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蔬菜的营养品质差异,以大白菜、生菜和黄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质盆栽分析对比2种栽培方式下蔬菜营养物质(蛋白质、可溶性糖、总氨基酸)、维生素原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类黄酮)、风味物质(单宁、苹果酸、酒石酸)、矿质元素(Fe、Zn、Mn)以及硝酸盐与农药残留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有机栽培蔬菜的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类黄酮、苹果酸、Fe和Zn等有益营养物质的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栽培蔬菜,相反,有机栽培蔬菜的单宁、Mn及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常规栽培蔬菜,且3种常规栽培蔬菜中均检测到农药残留,其中大白菜和生菜的农药残留大大超过限量标准。由此可见,采用有机栽培方式种植的蔬菜不仅有益营养物质显著优于常规栽培蔬菜,而且其有害物明显低于常规栽培蔬菜。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我国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葡萄栽培面积扩大,整体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的葡萄种植已实现规模化设施栽培,栽培设施逐渐完善。文章研究了葡萄栽培设施的结构与规格,探讨了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并提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设施果蔬栽培的小气候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栽培设施内的光照、温度、水分和气体等环境因子,是各种果蔬作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设施内小气候具有其自身特点。研究分析发现,设施内的光照强度较弱,光照分布不均匀,由南向北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气温地温均高于外界;相对湿度一般比露地高;另外,设施内CO2浓度低。针对设施内独特的小气候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食物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番茄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之一,其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营养丰富、口感良好,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为了保证番茄的产量、质量和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应该采取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技术,做好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控制栽培时间、科学育苗、定植和定植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张子雄刘涟王叶李嘉昱张小英陈彩霞 《种子科技》2023,(3):115-117
近年来,百香果因其果色美丽、营养丰富和风味独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百香果产业在贵州省逐步推广,设施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百香果生长过程易受到多种病虫害为害,所以在设施内种植百香果需要重点关注如何识别病虫害种类和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文章重点分析了贵州省百香果设施栽培中常见的不同病虫害,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科学防治措施,为相关百香果设施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为筛选适宜宁夏栽培的优良油桃品种,以从陕西引进的6个早熟油桃优系为试材,对其物候期进行调查,对果品质进行测定。测定指标包括果实的横径、纵径、侧径、单果质量、果皮色泽等外观指标和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个油桃优系进行果实综合品质评价,并对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个油桃优系在银川地区4月中下旬成熟,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生长势良好。其中,59号、53号、58号3个优系果型中等、色泽亮丽,口感酸甜适中,有一定的商品性,可作为设施栽培早熟新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客观地评价不同主产地绿茶品质的差异性,统计分析了四川、湖北、福建的16个绿茶样品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灰分、水分、重金属、农药残留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四川产绿茶的茶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湖北,3个省份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含量最高的产地分别为宜宾市、峨眉山市、眉山市(编号3)。湖北产绿茶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四川和福建,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四川;不同主产地绿茶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研究结果将为绿茶原料的产地选择、品质评价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珠兰花茶是中国花茶类之一,珠兰花是窨制珠兰花茶的重要原料.通过对珠兰花大棚栽培对土地、温度、育苗等技术措施的研究,开展珠兰花大棚设施栽培及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构建一套较完整实用设施栽培技术,为安徽珠兰花及其花茶产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18.
通过介绍LED技术相比其他人工光源在植物设施栽培方面的优势,分析了LED技术在设施栽培中的应用,指出了该技术在设施栽培方面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智慧设施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和掌握全市茶叶设施栽培发展态势,探索其运行模式和发展思路,于2000年4月对茶叶设施栽培情况做了调查。1设施栽培发展史日照市设施栽培始于1994年,由东港区茶业局最早在巨峰镇秦家小庄茶园开始试点,以后经几年试验、摸索和完善,到1999年设施面积发展到7.3h,发展茶叶大棚220个,实现大棚茶收入150万元。回顾设施栽培发展史有三条成功经验:一是试验效果好。起初在巨峰镇秦家小庄建的0.03h设施大棚,最后产茶叶18kg,毛收入1.8万元,引起了众多关注。二是典型示范好。大坡乡薄家口村1998年冬… 相似文献
20.
高寒地区不同密度下玉米通透栽培与常规栽培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种植密度下通透栽培模式和普通栽培模式对极早熟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对比试验分析表明:密植通透栽培模式明显优于普通栽培模式,表现为保苗数增加,生育期提前,抗倒伏能力增强,出子率增加,百粒重较高,产量差异显著。密度为8.25万株/hm2时产量差异最大,相差1032.75kg/hm2。通过试验表明,在极早熟玉米栽培中,同一品种的栽培密度通透栽培应较普通栽培密度增加7500株/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