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玉米青枯病发病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⒇黄有惠龙厚明田业龙(山东省滕州市科委277500)李宪文(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农技站277518)青枯病,也称玉米茎基腐病,是对玉米生产危害较重的病害,全国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病情发展迅速,来势凶猛,一般...  相似文献   

2.
3.
玉米青枯病又叫玉米茎腐病,近年来在我县每年都有发生,并有逐渐蔓延加重趋势。2006年全县青枯病发生面积5200hm^2,占全县玉米面积的17.3%;2007年发生面积5666.7hm^2,占全县玉米面积的20.1%。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达30%以上,给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玉米青枯病在我国的发生流行情况,分析了其症状表现、发病原因及发病条件,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玉米青枯病在芮城县玉米生产中的危害程度,分析了病原菌、种类、危害症状、产量影响情况,探讨了病害的传播途径、发病原理和适宜病害发生的气候环境、地块条件,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农业、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措施,为全面研究和防治玉米青枯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鲁南地区玉米青枯病流行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南地区玉米青枯病发生严重,一般发病率30%~70%,使玉米产量损失严重,2005~2006年发生特别严重。一般发病率30%左右,严重的发病率70%~80%使玉米产量损失严重,有的地块造成绝产。据调查:收获前15~20d发病的千粒重损失为48.7%,收获前10d左右,发病的千粒重损失为23.3%。  相似文献   

7.
绥化地区玉米青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发病原因玉米青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其中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26℃,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27℃,在土壤中腐霉菌生长要求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因此,不同生态区病原菌分离频率不同,同一生态区内病原菌分离频率在年度间、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多雨地区以腐霉菌型茎基腐为主,而在干旱地区以镰刀菌型茎基腐为主。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烟草青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于2009—2011年,从烟草品种、气候条件、土壤结构、地势、肥力、前作等方面调查分析了贵州省思南县烟草青枯病发生偏重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嫩江县玉米青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嫩江县是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大县,2012年嫩江县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玉米种植,全县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2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了5.3万hm2。但是近年来,玉米青枯病在嫩江县发生严重。为研究玉米青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特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近几年黎城县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发病原因,并根据多年防治经验,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重点介绍了通过耕作制度改革防治病害。  相似文献   

11.
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玉米粗缩病(MRDV)是七十年代以来河北省部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病田因病绝收毁种.经研究明确了此病害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病原是具双层衣壳的球形病毒.田间冬小麦上的“绿矮型”病株,包括与丛矮病毒(WRSV)混生的矮缩病株是玉米粗缩病的初侵染来源.在玉米上传毒并造成危害的主要是灰飞虱的第一代成虫.此病在玉米不同主育期的感病程度差别较大,芽鞘期至七叶一心期的病情指数为55.0—67.9%,八叶一心期为35.0%,而十至十二叶期极轻,仅2.8%.为此提出了以调整播期为主的农业措施结合药剂的综合防治.包括:治麦保秋;选用抗病品种,调整播期,即春玉米提前在四月份播种,套种玉米推迟到麦收前几天播种,扩大麦收后毁茬播种的面积;结合定苗拔除病株;加强管理及药剂防治.经一万一千余亩大面积防治示范,病株率由防治前的58.3%压低到15.0%,病情指数由防治前的29.6%压低到4.4—5.3%.与不防治田相比,病株率降低78.1%,病情指数降低77.9%.  相似文献   

12.
陈兰广 《种子科技》2011,29(12):32-33
玉米青枯病是由镰刀菌或腐霉菌引起的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近年来在商河县乃至山东省各地玉米制种田及大田均发生较重。该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发病地块病株率为20%~30%,严重的50%~80%,个别发病早且严重的地块几乎造成绝产,对玉米制种和大田玉米生产影响  相似文献   

13.
1发生和为害青枯病一般在玉米进入灌浆期后开始发生(多在灌浆末期),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青枯病的显症高峰期,发病愈早,对产量、品质影响愈大。一般从感病到全株枯死5~15d,快的只有2~3d,是一种暴发的毁灭性病害。该病一方面直接使果穗重量减轻,籽粒不饱满,不能正常成熟;另一方面是使茎秆损坏和倒伏,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付翠丽 《种业导刊》2017,(10):21-22
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田间发病症状,分析了玉米粗缩病田间发病原因,从加强监测和预报、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玉米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玉米青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山东省七八月份以高温高湿为主,适宜青枯病发生条件,一些玉米主产区该病发生及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发病田严重者病株率达40%~46%,个别地块甚至达80%以上,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为有效控制青枯病的发生为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现得近几年防治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国主栽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覆盖全国,但玉米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给玉米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玉米大、小叶斑病是国内外玉米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严重时可使叶片提早干枯,影响灌浆成熟,使玉米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而减产,一般使玉米减产15%~20%,严重的可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玉米黑粉病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黑粉病 ( Corn Smut)又名“乌霉”和“瘤黑粉病”,病原菌为真菌 ,是由玉米黑粉菌 ( ustilagomaydis)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分布很广 ,北方比南方发生较普遍而严重 ,此病在我国报道已有 60多年的历史 ,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  Corn Smut症状特点及危害症状特点 黑粉病从幼苗到成株各个器官都能感病 ,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 ,如气生根、叶片、茎秆、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 ,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瘤状物。瘤状物是因病菌代射产物的刺激而肿大形成的菌瘿 ,它外面包有由寄主表皮组织所形成的薄膜 ,初为白色或…  相似文献   

18.
19.
玉米丝黑穗是我国春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发病程度因地块和品种的不同有异,一般发病率在7%左右,平均发病率为15%~20%,严重地块达60%以上,甚至绝产。目前玉米丝黑穗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对该病害的防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张丽玲 《中国种业》2011,(Z2):78-78
近年,我国部分玉米品种均不同程度发生黑粉病,有的地区发病面积达数十万亩,如内蒙古的土右旗沿山区多种玉米品种发生黑粉病,发病面积达6667hm2左右,发病株率5%~15%,严重地块达到25%~45%,预计每667m2减产100~250kg,直接经济损失达2100多万元。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灰包病、黑穗病,由玉米黑粉病菌浸染所致,是我国玉米上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分布较广,危害程度因地区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春播玉米区较夏播玉米区危害严重。该病除直接危害玉米果穗外,其他部位受害也会因病菌对养分的剥夺而导致果穗变小或空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