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工影响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尽管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但仍无法完全控制气候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即便如此,科技手段在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中依然发挥关键作用,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即为其中之一。主要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冰雹灾害是农业气象主要灾害之一,北方地区极易发生冰雹灾害,不仅给农业种植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对冰雹灾害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御及灾后补救措施,希望最大限度减少冰雹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4.
5.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种植生产中占据较大比例。玉米种植过程中控制播种与收获时的气候条件对玉米的质量和产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气候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玉米的良好发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受中亚较强冷空气的影响,2012年5月23日,麦盖提、叶城、英吉沙、疏附、疏勒、喀什、伽师、岳普湖8个县(市)19个乡镇发生了冰雹天气,同时伴有短时暴雨、大风天气。冰雹危害最为严重的是岳普湖和伽师县。这次冰雹、暴雨大风灾害造成近7 000 hm2农作物受灾,经济损失达1.6亿元。为了减轻冰雹的危害,我们要逐步建立冰雹灾害预报、预警、防御体系,并将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冰雹多发区、易发区建立冰雹固定作业点和机动防雹队伍,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冰雹灾害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8.
连作障碍是作物栽培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连作导致大豆减产的因素及解决连作带来的生产障碍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焦点。根系分泌物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的不同部位向基质(土壤、营养液等)中溢泌或分泌的一组种类繁多的物质。阎吉昌指出,在连作大豆体系的研究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对化感物质作用的选择性和专一性、对同一植物化感物质高浓度和低浓度时作用产生的差异化感物质多种成分之间产生的复合效应等。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统计与分析西藏气候变化趋势及特点,分析2022年度西藏平均气温、降水、日照,季节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得出2022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并通过对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得出,农田土壤蒸腾加剧,墒情下降迅速,苗期长势总体偏弱,从而影响粮食总产量。总体来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均有,且利大于弊。为保障农业气象服务质量,确保粮食安全,抓好今后粮食归仓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农业生产气象服务建议,为西藏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晋城市有气象记录以来近53年的气温、降水量气候资料的分析发现,晋城市的气候变化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特点:冬季明显变暖,夏季变暖幅度较小;年降雨量明显减少,20世纪初的季节特点是秋冬偏多,春夏偏少。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晋城市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提出调整种植季节、加强病虫害防治、培育和选用抗逆性强品种、建立生态农业系统,以及加强农业气象监测预报等应对不良气候变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导致农村劳动力大幅减少.据调查,从2004年开始,我国农村就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劳动人口短缺,与此同时,我国粮食产量在2020年实现了十几年连增的现象.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希望为我国的粮食生... 相似文献
14.
沿祁连山冷凉区不良气候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沿祁连山冷凉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居于粮食作物的第二位,是农民发展畜牧业主要饲料和经济收入的基本来源。但是,由于受干旱、低温、冻害的影响损失的产量通常占20%~30%。最严重时高达50%以上。不良的气候因子严重限制了沿祁连山冷凉区玉米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暖已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莒县1951—2005年55年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莒县70年代前和80年代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暖冬现象日趋明显,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干旱、洪涝、冻害、冰雹、连阴雨、大风、龙卷风、病虫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干旱、大风、冰雹、病虫害等灾害增加、洪涝、霜冻、干热风、连阴雨、冻害等灾害减少。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产生的种种影响,需要人们在防灾减灾中制定相应措施,通过实施植树造林,荒山育草、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积极开展人影作业、加大治污力度、抓紧农气自动站建设、做好天气预报气象服务等工作,来达到趋利避害、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18.
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乌苏市成为奎屯河、玛纳斯河两河流域易生成冰雹灾害的多发区、前沿区和重点区。本文对近10年来乌苏市冰雹发生、发展的移动路径和冰雹灾害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本地区人工防雹体系建设的措施,对提高乌苏市防雹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笔者利用寿光市2016年冬季的气候资料,通过对冬季温度、降水、光照等要素的统计分析,科学评估了寿光市2016年冬季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寿光冬春季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结合农业灾情调查资料,结果表明:寿光2016年冬季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弊并存:一方面,初冬气温偏高,冬小麦未得到抗寒锻炼,不利于安全越冬,以至于后期寒潮强降温天气导致部分地段出现冻害;同时,因冬季雾、霾、阴天等寡照日数偏多以及1月下旬强寒潮天气的影响,导致日光温室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蔬菜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寒潮低温天气有利于杀灭虫卵,减少害虫越冬基数,减轻病虫害;2月中旬一场罕见的雨雪,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有效缓解了旱情,为春季农业生产奠定较好基础。总体上看,冬季出现的寒潮、雾霾、低温寡照等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20.
西藏农业生产结构分析及调整措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西藏1995—2002年之间农业生产总值、种植业、畜牧业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西藏现有的农业生产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种植业和畜牧业是西藏农业产值的主要组成部分,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不协调。(2)种植结构单一,以粮食作物为主,粮:经:饲=87:11:2,比例不合理。在粮食作物内部麦类作物占绝对比重,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均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性。(3)畜群结构单一,为牛、羊为主的反刍类动物占绝对比重的草食型畜群结构,加大了西藏的草畜矛盾,不利于西藏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调整措施:(1)降低粮食作物尤其是青稞和小麦的播种面积,增加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2)推广粮草轮作制度,加强农牧结合。(3)增加猪、鸡的数量,逐渐以耗粮型与草食型相结合的畜群结构代替单一的草食型畜群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