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易降解淀粉膜在旱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降解淀粉膜是一种具有光-生物双降解功能的农用地膜,诱导期40~60天。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农作物上覆盖应用,取得了与普通地膜增产幅度相近而农田投入成本明显降低的效果。为半干旱区农作物增产、农产品增值开创了一条新途径,为实现农业的生产、经济、生态可持续性协调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地膜的谷地杂草防除效果和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具有集雨、增温和防治杂草的效果,利用地膜覆盖可大幅度提高旱地农田的产出。为了给谷子生产上合理选择地膜类型提供技术指导,选取7种不同厚度、颜色、降解特点的地膜(厚型普通白膜、普通白膜、普通黑膜、降解白膜A类、降解白膜B类、降解白膜c类和降解黑膜)进行谷子覆膜栽培,研究了不同类型地膜对谷子产量、杂草防除效果和0~5 cm土壤水温效应的影响,并目测了地膜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地膜类型对谷子产量和膜下杂草干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产量顺序为普通白膜厚型普通白膜降解白膜B类普通黑膜降解白膜C类降解白膜A类降解黑膜,其中,普通白膜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膜下杂草干重顺序为普通黑膜厚型普通白膜降解黑膜普通白膜降解白膜C类降解白膜A类降解白膜B类,其中,普通黑膜处理仅与厚型普通白膜处理差异为显著水平,而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地膜处理的覆膜早期与后期的膜下土壤水温效应有所差异,地膜类型对覆膜早期的土壤温度和电导率有极显著影响,而对含水量影响不大;对覆膜后期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有极显著影响,而对土壤温度影响不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谷子产量仅与覆膜早期的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4种降解膜中,生物降解膜(降解白膜A类)的降解率最高,其他降解膜的降解效果均不明显。普通白膜覆盖对谷子高产效果最好,普通黑膜覆盖对防控谷田杂草效果最好,生物降解膜(降解白膜A类)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为对照,选用白色降解膜、黑色降解膜、银灰色降解膜等3种降解地膜,观察了不同降解地膜苹果树行间覆盖的增温保墒效果。结果表明,6—8月份覆膜后,0~100 cm土层土壤增温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白色降解膜处理、银灰色降解膜处理、黑色降解膜处理、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处理。降解风化速度以白色降解膜最快,银灰色降解膜次之,黑色降解膜较慢。随着降解膜逐步裂解风化,3种降解膜的增温效果也逐渐减弱,保墒效果也随之降低。到12月份后,各处理覆膜保温效果与土壤温度变化观测值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处理、黑色降解膜处理、银灰色降解膜处理、白色降解膜处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膜残留污染问题的加剧,降解地膜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普通塑料地膜与2种不同厚度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状况及对土壤温度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在覆膜17~22 d后进入诱导期,60 d后逐渐进入破裂期,130 d左右进入崩裂期。在棉花生长苗期,生物降解膜膜内增温缓慢,白天平均土壤温度普通膜分别高于18μm降解膜和15μm降解膜膜0.8℃和6.2℃。但夜间降解膜膜内平均温度较稳定,保温效果好,膜内温度高于普通地膜1℃左右。18μm聚乳酸降解膜与普通膜相比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而15μm聚乳酸降解膜使棉花减产8.9%。研究表明,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厚度选为18μm较为合适,且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可满足棉花的生长需要,有望替代普通地膜在农田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生物降解膜在棉田降解效果,以及对棉花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对生物降解膜在土壤中残留的危害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在棉花生长期间具有和普通地膜相同的增温效果,单产差异不明显。