、果肉自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等的研究进展,探讨龙眼果肉自溶的机理和常用的保鲜技术,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对龙眼果实采后贮运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西龙眼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为无患子科龙眼属的南亚热带常绿果树,是广西主栽的果树种类之一,2006年栽培面积达16.7万hm^2,产量38.6万t。广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根据有关古代文献考证,广西龙眼栽培史至少始于公元前206年的汉朝,柯冠武等研究认为广西是龙眼起源的次生中心之一。广西龙眼长期沿用实生繁殖,产生复杂多样变异,形成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广西龙眼栽培品种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在长期的人工栽培过程中,从当地资源中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并通过无性繁殖扩大种植而形成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7.
40个龙眼品种(品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效鉴别龙眼新品种(品系),为龙眼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冬宝9 号’、‘高宝’等4 个龙眼新品种(品系)与36 个龙眼品种的遗传关系,并建立其DNA指纹图谱。从80 个ISSR 引物中筛选出11 个多态性好、扩增清晰的引物。结果显示,11 个引物共获得146个位点,有125 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为85.7%。40 个龙眼品种(品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0.88 之间。UPGMA聚类结果表明,40 个龙眼品种(品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 的水平处划分为3 组。引物UBC810/UBC818 组合可将40 个龙眼品种(品系)全部区分开,并依此建立了数字化的DNA指纹图谱,为龙眼新品种的鉴别、分类、示范及推广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叶面喷施矿质营养剂对龙眼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促进龙眼果实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为目的,在龙眼果实发育中后期(6~7月),树冠分别喷施6种不同组合的矿质营养剂3次。结果表明:营养剂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龙眼果实品质。其中,所有处理的果实果型大小及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大部分处理的Vc含量也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1和处理4能显著地提高龙眼果实的外观品质;处理3能比较全面地改善龙眼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收集的龙眼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亲缘关系,以20份龙眼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11条引物共扩增出113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90条,占总扩增片段数的79.65%。供试龙眼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487~0.8673之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758。20份龙眼资源材料的ISSR聚类结果表明,供试龙眼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聚类结果受亲本关系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的地理分布情况,与传统分类方法较为一致。研究结果为龙眼种质资源的分类、遗传进化研究及杂交组合选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抑制剂处理结合低温冷藏对龙眼保鲜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提高龙眼的保鲜质量和商品率为目的,采用生物抑制剂处理龙眼进行低温气调保鲜。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生物抑制剂对龙眼果皮褐变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低温气调保鲜条件下,采用生物抑制剂处理,可更有效地抑制龙眼保鲜过程的呼吸作用,有效降低了酶活性的变化,延缓了龙眼果实的衰老与果皮褐变,保鲜时间长,且更好地保留了果实的营养成分,商品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