使用60天生物降解膜地表部分达到了50%的降解率,膜边及土下压盖的部分降解速度较慢,至180天时虽仍未完全降解,但强度已明显下降,达到地膜降解不减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土壤水温和玉米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了减轻农田白色污染,加快可降解地膜的应用,采用模拟实验,比较了新开发的3种淀粉基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和水分保持的效应及其对玉米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的土壤5 cm温度明显高于无覆膜对照,土壤10 cm处温度无明显差异,降解膜B的保温性能与普通膜D相当;各覆膜处理的保水性能均高于无覆膜对照,出苗前和幼苗后期各覆膜处理差异不明显,幼苗中期,降解膜B的保水效果明显优于降解膜A、C;3种降解膜和普通地膜对玉米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显著,而对干鲜重的影响差别不大。可降解地膜B可作为普通膜的替代产品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材质降解膜的降解效果和对作物和土壤效应影响,为种植户选用降解膜提供一定技术借鉴,本研究以设施樱桃番茄为试验对象,以4种不同材质降解膜和普通地膜为试验材料,比较其降解膜的降解性能和对樱桃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肥力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降解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解,其中泰州中科金龙化工公司(T2)、南通龙达生物新材料科技公司(T3)、苏州中达航材料科技公司(T4)提供的降解膜降解效果较好;降解膜覆盖有助于小番茄前期的生长,其对农艺性状和产量、土壤保温保湿功能、土壤肥力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与普通PE地膜无显著差异,T2、T3、T4降解膜具有适宜降解周期,可进一步开展试验,在番茄生产上逐步替代普通地膜。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地膜为对照,在烤烟生产中开展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应用效果试验,旨在为可降解膜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1、T2两种全生物可降解膜在使用30 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150 d后两种膜的降解率均达到70%以上;可降解膜保苗、保温保湿效果能够达到与普通地膜一致的水平,在不影响烟株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能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性状。可见,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具备普通地膜的功能,能够满足烟株生长发育需求,且降解率高,可有效解决田间白色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明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和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5种降解地膜为研究对象,以普通地膜和裸露地为对照,明确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农田覆盖效应、降解性能和应用前景,逐步筛选出能替代常规普通膜的参试降解膜.[结果]15个参试的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诱导期均未达到70 d左右的预期目标,诱导期偏短.绝大多数降解膜的降解进程不能有效地控制,降解地膜诱导期的可控性差.在覆盖作业过程中,绝大多数参试膜在整地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能适应农艺操作要求.总体看,降解地膜在一定时间内能达到消除地膜残留污染的目标.[结论]生物降解膜与普膜一样,具有相同的保温功能与增产作用,而且可有效解决普通地膜的“白色污染”问题,可以确定其在消除地膜残留污染、促进地膜覆盖栽培健康发展方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春玉米覆盖降解膜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降解淀粉膜覆盖春玉米,增温保墒效果良好,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比露地玉米增产39%,比普通地膜分解时间短,而且彻底,对土壤,环境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1.
选取熟制温度(100、105、110、115 ℃)、熟制时间(30、60、90、120 min)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其对咸蛋清蛋品脱模率的影响;选取淀粉种类(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玉米淀粉)、淀粉添加量(1%、2%、3%)进行单因素实验,探索其对咸蛋清凝胶强度的影响。另以上述4因素为研究对象,以感官评分为依据,开展改善咸蛋清凝胶性能加工工艺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适当的熟制时间(90 min)和熟制温度(110 ℃)可获得理想的蛋品脱模率。在相同淀粉添加量下,蛋品凝胶强度以添加玉米淀粉的最高。添加1%马铃薯淀粉时获得的蛋品凝胶强度与新鲜鸡蛋清接近。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对卤蛋品质影响最大的是熟制温度,理论最佳工艺为熟制温度115 ℃,熟制时间120 min,添加马铃薯淀粉,添加量3%。  相似文献   

12.
研究魔芋飞粉、淀粉与聚乙烯醇(PVA)共混的膜制备条件和膜性能。以魔芋飞粉、淀粉、PVA为主要原料,以甘油为增塑剂,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魔芋飞粉/淀粉共混薄膜,以耐水性和力学性能优化飞粉/淀粉/的配比、PVA的浓度、用量,并从共混膜的相容性和热稳定性角度进行表征来研究共混机理。共混膜的最佳飞粉/淀粉配比为1∶3,PVA最佳用量为6%50 m L每5克飞粉/淀粉,此时吸水倍数为0.78 g/g,穿刺力为100.85 N。PVA用量越大,膜耐水性和机械强度越大,但相容性越差;飞粉的添加量越大耐水性稍有下降,但机械强度明显上升。共混膜全反射红外光谱中出现3 700~3 000 cm-1的峰变窄、2 927.7、2 850.4、1 574.6和1 545.5 cm~(-1)出现强烈的尖锐峰、1 400~800 cm~(-1)处峰强减弱,可能葡甘聚糖与淀粉大分子间形成物理键合作用;飞粉淀粉共混膜的横截面微形貌呈现均匀的网络结构,全淀粉或全飞粉出现分层和断层的不均一现象。飞粉与淀粉有较好的相容性,添加适量PVA共混后可制备耐水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共混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资源、相关研究、产业三方面分析了云南水生花卉的发展状况。云南宁蒗县是荷花在我国的垂直分布最高点;云南的荷花资源有优良的地方品种,在同一或同类型的品种内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产业以观光、藕莲、藕粉为主。云南是我国唯一的耐寒睡莲和热带睡莲野生种群都有分布的地区,是中国野生睡莲五大分布中心之一;睡莲相关产业有观光、香水莲、切花、耐寒睡莲种苗等。云南还有很多特色的水生花卉资源有待开发利用。提出了收集云南水生花卉资源、培育特色新品种、以应用研究为主解决产业瓶颈问题和开发独特水生花卉新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杆齿栅筒式捡拾装置用于秋后回收残地膜,它工作性能较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对其工作原理、运动方式及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玉米子粒淀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简称NIRS)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环保、非破坏性、可同时测定样品多种营养成分的优点。本文利用德国布鲁克(BRUKER)公司研制的M ATRIX-1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对2004年吉林省有一定种植面积的131份普通玉米杂交种粗淀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吉林省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平均粗淀粉含量为71.02%,变化幅度为65.89%~75.95%。  相似文献   

16.
淀粉是莲子的主要成分,决定着莲子制品的性质和加工要求。着力于阐述近年来有关莲子淀粉分子特性、颗粒特性、糊化特性和加工改性等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莲子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促进莲子资源的更加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氧化淀粉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39-2340
[目的]对影响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考察。[方法]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次氯酸钠作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最终产品的羟基含量、白度、透明度及黏度进行测定。[结果]制备马铃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8.0,温度为40℃,次氯酸钠用量(有效氯用量)为2%,反应时间为8 h。[结论]试验得到的氧化淀粉具有羧基含量低,白度较好,透明度较高,黏度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塑料薄膜大棚内滴水和透光性差的问题,国外已研制成大量的无滴性薄膜和外涂型防水滴剂;我国无滴性薄膜的研制还处于试制阶段,而外涂型防水滴剂尚无研究。本文系国内首次介绍外涂型SN农用薄膜防水滴剂的研制、性能及使用方法。经多点试验证明其防水滴性和透光性都达到八十年代国外同类型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与淀粉对挂面和方便面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小麦淀粉、小麦活性面筋粉和标准面粉为原料 ,通过控制各原料比例的方法 ,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 ,观察与分析了不同淀粉与蛋白质含量的混合粉在制作面条和方便面过程中微观结构、加工特性及食用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对面条和方便面的品质都有重要影响 ,相对而言 ,蛋白质的作用大于淀粉。只有蛋白质和淀粉间比例及其在面粉中含量处于比较合适的水平时 ,才能制成高品质的挂面和方便面。蛋白质经吸水或变性后形成的网络结构是使面团具有可塑性、熟面条具有弹性和部分韧性、方便面具有良好复水性的主要原因 ;也是束缚淀粉颗粒 ,防止其从面条中失落的主要因素。淀粉通过缓解面筋强度、添补蛋白质网络空隙等途径 ,有增大面团和面带延伸性、改善面带表面光滑性、增加面条白度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胡麻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胡麻胶(亦称富兰克胶flaxseed gum)是一种多糖植物胶,具有增稠、乳化、起泡等独特性能。胡麻胶突出的乳化特性、极强的亲水作用以及独特的凝胶性质和淀粉等物质的相互作用使得胡麻胶在肉制品生产领域有着理想的保油、保水、改善产品组织结构、防止淀粉回生,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出品率的作用,从而使胡麻胶成为肉制品加工中一种理想的亲水胶体.可广泛用于肉制品的加工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